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现状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现状以及历史冷知识圆明园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现状
圆明园是一座位于北京的皇家园林,历史背景丰富,现在只剩下残破的墙壁和废墟。明确结论是圆明园的基本现状是残破的。这个原因是因为圆明园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烧毁,此后经历了多次战争和政治重建,但是一直未能恢复。历史背景是圆明园建于清代,由圆明园和长春园两部分组成,是皇家园林和宫殿群。圆明园之前是皇家御花园,被康熙皇帝命名为“圆明园”,意为“四园俱备,周而复始,乾嘉之丽,孝景之康”。是圆明园虽然只剩下残破,但仍然是中国传统园林和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成为了许多民间故事和小说的描述对象,如《圆明园枭雄》、《寻龙诀》等。
圆明园的历史
圆明园建于1709年,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祺的赐园。然后雍正在原赐园加以拓展,后来。乾隆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还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形成了圆明三园。后又经雍嘉庆、道光、咸丰三位皇帝不断的改建和装饰。
圆明园在清室150余年的创建和经营下,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后来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之后又遭到匪盜的打击,使圆明园最后变成了遗址。后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代皇帝经营了近一百五十多年,最后毁于英法联军大火。
圆明园古墓的历史
圆明园是中国清代大型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名万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有“万园之园”之称,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圆明园遭英法联军洗劫并烧毁,故址现为圆明园遗址公园。
从1996年至今,圆明园遗址公园曾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考古。最近的一次始于2012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成立团队,先后对桃花洞遗址、大宫门遗址、养雀笼遗址、海晏堂蓄水楼、远瀛观等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发掘总面积9800平方米,20年间出土5万件文物。的考古发掘中,圆明园遗址公园出土了5万多件历史文物。乾隆年间的鎏金铜象首、嘉庆御笔石刻、圆明园所留唯一一尊“地天母”铜像……每一件都无比珍贵。
圆明园的介绍顺序和历史价值
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圆明园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它体现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是当时最出色的一座大型园林。而且在世界园林建筑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圆明园在我国建筑史文化史占有极高的地位,它包含了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以及不同的建筑风格,对我国与外国的文化交融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只是一个清代园林,更是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和悠久文化之瑰宝,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
圆明园把中国传统以及西方的一些园林建筑结合在一起,是中外艺术家共同打造的一个园林,可以说圆明园汇聚了18世纪中西方建筑的一些集大成作品,法国大文豪雨果于1861年有这样的评价:“你只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人心神往的、如同月宫的城堡一样的建筑,夏宫(指圆明园)就是这样的一座建筑。”
人们常常这样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东方有夏宫。这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与伦比的杰作,但是这样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凡是能拿走的一概不留,拿不走的就全部销毁,甚至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而这场大火连烧三天,从此这座让世界为之惊叹的皇家园林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而到了今天,我们也只能看到那满目疮痍的遗址。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现状和历史冷知识圆明园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