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皇太极为什么没有把孝庄给送人,为什么皇太极不爱孝庄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孝庄秘史皇太极为什么恨大玉儿
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皇太极后来发现大玉儿不爱他,大玉儿爱的是自己的弟弟多尔衮,他觉得受到了欺骗。
二是皇太极本人爱的是大玉儿的姐姐海兰珠,海兰珠与大玉儿之间有过过节,后来海兰珠死了,皇太极迁怒大玉儿。
皇太极为什么没有把孝庄给送人
1642年,明朝大将洪承畴,被皇太极抓获,宁死不降。皇太极咬牙把大玉儿送去和他春宵一夜,他才改变了主意。
大玉儿,就是后来的孝庄太后,此时的她,是皇太极的庄妃。
她非常聪慧,经常为皇太极排忧解难,得知皇太极想要劝降洪承畴,便主动请缨献身。
洪承畴是明末非常著名的将领,也是铁骨铮铮的硬汉一条。
在松锦战役中,他被皇太极活捉,皇太极想要劝降他,可他硬是绝食数日,坚决不投降。
后来,洪承畴的属下叛变,告知皇太极,自己主子只有一个缺点,爱好美色。
皇太极一听,大喜,当即派遣数名美女前去劝慰,岂料,都被不假辞色地赶了出来。
就在皇太极一筹莫展时,庄妃站了出来,详细询问洪承畴的爱好、来历、成长经历,最后,她穿上汉族服饰,亲自前往洪承畴的房间。
庄妃去过后,闹着要寻死的洪承畴,态度发生180°大转变,直接就投降了。
据说,庄妃回来之后,皇太极还许诺要给她的儿子福临太子之位。
以上,就是孝庄劝降洪承畴的故事。
这段故事,被记录在《清宫十三朝演义》中,里面对两人的春宵一夜,还有更多详细的描写。
当然,《清宫十三朝演义》是野史,真实性存疑,而正史自然不会记载这样的事情。
我个人认为,野史未必不可信,主要看是否有可信的细节相互印证。蔡东藩的《清史通俗演义》,更注重史实,而这本书也提到了庄妃劝降洪承畴的事情,只是,在这本书中,庄妃并没有与洪承畴春风一夜,只是以理服人、以色诱人,最终说动了他。
庄妃是否和洪承畴有过暧昧关系?
这个问题,我们放到后面再解释,因为,我想先和大家聊聊皇太极这个怪癖——爱别人的老婆,爱把自己的老婆送人。
女真族的风俗,和我们中原不太一样。
他们对女子的贞洁看得并不重。
此前,皇太极一直有接受别人老婆的习惯,比如死对头林丹汗的遗孀,就被他“无私”地收入后宫,还给了很高的地位;
他也有把自己老婆送给臣子的习惯,比如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叶赫那拉氏等,都被他送给了自己的臣子。
到了庄妃这里,也有不少人推测,为了更好劝降洪承畴,或许他也会把庄妃送出去。
不过,综合历史的记载来看,我认为,皇太极大概率不会把庄妃送给洪承畴,也不会把她送给其他人。倒不是因为庄妃有多美,也不是因为皇太极要面子。
皇太极不把庄妃送人,主要是因为庄妃自己有本事。
其一,庄妃虽然不是最受宠的,但恩宠也不差,远远没到皇太极厌恶的地步。众所周知,皇太极最宠爱的妃子,是庄妃的姐姐海兰珠。
为了海兰珠,皇太极做尽了各种疯狂的事情,打破常规册封海兰珠为宸妃,甚至还要册封海兰珠的孩子为太子。
但是,海兰珠和她的孩子都有些短命,年纪轻轻就去世了。
在后宫中,除却海兰珠,皇太极没有对谁表示过特别的偏爱,总体来说还算是雨露均沾的。
而庄妃本人,生得漂亮,不争不妒,与人为善,也基本上不得罪人。
对于这样的妃子,皇太极就算不是最爱,也起码会以礼相待。
从感情上来说,皇太极对庄妃也还是不错的。
要知道,庄妃的九阿哥和海兰珠的八阿哥,前后出生的时间仅仅相差了半年。可见,皇太极还是很喜欢庄妃的,否则也不会在海兰珠大着肚子时,跑去临幸她。
再来看,皇太极送给臣子的这两个老婆——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叶赫那拉氏。
