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下令凌迟处死汤若望,最终的结局如何

大家好,以“宽大仁慈”闻名的康熙为何要将75岁的乡下教书先生凌迟处死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康熙晚年为什么狠毒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以“宽大仁慈”闻名的康熙为何要将75岁的乡下教书先生凌迟处死和康熙晚年为什么狠毒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康熙晚年九子夺嫡,人多势众的八爷党为何败给势单力薄的四爷党
  2. 康熙为什么说李光地狠毒
  3. 为什么康熙早年要问罪鳌拜,晚年又给他平反
  4. 以“宽大仁慈”闻名的康熙为何要将75岁的乡下教书先生凌迟处死

康熙晚年九子夺嫡,人多势众的八爷党为何败给势单力薄的四爷党

“九龙夺嫡”为:大阿哥胤褆、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祯。这其中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只是支持胤禩,并没有参与夺位的想法;胤祯虽然也有争储之心,但也属于八爷党;十三阿哥胤祥是胤禛的支持者。

在康熙立储里面有两条线不能碰:一是威胁皇权;二是不顾孝悌。历史以来的皇帝都不许任何人威胁他的皇权,即使是自己的亲生骨肉;而作为父亲,更不愿看到为了利益导致儿子们手足相残。作为参与夺嫡的这些皇子,都曾得到康熙不同程度的指导,胤礽是从小就被当做接班人培养的;胤祉、胤禛、胤禩也接受过政事方面的教导;胤褆、胤祯则是在带兵打战方面的磨练。

其实真正来说,发生九龙夺嫡这样的事,康熙也要担负一些责任,主要是他活的太久了,从而导致太子的身边慢慢有了自己的势力,当这个实力庞大起来后就会对皇权产生威胁。

康熙四十二年,杀太子阵营的索额图。

康熙四十七年,胤礽被废。

对于至高无上的皇权,不管是谁都想争取的,更别说对这些只差一步之遥的阿哥们,于是乎阿哥们开始了动作。

争储第一段,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些阿哥看到太子被废后,一个个躁动起来。先是大阿哥胤褆,蠢蠢欲动,被康熙察觉后斥责“躁急愚顽,岂可立为皇太子”,大阿哥被斥责后知道自己成为太子无望便向康熙表示“今欲诛胤礽,不必父皇亲自出手”,并力荐八阿哥胤禩为储。三阿哥胤祉,向康熙举报胤褆请妖人施法,降咒胤礽。

四阿哥胤禛曾为胤礽求情,另外十三阿哥胤祥行迹并没有被记载,但从后来史书上看到胤禛成为雍正帝后对胤祥十分的照顾,便可推测当初胤祥对胤禛的态度是极为支持的。

因为重新立储之事,康熙特意召集大臣,试探这些人的想法,谁知大臣全都推举八阿哥胤禩,而康熙对此事的反应是怒火中烧;对众阿哥争储的反应更是震怒。因此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五、老八、老十三曾都被康熙圈禁,唯独大阿哥胤褆和十三阿哥胤祥无事,而八阿哥胤禩的爵位更是被削。

事情后期的结果:

二阿哥胤礽太子复立。

大阿哥胤褆被康熙终身圈禁。

阿哥胤祉,被圈禁后又被放出。

四阿哥胤禛,也被放出。

十三阿哥胤祥因支持胤禛,在康熙死前都没有封爵。

八阿哥胤禩,圈禁后被放,但被削爵。

十四阿哥胤祯,力保胤禩,被康熙气的打几十大板子,差点死掉。

争储第二段,太子再被废,八爷争储无望太子胤礽再次被废,其原因是被告发与刑部尚书、步军统领、兵部尚书结党营私,康熙表示谁再为太子说话便是死罪。对于八阿哥胤禩,康熙直接公开斥责:“党羽甚恶,阴险至极,即朕亦畏之,朕深知其不孝不义行为,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义绝矣!”至此,二阿哥胤礽和八阿哥胤禩退出了争储的队伍,八爷党受到重大打击,到现在为止九龙夺嫡的队伍里只剩下胤祉、胤禛和胤祯三人。争储第三段,胤禛对胤祯

对于胤祉而言,他更多的是以学者的身份出现,其势力和能力无法与另外两人相抗衡,在康熙斩了他的门人孟光祖后,和胤祉一起修书的魏延珍表示:“每日与三阿哥一起修书,若有此事,便以身家性命担保”。此话一出,也等于把胤祉排出皇位争夺的范围,所以现在可以争夺皇位的只有两个同母兄弟了。

