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茨格威的生平经历和茨威格为什么自杀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茨格威的生平经历以及茨威格为什么自杀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自杀的著名作家都有谁
大家都知道老舍先生是投湖自尽的,却不解其因太复杂。
其中牵涉到老舍持续多年的婚内情变。
老舍夫人是胡絜青。这里要先让时光倒回1937年,38岁的已婚的老舍,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小他15岁的赵清阁,缘分从此展开,用鲁迅的话说是“一发不可收拾。”
赵清阁人长得漂亮好看,更是一位作家,与老舍同行,共同的职业语言比较多。随着交往增多,俩人惺惺相惜,感觉相见恨晚。
那时老舍已是有妇之夫,已与胡絜青结婚六年了。
当初老舍初识并心仪胡絜青,可是费了诺大功夫,用了半年时间,才打动胡絜青芳心的。
然而,时移事迁,老舍遇见了赵清阁。
是选择家庭?还是选择爱情?他经过一番艰难思考。老舍写过一个短篇小说《落叶无限愁》,故事的主人公即以他们三人为原型。
他也写过长篇小说《离婚》,描述男主人公老李追求诗意生活,想离婚又不敢离的两难心思。这是类比他自己的婚姻吗?
(《离婚》剧照)
老舍心里一直惦念着赵清阁,对此胡絜青心知肚明。解放后,赵清阁在国外,虽然客观上减少了见面,但老舍没忘记给赵清阁寄信,逢赵清阁生日,老舍仍以友人的名义给她送礼物。没有不透风的墙,也没有无底线的触碰,胡絜青已是忍无可忍了。
1966年,运动已经掀起,被涉及的人人自危,战战兢兢。夫人胡絜青一咬牙贴出大字报,检举丈夫老舍的作风问题,批判他与赵清阁的恋情,这导致本已接受审查受围攻批斗的老舍身心受伤之后,精神再受重击。他不堪小将们铜头皮带抽打的凌辱,更不理解妻子的这个举动,最后的一根稻草从手边流走了,他绝望了,跳太平湖自尽。
(老舍与夫人胡絜青)
有个电视剧描述了这一情景。电视剧写的是一市民出门经过太平湖,看见有人坐在椅子上,回来的时候,已过去几个小时了,发现那人还坐在椅子上,望着湖面,神情呆滞,一动不动。
家是不用回了,此生已无可恋——老舍当时大约如是思前想后。随之的事件就是尽人所知的:半夜里,于无人处,于寂静时,投湖自尽,次日被人发现。
再说胡絜青,她是一位才女、著名画家,是为家庭尽职尽责的好女人。从战争年代,两人都挺过来了,和平年代却没有。她最后那样做,却让很多人不理解。
老舍曾说:“一个真认识自己的人,就没法不谦虚。谦虚像一个小石卵,极结实。结实才能诚实。”
1966年,他死后,墓碑上刻着他本人的一句话:“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算是他的墓志铭吧。
世说新旅年轻时,看《三国演义》里“诸葛亮舌战群儒”,其中有一段诸葛亮回击别人问难,提到了杨雄。诸葛亮评价道:“譬如杨雄,以文章名世。然屈身事莽,终不免投阁而死。”这是说,文人参与政治会招致意外的危害。有时候,你不找政治,政治会找上你。
有个语文老师,给学生讲作家的身世经历,顺便提到海明威。说了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丧钟为谁而鸣》,说海明威厌世,了结自己。拿了一把猎枪,躺在床上,枪口伸进嘴巴里,用脚跐扣动扳机,呯的一声响……那个老师后来很后悔对不谙世事的学生说这些。好在头条里的朋友们大多是成年人。
唉,死生之大,卒莫能迁。明代张溥在他的《五人墓碑记》里说:“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这话放在别一类人身上讲,就未必。
人民艺术家、文学巨匠的老舍,和出轨且自杀的老舍,这两面,总觉得无法合拢在一个人身上。
唉,打住,不说也罢。
茨威格有什么之称
斯蒂芬·茨威格,男,(1881~1942年),出生于维也纳,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毕业于柏林洪堡大学。有“传记之王”之称。
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
以描摹人性化的内心冲动,比如骄傲,虚荣,妒忌,仇恨,等朴素情感著称,煽情功力十足。
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
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伟大的悲剧》等。
1942年2月22日在巴西自杀。
请问高尔基称茨威格为什么
茨威格被称为“世界上最了解女人的作家”,很多人以为是高尔基的评价。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Zweig,1881年11月28日—1942年2月22日),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传记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三大师》和《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
相关信息:
茨威格出身富裕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日后周游世界,结交罗曼·罗兰和弗洛伊德等人并深受影响。
