河北治疗湿热的中医大夫

大家好,内湿热该怎么治疗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湿热有什么解决办法吗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内湿热该怎么治疗和湿热有什么解决办法吗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房间湿度太重有什么解决办法
  2. 因为湿热引起口臭该怎么办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
  3. 湿气重怎么调理
  4. 内湿热该怎么治疗

房间湿度太重有什么解决办法

1.可以将房间里面的门窗打开,通过通风的方式来处理。

2.或者把石灰装进布料袋里面,放在湿度大的屋子里,这样也能够使室内达到一定干燥度。

3.在家里悬挂一些干燥剂,并定期进行更换。4.开启空调的除湿模式,能让房间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

因为湿热引起口臭该怎么办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

引起口臭的原因很多,如口腔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脾胃湿热也是引起口臭的原因之一。中医认为,脾胃湿热多因情绪关系、外感湿热邪气或饮食不当,如饮酒过度、暴饮暴食、过于油腻,导致食积不化而生湿,湿而久滞则化热,从而形成湿热内蕴于脾胃阻于中焦,也被称为中焦湿热。

脾胃湿热可以引起口臭,调理原则为清热利湿清胃火,饮食要规律,以清淡为主,忌辛辣刺激食物。脾胃功能强了,也就不容易外感邪气。《黄帝内经*素问*痹论》中有记载:“阴气者静则神藏,燥则消亡。饮食自倍,脾胃乃伤。谓食物无务于多,贵在能节制,所以保冲而遂颐养也。若贪饱,馀塞难消,徒积暗伤,乃召病患也。”我们要调理脾胃,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到饮食规律有节制,吃饭细嚼慢咽,只吃七分饱,少吃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肥腻油重的食品,如熏制、油炸、烧烤之类。薏米茯苓赤小豆汤,也是很被推崇的祛湿食疗方,对于湿热人群,薏米要用生薏米。

另外运动可以促进食物消化,都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建议饭后1小时后再散步,以免增加肠胃的负担。此外,不好的情绪,如焦虑、忧思也会伤及脾胃,所以要尽量保持心情舒畅、笑口常开才好。

对于脾胃湿热,药物治疗可以用藿香清胃丸、四神丸,参苓白术散等中成药,或三仁汤(杏仁15g、竹叶、半夏15g、白蔻仁6g、厚朴6g、飞滑石18g、白通草6g、生薏仁18g)煎服。

愿与社会各界人士多多交流、学习、进步、共勉,还请朋友们多多指教!欢迎留言评论、点赞、分享、转发!意在传播健康养生、育儿理念。谢谢阅读、支持与关注!

湿气重怎么调理

小编教大家五种方法,逼出体内湿气。

1.越懒越要运动

体内湿气重的人,往往都是那些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

这一类人常常会觉得身体沉重、四肢无力,懒得运动。但是越不爱运动,体内积聚的湿气就越多,长期以往,体内湿气就会攻入脾脏,引发一系列疾病。

运动不仅可以缓解压力,也是加速湿气排出体外的好方法。

健走、跑步、游泳、瑜珈等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2.外界湿气要避开

我们体内之所以产生湿气,除了自身代谢问题外,很大一部分来自环境。经常处于阴冷潮湿的环境中,湿气非常容易入侵体内。

日常生活中应留心下列事项:

·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

·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

·不要穿未干的衣服,不要盖潮湿的被子,洗完澡后要擦干身子,吹干头发。

·房间多开窗透气。如果外面湿气也很重,还可以打开空调,保持空气对流。

3.饮食清淡适量

肠胃功能关系到营养以及水分代谢,最好方式就是要适量、均衡饮食。

牛奶、酒以及各种油腻食物非常不利于消化,多食会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的情况。

甜食、油炸品则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炎症。

生冷食物、凉性蔬果(西瓜、大白菜、苦瓜等)以及冷饮,食用后会使肠胃消化功能停滞,最好在烹饪的时候加入葱、姜,降低蔬菜的寒性。

4.薏米煮粥,淮山煲汤

祛除湿气,我们常吃的食物其实就能起作用。

如薏米,性味甘淡微寒,有健脾除湿、清热利水、舒筋消肿等功效;红豆性平,有利水消肿、健脾止泻的功效,二者同煮后食用,能够利尿去湿。

此外还可以选择茯苓、红豆、党参、淮山等,加入煲汤材料中,或者煮水喝,都可以除湿,对水肿的人尤其有效。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方法都有利尿功效,不适宜尿多的人食用。

