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如何评价胡适和历史冷知识胡适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如何评价胡适以及历史冷知识胡适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胡适的性格特点及事例
胡适是上个世纪中国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和学者之一。他的影响,虽然也有消极的负面的成分,但其主要方面是积极的、进步的。这是因为他毕生着力提倡的是民主、自由思想和理性主义。正是这样的思想帮助许多青年树立自主自由的人格,形成独立思考、尊重事实的思维方式,成为具有民主和科学素养的人。可以说,对于“五四”后中国民主力量的成长,胡适功不可没。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男,曾用名嗣穈,字希疆,学名洪骍,后改名适,字适之。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徽州绩溪人,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
幼年就读于家乡私塾,19岁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生,留学美国,师从哲学家约翰·杜威,1917年夏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扬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秀同为新文化运动领袖。他的文章从创作理论的角度阐述新旧文学的区别,提倡新文学创作,翻译法国都德、莫泊桑、挪威易卜生的部分作品,又率先从事白话文学的创作。他于1917年发表的白话诗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批新诗。
“五四运动”后,同李大钊、陈独秀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分道扬镳,由“问题与主义之争”开其端,倡导改良,从此改变了他“20年不谈政治;20年不干政治”的态度。于1920年代办《努力周报》,1930年代办《独立评论》,1940年代办“独立时论社”,1949年创办《自由中国》。1938~1942年出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193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1946~1948年任北大校长。1949年去美国。1952年返台,1957年始任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2月24日在台北病逝。
如何评价胡适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在建国之前,胡适可是著名的战犯之一。
相反,鲁迅是我们树立的一个文化标杆,说他是反抗旧社会的文化斗士。
有意思的是,鲁迅30年代的历史却不太被人了解,社会上普通老百姓基本不知道。
萨沙对鲁迅还是比较了解的,他从30年代开始其实就同我党在合作。
我党排在上海的地下党,有个重要的负责人叫做冯雪峰。大家也许不敢相信,鲁迅有些文章其实是冯雪峰写的,给鲁迅过目以后署名鲁迅而已。这些文章都是有着浓重政治色彩,换句话说鲁迅几乎成为我党的外围党员,最低程度也是合作者。
对于胡适的历史,这里不做太多点评。
他同鲁迅其实也没有什么恩怨,至少没有当面的恩怨。
鲁迅曾有两次骂胡适骂的很厉害,都是有原因的。
第一次是1924年,北京女师大事件。
当时鲁迅突然站出来支持北京女师大被开除的女学生,许广平等人。
此时的前因后果很长,本文也不做评价。
关键是鲁迅要求罢课甚至解散女师大,胡适却不认可。胡适认为这10年学生在四处搞运动,搞得大学一片混乱,连基本的教学都难以开展。
女师大的事情无论如何解决,不应该连累整个大学关门。
胡适并没有针对谁,而是发表评论:“学校为教学的机关”,应“脱离一般的政潮与学潮”。
没想到,鲁迅对此极为恼怒,立即开骂:出卖灵魂、丑态而蒙着公正的皮、催人呕吐。
两人从此彻底没有交往,而胡适也对这件事曾非常疑惑。
他评论了女师大几句,鲁迅为什么怒成这样?
几年后才知道,当时鲁迅在搞师生恋。他当时在女师大讲课,借此认识了许广平,后者慢慢成为他的女友。有人要开除他的女友,鲁迅当然要站出来保护。
只是当时这还是地下恋情,因为那个时代很难接受师生恋,被认为是有违师德的行为。
1933年鲁迅又有一次公开的大骂胡适。
这是因为当时鲁迅是“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成员。
当时这个同盟以民间组织形象出现,胡适等人也曾参加,目的是推动中国民权的发展。
但是,我们今天知道,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背后其实是共产国际在支持的,甚至可以看做共产国际公开活动的一个组织。
胡适发现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情况不对,开始有所批评。
当时共产国际交给“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一个重要人物,就是救出牛兰夫妻。