创作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以传记和小说成就最为著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反战工作,1934年遭纳粹驱逐,流亡英国和巴西。1942年2月22日在巴西自杀。
茨格威的生平经历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资产阶级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
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斯蒂芬·茨威格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以德语创作赢得了不让于英、法语作品的广泛声誉”。他善于运用各种体裁,写过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还从事过文学翻译。他在诗、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但他的作品中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最为著称。
茨威格对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学说感兴趣,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遇和心灵的热情的描摹。其作品在世界范围都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短篇小说家之一。国内多家出版社在近年内出版过几乎所有他的传记著作和小说文集。
生平1881年,茨威格出生于奥匈帝国的首都维也纳,犹太人,家道富有;
1898年,17岁的茨威格在杂志上发表第一首诗;
1900年,已有200首诗歌问世;在维也纳大学攻读哲学;
1901年,出版第一本诗集《银弦集》,收录50首诗歌;
1902年,转入柏林大学攻读哲学;维也纳《新自由报》刊出了第一篇小说《出游》,取材于《圣经》;
1902年,出版了《波德莱尔诗文集》;编选了《凡尔哈伦诗歌集》;1904年,大学毕业,以《泰纳的哲学》取得博士学位;出版第一部小说集《艾利卡埃·瓦尔德之恋》,收录《雪中》、《出游》、《艾利卡埃·瓦尔德之恋》和《生命的奇迹》四篇小说;
1905年,发表了专著《魏兰》;
1906年,第二部诗集《早年的花环》问世;
1907年,第一部诗剧《泰西特斯》发表,次年上演;
1910年,发表专著《艾米尔·瓦尔哈伦》;
1911年,结识弗洛伊德,并一直保持友谊;悲剧《滨海之宅》问世,次年上演;第二本小说集《初次经历—儿童国度里的四篇故事》出版,收录《朦胧夜的故事》、《家庭教师》、《灼人的秘密》和《夏天的故事》;以青春萌发期的儿童视角去观察为情欲所主宰的成人世界,去探索去描绘为情欲所驱使的人的精神世界,这成为他此后作品的一个基调,他把这部小说集称为他“链条小说”最初的一部;
1912年,独幕剧《变换不定的喜剧演员》问世,同年上演;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发表《致外国友人的信》;
1916年,在莫扎特故居萨尔茨堡购买了房屋;结识女作家弗里德利克?封?温德尼茨;创作了戏剧《耶利米》,取材与《圣经·旧约》中的《耶利米书》;
1918年,发表文章《信奉失败主义》、小说《桎梏》;一战以奥德失败告终;
1920年,与离异并带有两个孩子的温德尼茨结婚;
1922年,出版“链条小说”的第二本小说集《热带癫狂症患者》,收录《热带癫狂症患者》《奇妙之夜》《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芳心迷离》等,写成年期的情欲,展示由情欲所控制的成年男女的心态,它们在潜意识的驱使下犯下了所谓的“激情之罪”;
1926年,发表文章《匆忙的静中一瞥》;
1927年,第三本小说集《情感的迷惘》,收录《情感的迷惘》《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一颗心的沦亡》等六个短篇,写老年期的情欲,主人公都是历经沧桑的过来人,这些人在情欲的驱逼或意外打击时心灵的震颤和意识的流动;
1928年,完成了由三本书组成的著名的作家传记《世界建筑师》:《三位大师》(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斯妥耶夫斯基)《与魔的搏斗》(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尼采)《三位作家的生平》(卡萨诺瓦、斯汤达、托尔斯泰);出版了由12篇人物故事组成的集子《命运攸关的时刻》;1929年,历史人物传记《约瑟夫·福煦》;
1931年,出版《通过精神进行治疗》;
1932年,历史人物传记《玛丽·安东内特》;
1933年,被纳粹驱逐出故居,开始流亡生活;妻子介绍一位流亡的犹太少女夏洛特?阿尔特曼做秘书;创作出《看不见的收藏》《日内瓦湖畔的插曲》《旧书商门德尔》《巧识新艺》等作品;
1934年,历史人物传记《鹿特丹人伊拉斯谟的胜利与悲哀》;
1936年,发表以中世纪的宗教改革为背景的传记《卡斯台里奥反对加尔文》;长篇小说《心灵的焦躁》,
1940年被搬上银幕;
1937年,与妻子分居,次年友好地离婚;
1939年,二战爆发,奥地利被侵占;失去国籍;与阿尔特曼结婚;1940年,加入英国国籍,后去巴西;
1942年,完成自传《昨天的世界》;看透了人生的虚无幻灭,与妻子一起自杀。
关于茨格威的生平经历和茨威格为什么自杀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