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你知道腊八的来历吗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你知道腊八的来历吗以及有关腊八的冷知识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腊八节寓意
腊八节的寓意是祈福、祈求丰收、祭祀先祖等。
知识扩展:腊八节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主要习俗是“喝腊八粥”。传说,喝了这种粥以后,就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因此,腊八粥也叫“福寿粥”、“福德粥”、和“佛粥”。“腊八”本为佛教节日,后经历代演变,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节日。
你知道腊八的来历吗
一、腊八节简述
农历的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整个农历十二月,称之为“腊月”。中华民族自古有在腊八节祭祀的传统,我国不少地区还有喝腊八粥的习俗。相传这一天还是佛学创始人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而在民间,则一直是把它当作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
二、腊八节探源
(一)感恩万物腊八祭
腊八节的文化源头,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腊祭”,是源于慧识悊学文化时期对天地能量与生命能量“其未兆也,易谋也”的准确把握,是对“其微也,易散也”及时进行天地人三才合一修身的关怀与提示。由于时空点的原因,腊祭同时也是感恩万物、酬谢道德恩赐的仪式,尽显祖先智慧以及对子孙的人文关怀爱护。只是可惜,在社会滑落到意识哲学文化层面以后,这一个重大的节日逐步被曲解乃至被完全错解了,特别在近代更是将其内涵丢弃,留下的只是一种舍本求末式的娱乐享受而已。(编者注:根据中国传统文化对文明、文化的本质与内涵的揭示及其演化的过程,而将中国悊/哲学体系重新分为四类。即性识悊学文化/慧识悊学文化/智识哲学文化/意识哲学文化。其中性识悊学文化期和慧识悊学文化期在2500年前的轴心时代之前,是中国古代建立在全脑和心脑立体运用生理基础上的立体悊学文化,代表人物有伏羲、黄帝、老子;智识哲学文化期,所调用的大脑工作区间是人类左脑的质层和皮层以及右脑皮层,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汉代及以后则进入意识哲学文化期,意识哲学文化诞生的生理基础是人类的左脑皮层思维,代表人物有董仲舒、朱熹等。)
腊祭,现有保存下来的史料大都是以智解慧和以意解慧的解析记录,(编者注:以意解慧,以智解慧:即以意识思维或者智能思维去解读慧识文化时期的文化成果。)离腊祭的原有本义还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例如,根据考证,腊祭原本是神农氏时代“索鬼神而祭祀”“合聚万物而索飨之”(出自《礼记·郊特牲》。)的年终感恩酬谢祭祀的习俗,主要内容是感谢万物天地对上一年的赐予,然后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和五谷丰登,同时把握天时适时地进行一些驱疫禳灾的活动。这个考证虽然说明了腊祭的起源,但是并没有将祖先们创立这一节日时所赋予的指导修身明德而把握天地人三才合一同步实践的原生态本义解读出来,因而还是舍本逐末的意识片面认知。
腊祭的这种文化风俗,口传产生的时代久远,文字记载最早始于周代。不论官宦之家,还是平民百姓,年底都要举行一次“岁终之祭”,规模之盛大隆重,为一年中最典型的一次,这次祭祀活动的名称就称作“腊”。
