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为什么现在学习赵孟頫书法的人这么少的一些知识点,和赵孟为什么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为什么现在学习赵孟頫书法的人这么少
  2. 为什么说赵孟頫“画马变马”
  3. 有人说赵孟頫的字不宜学太久,这是怎么回事
  4. 赵孟頫为什么能日写万字

为什么现在学习赵孟頫书法的人这么少

这文章,争议很多!(请自己辨识。可以谈有内涵的观点,不需要空的定论)

赵孟頫字很不错(可以说非常好),四平八稳,端端正正,笔法挺好,单字看,几乎没啥毛病……

但是,但是,问题来了!

那么,这么严谨端正,意味着什么?

打个比喻吧!

如果说,一幅书法作品,就像一座大厦,那么,赵孟頫就是用一块块四平八稳的砖块,盖了一座四平八稳的大厦。

想想一下,很整齐的^_^哦

接着,这又意味着2大问题(针对行书):

1.过于“端庄”,就会缺乏“势和韵”,而势和韵,恰恰非常重要。

势,通常是讲动态之美,呼应关系,奇正关系等等,太正,势很显然就会被削弱。险绝,少了,趣味,也少了!

好比说,书法有风情万种,因为“太正”,就剩下一千种了。

所以,太正,书法就会有缺陷,似乎少了点什么。缺的就是——势!

2.四平八稳,也意味着赵孟頫拘泥于字法(个体),而不足于章法(整体,势,关系)。

赵孟頫太平正,则必寡趣(赵临帖的不算,如兰亭序,圣教序)

章法这种事,还是想想王羲之吧,似奇反正,妙处横生,气象万千!

有对比,才有伤害——不是赵孟頫不厉害,而是王羲之太厉害(呵呵,所有学书法的人,几乎都被王羲之“洗脑”了^_^,书法要讲究“势”!不是吗?)

另外的问题是,赵孟頫字的3大“规格化”(程式化)问题,十分突出!!!

1.很多字,写法雷同,如有,之,而,不,在……等。大家多看几个帖就知道…

2.如果,你拿一个圈?去套赵孟頫的字,你会发现,80%的字,能很完美套进来。这本来没啥问题,但多了,视觉疲劳。

3.如果你拿尺子,去量赵孟頫的字的结构,你会发现更惊人的现象,大部分都三角△架构,齐刷刷的(叹为观止),请往下看……

若论单字,这结构很好——但,通篇都这种处理,就像凉白开了,味道难免索然。

我先单独拆个字给大家看,赵孟頫的规格化,可怕到什么程度??简直令人发指!!????我想,这个真的没谁了!注意看:斜角,间隙,几乎一模一样!简直是几何学家拿着圆规和尺子在写字!开玩笑啦????^_^不,绝对不是开玩笑!!如果一个字你不信,那就再拆几个给你看吧!

不论你信或不信,几何圆圈?和斜线格∥,就在那里!这是100%的事情!

是不是照样是圆?+斜线∥,均分结构。

行书,照样没有意外…

所以,要学赵体,请先准备圆规和尺子,这不是开玩笑,而是正儿八经的!!!

你看,踢脚,齐刷刷,比天安门阅兵式还整齐。说句实话,当我第一次看到“并”字这么写时,我得出一个结论:赵孟頫简直是一部“写字机器”!…………………顺便说一下,启功常讲结构多重要,我看赵孟頫的结构精密指数,恐怕能接近阿法狗了,哈??。也许,不久的将来,书法AI机器人,会写出和赵孟頫超级像的字!

书法太统一了,就状如算子,但是赵孟頫的笔法有些特点,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这问题。

“规格化”这三个字,也许是对赵孟頫很中肯的评价。

你看,三角△,多稳,而且,齐刷刷!

但看多了,是否会腻呢??是否会无趣呢?就像看了开头,就能猜到结局。

而王羲之,则变化无穷,你很难想到他下一个同样的字,会怎么处理?……

赵粉们可别不高兴,起码我是拿老赵和王羲之比,所以不服你也得憋着哈??所以,赵孟頫得之正和稳,失之奇和势。看完上述的简单分析,估计你也会认为,这是必然所然!

可以说,稳,成就了赵孟頫;但稳,也禁锢了赵孟頫!

虽然如此,赵孟頫仍然不愧为大师,特别楷书,还是挺不错的,胆巴碑,汲黯帖,道德经,洛神赋等,确实是有风格,但也不好临。

他确实稳,稳到笔法和单字结构几乎滴水不漏,令人叹服……董其昌感叹的故事,大家都懂,就不说了。数百年来,很多人诟病的赵笔法避难的看法,也不说了。

简单说,上述3大规格化问题,确确实实给了赵孟頫一个偌大的瓶颈。

有人说,后世只能望其项背,也许是吧!也许未必吧!不过,书法史上,自有让赵孟頫望其项背的人。所以如何取法,还是看你自己的。

最后,还是那句老话,取法乎上吧!自己看着办,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好吧,认真看下下面这幅作品,两个得字居然写的像双胞胎,连入笔的角度都基本一样。这要是王羲之,早就被喷了!