两人对比下,胤禛更有优势:

其势力并不明显,也就无法对皇权构成威胁,胤祯从一开始就是八爷党,而康熙现在对八爷党是十分的痛恨,所以这这个上面胤祉就要被扣分。

胤禛给康熙有着忠孝的好印象,在外有着“冷面王”的称号,从君王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素质就非常符合,而胤祯当时为了胤禩的事顶撞过康熙,这样的行为像个愣头青,在康熙看来作为皇帝必须时刻保持冷静,因此胤祯又被扣分了。胤禛有着两个重量级人物:九门提督、步军统领隆科多,在紧急时刻可以控制整个京城;四川总督年羹尧,正好掐死胤祯大军的后路和后勤。这两点在胤禛即位时发挥出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于九龙夺嫡来说,四爷党的胜率从开始就很高,因为胤禛这个人心思细腻,老谋深算,他深谙帝王心术,不结党羽,一直装着无意夺储而孝顺父母的样子。在宗法上来说,老大老二失去继位的资格后,雍正这个嫡庶子在纬度上是最优先的,并且他虽然不植党羽,但他也有自己的亲信隆科多这个王牌,而且他也有着丰富的政治经验,善于察颜观色。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康熙会选胤禛为太子,并且八爷党必定会落败。

康熙为什么说李光地狠毒

因为他扳倒康熙身边的重要人物,明珠,索额图,还有太子,手段很是不一般。他还强行征收重税,私自印制纸钞,打乱经济秩序的稳定。

为什么康熙早年要问罪鳌拜,晚年又给他平反

由于一些热门电视剧(如《鹿鼎记》等)的灌输,许多人从小就认为鳌拜是清朝的一个十恶不赦的奸臣,他结党营私,篡权夺政,还侵夺汉人田地,鳌拜的形象一直很负面,但是实际上一则康熙帝没有杀鳌拜,二则雍正帝即位之后,立即给鳌拜平反了,那么鳌拜究竟是怎么样一个人呢?

鳌拜,生年不详,卒于康熙八年(1669),满洲镶黄旗人。他的叔父费英东早年追随努尔哈赤起兵,是清朝的开国元勋。鳌拜本人随皇太极征讨各地,战功赫赫。入关之后,鳌拜随着多尔衮南征北战,为清王朝统一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顺治皇帝去世以后,遗诏命鳌拜与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共同辅佐年仅8岁的康熙皇帝,为辅政四大臣之一。康熙八年,鳌拜因专擅弄权而被拘禁,不久就死于幽所。鳌拜的一生可谓大起大落,大喜大悲。鳌拜被擒以后,康熙帝宣布了他的三十条罪状,大臣们也普遍认为鳌拜应该立即处斩,但是康熙皇帝最终念在鳌拜有赫赫战功,免除鳌拜一死。

对于鳌拜篡权的指控实际上也是不实的,多以以讹传讹为主,小编列举了以下证据证明鳌拜并没有篡权,其一,鳌拜的罪名当中并无“谋逆”一条,据史料记载,鳌拜被抓起来后,朝廷为他列举了36条罪名,但其中恰恰没有谋逆罪。其二,康熙晚年曾经亲自为鳌拜平反,康熙60岁的时候时,亲自为鳌拜平反,追赐鳌拜爵位。而他的儿子雍正继位之后,又马上追封鳌拜为国公。其三,康熙皇帝的功德碑上并未提“除鳌”,康熙去世后,在雍正为其立的功德碑上,将他一生所做的大事全部收录,但其中却惟独没有提到“除鳌拜”。因此,对鳌拜的指控基本上是不实的。

鳌拜之所以被黜,实际上与清初的政治环境有关,鳌拜只是一个权臣,而不是一个奸臣,在康熙帝决定国家政策转轨的过程中,鳌拜充当了阻力的角色,因而康熙帝必须要除掉鳌拜。

以“宽大仁慈”闻名的康熙为何要将75岁的乡下教书先生凌迟处死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有作为的一个皇帝,他除鳌拜、平三藩、驱逐沙俄、横扫漠北、收复台湾等等,为清朝的强盛奠定了基础,然而他也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屠夫,就连一个75岁的老人也不放过,而且还要凌迟处死,这是为何呢?