《玉烛宝典》:“腊,一岁之大祭。”《独断》:“腊者,岁终大祭。”《荆楚岁时记》:“孔子所以预于腊宾,一岁之中盛于此节。”孔子当年是把这一天当作招待嘉宾的重要时期,很早就提前预备着邀请各方人士和朋友这一天相聚在一起,因为这是一年当中最盛大的一个节日。宋代的吴曾在《能改斋漫录·辨误二》中说:“腊祭之名,起于三代,废于始皇,而兴于汉也。”腊祭这一文化习俗在流传过程中,由于经历了春秋战国几百年的战乱,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曾经被废止,但是到了汉代时又开始逐步兴起。这是因为,汉朝的前几代君王都是用黄老文化进行治世的,而秦始皇却是采取霸治的方式治世,两个朝代的治理模式有本质的不同。
归纳总结历史记载,我们可以发现,腊祭是一种感恩万物的礼仪形式。春秋末,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目睹腊祭的盛况,在他留下的记录当中感叹“一国之人皆若狂”,也就是举国都在狂欢。虽然那个时代的腊祭,已经滑落到了意识哲学文化的局限认识之中,离其本义已经相去甚远,但是,人们的感恩酬谢之心还没有消失。
(二)腊八节真义
腊日(腊八)曾是古代的“年”
古代过“年”,在比西周更早的历史时期,并不是在腊月的二十九或三十日,而曾经是“腊日”这一天,也就是后来人们并不太重视的腊八这一天。西周时期,过年的日子已经改为冬至。而到汉武帝时期,正月与冬至在历法中也进行了分离,改为正月初一过年。
过年时间的移动与变迁,同样是修身明德的慧识悊学文化隐退,智识哲学也被意识哲学取代以后,必然会发生的历史现象。只能说是人类的意识既取代了智识,也战胜了慧识,但是却违背了人类不应当违背的天时。人为的错过,这就是不明智的表现,是愚昧的一种改变。
三、腊八节的正善治养生
(一)养生食补腊八食
民以食为天,中国又是一个食文化的大国,所以腊八节的饮食文化也很有特色,一般地方都有吃腊八饭、腊八粥的饮食风俗习惯。制作腊八粥、腊八饭采取的烹调方式,主要是把握了五气、五色这两大特点,将食料中的米(大米、小米、江米、黄米、高粱米)、豆、枣、栗、莲子,以及五色的菜蔬,混合在一起做成米饭或者米粥,通过将五行、五色的内容高度聚集在一起,以更好地实现营养脾胃的目的。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胃的健康关系到生命体的健康。腊八这一天,在一元始炁(qì)动于地之后,紧接着天德、天阳之炁又开始降临,在抢得这个先机的时候,五炁就非常容易聚合在一起,再把它制成饮食之品,用天地初发的炁能量来调养我们的胃和脾,就非常有利于实现后天本固的目的,为一年的健康打好基础。这是一个高度重视运用天地合一的能量来实现人体生命健康,通过食物对后天之本的脾胃加以强化的养生方法,也是落实《黄帝四经》里面所讲的“顺四时之度而民不有疾”的重要措施。
对于腊八这一天“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一定要正确地进行解读。智识文化在丢失了慧识悊学的正确解读,丧失了“修之身,其德乃真”的实践以后,从内求转为外求,以为“合聚万物”就是聚合很多的食物,然后煮上一锅,一起吃下去,将这一天退变成了单纯的喝粥节日。
“索”,代表粗绳,有寻找、搜求、求取之意,是意识的代表形式。“索”还有另一种理解,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我们的身体要为“一”,也就是双螺旋的结构形态,神为“一”,气为“一”,形为“一”,要处在“得一”的状态,这才叫“索”。只有达到这种状态,才能与天时地利完全相通。“飨”,即为服食,也就是能够吸收天德地炁。当然,“飨”还有祭祀的意思,我们吃了这么好的东西,喂饱了体内所有的生命,当然需要感恩。倘若能够知道把心调成“一”,把意识调成“一”,把形也调成“一”,再去“索飨”,把老子《德道经》读一读,把老子五千言的能量用一用,然后再贯通天地人三才,那才是真正美美地饱餐。从腊月初八就开始饱餐,一直饱餐到过年,第二年精神就会非常饱满。(编者注:宇宙中以双螺旋玄曲波形态传输宇宙能量。老子的“玄之有玄,众眇之门”的论断,揭示了人体细胞中的双螺旋结构DNA的生命奥秘,更泛指宇宙大环境中的能量结构形态,是人类与万物具有生命活力的微型巨大能量发动机。也是产生生命奇迹的根本。一,以数喻为德,是宇宙万物生成发展的基础。此处指人的命体和精气神都处于德一的状态,与宇宙天德地炁的能量场相合一。)
