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之行 重走红军路,难忘井冈山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红军为啥从井冈山迁往瑞金,为什么去井冈山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井冈山是绝好的根据地有哪些有利的自然因素
  2. 去井冈山干部学院意味着什么
  3. 井冈山由什么而出名
  4. 红军为啥从井冈山迁往瑞金

井冈山是绝好的根据地有哪些有利的自然因素

井冈山的有利的自然因素是:

首先,从地理上讲井冈山地处湘赣两省交界处,罗霄山山脉纵贯南北,山大沟深,山林茂密,地形险要,易守难攻;

其次,从政治上讲,在大革命时期井冈山所处的湘赣边界各县都有党的组织,广泛建立了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进行土地斗争,有很好的革命条件;

再次,从领导力量上讲,以毛泽东为首的边区领导力量有着丰富的革命经验。所以从地理自然环境到革命条件,井冈山都是绝好的根据地。

去井冈山干部学院意味着什么

去学习培训意味着组织上进行提拔及培养。井冈山干部学院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财政全额拨款的中央直属事业单位,是对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和军队干部进行中共党史、党建理论、革命传统教育和基本国情教育的国家级干部培训院校。学院由中央组织部直接管理,江西省委协助管理,实行院务委员会领导体制。

井冈山由什么而出名

毛泽东主席早年领导了秋收起义,后率部上了井冈山。朱德总司令在南昌起义失败后,也率部上了井冈山,与毛主席会合,组建了红军队伍,史称朱毛红军。此时毛主席还是毛委员,井冈山是红军第一个红色根据地,红军在此发展壮大,井冈山在中国革命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由此而闻名!

红军为啥从井冈山迁往瑞金

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内忧和外困。

内忧方面:红军刚刚进入井冈山地区时,因为人数少,纪律严明,又通过打土豪分富户的方法筹集资粮,对普通贫苦人民丝毫无犯,所以很得人心,人们踊跃参加红军,这样就使得军队的人数大大增加。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等领导的部队也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合后,逐步扩大了根据地。1928年12月10日,由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的平江起义的红五军主力700余人来到井冈山。红军几大主力的会师,一方面使得井岗山地区的工农武装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但也使得井冈山的物产日渐不能支撑军队的日常开支。

井冈山虽然地势险峻,易守难攻,但“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满万担”,大量的军队聚集后,有时连最低限度的食品也供应不足,大家不得不下山挑粮。大家熟知的“朱德的扁担”故事就是在这个情况下产生的。

外困方面:红军队伍不断壮大的同时,为了把红军“一网打尽”蒋介石国民政府调动湘赣两省6个旅约3万兵力,以湖南省主席鲁涤平为总指挥,何键、金汉鼎为副总指挥,于1929年1月1日分5路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大规模“会剿”。

湘赣两省的国民党军队的反复“进剿”和经济上进行的严密封锁,导致红军的物资供应进一步陷入极大的困难之中。时近隆冬,天寒地冻,有的指战员还穿着单衣草鞋,形势非常的严峻。

另外,井冈山位于湘江和赣江之间的狭长地区,而这两条大江都无法徒涉,南北又难以发展,所以在军事上就会缺乏足够的回旋余地。

1929年1月4日至7日,毛泽东在宁冈县柏露村主持召开了前委、特委、红四军和红五军军委以及各县党组织负责人联席会议。经过讨论,决定采取“攻势的防御”方针:第三十团和三十二团留守井冈山,由彭德怀、滕代远指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军主力出击赣南,以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接下来通过艰苦卓绝的战斗,红四军和红五军会同赣南、闽西的地方党组织和革命武装,逐步开辟了以瑞金为中心的赣南、闽西根据地。从而使农村包围城市的伟大构想逐渐变成现实。

关于红军为啥从井冈山迁往瑞金和为什么去井冈山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军媒声音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