这个老人名叫朱慈焕,此人大有来头,他是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的第五子,朱由检一个有七个儿子,其中二子、六子、七子都早年夭折,只剩下长子朱慈烺、三子朱慈炯、四子朱慈炤、五子朱慈焕,朱慈焕与四哥朱慈炤同岁,因此,人们习惯把他称作“朱三太子”。

朱慈焕生于1633年,被崇祯帝封为永王,这明朝灭亡时,他只有12岁,为了留下后代,崇祯帝在上吊之前,让太监们护送他的几个皇子出宫,朱慈焕侥幸活了下来,但还是被李自成俘获了,后来李自成被清军打败,慌乱中,朱慈焕和几个哥哥走散了,他为了活命,只好四处逃荒、流浪。

小小年纪的朱慈焕在外奔波了一年多,来到了安徽凤阳,遇到了一位王姓的明朝官员,这位前朝的官员比较忠诚,看到前朝的皇子落得如此的窘境,不免动了恻隐之心,就收留了他,并且让他随自己姓王,取名王士元。朱慈焕在王家平安地呆了几年,和王家的小孩一同上学,一同成长。

然而好景不长,这位王姓官员因病去世了,王家人害怕朱慈焕留在这里会引火烧身,于是就将朱慈焕赶了出来。

朱慈焕不得已再次走上流浪之路,不久就来到了浙江,迫于生计,走投无路的朱慈焕就来到了一处寺庙削发为僧,以躲避朝廷的追剿。

朱慈焕的人缘极佳,在这里,他又遇到了一位姓胡的前朝官员的后人,两人相谈甚欢,姓胡的看到朱慈焕气度不凡,很有才华,就劝他还俗,并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

从此朱慈焕便以王士元为名在胡家扎下根来,生下三儿两女,他靠在私塾教书为生。

朱慈焕隐姓埋名,为人低调,生怕自己的身世被人知晓而招来杀身之祸,谨小慎微的生活了几十年。

康熙盛世,天下太平,一生心惊胆战、东躲西藏的朱慈焕觉得可以松一口气了,所以在一次酒后,他向一位交往了很久的老友透露了自己隐藏了几十年的秘密,这位老友也被惊得哑口无言,,但此人也守不住自己的口,将这事捅了出去,被浙江一位志在反清复明的念一和尚知道了,他就打起了朱慈焕的旗号,在大岚山造反起事,朱慈焕得知后,吓得魂飞魄散,慌忙带着儿子由浙江逃到了山东,躲藏了起来。

清朝作为外族政权,最怕的就是江山被人抢走了,因此对李自成的残余势力和前朝的皇室后裔都是赶尽杀绝。

当然对于满清的残暴统治,各地的反抗声浪也是一波接着一波,起义都需要一面正义的旗帜,流落在民间下落不明的皇子是最具号召力的,因此民间打着“朱三太子”的旗号反清复明是此起彼伏,这个被镇压下去了,那里又冒出一个朱三太子来,搞得顺治、康熙焦头烂额,应接不暇,康熙更是气得咬牙切齿。

念一和尚的造反很快就被清兵镇压了,顺藤摸瓜就找到了朱慈焕,官员在审讯朱慈焕时,指认他造反,朱慈焕反驳说,造反需要招兵买马、购置武器等等,我一个糟老头子拿什么去筹集兵马粮草,我为何要等到75岁,头发都白了再去造反?

这位官员觉得朱慈焕说得也有道理,不知如何处理,就上报给康熙定夺。

可康熙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朱慈焕“虽无谋反之事,未尝无谋反之心”,决不能留下朱慈焕一家,朱慈焕不死,民间的‘朱三太子’起义就不会罢休,他担心反对清朝统治的仁人志士利用“朱三太子”的名号再次举起反清复明的大旗,号召民众起来造反,推翻清朝统治,最终他下令将朱慈焕的子孙全部处死,将75岁的朱慈焕凌迟处死,以绝后患。看来康熙所谓的拜祭朱氏陵墓,并有意让明皇室后裔来看管陵墓都是烟幕弹,都是为了引蛇出洞,再将他们一网打尽,康熙真是够狠毒的。

康熙没有早前皇帝那样博大的胸怀,能够容纳前朝皇室的后裔,说到底,康熙还是对自己没有自信,他心虚罢了。

以“宽大仁慈”闻名的康熙为何要将75岁的乡下教书先生凌迟处死和康熙晚年为什么狠毒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康熙王朝 中,康熙为何要将归顺的陕甘提督王辅臣凌迟处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