所以,应当正确地解读“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万物之精,莫过于天德地炁,“合聚万物”,莫过于聚天地之炁;“索”,即用自己体内双螺旋共构的这个“得一”传导器,对天地之炁加以吸收、输布和储存,既聚餐于身体之内,同时感恩于天地万物的恩赐,用行动回报万物的滋养,人与万物在尊道贵德、万物平等的原则上,共同良性发展,这才是“合聚万物而索飨之”的应有之义。
(二)食料加工腊八醋(蒜)
一般来说,腊八节这一天制作的食料中,以腊八制醋比较典型,其他还有腊酒等。这一天制作的醋、酒等,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保鲜期比较长。这也是利用了“天时”和“地利”,主动用“人和”去适应宇宙能量场变化规律而产生的效应。
腊八这一天用醋来泡蒜,封存多日以后,醋就吸收了蒜的辣味,改变了蒜的属性,这也是古代家庭必备的一味保健、防疫和治疗的药品。比如,胃不舒服或是感冒,或发生细菌侵入感染等情况时,就可以把腊八蒜当作药来使用。
腊八蒜之所以效果比较好,也与它既有醋也有辛味有关系,这两者结合在一起,有利于清理我们肝臓里面淤积的浊气、病气、废气。“腊尽见春回,寒梢花又开”,当有外感或者轻度外伤的时候,将其当作药来用,可以发挥较好的效用。
(三)拟方制药腊八药
在传统医学里面,一般从事医学研究和医疗职业的人,都会抓住腊八这一天来制药,或者拟定处方,称为腊八药。这一天制的药和拟的方,对于全年的预防和治疗具有极重要的价值。有些得到真传的民间中医,或者是一些有师承的中医,都非常重视这一天。在腊八这一天进行拟方或者制药,处在把握“天时”和“地利”而用“人和”来进行结合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时空点,非常有利于提升医疗技术、诊断效果和治疗效果。在这一天所熬制的药物和拟定的处方,一般都会有较佳的治疗效果。
四、腊八节的民俗文化
(一)感恩酬谢谈祭祀
腊八祭,是腊八节这个节日的重头戏。
岁末的腊祭世代相沿,比如以前人们在家里中堂供奉的牌位上一般都写着“道德天地国亲师”等内容,这都是腊八感恩祭祀的对象。
唐代柳宗元在《监祭使壁记》中,对祭祀做了中肯的评价:“圣人之于祭祀,非必神之也,盖亦附之教也。”圣人提倡祭祀,并不是一定要鼓吹神叨叨的,而主要是要教育人们感恩万物,酬谢万灵,感恩与酬谢才是祭的本义。西方有感恩节,包括古代的玛雅人也有感恩节,而腊八节就是中华民族的感恩节。祭祀的目的,就是通过特定的方法,教育人们一定要具备感恩酬谢万物的品质。
祭祀的对象
腊祭以感恩酬谢为主旨,岁首祭祀常与拜送、恳请呵护相关,腊祭和岁首祭祀时间非常接近,尾首相连,秦汉时期把这两祭并称为“正腊”,以后两祭又演变为包括年前和岁后为期近一个月的广义上的春节。
1、感恩酬谢而祭祀道德天地:包含立志励志,尊道贵德,修身明德,知修行舍合一等内涵。要知,学而时习之,为学日益而知;要修,修之于身,修之于家,修之于乡;更要行,行动起来,不仅仅自己运用,并且要宣传传统文化,宣传道德文化;要舍,能够舍己,不舍就难以行,既难以内行,也难以外行。舍就是得(德),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就能够修行舍合一地去贯彻执行。
2、感恩酬谢而祭祀家族祖先:包含祭祀九祖、历代血缘宗亲长辈。
3、感恩酬谢而祭祀五行:包含祭祀五行,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到南岳旅游过的人应该记得,那里供奉的就是火神祝融。后土,就是中央土。
4、感恩酬谢而祭祀五物:《白虎通·卷一》云:“五祀者,何谓也?谓门、户、井、灶、中溜也”。对于我们生活、生存空间当中经常接触的五种物品,要进行感恩酬谢,这就称之为五祀,具体是指门、户、井、灶、中堂。比如,以前有客厅叫中堂,中堂用于拜祖,也是需要感谢的。(编者注:此处内容供民俗文化研究之用,以展现民俗文化的全貌。)
5、感恩酬谢而祭祀各先圣。
(二)正确继承腊八节
