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生态 蓝小莓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拍摄野外风景时,胶卷多大的感光度最合适,感光度冷知识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了解相机的基础知识
  2. 拍摄野外风景时,胶卷多大的感光度最合适
  3. 摄影基础知识入门EOS6R
  4. 相机知识的基础讲解

了解相机的基础知识

1.了解相机品牌:了解品牌下各款相机的优劣,例如单反相机(DSLR)、微单相机(MILC)、便携式数码相机(CompactDigitalCamera)等;

2.了解传感器大小:由于相机传感器尺寸直接影响到摄像机的图像质量,所以我们在选择相机的时候需要了解传感器尺寸;

3.了解镜头:现在大多数数码相机都是兼容的,但是我们还是要了解自己使用的镜头,准备什么样的镜头来满足拍摄需求;

拍摄野外风景时,胶卷多大的感光度最合适

一般天气里,200度够了天气特别晴朗,100度阴天、雨天400度拍摄技巧之感光度的选择人像、风光、静物等这类题材一般者要求画面细腻、细节丰富,使用最低感光度或相机默认的感光度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当然,凡事没有绝对,有些拍摄者需要制造高反差、高颗粒感的效果,适当调高感光度可以增强这种效果。运动或纪实摄影这类的照片最重要的是,要能在最精彩的瞬间真实地记录下来。在很多情况下,需要较高的快门速度或不允许使用闪光灯。如果现场环境光线充足,那么自然应该把感光度设得低一点,从而有效地保证图像质量。如果现场的光线比较昏暗,就应该适当的提高感光度,首先保证能打照片拍下来,其次再考虑画面的质量。弱光摄影很多朋友经常问我,晚上拍照应该用多少感光度比较好?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应当看具体的拍摄题材和拍摄要求。如果把相机架在三角架上拍摄夜景风光或夜晚的城市建筑,应当使用最低的感光度或相机默认的感光度设定,可以得到细腻且没有杂点的画面。如果在黄昏的酒巴光线昏暗的场合拍人物,就不得不提高感光感,使用稍高的快门来凝固主体人物。用过传统相机的人都知道,胶卷最重要的指标就是感光度。数码相机虽然不用胶卷,但用于感应光线的CCD(CMOS)对曝光量也有相应的要求,因此,CCD(CMOS)也用相当于胶片,设有一定的感光度。数码相机厂家为了方便数码相机使用者,将数码相机的CCD(CMOS)对光线的灵敏度等效转换为传统胶卷的感光度值,数码相机因此就有了“相当感光度”的概念。用传统的衡量胶片感光度高低的分类看,目前数码相机的“感光度码”分布在中、高速的范围,最低的为ISO50,最高的为ISO6400,多数在ISO100左右。某此型号的数码相机的感光度是单一的,它的CCD(CMOS)感光宽容度很小,因而对拍摄条件比较苛刻,在光线过强或弱的情况下,使用效果会很差。另外一些数码相机的“相当感光度”可在一定的范围内供选择,但感光度设置得高与设置得低的拍摄效果是有一些区别的,如果数码相机的“相当感光度”不了解的话,拍摄时最好将它置于相机默认的感光度或最低感光度上。我们在拍摄前应当仔细考虑感光度的设置。如果数码相机CCD(CMOS)的感光度较低,环境光线稍暗,相机就只好启用闪光灯,而闪光灯的使用将使背景一片漆黑。较高的感光度会给你带来很大的灵活性,比如在室内可以不用闪光灯,同样也能取得前后景色自然平衡的拍摄效果;拍摄高速的体育运动,高感光度更能出现好的效果。那么,是不是感光度越高,拍摄效果就越好呢?目前觉见的方式是通过放大电流信号来提高感光度。这样的处理方式会在放大有用信号的同时,把噪点的信号也放大了。图像杂色波纹更为粗糙,丢失部份细节,影响了图像质量。目前大部份的数码相机默认感光度一般在ISO100左右,少数产品为ISO50。感光度ISO的意思在传统胶卷相机上ISO代表感光速度的标准,在数码相机中ISO定义和胶卷相同,代表着CCD或者CMOS感光元件的感光速度,ISO数值越高就说明该感光材料的感光能力越强。ISO的计算公式为S=0.8/H(S感光度,H为曝光量)。从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感光度越高,对曝光量的要求就越少。ISO200的胶卷的感光速度是ISO100的两倍,换句话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ISO200胶卷所需要的曝光时间是ISO100胶卷的一半。在数码相机内,通过调节等效感光度的大小,可以改变光源多少和图片亮度的数值。因此,感光度也成了间接控制图片亮度的数值。在传统135胶卷相机中,等效感光值是相机底片对光线反应的敏感程度测量值,通常以ISO数码表示,数码越大表示感旋光性越强,常用的表示方法有ISO100、400、1000等,一般而言,感光度越高,底片的颗粒越粗,放大后的效果较差,而数码相机为也套用此ISO值来标示测光系统所采用的曝光,基准ISO越低,所需曝光量越高。传统照相机本身是无感光度可言的,因为感光度只是感光材料在一定的曝光、显影、测试条件下对于辐射能感应程度的定量标志。使用过传统相机的人,都知道胶卷最重要的指标就是感光度———通俗一点就是衡量胶卷需要多少光线才能完成准确曝光的数值。我们在照相机商店买的100、200、400的胶卷,数字表示的就是感光度。感光度一般用ISO值表示,这个数值增大,胶卷对光线的敏感程度也增,这样就可以在不同的光线进行拍摄。像ISO100的胶卷最适合在阳光灿烂的户外进行拍摄,而ISO400的胶卷则可以在室内或清晨、黄昏等光线较弱的环境下拍摄。但是,由于照相机与普通照相机不同,他的感光器件是使用了CCD或者CMOS,对曝光多少也就有相应要求,也就有感光灵敏度高低的问题。这也就相当于胶片具有一定的感光度一样,数码相机厂家为了方便数码相机使用者理解,一般将数码相机的CCD的感光度(或对光线的灵敏度)等效转换为传统胶卷的感光度值,因而数字照相机也就有了“相当感光度”的说法。用通常衡量胶片感光度高低的眼光来看,目前数字照相机感光度分布在中、高速的范围,最低的为ISO50,最高的为ISO6400,多数在ISO100左右。对某些数字照相机来说,感光度是单一的,加之CCD的感光宽容度很小,因而限制了它们的在光线过强或过弱条件下的使用效果。另外一些数字照相机相当感光度有一定的范围,但即使在所允许范围内,将感光度设置得高或低,拍摄效果亦有所区别,平时拍摄应将它置于最佳感光度上这一档上。和传统相机一样,低ISO值适合营造清晰、柔和的图片,而高的ISO值却可以补偿灯光不足的环境。在光线不足时,闪光灯的使用是必然的。但是,在一些场合下,例如展览馆或者表演会,不允许或不方便使用闪光灯的情况下,可以通过ISO值来增加照片的亮度。数码相机ISO值的可调性,使得我们有时仅可通过调高ISO值、增加曝光补偿等办法,减少闪光灯的使用次数。调高ISO值可以增加光亮度,但是也可能增加照片的噪点。

