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的孙子和孙女都改了姓氏,不再姓梁,原因是什么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林徽因的孙子和孙女都改了姓氏,不再姓梁,原因是什么,以及林徽因不建议拆除什么门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林徽因的孙子和孙女都改了姓氏,不再姓梁,原因是什么
  2. 建国后有哪些著名的古建筑被人为拆掉
  3. 如何理性评价林徽因
  4. 四川美院使用裸模,这件事儿有什么争议么

林徽因的孙子和孙女都改了姓氏,不再姓梁,原因是什么

其实,林徽因的孙子、孙女改姓和林徽因扯不上任何关系,因为林徽因在1955年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她甚至都没有见过自己的孙子和孙女究竟长的是什么模样。

因此,我们还要从林徽因的丈夫梁思成这里刨根问底,对于老梁家家族的是是非非,我们不妨先列一个族谱方便大家记忆。

第一代:梁启超

第二代:梁思成,妻子林徽因、林洙(第二任妻子)

第三代:梁从诫,妻子周如枚、方晶;梁再冰,丈夫于杭

第四代:梁鉴(男,周如枚生)、梁帆(女,方晶生);于晓东(男)、于江(女)、于葵(女)(梁再冰生)

由于梁再冰是女儿身,她出嫁后子女自然跟着丈夫于杭姓,在这里我们便不再多言。而真正改了姓氏的就是梁从诫的一双儿女梁鉴和梁帆,为了探讨这一问题,我们先要捋清梁家几代人的恩恩怨怨。

梁家第二代恩怨

众所周知,林徽因作为民国时期最著名的才女,集温润、儒雅、气质于一身,追她的男人可以说排到了巴黎埃菲尔铁塔,可林徽因最终选择了建筑大师梁思成,为他生下了一双儿女梁从诫和梁再冰。

可林徽因的突然病逝让梁思成陷入到了舆论的漩涡,因为林徽因去世不久,梁思成就再婚了。

其实在现代社会,男人丧偶再娶妻本也无可厚非,但梁思成的再婚妻子林洙却有着一个不同常人的身份。她不但是林徽因的学生,而且她当年和第一任丈夫程应铨的主婚人就是梁思成。

当林徽因刚刚去世,林洙就追随在梁思成身边,值得注意的是,那时她还并没有和程应铨离婚。

后来他们再婚后,林洙把家中林徽因的相片取了下来,这引起了儿子梁从诫的极大不满,后来梁思成去世,林洙多次回忆起林徽因与梁思成、徐志摩之间的感情恩怨,会带出些许嘲讽的态度,这让当时的人对她的印象很不好。

“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这句话放在梁家一点也不为过,梁从诫从那时起就对自己的家庭有点失望,梁家开始出现了情感危机。

梁家第三代恩怨

梁从诫自北大历史系毕业之后,经人介绍,认识了北大校长周培源的女儿周如枚,两人迅速坠入了爱河,不久便结为伉俪。但爱情来的快消失得也快,两人结婚生下儿子梁鉴后,感情便迅速破裂,这对被无数人看好的才子佳人最终分道扬镳。

而梁从诫后来又与方晶结婚,生下了女儿梁帆。随着后来一双儿女都改了姓氏让梁从诫的舅舅林暄大为不解,写信来问外甥梁从诫的具体情况,然而梁从诫并没有正面回答。我想也许是经历了两代婚姻的变故,让梁从诫渐渐心灰意冷,家族的观念可能在他的心中已经变得可有可无了吧。

梁家第四代为何要改姓?

