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杀了和珅,为何不杀第二大贪官 嘉庆 他是我表哥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嘉庆杀死和珅是因为和珅贪还是怕他谋反这个问题,和珅为什么被杀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乾隆刚驾崩,嘉庆就迫不及待要处死和珅,到底为了什么
  2. 和珅的财产如此惊人,为什么百度百科中清朝第一贪污大案却是甘肃米案
  3. 和珅是否被诛九族,十格格和丰绅殷德被杀了吗
  4. 嘉庆杀死和珅是因为和珅贪还是怕他谋反

乾隆刚驾崩,嘉庆就迫不及待要处死和珅,到底为了什么

乾隆刚驾崩,嘉庆就迫不及待要处死和珅,原因何在?

是为了政治上的考虑!其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和珅很得乾隆的赏识,成了权倾一时的重臣,门生故吏遍天下!乾隆在时可以压住,一但乾隆不在那和珅还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长此以往嘉庆帝还不成了傀儡皇帝?其二,“一朝天子一朝臣!”?嘉庆帝登基必然要有自己的一套班子,而他手下的班子岂能容许他人分享政治果实!其三,“重振朝纲”和珅在乾隆的爱护之下和他底下的那帮人,成了朝廷的蛀虫!如不清除长此以往国家必然要被“吃”空,导致灭亡!

嘉庆皇帝在登基后并没有马上就获得实权,当时的权利仍是掌握在已经成为太上皇的乾隆手里。后来乾隆终于在嘉庆四年驾崩,和珅便失去了靠山,就在正月初四,嘉庆皇帝便解除了和珅的好友福长安军机大臣的职位,还命令和珅同福长安一起为乾隆皇帝守灵,不让他们离开,借此切断和珅和福长安两人同外界的联系。随即便剥夺了和珅大学士、步军统领和九门提督的军政大权。在嘉庆四年的正月初九,嘉庆皇帝便革除了和珅和福长安的职务,之后便将他们押入了刑部的监狱,随后便是查抄了和珅的家产,在严加审讯之后、十一号那天,便宣布了和珅的二十大罪状。最后因为考虑他曾是军机大臣,为了朝廷的体面,便让和珅自裁了。

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驾崩,嘉庆年正月初四,嘉庆皇帝就免除了和珅军机大臣,九门提督等官职,夺取和珅的军权。正月十五嘉庆皇帝就像天下公布了和珅20条罪。正月十八,嘉庆下达最后的圣旨,赐给和珅白练一条,让和珅自尽,他的家眷既往不咎。和珅享年49岁。和珅在自尽之前,写了一首诗也就是绝命诗: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日水泛含龙日,认取香烟是后身。

嘉庆皇帝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朕若不除和珅,天下人只知有和珅而不知有朕。这也是嘉庆杀和珅的第一大理由,如果不杀那么嘉庆皇帝说过的话就会被天下人取笑。这也是嘉庆帝的妹妹固伦和孝公主和珅的老婆为和珅求情没有成功的原因。

?还有就是和珅在乾隆时期做官的时候得罪的人太多了,这也是导致乾隆死后百官都弹劾他的原因,我们从电视机中就可以联想到百官弹劾和珅的情景,无非就是百官长跪不起,或者某位官员要撞死在大殿上这一类的情景。我们可以想象到刚上位的皇帝首先就是要培养自己的人,而培养自己的人是需要时间的而在这个时间段里嘉庆皇帝不可能都把老的官员得罪了,如果都得罪了天下他就无法治理了。这也是嘉庆要杀和珅的第二大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乾隆的孩子们都讨厌和珅,和珅也因当时的自大没有笼络过皇子的人心,这样就导致了乾隆的孩子们只是知道和珅是一个大贪官所以皇子们对和珅的印象都非常的差,这也导致了皇子们不论是谁当上皇帝都要杀和珅的原因,无非也就是为了青史留名。

和珅的家产到底有多少?至今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对于查抄和珅家的财产清单,史料上记载也各不相同,最夸张的说有20亿两,少的也说有2亿多两,相差甚远。

