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成鱼的养殖技术的几要点

大家好,养殖黄鳝身上的寄生虫怎么去掉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黄鳝中毒怎么解决办法图片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养殖黄鳝身上的寄生虫怎么去掉和黄鳝中毒怎么解决办法图片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鳝鱼投苗前怎么消毒
  2. 养殖黄鳝身上的寄生虫怎么去掉
  3. 鳝鱼养殖怎么处理
  4. “望月鳝”这种剧毒物,现实中到底存在吗

鳝鱼投苗前怎么消毒

清塘消毒

放苗前进行药物消毒,无论土塘、水泥池均应用药物进行全面消毒,以灭杀塘中病原体和敌害生物。

黄鳝养殖:放苗清塘消毒123,黄鳝、泥鳅打洞留不得

?鳝苗培育

1、消毒时间

鳝苗塘药物消毒应在放苗前1周左右。若用药后时间短(即用药过迟),塘中残余药物会造成鳝苗中毒;若用药过早,则会重新滋生致病生物和敌害生物。

2、消毒药物

清塘消毒可采用的药物非常多,像常见且便宜的生石灰、二氧化氯、漂白粉等,也可用聚维硐碘、苯扎溴铵、戊二醛等。因生石灰使用方便,且经济实惠,清池消毒彻底,杀灭病原体和敌害生物效果均优于其他药物,能杀死细菌、寄生虫、水生昆虫、野杂鱼、螺蛳和蚂蝗等。

养殖黄鳝身上的寄生虫怎么去掉

养殖黄鳝身上的寄生虫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去除:

1.清洗黄鳝:将养殖的黄鳝放入清水中,用手轻轻搓揉黄鳝身体,将寄生虫和污垢清洗掉。

2.盐水浸泡:将黄鳝放入盐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一般20-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盐水可以有效地杀灭一些寄生虫。

3.蒸煮处理:将黄鳝蒸煮至完全熟透,这样可以有效地杀死寄生虫。

需要注意的是,黄鳝养殖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寄生虫的侵扰,为了避免黄鳝身上寄生虫的产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维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养殖池水,保持水质的干净和循环,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2.控制养殖密度:适量控制黄鳝的养殖密度,防止过度拥挤导致寄生虫传播。

3.给予适当饲料:黄鳝的饲料质量要保证,注意饲养管理,避免喂食变质或不卫生的饲料,减少寄生虫侵袭的可能。

如果上述方法处理不当或寄生虫感染严重,建议及时咨询相关养殖专业人士或兽医,寻求专业的处理方法。

鳝鱼养殖怎么处理

黄鳝为热带及暖温带鱼类,常栖息水底生活的鱼类,适应能力强,白天活动少,多在淤泥中钻洞或在石隙中穴居,夜间出穴觅食。黄鳝是以各种小动物为食的杂食性物种,夏季摄食最为旺盛,寒冷季节可长期不食,而不至死亡。了解了以上黄鳝的习性,以下来分享池塘网箱如何养殖的方法:

1、工具/原料饲料主要以小杂鱼、蚯蚓、螺蚬、蚌肉等为主,以蚯蚓为最佳,也可喂水蚤、豆渣、菜籽饼、瓜果等人工配合饲料。

2、选择水质良好,无污染源,外界干扰少的池塘。用毛竹在池塘内搭设支架,将网箱四角固定在支架上。每个网箱内设置一个食台。黄鳝因为有相互残食的习性,所以放养规格要求基本一致,一般为20至50克/尾。

3、黄鳝的放养时间应选择在4月份、5月份,或者8至9月份,以避开5月中旬至7月份的黄鳝性成熟繁殖期。最适合黄鳝生长的温度是摄氏24至28度。

4、投喂要定时,鳝鱼昼伏夜出,在下午6时~8时投饲为宜。投放的饲料要新鲜,不能投放腐霉变质的饲料。饲料投放前应先洗净,每立方水体再用3至5克的食盐浸洗10-2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才能投喂。一般选择淡水小杂鱼,每日投饵数量为网箱内黄鳝总重量的3%-5%。

5、人工饲养时,由于投喂大量饲料,黄鳝排除的粪便容易污染水质,所以要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春季7天~10天换一次水,夏季3天~5天换一次水。网箱还要定期进行消毒,每立方水用10克的漂白粉化水,全池泼洒。放养后,网箱中可放养适量泥鳅,利用泥鳅上下游窜的习性,起到分流增氧作用,又可消除黄鳝的残饵。在池塘内放养一定量的花白鲢来调节水质。

6、适时清洗网箱,除去过多的杂物和附着藻类,保持网箱内外水体交换畅通。网箱中放置水草、以水葫芦、水花生为好,为黄鳝的生长栖息提供一个良好的场所。移植水花生时最好去根洗净后放在5%的食盐水中浸泡10分钟左右,以防止蚂蝗等有害生物随草带入箱中。

