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人们最熟悉、最推崇的古人包拯,却为何遭到欧阳修的指责,包拯为什么丑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人们最熟悉、最推崇的古人包拯,却为何遭到欧阳修的指责
关于欧阳修指责包拯这件事,在其《论包拯除三司使上书》中写的清清楚楚:
而祁(宋祁)亦因此而罢,而拯遂代其任,此所谓蹊田夺牛,岂得无过?大意是“宋祁因此被罢官,而包拯则取代了他成为三司使,这叫做因为别人的牛践踏了自己的稻田,就把人家的牛抢走,这么做真的对嚒?“
换句话说,欧阳修实际上在这里是指则包拯虚伪,认为他当初弹劾宋祁实际上是为了自己。那这件事前因后果又是怎么样的呢?
这件事则要从北宋的三司使说起,在北宋,三司使掌管着全国的钱谷出纳,财政收支,号称“计相”,相当于现在的中央最高财政部长。
这么说的话很多人应该就明白了,这简直是个不得了的职位。我们说不得了,不仅是因为它是管钱的职位,更因为它是极度危险的职位。但凡在这个位置上的人,除了自己心中一杆秤以外,你说他廉?还是贪?恐怕一百个人有一个看法。
而包拯当时的官职是“谏官”,说白了就是专门给这种理不清的官职挑刺的刺头儿。所以当温成皇后的伯父,《三侠五义》中庞太师原型张尧佐担任三司使的时候,包拯就伙同另外两个同事,陈升之、吴奎上报说:
近年以来,水从城中冒出,地震、黄河泛滥,这是小人当道所致。天下都认为张尧佐主持大计,诸路苦于索求无厌,内帑受到借助的烦扰,法制凋敝,实在是因为张尧佐。臣等认为,亲昵之私,圣人也不能避免,但能处理妥当,不造成危机,这才是有所得。这里我们看到,实际上包拯等人弹劾张尧佐的借口非常搞笑,是因为有地震,黄河泛滥,他们觉得是有小人,由此反对外戚张尧佐担任三司使。而实际上张尧佐虽说借着外戚的身份才飞黄腾达,但实际上还是颇为有能力的官员。可惜被包拯一弹劾,只能下台。
张尧佐下位之后,张方平继位,实际上他也是位蛮有能力的官员,苏轼称他有孔融和孔明的能力,可见评价非常高。但问题呢,他在位期间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在当时的都城买了一座豪宅,于是包拯立马跳出来弹劾了。
那落人口舌,没办法,张方平又被贬,接着宋祁上位,借人三司使。说到宋祁很多人可能不熟悉,但是他写了一首非常牛逼的词,大家肯定熟悉—《玉楼春·春景》: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红杏枝头春意闹”历来被评为写春的巅峰,所以宋祁又叫“红杏尚书”。不仅如此,他还是欧阳修的好基友,两人共修《新唐书》,一起办公,一起泡马子,好不惬意。
结果这会包拯又来逼逼了,他上谏说宋祁的哥哥是宋庠是宰相,所以三司使的位置不能给宋祁,宋仁宗一听有道理,于是宋祁屁股还没坐下呢,就被辞掉了,然后让包拯去做三司使。
欧阳修知道自己的好基友这样被包拯这么欺负,那还了得,于是便有了那句说包拯不过是小人,“蹊田夺牛”。要知道欧阳修官职比包拯高多了,为此包拯也在家里吓的不敢接任三司使。最后还是宋仁宗出面,包拯才就职的。
总之来说,这件事倒并不能怪包拯,确实他有古人的局限性,地震刮风就觉得有小人作祟,这是没办法的事。至少对他来说,谏官这个位置本身就是到处挑刺,还算是尽职尽责的。问题就是包拯太直了,实在太直。无法看清全局,这也是为什么在宋仁宗朝的包拯没有多大作为的原因。
不过包拯运气真的非常好,明人一本《包龙图演义》,直接把他推向了中国历史神探。这点不得不佩服。
包青天在京剧角色生、旦、净、丑
包公属于京剧行当中的净,俗称花脸。
铜锤花脸是正净,因唱工花脸戏《二进宫》里的花脸角色徐彦昭怀抱铜锤而得名。
黑头也是正净,因以唱工吃重并图黑脸的花脸包公戏而得名。
历史上包拯额头确实有个月亮吗为什么脸黑黑的
前言
历史上,“包青天”包拯的额头上并没有月亮。他的脸总是黑黑的,是因为后世的人们为他创作出的独特形象,喻指他一身正气、清正廉洁、不畏强权。
额头上的月牙图案代表“明镜高悬”,人们认为他白天处理人间的事情,晚上处理阴间的事情,有这个月牙的标记,就可以自由来往于阴阳两界不受阻碍了。
其实,在安徽合肥包公祠中的一幅包拯老年时的写真像里,看出包拯其实是很白净的,据说身高不到一米七,而额头上也并没有月亮图案;另外的“宋龙图学士”像,也证实他的长相和普通人并无大异。
人们之所以会为他虚构出一个黑脸带着一弯新月的形象,这和他的政绩分不开。
经历包拯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2月15日,出生于安徽合肥县庐州(今合肥肥东县)一个叫包村的小山村(今合肥市肥东县包公镇)。其父包令仪考中进士做了知县后不久,便把家迁到合肥城内。
包拯于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考中进士,被授任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今江西永修)知县。因考虑到父母年迈,包拯便请求在合肥附近就职,遂改授和州(今安徽和县)监税。父母又不舍他离开家乡,包拯又辞去官职在家赡养父母。他的父母相继去世后,包拯在双亲的墓旁筑起草庐,即使守丧期满还是不忍离去。在同乡父老的劝解下,包拯直到景佑四年(1037年)才赴京听选,获授天长(今属安徽)知县。