先说梁鉴吧。当年梁从诫和周如枚离婚,梁鉴的抚养权被判给了母亲周如枚,梁鉴从小跟着母亲在外公周培源家中长大。

而周培源一生生了四个女儿,没有儿子,虽然是近代大学者,但也不免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为了延续香火,最终梁鉴被改名为周志兵。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周志兵的女儿、宇洋国际的创始人梁周洋又重新姓回了梁。

再说到梁帆,她从小被父亲送往美国留学,梁帆不但学习好,而且还很有爱国情怀。当年她受邀参加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结果发现主办方竟然没有悬挂中国国旗,这让梁帆很是不满,她提出如不悬挂国旗,自己将拒绝出席此次活动,后来按照她的要求,主办方举行了隆重的升旗仪式。

这件事后让梁帆声名鹊起,所有人都在夸她是一个有良知的人,加上是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孙女,每天面对镜头的围绕,让梁帆很是厌恶,她认为这是自己应该做的,并不需要刻意报道,为了躲避镜头,梁帆最终改姓了母亲的姓氏方,叫做方帆,也许是她不想生活在祖父和祖母的光环下而被媒体围堵,只想安安心心的从事自己的研究的缘故吧。

梁家人几代的恩怨,变相促成了林徽因孙子和孙女的改姓,不过反过来说,梁家五代人都能够有所作为,也不失为一代“名门”。

建国后有哪些著名的古建筑被人为拆掉

“建国后有哪些著名的古建筑被人为拆掉?”题主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有意义,而且也很大,不是一般地大,而是非常地超大,或者说是巨大!因为在前些年风行全国的大跃进式的大规模拆迁建设进程中,“著名的古建筑被人为拆掉”的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且几乎遍及中国的每一个犄角旮旯,无处不拆,简直难以尽数统计!

既然无法尽数统计,当然也难以一一尽说,只能聊择其中之一部分简介如下,试以说明之:

一、北京古城墙:

老北京城的古城墙(上图为西直门段)于元代开始修建,建成于明代,并沿用于清代直至民国。古城墙原呈“凸”字形,全部为板筑的夯土墙。建国之初提议拆除时,林徽因为保护古城墙,还曾与时任北京市长发生过争执,不过最终仍未能留下,被大量拆除破坏。

二、北京双塔庆寿寺:

庆寿寺及双塔始建于1257——1258年间;原址位于现西长安街电报大楼西侧;历经800多年风雨沧桑后,于1955年被拆毁。拆除原因是由于建设西长安街的需要,庆寿寺正当要冲应予拆除。当时国际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曾提出:仅将寺中的两座古塔保留于道路中央,建成环岛,既可保护古迹,又能丰富街道景观。后其提议遭到吴晗的坚决反对,庆寿寺及双塔均彻底消失无影。

三、北京地安门:

地安门乃是老北京皇城四门之一,始建于近600年前的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筑设计十分考究。门洞之形方方正正,窗户扇则为长方形;而与之对应的天安门的门洞和窗户则均为半圆形;两门相对而呈“天圆地方”之象,暗寓“天地不违规矩、君臣不悖方圆”之意。1954年地安门被拆除。共计存世534年。

四、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仪门:

原为清大学士赛尚阿之宅第;同治元年(1862年),在衙门院内东侧设立京师同文馆,时称“东所”,专门培养外语人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外语学校。

五、北京天桥礼拜寺:

准确建筑时间不详;原址位于现北京天桥伊斯兰教经学院处;约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被拆毁。

六、北京宣武区包头章胡同著名的“转弯抹角”:

具体修建时间不详;于2007年宣武区大吉片大规模拆迁改造中被拆毁。

七、天津南运河边的敕建大王庙:

初建于1746——1751年间,香火鼎盛达210多年后,于1960年被毁。该庙原为用以镇水而建,庙中的主神为金龙四大王。据地方群众传言,庙宇落成后金龙四大王多有灵应,护佑一方,倍受当地善男信女之尊崇敬奉,一直香火鼎盛,直至被毁!

八、西安的长安右门:

在历史上,长安左门又被称作被“龙门”,而长安右门则被称为“虎门”。每年的阴历八月中旬,刑部都会在西千步廊举行“秋审”(或有称为“秋决”的,就是对死刑重犯进行的终极判决)。拟定为死罪的犯人从南门洞押入听审,然后待到于当年的冬至日砍头时,亦是过此门押入广场而受刑。广大市民百姓,亦常至期于此处观看封建官府的杀鸡儆猴!1952年,长安右门(“虎门”)因故被拆毁!

