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长治久安.影响着人们正常的社会生活.古今中外统治者都重视社会问题的解决. 材料一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一个民族、国家怎样才能长治久安这个问题,民族发展差距的解决办法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2. 我们民族的缺点是什么
  3. 一个民族、国家怎样才能长治久安
  4. 民族交融与民族融合的区别

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谢邀。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子渊之前曾经专门撰文介绍过,不过篇幅很长,这里就结合题主的提问,重点谈谈关于改革中推进鲜卑汉化的主要措施和过程。

公元四世纪末到五世纪初,是一个特别的时期。在世界范围内,游牧民族纷纷开始骚扰、侵略和冲击着更为先进的农耕文明。在西方,以日耳曼人为代表的“蛮族”正侵蚀着罗马帝国;在东方,汉族政权正被五胡瓜分撕扯。在这一时期,有一位皇帝,其政绩超越民族与种族,甚至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堪称是解决文明间冲突的非典型案例。

▲五胡乱华十六国时期形势图

之所以是“非典型”,是因为无论在何时何地,人们解决不同文明间冲突的主要手段是暴力,以中国古代为例,中原汉人与四周夷狄可谓世仇,二者之间的争斗从未消停——中原政权强大时,游牧民族就会异常恭顺,一旦中原动荡,猃狁、鬼方、犬戎、东胡、匈奴、肃慎、柔然、敕勒、羯、氐、突厥、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游牧民族就会大举入侵。双方一直在进行着漫长而残忍的拉锯战,任何一方都不肯被对方同化。

事实上,如果没有北魏孝文帝,古代中国很可能就会重蹈罗马帝国的覆辙——被鲜卑、匈奴、柔然等落后民族瓜分殆尽,再建立起无数小国。他们会控制汉人思想、扼杀汉人政治、阉割中华文化,九州将成为毫无希望可言的炼狱。鲜卑拓跋部定居中原后,建立起胡汉共治的王朝,从一开始就在推行汉化——然而这种汉化是有限且杂乱的,其目的只是为了维护统治。鲜卑统治者虽然会学习四书五经和传统典章,但对自身文化、服饰、语言乃至饮食等却仍坚守传统,以自己身为鲜卑而倍感光荣,并刻意区分出鲜卑与汉人的差别。

▲鲜卑人画像

这样的局面,直到孝文帝拓跋宏即位才得以改变。之所以称赞孝文帝,是因为他清楚地意识到这种人为区分所带来的危险,所以他采取了一种最直接也最有效的办法——选择主动迎合,全力学习接受更为先进的中原文明,鼓励胡汉通婚。有人说,孝文帝作为少数民族统治者是失败的,他亲手消灭了鲜卑人。然而消失的只是“鲜卑”这个称呼,鲜卑血脉至今仍在许多国人体内奔涌不息。

不过在谈及孝文帝之前,我们还得先从一个女人说起,她就是北魏的文明太后——冯氏。在十六国时期,一共诞生了四个汉人政权,其中就包括冯跋所建立的北燕。冯跋去世后,其弟冯弘继位,其子冯朗受封广平公,其女则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左昭仪(地位仅次于皇后)。北燕灭亡后,冯朗归顺北魏,官至秦、雍州刺史,封辽西郡公,其女在左昭仪冯氏的照料下成为文成帝拓跋濬的贵人,并最终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

▲冯太后剧照

北魏和平六年(公元465年),文成帝驾崩,嫡长子拓跋弘即位,是为献文帝。由于拓跋弘即位时年方十二,无力处理朝政,因此冯太后发动宫廷政变,将其架空为傀儡,一手把持着朝廷大权。承明元年(公元476年),献文帝突然去世(一说为冯氏毒杀),年仅23岁,5岁的长子拓跋宏即位,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孝文帝。

不用想,朝政大权又一次落在冯氏手中,以太皇太后的名义继续临朝称制。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冯氏先后颁布了多项改革措施——比如建立“班禄”制度、实行均田制、建立户籍制度......可以说,这些政策都不同程度地借鉴了汉族政权的政治制度,促进了北魏的繁荣富庶,为孝文帝日后进行改革提供了物质基础。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雕像

