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小麦放时间长了还能不能吃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小麦为什么不建议吃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以前一些麦子种是农民自己留的,为什么现在留的一些麦子种不能种了
科学兴农为您解答。
从农村出来的朋友应该都比较清楚,过去每逢小麦种植季节,不少农户就开始四处同别家换小麦种子,谁家小麦田的长势好,产量高,也往往最受欢迎。而今一到小麦种植季节,政府农技站往往还会推广小麦新种子,鼓励农民换种子,那么是不是现在农民所种植的小麦不能继续留种了呢?显然不是。
大家知道如同玉米、水稻等作物是不建议留种的,当然小麦也不例外,对于种子生产企业来说,即便留种之后种子生产活力、后代表现的生产特性等都不会发生改变,依旧具备高产、优质、多抗的特点,种子公司依旧会在种子袋子上面标注清楚:不建议留种。
一来农民留种之后则意味着不会购买自己公司的种子,二来农民不具备严格的制种经验,同时缺乏严格制种的环境条件,所制作的种子很难保证纯度,这也就意味着后代种子(自留种)存在着严重的品种退化风险。如果说种子商没有标注清楚的话,那么农民自留种所产生的生产风险归为谁呢?又有谁来承担生产损失的风险呢?
另外生产上制作的杂交种这是严格不可留种的,比如说玉米种子、杂交水稻种子、杂交油菜种子,这样的种子都是无法继续留种的,因为留种必然会导致品种退化,也就是后代农作物的生产表现很难同上一代相吻合,保留上一代种子的优良性状。
然而这里所提到的小麦却并非杂交种,从目前世界范围来看,小麦杂交制种技术尚是一个难题,当然这倒不是说目前没有办法制作小麦杂交种,而是杂交种制种效率非常低,缺乏很高的实用性。
当然最近几年我国育种家在小麦杂交制种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选育出了一些杂交种品种,比如说利用三系法选育的新冬43号(新疆),光敏不育两系选育的京麦9号,还有用河南科技学院茹振刚教授所发现的温敏不育两系选育出的百强1201、杂优2号和THW09-1等品种。
尽管目前市面上有已经有了一些杂交种,但是同自交种相比还是显得差了很多,其中很关键的就是杂交种的制种产量非常低,种子代价偏高,比如说茹振刚教授的温敏不育系制种产量大致在每亩320多斤,显然制种农民不愿意种植,而且如果种子售价过高,农民又不愿意购买这样的种子。也就是说,如今我国小麦大面积采用自交种的情况下,自己留种后代品种退化的几率相对而言还是低了很多的。
即便是如此,上面我们也分析了,种子生产商依旧是不建议农民留种的,而科学兴农本着负责的态度认为农民自留种的风险确实过高,不建议留种。然而对于小麦自交种却并非不可留种,只要自己能够做好隔离种子纯度还是比较有保障的。
而如今农民其实自己也真的不愿意留种,寒假得知老家这边的小麦种子几乎是免费送的,许多小麦种子纳入了财政补贴,农民有需要种植,每家每户都可以以普通小麦的价位从种子站领取种子,既然如此,那么农民又何必肥那么大劲去留种呢?科学兴农由衷的说一句:专业的事还是交给专业的人更保险!
小麦放时间长了还能不能吃
问题:小麦放时间长了还能不能吃?
你好,我是卫农,很高兴回答题主提出的这个问题。
对这个问题,卫农的回答是小麦放时间长了是能吃的,小麦是能保存很长时间的粮食。卫农家以前曾经就把小麦放过七八年以上,关键是只要保存得当,没有霉变,没有虫蛀就可以吃。小麦存放的时间与保存的方式,是否得当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过去农民几乎都爱储存粮食,卫农的父亲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挨过饿非常珍惜粮食,一粒粮食也不让糟蹋。特别是在实行了责任制以后,家里的小麦根本吃不完,但是却要让储存起来不让卖,说是防备没有粮食吃的时候。这样用芦苇席做成的大囤,储存了几大囤的小麦。有些小麦虽然看起来好好的,但是磨成面以后,遇热一闻都明显有了气味了。后来家里盖房没有地方存放了,才不得不处理了。
现在农村的一些人在小麦收获后,都不太愿意存放了,有些人甚至在地头顺便就卖了。他们嫌存放起来麻烦还占用地方,还可能会造成一定的损耗。关键是现在的年轻人,不像过去挨过饿的农民那样,担心没有粮食吃。因此,许多农民就会把收获后的小麦选择卖掉省心。
现在农村里仍然有爱储存小麦的人,他们一般会在晾晒好小麦后,储存时同时放入磷化铝药。这样储存小麦就不再生虫子了,也增加了小麦储存期的稳定性,延长了小麦的保质期限,存的时间长一些也照样是可以吃的。
以上是卫农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批评指正。
文字原创,图片来之网络。