皇太极将之所以将她们送给臣子,固然是为了笼络臣子,表示对臣子的重视,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两人实实在在触及到了皇太极的底线,让皇太极厌恶至极。
《天聪九年档》:“汗之第三福晋原系扎鲁特部巴雅尔图戴青之女,以其不遂汗意,改适叶赫部德勒格尔台吉之子南褚。”
在正史的记载中,这两个女子被送人,很明显是因为皇太极不喜欢她们了。
庄妃聪慧,后来当上孝庄太后,能在豪格、多尔衮的相互竞争中,平衡各方势力,为儿子求得一个平稳朝堂,显然,她的智谋,不会允许自己跌入被皇太极厌恶的境地。
后宫中的女人,想要皇帝特别宠爱很难,但想要皇帝非常厌恶,其实也很有难度。
其二,庄妃代表的是科尔沁,她有娘家的身份加持,皇太极不敢把她送人。庄妃是科尔沁贝勒宰桑-布和的女儿,吴克善的亲妹妹,这就基本相当于是草原上的公主。
此前,她的亲姑姑嫁给了皇太极;12年后,13岁的她又嫁给了皇太极;又一个12年,她的姐姐海兰珠再次嫁给皇太极。她们姑侄三人的来到,都不是因为爱情,只是为了政治联姻。
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代表着科尔沁草原和皇太极乃至整个后金政权的紧密联系。
起事的初期,后金只有几万人,而蒙古有几十万人,如果不是靠着蒙古各个部落的帮扶,就不可能有后金,不可能有满清。
而科尔沁属于草原上的一股大势力,皇太极不可能舍得放弃。
靠着这层娘家的身份,庄妃在皇太极的后宫里,只要不干天妒人怨、不可饶恕的事情,都是绝对安全,荣华富贵稳如泰山。
且不要说将庄妃送人,就算是苛待她,皇太极也会在心里好生掂量。
一个不小心惹怒了科尔沁,完全得不偿失。
因此,皇太极送哪个老婆,也不会送庄妃,因为他真的不敢。
其三,庄妃生了儿子,皇太极不可能会送走她。洪承畴归降皇太极是在1642年,此时海兰珠和她的八皇子早已经去世了,庄妃的九皇子福临也已经好几岁了。
古代社会,不管哪个民族,对于生下儿子的女人,都有丰厚的奖励。
而且,庄妃的这个孩子,还是科尔沁部和皇太极唯一的儿子。
科尔沁眼巴巴地送来哲哲、大玉儿、海兰珠三个人,就是为了能够生下科尔沁和皇太极的儿子。可哲哲拼了命也只生下了几个女儿,如今年纪大了,也没有什么生孩子的可能性了,海兰珠虽然生下了儿子,却带着儿子一起去世了。
现在,就只剩下庄妃和她生下的九皇子福临了。
可以说,福临基本上就是科尔沁和皇太极的独苗,庄妃就是这根独苗的大功臣。
因此,皇太极不管送哪个老婆给别人,都绝对不可能把庄妃送走的。
庄妃有娘家、有儿子,还有脑子,这样的女人留在身边,就算不是最爱的,也绝对是个好帮手,皇太极不能也不会愿意拱手相让。
当然,需要明确的是,“不把庄妃送人”和“不利用孝庄”完全是两码事。换言之,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皇太极把庄妃派出去干活完全具有可能性。
那时候的满清,还没有汉化,对于女子的贞洁他们并不是太看重,也并不在意女子是不是干政。
努尔哈赤时期,大妃阿巴亥就曾经带着一众后妃走上前台,参与将士们的庆典、决策。
到了皇太极时期,这种情况也依然存在。
皇太极的不少决策,都会与哲哲商量,有时候还会听一听庄妃的意见。
而在洪承畴这件事情上,皇太极为了大局着想,也很有可能会把庄妃派出去。
洪承畴是大明战将,在明末起义中战功赫赫,时任蓟辽总督。
松锦之战中,洪承畴被俘,一直抵死不降。
对于皇太极来说,洪承畴不仅是一名战将,更是熟悉明军作战的“内应”。
皇太极攻打明军,之所以进度缓慢,除了因为明军实力强、城墙关隘防守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作战布局周密。
常年生活在草原上、以游牧为生的后金民族,根本不清楚明军的作战套路,经常一开战,就处在了下风。
如果能够得到洪承畴的帮助,就相当于是得到了一个非常熟悉明军作战套路的“内应”,拿下明朝的时间将会大大缩短。