对于腊八节的继承,我们还是要回到道德根文化的支撑点上来,也就是一定要建立“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的模式。(编者注:“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是老子唯德思想中的两种学习方式。见老子《德道经》第十一章无为章:“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益与溢通,增加之义。人们通过后天智识,不断主动学习与积累、掌握前人总结的文化、知识和经验,借鉴别人的经验,储存在大脑皮层的沟回里面。老子提出,一定要学习有益的,能在大脑皮层沟回上面,建立正觉、正念、正识的内容,才是正确的为学之道。智识如果堆得过多,杂乱无章,就可能抑制大脑深层质层慧性的透发。所以在大脑皮层的主动学习和整理过程中,古人提出“吾日三省吾身”,逐步减少与清理后天堆积的大脑皮层智识中有害、无用的信息部分,避免有害无益和杂乱无章的信息对自己的干扰,主动减少私心克制贪欲,去除妄想执着,心身保持道德的“圣人之治”品质,符合自然规律,让大脑质层当中的慧识透发出来,产生科学的创造力,从而获得大慧大智,是为“闻道者日损”。)
冬至节气的特点,实际上是与《德道经》第十三章《生死》暗中相合;而腊八节,又与《德道经》第十二章《德善》中的“圣人之治”相吻合。因为修心就是修圣心,“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在这样的状态下,我们的心炁才能像天那样无私而下降,使我们体内在这一年当中达到最佳的状态。内在的心和肾、天和地能够完美统一,与腊八节也是密切相关的。(编者注: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宇宙有天地,人体也有内天地。人体的天主要指心区,地在体内肾区到阴跷区域。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于上而属于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于下而属于阴。心火下降于肾,肾水上济于心,心肾之间的功能才能协调,而称为“心肾相交”。)
在时空的把握和确定方面,我们要明白腊、惜腊、重腊而修身明德,心肾同步,求证得一,感恩酬谢万物。要善正复兴民俗民风,健康心灵命身。
在身、口、意方面,还要将意识行为的继承上升为心灵与修身实践的继承。所以,对传统文化我们既要在意识上弄通弄懂,同时要在身口意上去进行学习掌握,更重要的是要上升为心灵与修身实践的完整继承,进行提升。
这样才能够真正去粗取精,古为今用,达成一种“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的文化形态,用传统文化治理人们普遍容易罹患的现代病症,像诚信病、愚昧病、权迷病、钱痨病、逐名病、经济病、圈地病、污染病等,都在我们复兴道德根文化进行治理的范畴之内。
节选自熊春锦先生著《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四时之冬》(略有编辑),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ISBN:978-7-5117-3188-3。如有转载,请保持图片与文字内容原样,勿擅自编辑,并须注明书名、作者与出版社。
本文整理编辑:道德知音论坛
德慧智国学教育网站,德慧智国学在线书院提供支持!
看完觉得有用,请记得分享!懂得分享美好的人,生活会更美好!
当代著名国学家、教育家熊春锦先生创立的中华德慧智教育理念,源出于中华传统道德根文化,以伏羲创立的易道文化、黄帝创立的法道文化和老子创立的德道文化为理论基石,根据生命的实质和发展规律确定教育体系;目前,德慧智国学教育已经向全社会推广了十几年,已超过百万人从中华传统根文化的教育中获益。更多理论理念及各地公益活动,请关注本号相关置顶文章及爱活动版块
腊月初八都有哪些习俗
你知道腊月初八都有哪些习俗?
冬至饺子腊八粥。冬至的时候人们吃饺子是怕冻掉耳朵,腊月初八吃腊八粥是啥意思呢?其实,腊八这天也很冷,吃上一碗热乎乎的腊八粥,浑身上下都暖呼呼的。
都过腊月初八,都喝腊八粥,其实各地的风俗习惯还是不一样的。平常人家也没什么讲究,但是腊八粥一定要喝的,据说来年可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那就讨个好彩头吧,喝!