在这位汉族嫡祖母的熏陶下,孝文帝从小就是汉文化的忠实拥虿。太和十四年(公元490年)10月17日,太皇太后冯氏去世,孝文帝自此正式亲政。面对着吏治混乱、财政困难、外部威胁加剧的棘手局面,孝文帝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首先,他以“班禄”制度为蓝本制定了俸禄制度,通过给官员发放薪酬的方式避免其大肆搜刮,以减轻百姓压力、缓和官民矛盾。虽然贪污并不会因此完全杜绝,但这毕竟让老百姓的生活好过许多。紧接着,他又颁布均田令,将归属国家的土地按人口进行分配。虽然地主豪强们依旧拥有大量土地,但下层贫民还是因此获得了一定数目的耕地,北魏的农业生产得以恢复发展,进一步保障了整个王朝的赋税徭役。

▲太和二十一年洛阳周边地图

不过在孝文帝看来,这一切还远远不够。由于朝中反对势力太大,孝文帝决意推行的政策注定无法顺利施行,于是他决定采取“围魏救赵”的方式。在他的构想中,现有的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位于北方,物产贫瘠且不利于控制中原,假如能迁都洛阳,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同时又可趁势学习汉族文化,推行力度空前的改革。

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拓跋宏以“南伐”为名率众臣及20万大军南下,因阴雨连绵不绝遂在洛阳“停驻”,这才完成了迁都大业。常言道“入乡随俗”,既然来到洛阳,生活方式自然就得全面变革。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5月26日,孝文帝提倡说汉语、使用汉字、禁穿胡服、依照《汉书》改革度量衡、鼓励与汉族通婚,还改鲜卑复姓为汉字单姓,比如拓跋氏改为元氏、丘目陵氏改为穆氏、尉迟氏改成尉氏、步陆狐氏改成陆氏......此外,孝文帝还按照汉朝的典章制度改革体制及律法,尊孔重礼,提倡以孝治国。

▲北魏孝文帝时期朝堂石刻

经过元宏的改革,传统汉文化在这个黑暗时期发出了新的耀眼光芒。在南朝陈庆之奉命出使北方时,愕然发现洛阳一带礼仪周全、人才济济,就衣冠服饰而言,中原远胜南方。这一情景既加深了南北朝之间的交流,也为后来隋朝统一全国奠定了民族认同和文化基础。通过这场改革,我们不难发现,落后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若不主动接受汉文化,不出100年就会灭亡(比如元朝),如果要学汉文化,那最后迟早都会变成汉人。事实上,一旦民族通婚和文化认同二者同时满足,无论是什么民族,最终都会与脚下的这片土地融为一体,成为新的汉人。

参考文献:

《魏书》《资治通鉴》

我们民族的缺点是什么

因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以“正统的”思想观念是容不下独立、自由的,也不敢于有创新、有突破,更不可能“离经叛道”。

因为“中庸之道”深入人心,所以太过“谦虚”、“顺从”、“从众”,以至可以达到虚伪的最高境界,不敢标新立异,更忌讳木秀于林,也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因为太“仁慈”,所以什么都包容,甚至可以纵容,而少了些独立、勇气、血性和精神意志。

当然,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这一方面虽无杰出表现,但是明哲保身、苟且偷生,甚或物极必反地达到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最高境界也总是有的。

一个民族、国家怎样才能长治久安

毛主席时代困难虽多,但社会公平公正,贫富差距小,社会稳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一句话,只要一心为人民服务,社会就会平安。

民族交融与民族融合的区别

民族融合是一个长期的,自然的,缓慢的过程,是民族发展和民族接近的辩证结合,需要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简单的来说,就是全世界所有民族失去自己的特征变为一个民族,这个过程是不可人为操控的。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华民族自我完善发展的强大推力.从历史上看,我国各民族在交往中加深了解,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在交融中和谐共赢,在每一次深度的交往交流交融后,都会产生更加强大的、比原来的民族更加优秀的群体,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民族心理等趋向一致。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富蕴县 唱响主旋律 发出好声音 传递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