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何欧洲西线战场会陷入堑壕战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二战为什么不打堑壕战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二战曼不群、古不帅、莫不攻、隆不在、戈不灵分别指的谁
曼不群: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如果说二战中德国最强的将军是谁,那真不好说,但是要说最强的战略家那一定是曼施坦因了。二战刚开始他策划的白色方案就拉开了闪电战的序幕。他主张长距离大纵深直取波兰首都华沙,让军事实力号称世界第六的波兰在短短三周内就迅速沦陷。而在各国的军事家还没有从震惊中醒来的时候,号称陆军军事实力排名第一法国还在沉迷于堑壕战的时候,曼施坦因又拿出来了他的巅峰之作黄色方案——曼施坦因计划。仅用了十几天时间里,德国的装甲部队就横穿了整个法国,40万最精锐的英法联军被压缩到了一个面积不足40平方公里的小镇敦刻尔克。
而在东线,曼施坦因的表现同样不俗。在1941年的巴巴罗萨计划中,曼施坦因担任第56军统帅,他带着它的部队4天就向苏联境内突进了200公里。次年,在塞瓦斯托波尔战役中更是打出了自己的封帅之战,以伤亡两万四千人的代价,攻克了号称不败要塞的塞瓦斯托波尔,20万苏联士兵被杀或者被俘。
如果说塞瓦斯托波尔战役是曼施坦因的封帅之战的话,那么次年的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就是曼施坦因的封神之战。曼施坦因收拢从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溃败下来的10万残军绝地反击,一举击败了士气正盛的50万苏军,遏制住了苏军的进攻势头。这一战不但让溃败的德军稳住了阵脚,避免了德军的全线崩溃,还重新夺取了重镇哈尔科夫,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坦克大战库尔斯克战役埋下了伏笔。
尽管战功赫赫,但是曼施坦因却一直不受希特勒喜欢,同样容克贵族出身的曼施坦因也有着自己骨子里的傲气,他也一直瞧不上这个奥地利出身的下士。在他撰写的回忆录《失去的胜利》,他把失败的主要原因归结于希特勒的瞎指挥,盟友不给力还有队友的不配合。德国历史学家伯格曼是这样评价这本书的:“它的标题就已经说明了内容。”
网友们也把它的标题戏称为《希特勒是个大撒比》《苏联除了人多啥也不是》《美国这个二五仔有本事出来单挑》。总结起来就是除了我以外都是撒比,只有我才是与众不同的,因此他也被网友戏称为曼不群。
古不帅:海茵茨·威廉·古德里安。如果说曼施坦因是战略大师,那么古德里安就是一个战术大师。在当时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敢说他比古德里安更加了解装甲部队的重要性。在1933年,希特勒看到古德里安的摩托化部队时大呼:“这就是我想要的。”在曼施坦因制定黄色方案时,曾亲自拜访古德里安询问装甲部队能否通过阿登森林,得到古德里安的肯定的答复后,曼施坦因才开始制定自己的计划。
在战场上,古德里安率领着他的装甲部队横冲直撞,突破了一个又一个坚固的堡垒,在他的装甲部队面前敌军的防线被轻易刺穿。波兰战役中他仅用于了五天时间就切断了波兰走廊,在进攻法国时他率领的19军率先穿过阿登森林,然后一路贯穿整个法国,在装甲洪流面前,法国也仅仅支撑了三十天就沦陷了。