因此,即便洪承畴以死明志,皇太极还是非常想要劝降他。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派庄妃过去能够解决问题,皇太极定然会毫不犹豫地把她送去。
至于送去之后,庄妃会如何劝降,劝降的过程是怎样的,那基本就不在掌控中了。
那么,庄妃自己会愿意走这一趟么?以庄妃的聪明才智,如果皇太极开口,她应该是愿意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如果能够劝降洪承畴,庄妃自己就会成满清入关的大功臣。
而此时,皇太极最宠爱的八皇子已经去世,后面皇太极在选择继任者的时候,一定会从剩下几个皇子中间挑。
虽说福临年纪小,但好歹有科尔沁加持,如果自己能够多些功勋,未必没有可能性。
而且,一旦皇太极开口,就说明他已经动了这个心思,如果庄妃拒绝,最后洪承畴依然宁死不降,皇太极很有可能把失去洪承畴的罪过算到孝庄头上。
在功臣、罪臣之间,聪明的孝庄肯定知道怎么选。
如今不少影视剧和文学作品中,对于庄妃劝降洪承畴这段,有的是以理劝说,有的则是以身相许。在《清宫十三朝演义》的记载中,孝庄和洪承畴,明显是发生了实质性关系。
《清宫十三朝演义》:“那娘娘伸出玉也似的臂膀来,把洪经略拉上炕去。洪经略看时,见皇后穿一件枣红嵌金带的旗袍,那大襟上揩着自己的眼泪鼻涕,湿了一大块。他越发的不好意思,爬在炕上,还是不住的磕头,此后却不听得他两人的声息。
良宵易度。第二天一清早,洪经略从梦中醒来,枕上早已不见了那昨夜劝驾的女子……”
而在《清史通俗演义》中,孝庄只是以理相劝,靠着三寸不烂之舌,最终说服了洪承畴的投降。
《清史通俗演义》:(美妇道)今请将军暂时降顺,为我家皇帝主持和议,两下息争,一面请将军作一密书,报知明帝,说是身在满洲,心在本国。现在明朝内乱相寻,闻知将军为国调停,断不至与将军家属为难。那时家也保了,国也报了,将来两国议和,将军在此固可,回国亦可,岂不是两全之计么?”
一个是以身相许,一个是以理劝说,你觉得那种说服方式,更可信一点呢?
欢迎留言。
三年不见福临为什么不认大玉儿
我觉得皇太极带走福临是因为知道自己时日不多,虽因情断命无悔,但始终是愧对祖业的,在余下不多的时间他能做的就是选择并培养一个靠谱的继承人,而大玉儿是福星,他相信只有大玉儿的儿子继承皇位可以带领大清发展的更好:一方面有福星照着;另一方面多尔衮只会受制大玉儿。
(皇太极其实是相信大玉儿和多尔衮没有越轨,虽不爱大玉儿,但也不喜自己的女人被别的男人惦记,但也是看出多尔衮对大玉儿的情分,相信只有大玉儿的儿子是皇帝,拥有相当人气和兵权的多尔衮才不但不会抢夺皇位,而且还会应大玉儿的所有帮求。)
皇太极在独自培养福临的这三年里,他发现福临很像自己,觉得将来也会像自己一样情有独钟一个女子,所谓“为情而生,为情而死”,所谓的“怪病”就是皇太极目前的病状。。。。。
三年里皇太极不让大玉儿和福临见面,我觉得是刻意培养但不想让旁人知晓:一方面不想旁人知道他命不久矣;另一方面不想旁人知道他的用意而使福临和大玉儿成为公敌,也是保护他们母子的一种做法;还有一方面就是之前对福临的关心甚少,但现在处在迫在眉睫需要一个靠谱继承人的时刻,人选定了,要在最后的时刻给予全部的父爱(父性培养)和培养国君的要性。
孝庄为什么不杀康熙
因为孝庄是康熙的亲祖母T__T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被皇太极册为庄妃。生下皇九子福临,福临六岁继位,就是清世祖顺治帝,孝庄辅政,后来顺治出家,三阿哥玄烨登基,就是后来的康熙帝。
玄烨八岁登基,也是孝庄出面弹压大臣,平衡朝局。孝庄掌权却不贪恋权力,等到康熙可以亲政以后,就功成身退回到后宫颐养天年。
关于皇太极为什么没有把孝庄给送人,为什么皇太极不爱孝庄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