九、开封二曾祠:

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河东河道总督许振玮为纪念其乡试恩师曾国藩而建。因祠内祀武英殿大学士曾国藩及其九弟两江总督曾国荃,故名二曾祠。二曾祠规模宏大,占地面积极广,分东西两大院落;中间的双脊建筑为瓣香楼。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被拆毁!

十、河南灵宝县城墙和城楼:

1956年,国家决定修建三门峡大坝,将灵宝古城定为淹没区。1959年秋,县城迁往南面四十多里地的虢略镇,原县城整体沉于三门峡水库水底,雄伟壮阔的巍峨城墙和傲然矗立的的城门楼亦随之而彻底消失不见。

十一、成都锦官驿:

自汉以来,四川蜀锦就已名天满下,主管官员把织锦工人们集中起来,由锦官进行统一管理,实行规模化生产,以保障朝廷需求,因此成都也被别称为“锦官城”。锦官驿,顾名思义就是指专供锦官们居住的客栈官驿;锦官驿建成后,很快就形成了强大的积聚效应,当地一些与蜀锦产业相关的富商们先后在周围建起了一排排具有川西特色的独门独院古风宅院府第,后来便形成了规模十分庞大的锦官驿古建筑群。可惜的是,2003年被尽数拆毁,令人心痛不已!

十二、杭州鼓楼:

杭州鼓楼原位于吴山东面,南接十五奎巷,北临大井巷,东迎中河路,西靠伍公山,是清河坊历史街区东南面的起始点。鼓楼古代曾为滨海敌楼,始建于约1400年前的五代之南朝时期,曾先后更名为新城戌、朝天门曾,拱北楼、来远楼、镇海楼等,民间俗称为“鼓楼”。隋朝开皇九年隋文帝杨坚平陈后,罢郡而置州,始有杭州之名,并将当时的“鼓楼”命名为新城戌;五代吴越时唐末藩镇割据、战乱频繁,出于军事和政治、经济上的需要,吴越王钱缪曾多次拓展和营建杭州城,并在隋城之基础上增筑杭州罗城,周七十里,共建有十座城门,且将新城戌改建为朝天门;元大德三年(1299年),重新修建此城楼并将朝天门改名为拱北楼,大书法家赵孟頫曾为此而题写《杭州拱北楼》诗;明代后期,参政徐本将此楼再次改名为镇海楼;正德年间,因日本没落武士和浪人屡屡侵掠浙江沿海,威胁杭城,故于镇海楼置大钟一座,大小鼓九只,以作为报警报时传讯之用;嘉靖三十五年(1563年),浙闽总督胡宗宪为防御倭寇侵扰而重建镇海楼,并请当时的大文学家徐文长撰写《镇海楼记》,勒石立碑于鼓楼。直至“文革”时期,原鼓楼被彻底拆除破坏。现存鼓楼为近年来所重建之仿古建筑,目前业经成为杭州的标志性建筑,与吴山西面的城隍阁遥相呼应,相映成景。

十三、杭州火车站:

原第一代火车站初建于1910年,抗战时被被炸毁。第二代火车站,重建于1941年,1997年因故被拆除。

十四、嘉兴三塔:

嘉兴古代建筑遗迹中的七塔八寺之一,座落于原茶禅寺前,最早兴建于唐代;后于清光绪二年(1876)重建。“文革”期间于1971年被拆除毁坏。现又于原址附近重建。

十五、浙江古淳安城和古遂安城:

1959年,因兴建新安江水库,两座古城被沉入千岛湖湖底,从此不见天日。

十六、浙江奉化市溪口镇雪窦寺:

南宋时与杭州灵隐寺、天台国清寺、宁波天童寺齐名,被敕为“五山十刹之一”;明时被列为“天下禅宗十刹”之一;民国时曾一度跻身“五大佛教名山”之一。于1968年被拆毁;现已重建。

十七、重庆的万州桥:

兴建于1870年,1970年中间桥拱部分被洪水冲垮,只留下一头一尾两小段桥体;后因城市开发等原因,该桥被彻底拆除破坏干净,永远地消失在重庆人民的视线中,不得不说这实在是永远都无法挽回的重大损失!