毫无疑问,古德里安为德军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遗憾的是古德里安一辈子也没能封帅,最高的军衔也只是大将。而与他并称三大名将的隆美尔和曼施坦因都被授予了元帅军衔。古德里安未能封帅,除了时运不济外主要还是他自身的原因,与隆美尔和曼施坦因这种全能型选手不同,古德里安严重偏科,他对战场全局的把控并不如隆美尔和曼施坦因。
莫不攻:沃尔特·莫德尔,他算是一个后起之秀,与曼施坦因,隆美尔和古德里安相比。但实际上莫德尔从资历和年龄上来说也并不晚,只是莫德尔更擅长防御战,在二战初期他与这些进攻型选手相比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与三大将相比,莫德尔更像一个传统的军事家,他没有古德里安的冒险,也没有曼施坦因的出奇制胜,他更注重于稳扎稳打,他喜欢搜集情报,在获得足够的情报的情况下他能够敏锐的发现敌人的薄弱点,然后针对其做出战略部署。在莫斯科战役中就很好提现出来了,德军战败后莱因哈特军团向向拉马河防线撤退,面对100万苏军的步步紧逼,负责撤退的莫德尔不但没有慌乱,还抓住苏军后勤不足的弱点组织了有效的反攻,给苏军造成了极大的伤亡,当然他自己的伤亡也不小。
包括后来的后来为莫德尔赢得防御之狮美誉的勒热夫战役也是打的狠仗,他在极其不利的情况下硬抗住了苏联140万大军4次猛攻,但是也付出了巨大的伤亡。虽然没有打出曼施坦因那种神来之笔一样的战绩,但是也稳住了局势。在莫德尔崛起的时候,德国已经进入了防御阶段,所以莫德尔基本上都是打的防御战,所以它也被网友戏称为莫不攻。然而,事实上莫德尔也并不是只会防守,它还曾在古德里安的手下放过坦克师师长,作为古德里安的前锋同样也有不俗的表现,古德里安这样一个大前锋手下的小前锋说它不会进攻也实在是说不过去,只是他已经没有进攻的机会了而已。
隆不在:这个当然是指的隆美尔,隆美尔的战绩我们就不用赘述了,想必大家也都十分清楚。但是为什么他会被称为隆不在呢?其实这主要是,每到大战时,隆美尔总是莫名其妙不在现场。所以被网友戏称为隆不在。
戈不灵:赫尔曼·戈林,在英法联军被压缩到敦刻尔克时,戈林声称只要他的空军出马,就可以把他们全部消灭,结果导致33.6万人从德军眼皮子底下溜走。他还曾拍着胸脯向希特勒保证,德国本土永远不会遭到敌军空袭,否则他就就改名叫赫尔曼·迈耶,结果他就真成了赫尔曼·迈耶。苏联空军直接飞到了柏林上空,不但对柏林进行了轰炸还全部全身而退。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德军第六集团军被苏军包围,戈林再次向希特勒保证德国空军有能力通过空投维持他们的补给,希特勒又相信了他的鬼话,命令保卢斯原地固守,结果导致第六集团军向苏联投降,保卢斯也因此成为了第一个投降的德国元帅。
为什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不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看到战壕战
谢谢邀请:
从战争的角度来看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伤亡人数,1500万人之多,二战期间伤亡人数7000万人付出了生命。
一战期间,没有较强破坏部队和后勤部队,运输工具不够先进。加之:战时武器弹药准备不充分,弹武消耗量大,双方僵持不下,只能开始挖战壕,依托阵地打战壕战…
同时:阵地内有指挥所等~
依靠曲射大炮,轰炸敌方阵地,依靠机枪和步枪击退进攻步兵。
为什么二次世界大战"战壕战"少呢?
主要的是作战技术进步了,交通运输,机械化程度科技含量高了,带动了航空和其他领域发展,加速了二次技术革命到来!
