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来请诸葛亮出山,为什么去了三次 难道是诸葛亮架子大

大家好,关于诸葛亮为什么等到刘备来了才愿意出山, 之前没有人找过他吗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为什么陈到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水镜先生为什么说诸葛亮虽逢明主却未逢时
  2. 为什么孙权治下的荆州异常巩固
  3. 诸葛亮为什么等到刘备来了才愿意出山, 之前没有人找过他吗
  4. 在三国中为什么前半段有那么多名将出来,等到了后期就基本上没多少可以留名

水镜先生为什么说诸葛亮虽逢明主却未逢时

刘备虽是明主,但并非是天命所归,蜀国在未遇诸葛亮之前,内部已是众多隐患,只因卧龙凤雏二人具在蜀国,这些隐患才一时没有显现,三国是战乱的时代,诸葛亮只看到了刘备这位明主,却未看到那些潜在的隐患,他只能说是生不逢时,若他遇一明主,更有众多贤臣,他必将更有一番作为

为什么孙权治下的荆州异常巩固

从政治上面讲,荆州自桓帝灵帝以来从未爆发过大规模的叛乱,最大的一次宗贼之乱也被刘表迅速平息,再加上地处江南水乡,水道商贸繁盛无比,大量北方士族南迁,甚至江东士族也北迁至荆州,所以荆州就是那时天下士族大本营,而江东在孙策时代就开始了士族政治的转型,允许士族训练私兵,允许将军职位上的父死子继,只是有很大限制。而曹操在官渡之战前一直都是奉行寒门政策,只有少量世家人才,官渡之战后变成了半寒门半士族体系,而刘备一直到死都实行的半寒门半士族,比如高层将领里,赵云,张飞,黄忠,陈到,魏延等都是靠军功立足,所以孙吴自然获得士族真心依附,再加上孙权高超的政治手腕,自然稳固无比,从形式上,江东占据了当时南方的一大半,交州与江东的全部,荆州的大半天下舟船水军占了一半,可以说曹魏与刘备想打都打不过来。

诸葛亮为什么等到刘备来了才愿意出山, 之前没有人找过他吗

因为诸葛亮原本不想当官啊。出山之前也没人找过他。

诸葛亮自己说: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对于刘备与诸葛亮的相遇,陈寿在三国志中有十分详细的叙述。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徐庶自己想建功立业,就去投奔刘备,刘备非常器重他。徐庶又向刘备推荐的诸葛亮,刘备说,那先生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您亲自去拜见他,不能强迫他来看你的,将军您应该委曲委曲,大驾前去看他的."因此刘备就前去拜见诸葛亮,前后往返三次,终于才见到面。

这说明,诸葛亮原本是真的不想出山。被刘备的诚意感动了才出山效劳的。

对此,陈寿解释到:

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造汉末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

意思是说:诸葛亮见了刘备以后,认为他人才出众,是个英雄,这才答应出山。

所以,就很清楚了。

诸葛亮既感激刘备的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又钦佩刘备的气度胸襟,认为必成大业,这才出山辅佐的。诸葛亮说自己不求闻达是真的吗?

我们分析,千真万确。

第一,诸葛亮如果想当官是容易的。

诸葛亮的家族世代为官,他的关系超乎你的想象。荆州之主刘表就是诸葛亮的姨父!而刘表的三个儿子则是诸葛亮的表兄弟。客居荆州的颍川名士司马徽是诸葛亮的好友,荆州士人领袖庞德公是诸葛亮好友,庞统也是诸葛亮的好友。荆州豪族马家也有不少人与诸葛亮是朋友。马良、马谡都是荆州马家的才俊!这就是为什么诸葛亮对马谡那么好。

有这关系,诸葛亮想当个官还不容易吗?而且官还小不了。长得很丑的那个庞统,就是因为司马徽的推荐,直接就当上了南郡的功曹,相当于南郡太守的秘书。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在东吴做大官,他的弟弟诸葛均后来在魏国做大官。还不都是靠士人集团的推荐。

诸葛亮这么硬的关系,还是去耕田种地,可见他真的不想当官。

第二,诸葛亮不做官与做学问并不矛盾。

有的人说,诸葛亮自己学那么多经世致用的知识,很明显就是要出山啊,要不然学那些干什么?

其实,学不学知识,是个人修养问题。用不用知识,是人生选择人体。二者并不矛盾。

对诸葛亮这样的人来说,修身明志,本身就包含对知识的学习。

没有知识而隐居,那就是白丁。满腹经纶而隐居,那才叫名士隐居,才叫世外高人。陶渊明不当官了还要写诗,李白不做官了也要写诗。诸葛亮不做官,照样还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就是境界!

第三,出山做官其实风险很大。

大家别忘了,三国那可是乱世。十室九空,老百姓死伤无数。其实当官的何尝不是,跟着哪个主子都不好混,搞不好就要掉脑袋的。袁绍的幕僚、袁术的幕僚、吕布的幕僚,哪一个有好下场!

诸葛一生唯谨慎,正是看清了这一点,诸葛家三兄弟才分别在魏蜀吴当官。不论谁赢谁败,诸葛家都能留下根。也正是因为看清了这一点,诸葛亮才不愿意出山,就像他自己说的,苟全性命于乱世。现在看来,这是谦虚,在那个乱世,能活着,真的不容易。

后来诸葛亮被刘备感动,答应为刘备效劳,这是冒着极大风险的。当时刘备只有小小的新野,兵不满万,将只有关羽、张飞、赵云。靠这么点弱小的力量去和强大的曹魏争天下,其难度可想而知,其凶险又可想而知。

诸葛亮不是一出山就当上蜀汉丞相的,都是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拿命换来的。

第三,如果诸葛亮不出山,其实会过的更轻松。

由于诸葛亮在荆州士族中的地位,由于他的惊世奇才,由于他超强的关系网,假设他坚持不出山。那么,他一定能够获得隐居名士的巨大社会声望。在实行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年代,名望就意味着一切!

等到天下平定,诸葛亮如果原因,可以轻松做一个郡守,或者更高的官职。如果不愿意,那就做一个闲云野鹤的名士,一样的受人尊重。

我猜,这大概才是诸葛亮的初心。

在三国中为什么前半段有那么多名将出来,等到了后期就基本上没多少可以留名

乱世出英豪。

三国前半期处于动乱的开始,群雄并立,诸侯割据,各种势力间不断混战兼并,为了生存和发展,竞争激烈,各个势力也是敢于大胆任用新的将领,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原本地位平凡的人只要是金子就更容易“发光”,自然会产生诸多著名的将领。

三国后期,经过前一段时间的不断优胜略汰,三国之间的争斗基本上都是名将集团之间的较量,统治者不会再大胆冒险任用新人,平常人很难再有表现的机会,因此名将渐少。

欢迎大家积极评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诸葛亮为何要等到刘备来了才肯出山,他在刘备身上看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