5.妙用葱、姜、蒜

葱、姜、蒜不仅是家里常用的调味料,还具有不可替代的药用价值。

比如我们可以在家煮一碗热姜汤,利用姜的温热之性将体内的湿气逼散出来,等到全身发完汗,病症就会有所缓解,此方同样适用于淋雨之后预防感冒。

内湿热该怎么治疗

谢谢邀请!

湿气来源有外湿、内湿;分类有寒湿、湿热;病证涉及面广,治疗起来复杂、难缠。

外湿是致病的祸首!

有因长期阴雨,气候潮湿;或者居处地势低洼,遭受水湿之气;或工作环境因素,水中作业,如饭店厨房或洗浴中心等;或贪食生冷等,都属于感受湿邪而导致。

常见的表现有---

头胀而痛或头重如裹,胸闷,身重而痛或遍体不舒,关节痠痛,发热体倦,口不渴,小便清长等。

内湿不可不重视!

主要是外湿困脾,损伤脾阳,脾的运化水湿的功能受阻而产生。

湿邪致病的特点及主要表现

湿为阴邪,侵犯人体易于伤阳气。表现为气机不畅,如胸膈满闷、不思饮食、水湿内生等。

湿性重浊,侵犯人体可以表现为头身困重、四肢酸楚重着的特点。

湿性粘滞,侵犯人体,分泌物、排泄物多粘滞不畅,如大便粘腻、口粘;病程缠绵难愈,如湿疹、湿痹等病程长易复发。

湿性趋下,易伤人体下部。如小便淋浊、妇女带下、泄泻、痢疾、下肢水肿等。

《内经》

“因于湿,首如裹。”

“湿为重浊有质之邪。”

“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湿邪侵犯日久,郁而化热,出现各种湿热病证

1、湿热泄泻

【症状】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等。

【治疗】清热利湿。方用葛根芩连汤(葛根15克,黄连9克,黄芩9克,甘草6克)

2、湿热痢疾

【症状】腹痛阵作,疼痛拒按,便后腹痛暂缓,里急后重(便后还感觉没有便完),下痢赤白脓血,肛门灼热,小便短赤等。

【治疗】清热解毒化湿,调气行血导滞。方选芍药汤(黄连、黄芩、大黄、当归各9克,芍药20克,木香、槟榔、肉桂、甘草各5克)

【药膳】马齿苋槟榔茶。马齿苋50克,槟榔10克。二药同入砂锅,加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即成。早晚2次分服,代茶频频饮。

3、痰热咳嗽

【症状】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痰多质粘或稠黄,咯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吐血痰,胸胁胀满,咳时牵引疼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而粘,欲饮水。

【治疗】清热豁痰止咳。方选清金化痰汤(黄芩、栀子、知母、桑白皮、贝母、瓜蒌、桔梗、茯苓、陈皮、麦冬、甘草)

4、热哮

【症状】气粗息涌,喉中哮鸣如吼,胸高胁胀,咳呛阵作,咳痰色黄,粘浊稠厚,排吐不利,烦闷不安,汗出,面赤,口苦,口渴喜饮等。

【治疗】清热宣肺,化痰定喘。方用定喘汤(麻黄、白果、杏仁、款冬花、半夏、桑白皮各9克;苏子、黄芩各6克;甘草3克)