进入仕途的包拯,先后在多处任职,在每一个职位上都竭尽全力地为朝廷解忧、为百姓谋取福利。甚至还弹劾权贵,为人公正铁面无私,赢得了百姓们的爱戴。因此,在民间享有“包青天”及"包公"的美誉,京师亦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所以,后世将包拯视若神明来崇拜。
嘉佑七年(1062年),六十四岁的包拯逝世,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
牛舌案包拯到天长县上任后,有个农民县衙哭诉,说家中的耕牛被坏人割了舌头,请求捉拿凶手。这个案子虽然小,但影响非常恶劣。包拯斟酌一番后,便让告状的农民回家把牛杀掉去集市上卖钱。报案的农民很气愤,因为屠宰耕牛是犯法的行为。包拯让他放心地去杀牛,并叮嘱他,不能对外说是被人割了牛舌头。那人见包拯不像说笑,便一一照办。
果然没多久,有人去找包拯“报案”,说有人私自屠宰耕牛。包拯立即下令把这个报案人抓起来。一番审问下,这人很快就如实招认了。原来,这个人和耕牛的主人有矛盾。为了报仇,就寻机割掉了耕牛的舌头。如今见耕牛主人不敢声张,又私自宰了耕牛,以为可以“痛打落水狗”,便来公堂报了案。
这桩案件很快就被包拯查明了,这件事也被录进了史书。只是,关于其他影视剧中的“案子”,其实都无据可查。因而,包拯的政绩,重点不在他断案的智慧上。
《包孝肃公奏议》包拯有奏议十五卷,今存《包孝肃公奏议》(《包拯集》)十卷,收入《四库全书》"史部·诏令奏议类"第427册,历朝都有翻刻本出版行世,深受后世研究者的重视。
《包孝肃公奏议》几乎囊括了包拯一生中所有的奏折、陈表和各种各样的建议、意见,全面呈现了包拯的政治主张和他的阅世态度。尤其是他关于反对增加农民负担和精兵简政的建议,即使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及现实意义。
评价历史上历朝历代的名流对包拯的评价颇高,诸如以下这几位,就非常具有代表性: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曾这样评价包拯:
①拯进士及第,以亲老侍养,不仕宦且十年,人称其孝。②向者仁宗时,包拯最名公直。③拯为长吏,僚佐有所关白,喜面折辱人,然其所言若中于理,亦幡然从之。刚而不愎,此人所难也。元末政治家、军事家脱脱对包拯是这样评价的:
拯为开封,其政严明,人到于今称之。而不尚苛刻,推本忠厚,非孔子所谓刚者乎。明朝政治家张居正也这样评价包拯:
若包拯者,真可谓执法之臣,故虽至今儿童妇女犹知称之,况当时乎!然其敦厚忠恕,又其立身行己之本,故虽执法而民不以为残也。人主得斯人而用之,则可以振纪纲,整风俗,其于治道非小补矣。结语包拯的外表虽然和我们普通大众相差无几,但在他平凡的外表下,是一颗公正无私无畏的心。他时刻都把百姓放在心上,因此得到了全民的爱戴和敬仰。也因此,人们用了夸张的手法,将他的形象设计成了黑脸,以及额上有月牙的极有辨识度的形象。
包拯一生中断过哪些奇案
包拯因廉洁公正、铁面无私、决断英明,不附权贵、敢于替百姓做主,因此在民间有“包青天”“包公”之称,在京师被官员们成为“包阎罗”。甚至随着在民间广泛传诵,包拯断案故事越来越多,被人们奉为神明崇拜,认为奎星转世,以黑面形象深入人心。
正史中的包拯其实在正史中包拯以公正无私、不阿权贵著称,被当朝皇帝和大臣们尊重,以至于其后谥号为“孝肃”。孝,当然是因为包拯孝敬父母,多次因为父母而辞官;肃,就是包拯其刚正严肃,让人肃然起敬。
至于正史中包拯断案的故事,远远没有民间传说的那么神乎其神,甚至能够审理阴间鬼神的冤情。但是在正史中对包拯审理案件还是有记载的,那就是包拯在出任天长县令的时候,有一次有一个老农前来县衙报案。原来这位老农自家的耕牛被人偷割了舌头,要知道在宋朝耕牛属于主要生产工具,法令是禁止迫害的。面对案件,包拯推断出凶手应该是老农的仇家报复所为,因为毕竟割掉牛舌头没有利可图。于是包拯让老农回家将耕牛杀掉卖肉,果然有人前来状告老农犯法杀牛。包拯当场就将状告之人拿下,断定其位割牛舌之人,一审果然不出所料。
这个案件就是正史中唯一记载包拯断案的案例。
民间包拯所断的奇案在民间包拯简直就是断案奇才,甚至在明代出现了《龙图神断公案》的小说集,这里面就详细记录了包拯100多则断案故事。
歌颂包公秉公执法、清正廉明,断了一系列有关“人命”、“奸情”、“盗贼”、“争占”之类案件,被塑造成为一个为民除害的清官形象。如在《黄叶菜》《狮儿巷》中斩了皇亲国戚,在《栽赃》《鬼推磨》中揭露了土豪劣绅狠残,在《屈杀英才》《久鳏》中揭露科举场上的虚伪,在《乌盆子》对瓦盆进行审讯从而为苦主李浩伸冤。
这里为大家列出目录,有爱好公案小说的同学们不妨一读。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人们最熟悉、最推崇的古人包拯,却为何遭到欧阳修的指责和包拯为什么丑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