7、黄鳝种苗在入箱前要严格消毒,特别是在黄鳝易发病的7月份~9月份,每20天用1ppm漂白粉全箱泼洒,发现病鳝及时隔离。发现病害,及时对症下药,尽量减少损失。

夏季是养殖黄鳝的黄金季节,但是这个季节天气变化大,晴雨天气交替,水温变化快,池底腐败物多,水体自净功能差,自我平衡作用失调,从而水质会严重恶化,因此会出现缺氧、应激、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现象,导致黄鳝上草,白色鱼浮头,甚至中毒死亡。针对这些现象,养殖户必须要把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1、降温关

黄鳝对高温的最大适应限度不超过28℃。夏天烈日曝晒可使池水温度迅速升高,黄鳝容易发生中暑甚至被烫死,因此,控制好池水温度极为关键。

主要降温方法有:

(1)、在池顶搭建遮荫棚,覆盖遮阳网。

(2)、在养殖池水面投放适量浮水植物,如水葫芦、水浮莲、浮萍等遮荫。

(3)、灌水降温。把池中水位加深至25厘米-30厘米,并采取灌水更换池内表层水来平衡池水温度。

(4)、有条件的养殖户,可采取终日微流水的方法降温,效果更佳。

2、调水关

要注意水质酸碱度的调节。虽然黄鳝喜欢生活在微酸性环境中,但在人工饲养密度较高的情况下,酸性环境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滋生,使黄鳝染上疾病。实践证明,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37386637夏季养鳝池水的ph值以控制在7至8之间较为适宜。

3、投饵关

夏季气温较高,确保饵料质量至关重要。所投饵料特别是动物性饵料一定要新鲜,已变质,腐臭的饵料切忌投喂。黄鳝夏季生长快,要尽量多投喂螺蚌肉、活蚯蚓、蝇蛆等动物性蛋白饵料,每日投饵2次,即分别在上午9时以前和下午6时以后投饵一次。遇到恶劣天气,黄鳝摄食减少,应及时捞出剩余饵料,以免残饵腐败变质,污染水质。

4、浮头关

在天气闷热,阴雨天或傍晚遇雷阵雨,水质严重恶化,水面出现气泡等情况下,早晚巡池时发现黄鳝群集水面,散乱浮动,受惊则跳动,说明池水严重缺氧,必须采取措施迅速处理。对轻度浮头,可及时注入新水增加水体溶氧;夏季和初秋易出现暗浮头,由于症状轻,不易察觉,容易发生泛塘死亡,要仔细观察,一经发现要立即注水预防;对因天气、水质突变引起的浮头,要减少投饵,捞出饵料残渣,从速注入新水。注意加注新水不宜在傍晚进行,以免造成上下水层对流反而加剧浮头。

5、防逃关

夏天天气突变时,特别是发生雷雨、暴雨、黄鳝表现焦燥不安,最易外逃,严重时可在一夜之间逃得一条不剩。因此,夏季天气突然变化时,要特别注意防逃,经常检查水位的深浅、池壁和池底有无裂缝以及排水孔拦鱼网具是否完好,以便及时排除隐患,堵断黄鳝逃跑的出路。

“望月鳝”这种剧毒物,现实中到底存在吗

“望月鳝”是一种传说中的黄鳝,据说它体型比普通的黄鳝要粗壮很多,喜欢吃死猫、死狗等腐烂的尸体,而且它们喜欢在月圆之夜游出洞穴,昂首望月,因此名为望月鳝。据传这种黄鳝不能吃,一旦吃了人会被毒死。看到这里,同样喜欢吃黄鳝的我也是心中一惊,万一买或者自己钓黄鳝时搞到了“望月鳝”岂不是要“英年早逝”。那么,望月鳝在现实中真的存在吗?它究竟为何被称为“望月鳝”?

“望月鳝”的由来

“望月鳝”传说是黄鳝的一种,而黄鳝是辐鳍鱼纲合鳃目合鳃鱼科黄鳝属下的鱼类,虽然在我国黄鳝是南方淡水水域中常见的一种鱼类,但是它并非我国独有。在世界范围内,朝鲜、日本、印度以及许多东南亚国家中都有黄鳝的分布,而“望月鳝”只在我国有这种叫法,因此,我们就从“望月鳝”的出处来找一点蛛丝马迹。(下图为黄鳝分布图)

“望月鳝”最早在明代就已经有了,它的出处是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编写的《明察》,至于原文我们就不贴了,以免有凑字数之嫌,在这里我只简单的跟大家说一下白话文的意思:

在当时,有一位上山砍柴为生的男子,他特别喜欢吃黄鳝,有天卖完柴火回家,他老婆给他做了一顿黄鳝,男子吃后肚子剧痛,最终死亡。邻居认为是妻子毒死了丈夫,所以把男子的老婆扭送到衙门。但是,无论是如何的言行逼供,妻子都不认罪,再加上妻子也没有购买任何毒药的行为,所以这个案子一直悬着。直到当时知县换任时,新任的知县张昺在审查以往的悬案时,看到了这个案子,并且认为是男子中了鳝毒,并非妻子故意为之。为了印证自己的说法,他叫人从当地抓了许多黄鳝放入盆中,选择了7条头昂出水面黄鳝,让妻子(受害者)烹饪后给牢中的死囚吃,果然这些吃了黄鳝的死囚腹痛难忍,最终倒地身亡。于是,被冤枉的妻子被无罪释放。至此就有了“望月鳝”有剧毒的说法。

“望月鳝”是真实存在的吗?

