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茅以昇被誉为,以及茅以升被称为什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茅以昇被誉为
茅以升被称作中国桥梁之父。
茅以升,1896年1月9日出生,1989年11月12日去世,字唐臣,江苏镇江人。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1916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1917年获美国康乃尔大学硕士学位;1919年,获美国卡耐基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19年12月,24岁的茅以升选择回国,在交通大学唐山学校任教授;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茅以升主持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30余年,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积极倡导土力学学科在工程中应用的开拓者。茅以升曾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块里程碑。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参与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
茅以升事迹
茅以升主持修建公路铁路兼用的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他采用射水法、沉箱法、浮远法等,解决了建桥中的一个个技术难题。
1955年至1957年,茅以升又接受修建我国第一个跨越长江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任务,1955年9月,大桥正式开工,到1957年9月25日建成。
茅以升被称作什么之父
茅以升(1896年1月9日—1989年11月12日),字唐臣,江苏镇江人。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茅以升曾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块里程碑;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参与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晚年,他编写了《中国桥梁史》、《中国的古桥和新桥》等。因此,可以称他为中国桥梁之父。
茅以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茅以升是个有恒心,有毅力,坚持不懈,不畏困难的人。
1933年至1937年,茅以升任钱塘江大桥工程处处长,主持修建我国第一座公路铁路兼用的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
他采用“射水法”、“沉箱法”、“浮远法”等,解决了建桥中的一个个技术难题。从此,茅以升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的名字和新建的大桥一起留在祖国各地。经过5年的努力,茅以升终于将现代化的钱塘江大桥建成。9月26日,是钱塘江大桥建成通车74周年纪念日。
学术思想
茅以升的工程伦理思想以工程爱国思想为根基,这是为改造腐败、落后被列强侵略的旧中国所赋予他的强大动力。“以人为本”思想是茅以升工程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他处理工程活动中各种复杂关系的最基本的伦理原则。
而以“工程爱国思想”为根基,“以人为本”思想为核心的茅以升工程责任伦理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工程社会责任伦理、工程自然责任伦理和工程职业责任伦理。
在浙江省杭州市,有一座著名的钱塘江大桥,这是一座经历过日军炮火袭击的现代化大桥,也是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双层桥。这座大桥的设计者,就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
茅以升1896年出生于江苏镇江。他自幼家境贫寒,衣食不继,常遭到贵胄子弟的讥讽,这虽让他内心愤懑不已,但也增强了他自立自强的决心。
1912年初,茅以升以优异的成绩入读唐山工业专门学校预科。1916年,他考取了留美官费研究生,远赴大洋彼岸求学。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他仅用一年时间就取得了硕士学位。之后,他又进入美国卡内基理工学院(卡内基·梅隆大学前身)攻读博士。毕业时,他的博士论文《框架结构的次应力》顺利通过,并被认为达到了当时的世界领先水平,该文的科学创见还被称为“茅氏定律”。
1920年,茅以升回到祖国,历任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教授、南京东南大学工科主任、河海工程大学校长、天津北洋大学校长等职。
1934年至1937年,时任钱塘江大桥工程处处长的茅以升,在自然条件非常复杂的钱塘江上,主持设计、修建了全长1453米、基础深达47.8米的双层铁路、公路两用钱塘江大桥。钱塘江大桥于1937年9月26日建成通车,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建造的第一座现代钢铁大桥,是我国桥梁建筑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并使外国桥梁专家“中国人无法在钱塘江上建桥”的谬论不攻自破。
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至1957年,茅以升任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受命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跨越长江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的武汉长江大桥,是铁路、公路两用双层钢桁梁桥,上层为公路桥,宽22.5米;下层为铁路桥,宽18米。正桥长1155.5米,连同两端公路引桥,总长1670.4米。大桥将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衔接起来,成为我国贯穿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文章分享结束,茅以昇被誉为和茅以升被称为什么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