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育人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家长学校系列活动

style="text-indent:2em;">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家校社协同育人建议,以及家校社协同育人专家建议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家校社协同育人建议
  2. 家校社协同育人研究的理论意义
  3. 家校社协同育人中,家长参与教育的整体结构包括
  4. 联系实际,举例说明如何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

家校社协同育人建议

家庭学校社会互相协调共同教育的建议。

家校社协同育人研究的理论意义

这个家校社协同育人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

1.促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家校社协同育人研究可以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教育现代化提供支撑。

2.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家校社协同育人研究可以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各类学生的充分发展,减少教育机会不均的现象。

3.增加家庭和社会对教育的参与度。家庭和社会的参与度可以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从而提高教育效果。

4.增强教育的

家校社协同育人中,家长参与教育的整体结构包括

家长参与教育的整体结构包括:家庭教育、校外教育、校内教育和社会教育。

家校社协同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我们应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依托的协同育人模式,建立起观念上同向、履职上同责、实施上同力的家校社合力育人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联系实际,举例说明如何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

1

第一类家长属于乐于分享型。他们十分热衷于分享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甚至是很愿意和老师和学校分享,这类家长的主要需求就是希望被倾听,被肯定,希望他们的好意见和好想法能够被采纳。

2

第二类家长是指责挑剔型。遇到问题总是习惯性地去挑剔,从来不会认为是自己的问题。这类家长的主要需求依然是倾听。他们之所以挑剔、指责,就是因为他们的不满意和诉求没有被别人接收和采纳。同时他们也需要被理解。

3

第三类是焦虑、困扰型。焦虑、困扰型父母在教育的过程中往往非常投入,但是有时候用力过猛,反而不知道方向,所以他们也依然希望被倾听,被共情,并需要我们能够提供科学、实用的方法进行指导。

4

第四类是疏离、回避型。这种类型的父母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或是工作繁忙,或是为了生计不断奔波,所以没有多余的精力与学校进行更好的互动和交流。还有一种可能过往与学校沟通的经历是负面的,所以就会本能的回避。无论是疏离还是回避,我们都要接纳。当他的孩子有进步的时候,我们要不定期的给予反馈,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孩子是很友好的,并没有因为我的疏离,而批评我、指责我。同时要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让他们有信心参与到孩子的教育过程当中。

5

第五类是主动合作型。他们需要的是常规信息的反馈,比如孩子在学校吃的怎么样,玩的怎么样,学的怎么样,开心不开心,人际关系好不好,同时他们也需要被信任。学校可以邀请这类型的父母更多的参与家校沟通的志愿者活动中,成为家校共育体系中比较活跃的角色。

促进有效沟通

1

通用的沟通法则

首先,沟通频率。家庭和学校在沟通频率上是一定频次、规律、多种渠道。

其次,沟通质量。在沟通质量上是双向沟通。一是沟通方式上,包括家访,家长到学校去跟老师交流,家长会,电话、微信、书面通知、便条、家校通、班级群等等。但在所有的沟通方式里,书面的沟通很多时候是单向的,而这种口头语言的沟通,更多是双向的,或者是利用电子沟通平台,也可以让我们的沟通实现双向效果。

二是沟通的内容上,要形成双向的传递和反馈的机制,比如作为老师要向家长分享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计划、制度;并向家长传达学生在学校的各种表现等方面的信息。同时,老师也可以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向家长了解其教育中的有效方法和困惑等方面的内容,并一起探讨解决的方案。同时,学校也要鼓励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和分享。

三是沟通过程。主要表现为如何听,家长才愿意说以及怎么说,家长才愿意听两个方面。首先,怎么听,家长才会说?要积极倾听和理解。这需要我们不仅要眼到,耳到,心到,口到,还需要在倾听的过程中要注意:眼睛不东张西望,要注视对方;从态度上表现出对对方的话感兴趣;身体前倾;不随意打断对方或改变话题;可以通过:“嗯”,“后来怎么样了?”等语句表示你在认真听。非言语的信息,包括眼神的交流,微笑、点头,身体前倾等信息。其次,怎么说,家长才愿意听。需要我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去理解他/她,而不是苦口婆心的讲道理。要体会对方的感受和情绪;关注对方的感受;反馈出对方的具体感受;不评价,不着急提建议。所以,先去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建立信任之后,我们再去分享道理、方法和建议。让家长们感受好,他们才能做得好!

四是沟通的内容是基于观察的学生信息反馈。这个反馈一定是客观的、具体的、正向的语言交流和反馈的过程。

2

个性化的沟通

我们是建立在行为改变阶段理论的基础之上,基于父母意愿的沟通,进行个性化的沟通。

第一阶段

前意向阶段

这类家长的特点是他们并没有改变自己的打算。她/他可能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孩子有问题,也不会觉得自己的行为跟孩子的行为有关系。我们适用的策略是第一,理解和认可家长还没有准备好改变的现状,并强调最终的决定权在他们自己手里。第二,提供评价性反馈(比如,孩子的行为与同伴群体的对照,以及在无干预情况下的预后)。第三,提供关于孩子行为与父母行为关系的相关信息、第四,鼓励家长重新评估自己的行为,并进行自我探索(比如,“这是你希望的亲子关系吗?”)。

第二阶段

意向阶段

这个阶段的家长逐渐意识到需要改变自己的行为,但是对于是否要真正做出改变又是比较矛盾的,所以没有打算立即做出改变的行动。我们可以采取的策略是第一,理解和认可家长还没有完全准备好改变,并强调最终的决定权在他们自己手里。第二,就行为改变的利弊与父母进行现实的讨论分析。第三,讨论结果预期(比如,如果你决定改变,可能给你和孩子带来的好处是……)。

第三阶段

准备阶段

即家长已经准备好要做出一些改变,并且可能已经开始尝试一些行为改变。我们适用的策略是第一,肯定家长是具备改变的必要能力的。第二,帮助家长移除阻止改变的障碍。第三,帮助家长确定下一步该怎么做(比如“如果您感兴趣,我建议你看看这个视频,关于如何给孩子设定界限”“如果您愿意,我们可以安排两三次会面讨论一个具体的行为改变方案”)。第四,鼓励家长慢慢来。

第四阶段

行动阶段

这意味着家长已经开始改变并持续一段时间(比如3-6个月)。我们可以第一,帮助父母寻找社会支持,以促使自己的改变和进步得以维持(比如参加父母互助小组,给自己适度放松和属于自己的时间)。第二,帮助扫除阻止改变的障碍。第三,协助父母独立应对改变过程中的障碍和挑战(比如,应用一些对付儿童新行为问题的技巧)。

第五阶段

维持阶段

家长已经习惯(比如,超过6个月)将行为改变整合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而且承诺要持续改变下去。我们可以通过第一,讨论可能从哪些途径获得持续的支持。第二,强调维持进步的内部奖励和自我强化。第三,预期反复和去灾难化(如:你已经有这么多的改变,而且你的孩子也有这么多积极的回应,这太棒了。不过在未来孩子肯定会出现新的问题,你在使用新的教育方法时可能也会有一些困扰。接下来我们讨论一下,如果这些状况发生,怎么办?)这些方法来解决。

第六阶段是反复阶段。这个阶段的家长,经过一段时间的改变,可能会回到旧有的行为习惯,尤其是当遇到特殊的压力或者孩子出现新的问题时。对于这样的家长,我们第一要肯定过去的付出与努力,以及成效。第二要讨论问题出在哪里?突发原因是什么?第三,重评改变的动机和阻碍。第四,鼓励发掘新的应对策略。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建议和家校社协同育人专家建议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