十八、济南八卦楼:

民国初年(1914年)新建而成的济南第一楼;位于三大马路纬七、纬八路间,为回字形二层建筑。八卦楼为商业楼,楼后有排列整齐的小院落;又因与日本领事馆邻近,当时曾是济南三教九流、鱼龙混杂的红灯区。该楼于1997年被拆毁,彻底灰飞烟灭。

十九、济南老火车站:

济南老火车站生于1912年,卒于1992年7月1日。始建于1912年,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德国著名建筑师赫尔曼菲舍尔设计的一座典型的德式车站建筑,它承载着一代又一代老济南人的美好记忆。可惜当地为了所谓的“发展”、“建设”,这个有着极其珍贵历史价值的火车站,最终还是于1992年7月1日被彻底拆除而永远消失了。

二十、青岛望火楼:

始建于1905年,为旧青岛地标性德式建筑,位于青岛市南区观象一路坡顶,高18米;望火楼的设计者是德国人库尔特·罗克格;当时主要是作为消防瞭望塔而使用,24小时安排有专职人员在楼上守侯观望。于2009年被拆除破坏。

二十一、青岛老火车站:

初建于1901年,1991年被拆除。现存的火车站,是老火车站后移15米以后按照原样放大1.5倍而重建的,而且仅仅是原来老站的钟楼部分。

限于头条独特而要命的篇幅要求,以下部分内容将只列出被拆毁建筑的名称,或仅加以有限简述,否将将极有可能因“作品太长”而无法发出,尚祈各位师友海涵见谅!

二十二、安庆清真寺:具有典型中国南方传统建筑风格;1970年被毁。

二十三、镇远邹泗钟祠牌楼:始建于1813年,为六柱五间三层重檐庑殿塔式牌楼,门楣上方竖刻“敕建邹太常公祠”楷体石额,曾是镇远最雄伟的牌楼;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毁。

二十四、沧州水月寺:史上曾闻名遐迩,享誉海内外,是京、津、冀、鲁地区的文化活动中心之一,曾有“天下第一关,地上无二寺”之美誉。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毁;目前正在重建该寺。

二十五、沧州闻远楼:俗称鼓楼,实为钟楼,楼上悬挂一铁钟,以前于正午和早、晚各敲击一次。清代光绪年间重修,楼高七丈,上有巨钟,晨昏叩之,声闻数里。约于1957年被毁。

二十六、邯郸彭城东阁:亦称玉皇阁;阁上左右分别为钟楼、鼓楼;于1958年被毁。

二十七、阳和楼:始建于金末、元初,曾是河北古城正定的主要标志性建筑;该楼横跨于正定城南门外观内南大街上,下为重台,砖台下开两券门如城门,左右各一,行人车马均可通行。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毁。

二十八、赣州八境台: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毁;现存之八境台,为1984年重建之仿古建筑。

二十九、兰州雷坛河握桥: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为兰州八景之一“虹桥春涨”,因城市建设需要而拆除。握桥建造方法奇特,系在两岸堤坝插木,挑梁凌空对握,河中无柱,不惧水冲之患,称得上是建桥史上一项伟大创举。于1952年前后被毁。

三十、昆明金马坊: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毁;现金马碧鸡坊,乃系1998年于旧址按原风格重建而成。

三十一、昆明碧鸡坊: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毁;现金马碧鸡坊,乃系1998年于旧址按原风格重建而成。