摄影基础知识入门EOS6R

不论使用什么相机,入门知知识必须认识:感光度iso、光圈、快门速度这三者的关系,其次才是对焦、构图、白平衡等,不懂这些无法对摄影入门。

相机知识的基础讲解

曝光及曝光三要素指的是光圈、快门速度、感光度ISO;光圈,就是光线进入相机的孔径大小,快门速度就是指光线进入相机的时间长短,还有感光度ISO,白平衡,曝光补偿,测光及测光模式,对焦及对焦模式等参数和调节项。以下是详细介绍:

1、曝光及曝光三要素指的是光圈、快门速度、感光度ISO;曝光简单说就是我们的画面光线亮度,太亮了是曝光过度,也称为过曝,太暗了是曝光不足,也称为欠曝;有相关的测光表数据可以参考;

2、光圈,就是光线进入相机的孔径大小,光圈越大(数值越小),进光孔径越大,进光量越多,所以曝光量越大,画面亮度越高,景深越浅,背景虚化程度也就越高(背景越模糊),反之亦然;

3、快门速度就是指光线进入相机的时间长短,它是指快门开启到闭合的这段时间,快门速度越快,进光时间短,进光量就越少,曝光量也就越小,画面越暗,反之亦然;

4、感光度ISO,感光度就是感光元件对光线的敏感程度,同样的光线亮度,感光度越高,感光元件对光线更加敏感,画面也就越亮,高感光度会产生噪点,一般情况建议慎用;

5、白平衡,简单说就是相机中色温K值的设置,一般K值在5000中算中间值作为基准:画面偏蓝,显冷调的时候,将K值往5000以下调;画面偏黄,显暖调的时候,将K值往5000以上调;

6、曝光补偿,曝光补偿就是对我们测光后的画面亮度进行增加光线或者减少光线的功能,这个功能是为了防止测光在有些时候失效的情况而设定的,有一个【白加黑减】的原则,如果画面拍完后偏暗,可以将曝光补偿往正方向调整,增加曝光,反之亦然;

7、测光及测光模式,测光就是我们相机对画面进行光线测量的一个过程;测光模式主要有评价测光(平均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点测光;

评价测光(平均测光),就是相机将画面分为一个个小方格,分别对每个小方格进行光线测量后再统计平均得到最终曝光,但对于大光比场景不太实用;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就是对相机最中间区域进行平均测光,这就不是对整个画面了,是最为实用的一种测光方式,因为我们大部分相机就是依靠对画面最中央区域进行测光,适用场合也是最广的;点测光,是对一个小点进行测光,是最为精准的测光方式,能确保我们主体的测光是最准确的;

8、对焦及对焦模式,对焦就是使我们的拍摄主体拍摄清晰地过程;手动对焦,依靠手动调整变焦环实现对拍摄主体的清晰程度的调整,一般在自动对焦无法满足需要时使用,毕竟手动调整浪费时间;单次自动对焦,对拍摄主体对焦一次,适合拍摄静物;连续自动对焦,半按快门后对物体进行持续对焦,物体移动,保持半按快门就可以让对焦点会跟着移动物体,适合拍摄运动物体;全自动对焦,利用相机自行判断对焦点,自动切换单次自动对焦还是连续对焦,取决于拍摄对象是否运动;

关于拍摄野外风景时,胶卷多大的感光度最合适和感光度冷知识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2015人气最高的户外摄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