中国种植小麦有几千年历史,但是为什么没有发展出面包这种食物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其实,小麦磨成面粉,经过发酵,烤成面包,或者未发酵的面粉烤制成的「馕」一类的食物,外焦里嫩,最能突出小麦麦香。
所以,小麦的最佳料理其实是烤制面包。
为什么中国人没有烤制面包的传统呢?不但面包,馕、胡饼(烧饼)一类的面粉烤制食物,都是从西域传入中国的。
我认为主要原因是一个「烹饪技术」和「烹饪炊具」形成的饮食习惯,渐渐导致的「路径依赖」。----------------------------------------------------------------
一般认为小麦大约在一万年前在西亚驯化成功(有少许争议,另文再谈),人们利用石板将小麦碾压成粉,与水调和以后进行烤制。
后来,人们偶然发现了面粉的发酵,发酵过的面粉经过烤制口感、味道更佳,就是「面包」。
西方人的制作面包技术来自古埃及人,古埃及人传给古希腊人,古希腊人传给古罗马人,欧洲蛮族的烤面包技术是从古罗马人那里学来的。
磨面的人古埃及雕塑:古埃及的面包文物【图引自:BreadinAncientEgypt,form:http://www.touregypt.net/featurestories/bread.htm】下图是【帝王谷】中埃及第二十王朝的拉美西斯三世墓穴雕刻展示的【皇家面包作坊】:
这个壁画完整的展现了古埃及人制作面包的过程:磨面、和面、揉面、烤制面包的的过程,以及古埃及时代的烤制面包的「烤炉」。
图引自【维基百科词条:古埃及饮食文化】,form: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F%A4%E5%9F%83%E5%8F%8A%E9%A5%AE%E9%A3%9F%E6%96%87%E5%8C%96烤制面包的关键就是「烤炉」这种炊具。但是,中国人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就完全不不是以「烤」为主来烹制食物。上古时代的中国人,主要使用以「水」为传热媒介的「蒸、煮」两种方法烹制食物。并为此发明制造了一系列用于「蒸、煮」的烹饪炊具——「鼎、鬲、甗」等等。「鼎、鬲、甗」下方放置木材燃烧,所以,这些炊具还兼有炉子的功能。比如:「鼎」这种炊具是用来煮肉的炊具。
有「袋形足」的「鼎」叫做「鬲」。
「袋形足」的设计就是为了容纳更多的水,同时使得鬲和火苗的接触面更大,起到快速加热的作用:
「甗」就是用来蒸谷物的,相当于今天的蒸笼:
上半部分是甑,下半部分是鬲,中间是「箅子」,加热水产生蒸汽从有孔箅子的通过加热甑中的谷物:
「蒸、煮」的好处是节约能源,以水和蒸汽为传热媒介,没有过高的温度,能很好的保留食物的营养,不会烧焦食物。但是,需要多种炊具和餐具进行配合。
烤制的好处,简单可行,对餐具和炊具几乎没有什么要求,只要一个烤炉即可,不需要制造很多炊具和餐具。
很简单:
制作一个面包,只用一个烤炉,烤熟以后手都能拿。
熬一碗谷物粥,必须要有炊具装水,煮熟以后,必须要用餐具装。
所以,东、西方对于烹制食物的方法和器具,从最开始就完全走上不同的道路。中国人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祭祀和礼制文化,炊具「鼎、鬲」一度成为国家政权的象征和社会地位等级的体现。「东方蒸煮,西方烧烤」,这个偶然选择形成的饮食习惯及其烹饪炊具,渐渐固化下来,成为一种「路径依赖」,有着极强的「惯性」。所以,战国以后,随着石磨的普及,小麦种植面积的扩张,面粉渐渐成为中国古人的主食之一,但中国人极少使用「烤」的方法制作面食。中国人用面粉制作的「馒头、饺子、汤饼(面条)」,都是「蒸、煮」出来的,这是我们千百年以来形成饮食和烹饪习惯。中国的烤制面粉食物「烧饼、馕」都是从西域传入的。五谷丰登中的“五谷”指什么
五谷丰登中的“五谷”在我们中国各个地区说法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南方和北方,对“五谷”的说法大不相同。
南方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像高粱、谷子、大豆等农作物
基本不种,对于主要“五谷”之中指的是什么和北方就不一样。
在北方平原一带种农作物的种类比较多,从古至今“五谷”中主要是指小麦、玉米、大豆、高粱、谷子。也就是说我们平原这里的农村人从古至今是主要指这几种粮食为生,逢年过节的对联和口号都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寓意着广大老百姓平平安安,五谷丰登,年年大丰收。
好了,关于小麦放时间长了还能不能吃和小麦为什么不建议吃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