还有,有字,於字,也字,马字,真字,年字,意字,聲字,你多找几幅作品对比看,是不是大抵一样,你就知道了我说的意思了。好了,不说了。自己去对比吧!

带上尺子学赵体,信不信,由你!

为什么说赵孟頫“画马变马”

赵孟頫十分喜爱画马,早年也十分擅长画马,他画的马以马拟人,形神具备,这则“画马变马”的典故是源于赵孟頫应元武宗之命画马之时。

当赵孟頫在构思在画《浴马图》的时候,他想把马画的再生动一些,因此也常跟马在一起,观察马的性情、表情、动作、形状等等,可是他还是不知道要怎么画。他就日里观察,夜里思索怎么能画出让自己满意的来,但是怎么想也想不出来。结果有一天中午他想着想着就睡着了,他在梦里也在想马。这个时候他夫人看他一直睡不醒,就去叫他起床。结果他夫人到了屋里便大惊失色,叫出了声。赵孟頫这个时候醒了,问夫人怎么回事。他夫人说,我看到在床上的不是你,而是一匹马。赵孟頫就奇了怪了,明明是自己在床上躺着,怎么就成了一匹马呢?

赵孟頫不明缘由,后来得到了高僧的指点“世间万物唯心所现,心想马时,心即是马。”他也由此开启了佛缘,据说这件事以后赵孟頫转悟顿念,开始不断作画佛菩萨像。这则典故的道理也被用来指明佛缘,和《观无量寿经》中的“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中说明的道理相似,心想马时,心即是马,心想佛念佛时,心便是佛。

有人说赵孟頫的字不宜学太久,这是怎么回事

赵孟頫的字不可以练太久。这话有道理,可是,需要有针对性。

赵孟頫的字有几个大的缺点。

一,行书过于规矩,导致其行书难以达到最高的境界。二,方笔成致使其行书有圆俗之气。三,赵孟頫的书法字体方形有点多,有俗的嫌疑。

其实,赵孟頫的这些缺点是相对王羲之而言的,而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是什么地位?历史又有几人可以与之能比的?赵孟頫能与王羲之比较就是幸运了。

所以说,习赵孟頫的字不可以久,也对!也不完全对!这个不完全对是谁又能在赵孟頫的书法上称的上学明白,透彻了呢?赵孟頫尚未透彻,又何来不能久练呢?

赵孟頫不能久练是你能到达赵孟頫的水准,或是差不多的水准的名言,绝不是练了几天字,或是连书法的家都难以称上的人的名言!

赵孟頫为什么能日写万字

赵孟頫日书万字而精气不衰,“下笔神速如风雨”。因临摹各帖,故对章法、用笔的驾驭能力极强,书写技术熟练,基本功扎实。柳贯在《跋赵文敏帖》里云:“予问其何以能然,文敏日:‘亦熟之而已’。”如从《苏轼次韵僧浅见赠诗》里“林”、“相”、“袖”的“术”字旁,“磨”、“庭”中的“广”字头,“情”、“惮旁,“邀”、“远”、“迎”里的走字底等都可以看出赵字的用笔精熟。

赵孟頫日书万字,下面这两幅长卷即是例证。《光福重建塔记》和《闲居赋》是赵孟頫最经典的两幅行楷书法长卷,洋洋洒洒数百字,都是我们学习赵氏求“熟”的典范。

|光福重建塔记|

这幅作品字迹匀称,笔势圆劲流丽,结构布局端庄秀美。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也让广大书法爱好者领略到中国古典书法的一种理想境界,以柔寓刚、外柔内刚。初学者可根据每个字的用笔、结构、布势等去临摩。

|闲居赋|

《闲居赋》一贴,具有“赵体”的鲜明特点,结体严谨而富于变化,行楷字丰腴秀整,遒丽典雅,行草字俊逸洒脱,轻盈流动;笔法精致秀美,起笔多以尖锋直入,出笔则或轻按或回锋,笔画骨肉均匀,细不露筋,肥不臃肿。点画顾具呼应,寓变化于平淡之中。而且字字风骨风含,神采外溢。前人形容赵书之美是“花舞风中,云生眼底”、“仪凤冲霄、详云捧日”,最为雅俗共赏。

好了,关于为什么现在学习赵孟頫书法的人这么少和赵孟为什么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