我们的家乡,南阳的小乡村,人们的腊八粥很简单的,就是小米、绿豆、豇豆、麦仁、花生、红枣、玉米特等八种原料配合煮成,熟后加些红糖、核桃仁,粥稠味香。就是没有备齐这些的,简单一些也行。一般的面条,小米了,如果在超市里买些现成的,会齐全点。
其实现在的腊八粥的配料很少能配齐了,有的已经被人们替换成别的东西。
记得很小的时候,在老家院子里有棵枣树,每年喝腊八粥的时候,我总会挑出来一些面条什么的挂在枣树上。挺家里人说,枣树吃了腊八粥,来年结的枣子多,个大枣子甜。也是人们的一个美好祝愿罢了,现在安了新家,老家的枣树早已没有了。但童年的欢乐还一直在脑海里。
你知道的俗语有哪些
1、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2、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3、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4、敲锣卖糖,各干一行。
5、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6、秤砣虽小,能压千斤。
7、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8、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9、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10、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11、当面是人,背后是鬼。
12、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13、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14、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15、千补万补,不如食补。
16、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17、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18、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19、大路朝天,各走半边。
20、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21、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22、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23、早知今日,悔不当初。
24、说一是一,说二是二。
25、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26、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27、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28、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29、前人失脚,后人把滑。
30、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31、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32、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33、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34、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35、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36、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37、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38、二虎相斗,必有一伤。
39、风高放火,月黑杀人。
40、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41、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42、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43、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44、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45、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46、佛是金装,人是衣装。
47、邻居好,赛金宝。
48、人心齐,泰山移。
49、不怕官,就怕管。
50、当面锣,对面鼓。
51、钉是钉,铆是铆。
52、挂羊头,卖狗肉。
53、雷声大,雨点小。
54、盆朝天,碗朝地。
55、前怕狼,后怕虎。
56、桥归桥,路归路。
57、人不知,鬼不觉。
58、说时迟,那时快。
59、汤里来,水里去。
60、眼不见,心不烦。
61、一传十,十传百。
62、冤有头,债有主。
63、团团转。
64、耍花枪。
65、敲竹杠。
66、泼冷水。
67、破天荒。
68、清一色。
69、敲边鼓。
70、迷魂汤。
71、鸟兽散。
72、露马脚。
73、捋虎须。
74、门外汉。
75、闷葫芦。
76、老江湖。
77、耳报神。
78、耳边风。
79、打边鼓。
80、此处不留人,自有留爷处。
81、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82、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83、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84、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85、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86、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87、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头。
88、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
89、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90、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91、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
92、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93、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
94、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95、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96、舌头打个滚,叫人不折本。
97、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98、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99、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
100、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101、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102、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103、八九不离十。
104、病急乱投医。
105、嘴尖舌头快。
106、吃软不吃硬。
107、船多不碍路。
108、打蛇打七寸。
109、打鸭惊鸳鸯。
110、赶鸭子上架。
111、二一添作五。
113、隔行如隔山。
114、顾头不顾尾。
115、换汤不换药。
116、鸡烂嘴巴硬。
117、旧瓶装新酒。
118、开门七件事。
119、空口说白话。
120、鲤鱼跳龙门。
121、摸不着头脑。
122、泥菩萨过江。
123、女大不中留。
124、女大十八变。
125、破鼓乱人捶。
126、日久见人心。
127、杀人不眨眼。
128、狮子大开口。
129、水火不相容。
130、送佛送到西。
131、无巧不成书。
132、习惯成自然。
133、哑巴吃黄连。
134、一报还一报。
135、一鼻孔出气。
136、一锤子买卖。
137、一棍子打死。
138、针尖对麦芒。
139、依样画葫芦。
140、银样蜡枪头。
141、饱汉不知饿汉饥。
142、不管三七二十一。
143、不看僧面看佛面。
144、秤砣虽小压千斤。
145、打破砂锅问到底。
146、此地无银三百两。
147、大水冲了龙王庙。
148、好汉不吃眼前亏。
149、今朝有酒今朝醉。
150、眉毛胡子一把抓。
151、人心不足蛇吞象。
152、人逢喜事精神爽。
153、人怕出名猪怕壮。
154、上梁不正下梁歪。
155、天下乌鸦一般黑。
156、偷鸡不着蚀把米。
157、羊毛出在羊身上。
158、知人知面不知心。
159、一个巴掌拍不响。
160、这山望着那山高。
你知道腊八的来历吗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有关腊八的冷知识、你知道腊八的来历吗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