?作为封建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巨贪,和珅一生搜刮无数,最终却为他人做了嫁衣,解决了正在为国库空虚发愁的嘉庆燃眉之急。

和珅的财产如此惊人,为什么百度百科中清朝第一贪污大案却是甘肃米案

这事很简单,和珅贪污属于个人行为,和珅是为乾隆贪污。乾隆拿大头,他拿小头。而甘肃冒赈案(米案)属于整个甘肃整个官场贪污,是贪污了乾隆的银子。甘肃冒赈案上到总督和巡抚下至七品县令和普通吏员,到了无人不贪的地步,事件爆发以后,牵涉总督、布政使及以下道、州、府、县官员113人,追缴赃银281余万两,波及直隶、盛京、江苏、浙江、云南等几个省,震动全国,时称“甘肃冒赈案”。后人又称“甘肃米案”。乾隆皇帝也惊呼,此案“为从来未有之奇贪异事”。甘肃官场为之一空。

王亶望,典型的官二代,江苏巡抚王师之子。1750年考中举人,捐官出身,历任甘肃知府、布政使、甘肃巡抚,浙江巡抚。在任甘肃巡抚期间,会同甘肃官员上下齐手。以受灾之名冒领朝廷钱粮,王亶望把赈灾当生意做。阿桂、李侍尧奉乾隆之命审查王亶望等人,最终王亶望被诛死。

甘肃冒赈案的最大问题不是王亶望贪污,而是满清当时已经是系统性贪污,国家系统性腐败。国家得了癌症,与王亶望个人无关,从乾隆三十年到乾隆四十六年,整整十六年。甘肃省官员沆瀣一气,以地方遭灾的名义上报朝廷,冒领国家赈灾钱粮,然后用赈灾的名义集体私分巨额公款。全省没有一个官员是干净的,也没有一个官员举报。王亶望真是一个好干部,有财大家发,你有我有大家有,你发我发大家发,事后乾隆说:“官官相护之风,至于举朝皆然!”他严令重惩,而且在诏谕中特别强调及众仍存姑息。”惩办是残酷的:封疆大臣、甘肃总督勒尔谨被赐自尽,藩台王亶望、兰州知府蒋全迪斩首示众,接任藩台王廷赞处以绞刑,共计处死大小官员四十七名,被革职下狱的八十二人,十一名赃犯之子被解送新疆伊犁做苦工。甚至一个外省官闵鹗元因为给其弟闵鵷元藏了赃银三两,也被降了三级,并停发了三个月的“养廉”银子。

然而,乾隆没有继续审查,如果继续下去,整个甘肃就没有一个官员了,就此乾隆以2万两白银为届,在此以上的一律按律治罪,以下的留级查看,原因就是乾隆自己本身就是大贪污犯,他是不会和深入挖掘背后的政治原因,一是认为只是个案,二是自认为已经严厉处置。三是认为大清的官员是还是好的,王亶望是个人现象,乾坤不会想到,查出王亶望贪污大案的李侍尧也是一个大贪污犯。后面还有一个和珅。乾隆的惩戒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大清官员该吃的的,该喝的喝,该贪污的照样贪污,全国性系统的腐败已经的必然,王亶望事情败露,是因为他王亶望倒霉,而不是乾隆惩治贪污的结果,也是说,满清制度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乾隆与和珅就是最大代表。

就王亶望个人而言,他是官二代,他父亲就是巡抚,耳闻目睹都是各级官员的贪污腐化,他眼里贪污是正常,王亶望贪污的最大特点是把赈灾当生意做。具体如此操作就不说了,毕竟过于复杂而且是个技术活。必须说明的是,王亶望在甘肃任上没有暴露,倒霉倒在他马屁拍错了地方,乾隆四十五年,已升任浙江巡抚的王亶望一次性捐款50万两银子用于修造海塘。资助乾隆皇帝下江南,王亶望如果低调,当孙子,啥事都没有,这下好了,捐款50万两,真应了那句话,不作死就不会死。