以上所叙,一战,二战,区别就在于此。
回答完毕!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如何从运动战演变为堑壕战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7月开打,到1918年11月结束,主要参战国分为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和协约国:英国法国俄国,参战总人数达到6500万人,死伤人数超过3000万,最终协约国取得了胜利。广阔平坦的西欧并没有像二战一样,被德国迅速占领,相反大家都打起了堑壕战消耗战。四年战争对哪方来说打得都很艰难"磨蹭",开战仅一年后的1915年,参战国就由激烈的运动战变成了堑壕战,而作战形式转变最根本的原因是双方实力的变化。
一方是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迅速发展起来综合国力国防实力都明显提高的德国,一方是险些被工业革命抛弃,已暴露出陈腐衰微迹象的老牌强国英法,所以在战争开始德国人还是希望凭借自己的优势速战速决,其早在战前就制定了施里芬计划,试图炮兵掩护步兵冲锋快速向法国腹地进攻,从而打垮敌人。刚开始法军确实不太适应这种打法,但随着德国人的失误逐渐增加英法联军的奋起抵抗,企图进攻巴黎时,德军在马恩河战役中被打败,速战速决就此破产了。
更为严重的是德国的盟友撑不住了,奥匈帝国对俄国屡战屡败,土耳其也快被强大的英国海军打败。德国东线面临危机,其不得不从西线抽调兵力支援东线,回过神来的英法得以阻止住德国人的进攻锋芒。而且两军的后勤保障物资运输等都存在较大的问题,甚至人力畜力还起着重要作用,在弹药消耗巨大的战场,补给迟迟跟不上,敌我双方都不能转入攻势。所以西线的两军都没有一口吃掉对方的绝对优势,为防御敌人偷袭。他们只得修建起许多壕沟堡垒进入长达两年的相持阶段。所以,两军没有在广阔的平原上集团冲锋运动,而是修建战壕对峙,也成为一战中后期鲜明的特点。
【小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何欧洲西线战场会陷入堑壕战
在一次世界大战中,欧洲战场的西线有一个特点就是军队太大,而战场太小。西线的作战地域远远小于东线,狭窄的战场很快就被数量密集的军队所塞满,双方都失去了机动的空间,只能是转入堑壕对峙。从这张图上名校可以看出来,西线的长度要小于东线,而且英法面对的是德国的主力部队。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战争进入工业化时代以后第二场大规模战争,在此之前的日俄战争已经表现出来的一些特征在一战中表现的更加明显,比如双方火力的空前提高,而相对着军队的防护能力和机动能力没有什么提高,当时的技术条件还无法提供比卡里布军服更好的防护装备,比两条腿更好的机动工具,这种情况下进攻的一方无法克服防御一方的火网,而且铁丝网的使用更是使进攻一方机动速度慢如蜗牛,而慢如蜗牛的移动目标也成为了防御一方机枪的活靶子。机枪和铁丝网的组合是当时标准的防御阵地,铁丝网负责降低步兵进攻的运动速度,而机枪负责用消灭进攻的人员。
在日俄战争中,由于战场空间的广阔,双方的军队都不可能把战场填满,双方都还有机动的空间,所以还是可以通过攻击对方暴露的侧翼来获得战役的胜利,但是到了欧洲战场的西线,这种机动方式失效了,在马恩河会战结束后,德军和英法军队展开了向大海的赛跑,这个时候的机动方式还是要靠两条腿,这样双方几乎同时到达了海边,于是一条堑壕从法国瑞士边境一直延伸到大西洋,两边都没有办法突破这条防线,只能躲在堑壕里边对峙。一战是大炮的战争,一战以后发达国家军队火力骨干由步枪变成了大炮。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工业化战争,交战的双方的工业化程度都很高,而且都是全力投入,在日俄战争中,远东地区是俄国的边缘地带,从欧洲部分投送兵力和装备都是非常困难,而日本的家底还是不如英法的家底厚,所以日俄战争的强度还是没有一战高,而当时的工业只是空前的提高了军队的火力,特征就是各种大炮取代步枪成为了陆军的火力骨干,但是军队的机动还是依靠人腿和马腿,而靠人腿和马腿已经是无法躲开呼啸而至的炮弹了,当通过机动无法抵消火力的时候,那么战争的形态就开始变得固定起来,而当时能够躲避呼啸而来的炮弹的唯一办法就是把自己挖一个坑藏起来,而一战中,西线战场由于空间狭小,火力的优势更加明显,在东线由于军队密度低,所以进攻一方还是能够通过机动兵力来突破对方防御薄弱的地段,但是到了西线,双方的兵力密度极大,双方的防线哪里都是铜墙铁壁。法军一开始还是发动这种步兵刺刀冲锋,结果就是被德军打得尸横遍野。当时能够提供的防护装备还是这种钢制的,重量大,但是防护效果不佳。坦克作为突破堑壕的武器开始登上战争舞台。
而面对战争的新形态,要么使用新的武器打破战场的僵局,要么使用新的战术,英法方面研制了新式武器-坦克,而德国人是使用了新的战术就是所谓的胡贝尔战术,或者叫做突击队战术,但是在这些新的战术和武器彻底打破堑壕战的僵局以前,德国就挺不住投降了。
图片来自网络。
OK,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何欧洲西线战场会陷入堑壕战和二战为什么不打堑壕战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