三十二、呼和浩特旧城—归化城的鼓楼:归化城鼓楼的设计和建造别出心裁,于鼓楼的城楼之上复建一座高高耸立的钟楼,极为巧妙;于1958年被毁。

三十三、南昌万寿宫:因纪念江西人的保护神—道教宗师许旌阳真人而建,又名“旌阳古祠”;于1960年前后被毁。

三十四、南京通济门:建于1386年;1963年被毁。

三十五、哈尔滨江北尼古拉教堂:建于1924年;1969年“文革”期间被拆毁。

三十六、哈尔滨圣尼古拉大教堂(喇嘛台):建于1900年;1966年被拆毁。

三十七、长春基督教会礼拜堂:又称西五马路教堂;建于1902年;1996年被拆毁。

“建国后有哪些著名的古建筑被人为拆掉”的实例,本来可以轻松列举出大约一百例以上,但我看这篇幅怕是已经发不出去了,所以不得不就此打住!其它相关内容,待来日再找合适的时机另行探讨交流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有侵则删)

如何理性评价林徽因

大家好,我是有书君。今天我们来理性的评价一下国民才女林徽因。

提到林徽因,首先浮于脑海的,是她的才华和美貌。

除去这些,有书君更看好她的人品,人品好总是胜人一筹,何况是在国民才女身上。

那么,有书君就这个话题从下面几个方面评价一下林徽因。

一、林徽因不拆散他人婚姻

林徽因如一朵白莲,小小年纪的她就学会了不去拆散他人的婚姻。

她随父去欧洲学习,与诗人徐志摩结识并相恋。然而就在这时,张幼仪改变了她。

因此,林徽因做了一个一生不后悔的决定就是和父亲回国。

她给徐志摩的紫色分手信上大意这样写道:我忘不了,也受不了张幼仪的那双眼睛。

那目光直透我心灵的底蕴,那里藏着我的知晓的秘密,她全看见了。

尽管她不记恨于我,但是我不愿意被理解为拆散你们的主要根源。

回国后的林徽因履行了自己的承诺,她和梁思成结婚不给徐志摩留一点机会。

结婚当天,梁思成还是不够懂她,竟傻傻地问:为什么是我?她真诚的回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而林徽因的底线就是决不能做破坏别人婚姻的事。

她知道媒妁之言、门当户对的梁思成才是她的主菜,而徐志摩是一个午后甜点,甜点虽暖心却不能当正餐。

二、林徽因有着独特的个人魅力

高可成,低可就,真正的人才无论在高的职位或是低的职位,总能把事情做好,他们追求价值前总会先塑造好自己,而不是好高骛远。

林徽因就是这样的人。

林徽因在留学期间,因为父亲林长民早逝的缘故,她不得不依靠梁启超支付学费。

为了尽可能地少依靠他人,她在留学的间隙去洗盘子挣钱。

林徽因宁愿遭受别人冷眼,再苦再累也要自己拼搏,吃下常人不能吃的苦,也要自力更生。

单凭这一点,做为养尊处优的大小姐林徽因就让人敬佩。

美满温馨的家庭是稳固的后方根据地,是避风的港湾,事业和家庭关系打理得井井有条的人无疑是相当成功的。林徽因也完全吻合此类型的人。

婚后的林徽因即使是在生育孩子期间,也未放弃自己的建筑事业。

她与丈夫梁思成是建筑界的才子佳人、完美搭档,他们一起为国家建筑事业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人民英雄纪念碑、八宝山公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她都参与过设计。

另外,她还是一个优秀的母亲,他们的两个子女都是领域内的顶尖人才。

三、旁观他人怎么评价林徽因

民国时期是人才辈出的时代,女子最为突出的当属林微因。

那为什么林徽因女友少男友多呢?