这个牛兰可不是普通人,他叫做雅各布·马特耶维奇·鲁德尼克,是共产国际国际联络部在上海的秘密交通站负责人,负责转送各种文件和经费等。
牛兰知道共产国际很多秘密,以及在上海的乃至半个中国的谍报网。如果牛兰被捕后叛变,共产国际必然受到惨重打击。
当时“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推出一个运动,就是“无条件释放一切政治犯”,理由是政治犯在监狱中遭到恶劣待遇,目的就是为了营救牛兰。
胡适此时就体现了一个书呆子的迂腐,他刚刚去北平监狱,用英语与被关押的苏联塔斯社驻北平记者刘质文(地下党)进行了长谈。由于看守听不懂英语,胡适认为刘说的都是事实,他没有遭到什么特别的虐待。
当时胡适还是同盟一员,接到了同盟要求控诉北平监狱的信件。但胡适认为他看到的现实并不值得控诉,犹豫不决。
就在此时,突然出现了伪装成胡适的信件,大骂北平监狱就是人间地狱。
胡适为了表明同信件无关,公开说说出自己看的真相,还说:“民权保障同盟不应当提出不加区别地释放一切政治犯、免予法律制裁的要求,如某些团体所提出的那样。……政治嫌疑犯必须同其他罪犯一样,按照法律处理。”
此举捅了马蜂窝,一周后胡适就被开除出同盟,鲁迅不但投票同意,随后开始对胡适的各种大骂。
在鲁迅看来,胡适加入同盟就是同路人,怎么在关键时候窝里反?就是个叛徒。骂叛徒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在这之前,鲁迅骂胡适还多少留有余力,以讽刺讥笑为主。
之后鲁迅骂的话,就非常难听了:胡适博士不愧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军师;常发谬论,都和官僚一鼻孔出气,南方已无人信之;为虎作伥却又标榜仁义道德的帮忙文人;不但骗人,还骗了自己。
直到鲁迅去世之前,他一直都在骂胡适。
有意思的是,胡适却从没有反骂过鲁迅,甚至对鲁迅颇为夸奖。
虽同鲁迅不和,胡适同鲁迅弟弟周作人却有交往。胡适给他的信写道:“生平对于君家昆弟,只有最诚意的敬爱,种种疏卫和人事变迁,此意始终不减分毫。”也就是说,胡适对周家兄弟保持尊敬心理。
鲁迅的三弟周建人由于学历不高,久久没有工作,胡适得知后,为他在上海商务印书馆谋了份工作。
1936年10月,鲁迅病逝,接着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
众所周知,鲁迅身边总是围着一群文艺青年,尤其是不太出名的作家。这些人很明白,只要文坛大师鲁迅愿意提拔他们一下,他们就会迅速得到名气,事业上会有很大帮忙。
鲁迅生前,这些人多百般迎合他,什么肉麻的恭维话都说过。
现在鲁迅死了,这些人发现无法提拔自己了,就“喇叭倒过来吹”,转而大骂鲁迅。
在鲁迅生前,苏雪林对鲁迅大加赞美,在鲁迅面前谦虚的称自己为“学生”。鲁迅去世后,苏雪林突然开始对鲁迅人身攻击,对他文学事业个人品德所有行为进行全盘否定。
鲁迅刚死1个月,苏雪林致信胡适,痛骂“鲁迅的心理完全病态,人格的卑污,尤其出人意料之外,简直连起码的‘人’的资格还够不着”。胡适在回信中却说:“但我以为不必攻击其私人行为。……他已死了,我们尽可以撇开一切小节不谈,专讨论他的思想究竟有些什么,究竟经过几度变迁,究竟他信仰的是什么,否定的是什么,有些什么是有价值的,有些什么是无价值的。……凡论一人,总须持平。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方是持平。鲁迅自有他的长处。如他的早年文学作品,如他的小说史研究,皆是上等工作。”信中,胡适还替鲁迅辩诬,说他的《中国小说史略》并非抄袭之作。
只是,胡适对鲁迅却有自己的看法,下面摘录一段:1956年,胡适致函朋友雷震:“你们在台北若找得到《鲁迅书简》,可以看看鲁迅给胡风的第四封信,就可以知道鲁迅若不死,也会砍头的!”1959年,胡适又对吴相湘感慨:“鲁迅……他若不离开北京,可能不会演变到后来那样子,我看他1935年给胡风的信,很感觉他晚年很痛苦,但已无法子解放自己了。”
拥有36个博士学位的胡适是怎样读书的
其实我有一个朴素的读书观点,就是少说话,多看书。如果你能够做到每周读一本书,应该就不用问这些问题了。
之前读过《如何阅读一本书》,但是个人觉得并不适合。并且该书的学究气太重,看了一遍就不再看了。
另外说一下,胡适先生的36个博士学位大多是名誉学位,不足挂齿。他以提倡白话文而知名,以思想家文学家和哲学家而知名。胡适师从美国的杜威,并且受到了杜威的强烈影响。而杜威的哲学是实用主义,因此胡适虽然有文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的头衔,但是他获得36个博士学位是其社会活动家的表征,如果以这点儿证明其学术能力和读书能力则是大谬不然。
正在读博士的我,真的了解读博的苦逼程度,想一想就知道这些博士学位怎么来的啦。不要迷信。
不过胡适先生有句话非常适合回答,如何读书:
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胡适
这句话用在读书上,足够了!其它的不要想太多。我们知道的读书方法再多,也不如踏踏实实的认真读一本的收获多!
再次谢谢悟空小秘书的邀请。
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胡适为何认为京剧和律诗都是下流的
胡适在警示后人,与其在艰难中负重前,倒不如轻装上阵。我们必须和世界赛跑,假如落伍,等待我的是所有的灾难和痛苦。而不是幸福与平安的降临。落后的文字,将束缚人们的思想与创新。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