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1921电影最震撼的情节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电影《1921》冷知识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1921电影七岁孩子能看懂吗
1921电影7岁的孩子看不懂,该电影讲述了1921年前后的故事,重现了百年前波澜壮阔、开天辟地的历史时刻——来自五湖四海的热血青年们,突破国际各股复杂势力的监控和追踪,聚集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见证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为7岁的孩子,刚读小学,汉字认识的不多,对于历史的知识也极少,还未正式接受中国近代史教育,所以无法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
1921观影活动目的及意义
目的: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增强党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激励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党性修养,近日,浦发银行天津分行各基层党组织纷纷响应总、分行党委关于组织收看庆祝建党百年优秀影片的号召,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开展了以观看重大革命题材电影《1921》为主题的党日活动。
意义:观影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生长在红旗下的我们,深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以革命先辈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立足本职工作,牢记为民初心,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初心和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与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921电影主题解析
在电影《1921》的叙事上有三个聚焦。
一是时间聚焦。这次我们只讲了1921年,前面一点点1920,后面一点点1922,主题就聚焦在这一年。
二是地点聚焦。主题放在了上海,党的诞生地、初心出发点,包括故事的开头在叙事上来说,从维也纳、东京到湖南、北京,都在讲上海这个名词,然后把故事线汇聚到上海,采用了由散到集中的叙事手法。
三是主题聚焦。主题集中讲一大代表和一大会议,聚焦以后的好处在于可以用很多精力挖掘细节,挖掘以前的叙事中没有看到的一面,毕竟要讲这样一个故事,它的目的是为了展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必然性,但我们又选择了一个小切口进入,其实给这个故事增加了难度。
这是文艺工作者为建党百年奉上的真诚之作。
一是着力挖掘党史“富矿”,展现清醒的历史观。电影《1921》坚持唯物史观这一根本方法把握这段历史,从历史发展规律和国际风云大势上认识和反映建党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去挖掘史料、选用史料、分析史料、叙述史料,把中共一大成立及从上海石库门转战嘉兴南湖红船的场景进行生动再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上,这部影片对于营造和烘托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大力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高昂主旋律起到积极作用。
二是青春化展现历史人物,引领青年人生观。《1921》大量起用青年演员,是当代“90”后向100年前“90”后集体致敬,反映出20世纪初“90后”的使命担当,为今天“90后”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提供了范本和榜样。同时,这种青春化的表达,也是新时代群众路线的创新措施,是开展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的有效方式,让青少年更加清醒地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历史原因。
三是以小切口折射大主题,具有出色艺术表现。以小细节反映大历史,小视角展现大人物,小空间折射大世界。影片成功把历史叙述转化为艺术表达,把历史细节与历史整体统一起来,把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统一起来,运用了隐喻、象征、互文、呼应等艺术手法,影片气血丰盈、耐人寻味,是一部成功的完整的电影艺术作品。
1921电影最震撼的情节
天台含泪唱《国际歌》
在以往的影视作品中,很少有描述李达夫妇的事迹。
《1921》的主线,选择了从这对夫妇开始。
黄轩跟李达在外形上是有几分相似的。
在他身上有其他演员所没有的气质:干净、纯粹。
既能演得出《芳华》里感情真挚的刘峰,也能驾驭《妖猫传》里“疯魔”的白居易。
但我觉得黄轩最合适的角色,还是有志青年。
他的眼神坚定,眼神里有光、有信念。
相比革命者,黄轩演绎的李达,更像是一个知识分子。
李达回忆自己参加反对“二十一条”的抵制日货行动,在点火的时候发现连火柴都是日本制造的。
李达痛心:
偌大的一个国家,连自己的火种都没有。
这场关于火种的对话,让人非常动容。
据说这一段是黄轩和倪妮的即兴表演。
李达清唱国际歌,倪妮饰演的王会悟在一旁笑中有泪。
倪妮稳稳地接住了黄轩的戏。
好的演员就是可以相互成就相互感染。
这场戏既体现出李达的忧国忧民,也为我们呈现出两人的伉俪情深。
他们不仅是夫妻,也是互相扶持,彼此信任,为共同事业奋斗终生的战友。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