5、失眠

【症状】胸闷心烦失眠,恶食,嗳气,泛恶,伴有头重,目眩,口苦等。

【治疗】清化痰热,和中安神。方选温胆汤(半夏、竹茹、枳实、陈皮、茯苓各9克,甘草6克,生姜、大枣)

6、胁痛

【症状】胁痛口苦,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厌食油腻,急躁易怒等。

【治疗】清热利湿,理气活络。方选龙胆泻肝汤(龙胆草9克,黄芩、栀子、泽泻、木通、柴胡、生地各6克,车前子3克,当归、甘草各1.5克)

7、黄疸

【症状】眼目发黄,黄疸较重,色泽鲜明,壮热口渴或无发热或身热不扬,心烦不宁,恶心呕吐,纳呆,或嗜卧困倦,小便黄赤短少,大便秘结。

【治疗】清利湿热,通腑泻下。热重选茵陈蒿汤,湿重选茵陈四苓汤加减。

【药膳】栀子仁粥:栀子仁100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许。将栀子仁研成细粉备用。粳米入锅煮八分熟石,减弱栀子仁粉,调匀后继续煮熬至熟,调入冰糖。每日2次温服,3日1疗程。

8、淋证

【症状】

热淋:小便频急短涩,灼痛黄赤,小腹拘急胀痛或伴有腰痛,口干口苦,恶心呕吐,大便秘结等。

石淋:尿在夹有砂石,小便艰涩,排尿突然中断,或一侧腰腹绞痛难忍,少腹拘急,尿频急,色黄赤,或因痛甚而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呕吐等。

血淋:小便频急,热涩刺痛,尿色深红,或夹血块,小腹胀满疼痛,或见心烦等。

【治疗】

热淋:清热利湿通淋。方用八正散(萹蓄、瞿麦、木通、滑石、车前子、栀子、大黄、甘草各等分)

石淋:清热利湿,通淋排石。方用石韦散加味(石韦、冬葵子、滑石、瞿麦、车前子、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

血淋:清热通淋,凉血止血。方用小蓟饮子(小蓟、滑石各15克,藕节、蒲黄、栀子、木通、淡竹叶各9克,生地30克,当归、甘草各6克)

【药膳】

车前叶粥:鲜车前叶30克,葱白15克,淡豆豉12克,粳米50克,调疗适量。三药煎煮30分钟后倒出药液,去渣过滤后与粳米一同入锅中,慢炖成粥后加调料即可。

9、热痹

【症状】肢体关节疼痛,痛处焮红灼痛,肿胀疼痛剧烈,得冷稍舒,筋脉拘急,日轻夜重,发热,口渴,喜冷恶热,烦闷不安等。

【治疗】清热通络,祛风除湿。方用白虎桂枝汤加味(石膏、知母、甘草、粳米、桂枝、忍冬藤、黄柏、连翘、威灵仙、防己、桑枝等)

10、水肿

【症状】遍体浮肿,皮肤绷急光亮,胸脘痞闷,烦热口渴,小便短赤,大便干结。

【治疗】分利湿热。方选疏凿饮子(商陆、羌活、赤小豆、椒目、槟榔、大腹皮、秦艽、茯苓、泽泻、木通)

11、湿疹

【症状】皮肤潮红,肿胀灼热,红斑水泡,瘙痒不休,抓后痒痛相兼,或结黄痂,或糜烂脱皮,伴有心烦口渴,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

【治疗】清热除湿解毒。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

12、妇女带下病

【症状】带下量多,色黄绿如脓,或夹血液,或浑浊如米泔,有秽臭气,阴中瘙痒,或小腹痛,小便短赤,口苦咽干等。

【治疗】清热解毒,除湿止带。方选止带方加味(茯苓、猪苓、车前子、泽泻、茵陈、赤芍、丹皮、黄柏、栀子、牛膝、金银花、连翘、蒲公英)

以上介绍的是内湿热的一部分病证,希望能帮助到你。

感谢您的阅读!

关于内湿热该怎么治疗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肝胆湿热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