一是出于对她美貌的忌惮,漂亮的没女朋友。

二是除相貌外,她多才多艺。三是她自带追光异性相吸,所以女朋友甚少。

陆小曼不喜欢林徽因,因为她是丈夫徐志摩喜欢的人。

冰心的《我们太太的客厅》影射了林徽因。

钱钟书也这样写,在一切有名的太太里,她长相最好看,她为人最风流好爽......并且,她的丈夫最驯良,最不碍事。

自带追光的人自古以来就是他人饭后八卦的焦点,没有对与错,好与坏之分。

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人,自然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

譬如现在,有书君在这里表达了很欣赏林徽因的人品,或许你就觉得她的人品不怎么样?

众味难调,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再听听别人的,就有收获了。

实在不服,要不咱就看看后来人用什么态度对待这些国民才子的墓地吧。

细微末节之处总会找到些你想要的答案。

四、人品好不好,墓地见分晓

每年的四月,林徽因的墓地总是鲜花满地,前来祭扫的民众络绎不绝。

而同为国民才女陆小曼的墓地却鲜有人问津,冰心的墓碑上却被孙子红漆刷字。

从这一点看,林徽因生平是比较招人喜欢的。

林徽因的葬礼上,为她终身不娶的金岳霖哀叹道:“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这句话被认为是对林徽因一生的最好诠释。

那天,林徽因的丈夫子女、亲朋好友和学生都沉浸在悲痛中,他们怎么也不肯相信:这个世间最美好的女子,竟然就这样离开了。

林徽因死后,葬在了有着“地下中南海”之称的八宝山公墓,而墓地则是由她的丈夫梁思成亲自勘选设计的。

墓碑是一块汉白玉浮雕,上刻牡丹、荷花和菊花图案,极具美感。

浮雕上刻的字也是梁思成亲笔写,后叫人刻上去的:建筑师林徽因墓。

从理性的角度看待林微因:她才华美貌集一身,她不做拆散他人婚姻事,她自立不求人,她人缘好,人品正。

也可以这样说,现在的人能超过林微因的真没几个。

四川美院使用裸模,这件事儿有什么争议么

我觉得,四川美院使用裸模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据我所知,不仅是四川美院,全国的所有美院都是用裸模的。

20年前,我在陕西某美院读书的时候,经常进行人体的临摹和写生。为了熟悉不同的人体形象,学院的老师为我们不断地变换模特。男女都有,上至99,下至刚会走,都得过手。我们雇的人体模特最老的一位是个76岁的老爷爷,银须白发,身体很健壮,肌肉也很结实。老人是全裸的模特,围在身边画画的,是男男女女的一群大学生,大家都没有觉着什么,只是努力把身上的每一块肌肉要画得逼真些,包括最小的肌肉。

当然,更多的是女模特。这是因为绘画中会遇到很多女性的,而且女人的身体曲线比较多,肌肉又不像男人那样分明,真得需要基本功的。当女模特的,大多是大学生,是别的大学的,她们一般比较隐秘,不愿说出姓名籍贯什么的。来了就脱衣服,画完之后,老师把工钱付了,模特走人,一般不和我们说话,老师也不让我们多问。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对异性模特还是有点好奇心的,毕竟活了那么大,见到的异性都是穿着衣服的,现在光溜溜的摆在面前,每根汗毛多看得清清楚楚的,而且身上散发着一种气息,确实让人心动。活生生的模特与石膏像相比,感觉是大不一样的。

但是,画久了,渐渐就没有什么感觉了。看着摆着各种姿势的人体模特,感觉与石膏像没有多大区别了。

我的同学中也有当模特的,但是,最多只能半裸,老师不允许全裸。或许老师也会考虑到世俗观念,担心同学们之后会说起,影响到同学们今后的生活。

西洋画,需要画肌肉,画骨骼,要求逼真。现在的中国画,也多多少少受到影响。这些基本功的取得,全靠裸模的贡献了。没有裸模的献身,就不会出现大画家。所以,我们还是感谢那些勇于为艺术而献身的模特们。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林徽因的孙子和孙女都改了姓氏,不再姓梁,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