官僚系统的整个塌方,监察系统的整个失效,无法获取真实信息,坐在龙椅上的乾隆无异于一个聋子瞎之,被官僚蒙蔽操控,看似英明神武,大权在握,实际上只是个冤大头。总之,和珅与王亶望的案件有着本质的不同。而和珅首先是政治案件,而后才是贪污案,王亶望不仅仅是贪污,更多地是拉着别人一起跳井。

我的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和珅是否被诛九族,十格格和丰绅殷德被杀了吗

和珅没有被诛九族,十格格和丰绅殷德没有被杀。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和珅伏法,丰绅殷德以公主故,免连坐,仍给伯爵。

二月,因和珅“有谋为不轨之意”,其虽不知情,“加恩免其追问。但不应仍叨世袭伯爵”,遂“革去伯爵。停其世袭。赏给散秩大臣衔。当差行走。”

嘉庆杀死和珅是因为和珅贪还是怕他谋反

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和珅是乾隆朝的红人,深得乾隆的宠幸,但嘉庆能被选中当皇帝,他也不是个好惹的主。

曾有人说,嘉庆非要杀了和珅是因为后者想谋反,这虽然是一种托辞,但也非空穴来风。《清朝外史》上即有这样一个记载:

乾隆六十年,太上皇乾隆早朝结束后,让和珅进见。和珅进去后,见乾隆南面坐,而嘉庆则西向坐一小杌。乾隆眼睛闭着仿佛睡着的样子,但口中又喃喃自语,嘉庆虽然极力倾听,但一个字也听不明白。

过了好大一会,乾隆突然睁开眼说:“其人何姓名。”和珅应声答道:“高天德、苟文明。”乾隆便再次闭眼目诵,过了一会便让和珅出去,没有问其他问题。

目睹此景,嘉庆大为惊骇。数日后,其私下问和珅:“你那天听太上皇说的什么啊?我怎么一点也没听明白?你所对的六字,又是什么意思呢?”

和珅说:“上皇所诵的是西域密咒,诵此咒想让他死的,必定为白莲教的首领,所以那天我就以此二人名回答。”

由此,嘉庆得知和珅也会此密咒之术,对之更为的厌恶和提防。试想,和珅能将密咒用于反贼,那用于嘉庆本人又有何不可?

《南亭笔记》里也记了这么一段,说乾隆驾崩时,嘉庆假造了一份遗诏,随后把和珅召进宫,带到乾隆的寝宫前。和珅见乾隆崩逝,大哭不已。

嘉庆陪着掉了会泪,便问和珅:“皇考待你如何?”和珅呜咽着说:“先帝恩典天高地厚。奴才没齿不忘。”

嘉庆道:“皇考归天时,遗诏说让你殉葬,你前面说誓以死报朕躬,还记得吧?皇考待你不薄,死以身殉,义不容辞。你今日之死,不过小小的报答。苟得其所,死可无憾。”

嘉庆随后便把那份假遗诏给和珅看,和珅大为惊骇,顿时泪如雨下,上前抱着嘉庆的腿哭嚎道:“皇上,我家有老母,奴才死了,母无生理。奴才死不足惜,我那老母可怎么办啊?”

嘉庆冷笑道曰:“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你今天所说的,未免也太让上皇失望了。”说完,便让和珅出去了。和珅被这么一吓,遂成心疾。

乾隆一死,嘉庆刚亲政六天,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和珅下手,并定下二十二条罪状,条条都是死罪。

随后,满朝文武大员都奏请将和珅凌迟处死。嘉庆说,和珅是罪有应得,但考虑到朝廷的面子、太上皇的恩典,决定仿造康熙诛鳌拜、雍正诛年羹尧为例,赐和珅自尽,并行抄家。

据说,和珅临死前曾吟诗道:“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生。”又说,“百年原是梦,卅载枉劳神”。

是啊,三十年辛苦敛财,最后全部充官,白费功夫。真所谓:“和珅敛财三十载,一朝全部入宫中”;又所谓:“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乾隆知道和珅贪,却一直不杀他,其实是为了嘉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