虽然望月鳝的出处是《明察》,但是根据冯梦龙自己的注解,这个故事其实是在陆子远《神政记》中看到的,而《神政记》本身就是一部类似于《聊斋》一样的神话离奇故事,其描述自然不可信。

而且在我国许多地区吃黄鳝是非常常见的事情,但从未发生过人吃鲜活(烹饪后)的黄鳝中毒身亡的事情。正是因为没有发生过,再加上“望月鳝”流传已久,所以它成为了许多老人茶余饭后的谈资,这就导致了从明代到现在,关于望月鳝在一些地方的传说就没有停止过,尽管没有人吃过鳝鱼被毒死,这个传言也没有停止,因此,望月鳝只是杜撰的而已。

不过,在望月鳝的描述中,有几个特征或者说是特点还是有一定的科学性的,下面我们来说一下“望月鳝”的科学之处。

关于“望月鳝”描述科学的地方

虽然“望月鳝”不存在,但是关于望月鳝有几个比较科学的描述,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第一:“望月”。黄鳝并不是在月圆之夜才会把头探出水面,因为这是黄鳝的“基础操作”。为什么这么说呢?黄鳝本身就是一种偏昼伏夜出的鱼类,白天它们通常会栖息在泥洞或者水底石头的缝隙中,到了晚上才会外出觅食。虽然黄鳝作为一种鱼类可以直接从水中获取氧气,但是由于黄鳝通常生活在不太流动的浅水区,其水中的溶氧量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低,此时黄鳝在夜间会有一个较为频繁的露头呼吸的动作,而且成年的黄鳝可以借助嘴巴以及体表直接从空气中获取氧气。因此,昼伏夜出的习性以及可以从空气中直接获取氧气的能力,是黄鳝“望月”的真实原因。

第二:食腐。传说中望月鳝以动物尸体为食,但其实,了解了黄鳝的食性你就觉得没什么大不了了。黄鳝是一种杂食性的鱼类,在它的食谱中,水中的水生小动物占比是最大的,但是作为有食肉性的动物,如果水中有死去的猫、狗之类的动物,它们当然也是来者不拒的。但是,真正在黄鳝的生长环境中,很少会有这些尸体存在。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都知道斑鬣狗吃腐肉,但是如果给它一块新鲜的肉和一块腐肉,它会毫不犹豫地把新鲜的肉叼走。因此,食腐只是肉食性的动物退而求其次的结果,并非爱好,这一点适用于任何的动物。

第三:毒。黄鳝也是有微毒的,只不过它的毒不在肉里,而在血液里,因为黄鳝血本身就是一味中药材,凡是中药材一律具有微毒,这就是中医讲“是药三分毒”的原因。不过,我们在吃黄鳝时,通常是经过高温的烹饪,而黄鳝血在高温烹饪下,有毒的物质会分解,所以我们吃黄鳝时没有问题的。

其次,死掉的黄鳝也有“毒”。在所有鱼类中,黄鳝死掉在常温下的“保鲜”能力非常惊人,有些黄鳝即使被晒干了,也没有腐烂,这是因为黄鳝体表有一层粘液,死后可以形成一层保护层,隔绝了外界空气和肉发生氧化反应导致的。正是因为相对密闭的空间,死后的黄鳝体内的组氨酸会在生物酶的催化下转化为有毒的组织胺,而组织胺在高温烹饪下也很难分解,所以人吃了死掉很久的黄鳝(体内组织胺的含量随着时间变长而增加)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不适症状(比如肌肉痉挛、神经系统异常等等)。

总结

“望月鳝”是不存在的,因为没有一种黄鳝是烹饪熟了之后吃掉会立即将人毒死的。古人之所以有这样的认知,可能是对黄鳝晚上频繁的把头露出水面、食腐的习性以及吃死了很久的黄鳝有一定的关系。

由此可见,黄鳝虽然营养价值比较高,但是死掉的黄鳝还是尽量的不要选择吃了,毕竟你也不清楚黄鳝死了多久了,而它们死得越久,体内的组织胺含量越高,对人的危害越大。

OK,关于养殖黄鳝身上的寄生虫怎么去掉和黄鳝中毒怎么解决办法图片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4种食物内有大量寄生虫,家长注意,孩子尽量一口别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