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心学是否被过誉

互联网 不建议 2023-08-22 02:09:10 -
王阳明作为明代著名思想家,文武兼备,为什么会如此短寿呢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王阳明的心学是否被过誉的一些知识点,和王阳明心学不建议年轻朋友看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王阳明的心学是否被过誉
  2. 王阳明的心学和现实的差距,真的适合当代社会吗
  3. 看王阳明的书初学者买哪一个版本
  4. 为什么越学习阳明心学越感到不安呢

王阳明的心学是否被过誉

王阳明的心学有很多内容,最有趣有名的可能是“知行合一”。它对我们现在依然有指导意义。我分享一下我的理解,未必符合原意,仅供大家参考。

以前有说“知易行难”,知道是容易的,做到很难。就像戒烟,谁都知道烟草对身体不好,但是抽烟的人还是很多,知危害而难以付诸行动。

又有说“知难行易”。别人再怎么教你骑自行车,理论掌握一大通,不如自己上去亲自骑一下学得快。

王阳明说,不是知易行难,也不是知难行易,是知行合一。

什么意思呢?

还是从上面两个例子谈谈吧。

戒烟的例子。你怎么知道烟草不好呢?别人告诉的,前人的知识。可是仅仅知道(知),没有亲身体验过抽烟带来疾病的痛苦(行),自己就抱有侥幸心理,再加上缺乏执行的毅力,所以这样的知没有起到指导行为的作用,和不知差不多。

骑车例子虽然看着和戒烟例子不同,其实也仔细一想是差不多的。

知的获取一般来自于行,反过来再指导行。缺乏行的实践,从别处获得的知识,得到轻易,执行却很难。这不是真正掌握的知(真知)。

是不是学到所有的知识都必须从头实践一遍,才算真正掌握呢?不是,也不可能。有个现成的例子:王阳明本身也是文官,放下兵书就能上战场,战无不胜。他是怎么做到的?

我相信,当他看兵书的时候,绝不是随随便便地看,哪怕倒背如流也是不够的。一定是设身处地假象,在某种场景,自己是敌人怎么办,有哪些进攻办法,这些进攻方法会有哪些迹象,自己怎么判断对方采用哪个办法,自己能有什么应对,打不过怎么拖,打得过怎么打……只有把各种情形都想透了,才能掌握打仗的精义,而不是纸上谈兵。因此他才能在从没带兵打仗,敌众我寡的极端恶劣情况下,扭转战局立下赫赫战功,成为一代军事家。

这样的知,虽无“行”之名,但有“行”之实。

我们既要重视知识的获取,也不要轻视实践。现在很多知识得来容易,但是要亲身体验,才能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实践的时候也要重视提炼出背后的道理,根据知识不断调整自己的行动,来更好的完成工作。知道的知识,就应该贯彻执行,不要因为懒惰或者其他外界原因而懈怠。不能改变行为的知识都是没用的知识。

这就是知行合一。

哲学最大的意义就是,它是普适的。虽然心学诞生于几百年前,但是它的思想在现在依然非常有价值。只要有价值的,都应该学习,这也是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心学和现实的差距,真的适合当代社会吗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旨在呼喚人的本体意,看重強调个人本身的价在和自我人性的修养。心学对现现在也具有深刻的意义。历来主张对古代传统文化汲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狭隘思想的人看见是“病书”。豁达开怀的人读出一种陌生的灵感。

看王阳明的书初学者买哪一个版本

作为初学者,建议你购买以下版本的王阳明的书籍:

1.王阳明《传习录》(曹宗言校译本):这是《传习录》的经典版本之一,由曹宗言进行了校译,对原文进行了注释和解释,对初学者来说非常友好。

2.王阳明《传习录》(罗贯中校注版):由罗贯中进行注释的版本,注释详细,能够帮助初学者理解王阳明的思想。

3.王阳明《传习录》(杨澄甫注解版):这个版本由杨澄甫进行注解和解释,能够提供对王阳明思想的深入理解,适合希望深入研究的读者。

除了上述版本,你也可以选择一些经过编辑整理的选集或导读版本,例如《阳明心学简介》、《王阳明读本》,这些会以更简明的语言和更浅显的方式介绍王阳明的思想,也适合初学者阅读。

无论选择哪个版本,建议在阅读过程中结合其他相关的解读或研究资料,以获得更全面的理解。

为什么越学习阳明心学越感到不安呢

对“知行合一”的理解不够。

“知行合一”是心学思想的大成,也是核心。知易,而行难。《传习录》曰: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有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

当时读到这段如醍醐灌耳。今人做事,绝大多先立志而后行。凡人多是空励志,以至说多做少,最终落空。

知行合一是为良剂。知不弃行,行不离思,慎思之,笃行之。

四句教的重要性和意义。

我个人非常喜欢王阳明,《传习录》读了几遍,仍感觉一知半解。对于“四句教”我的理解:四句话要一起来读,如果单独读一句,就片面了,不能真正理解阳明先生的意图。四句教是心学大成之言,跟“知行合一”一样,都是阳明先生的重要思想,有的人片面的只读第一句,怎么能理解四句教的精髓呢?

“四句教”即明朝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王阳明晚年所述的: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一般视此四句为王阳明对其大半生学术思想的概括性论述。他明确指出:心的本体晶莹纯洁、无善无恶;但意念一经产生,善恶也随之而来;能区分何为善、何为恶这种能力,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而儒学理论的重点之一---格物,在这里就是"为善去恶"。真是画龙点睛,简易直接,不偏有,不着空,直趋中道。

让我们再来解读“无善无恶心之体”这句话:王阳明说:“心即理”,心之本体是判断善恶的标准,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符合本心的就是善,不符合本心的就是恶。所以做圣人的道理不必去向外寻找,只要反过来向自己的内心去寻求就可以了。既然如此,为什么说“无善无恶是心之体”呢?其实,正因为心之本体是判断善恶的标准,所以才说它无善无恶。比如:法律是判断一个人的行为合法还是非法的标准,那么法律本身是合法的,还是非法的呢?我们当然不能说法律是非法的,可我们好像也不能说法律是合法的啊。心之本体也是如此,我们既不能说它是善的,也不能说它是恶的,只能说它无善无恶。

对"四句教"之理解阐说历代来存有争议,为明思想史的一大议题。

有积极的张扬者如王龙溪,有谨慎的存疑者如清儒李绂,有否认者如刘宗周、黄宗羲师徒,有激烈的批判者如王夫之、颜元、张烈、顾宪成之流。明末顾宪成直接反对王守仁的"无善无恶心之体"。他说以心之体无善无恶,合下便成一个空。空则一切解脱,无复挂碍,何善非恶?以无善无恶只是心之不着于有,究竟且成一个混。混则一切含糊,无复拣择,何恶非善?这个批抨揭露了王守仁思想的矛盾,通过东林书院的传播而影响很大。王夫之则批评王守仁“天泉付法”,认为王守仁的说法是模仿禅宗。以后四句教的论争就逐渐沉寂了。而四句教之间的内在关系,被后世这些所谓大儒所肢解,而断章取义。这四句话是连续的四句话,整体的四句话,而不是独立成义,独立成义的理解就过于片面,无法理解此句精髓。

王阳明五十六岁时将自己的思想归纳为四句,就是我们今天讨论的"四句教”。嘉靖六年(1527)王守仁奉命将出征广西,他的学生钱德洪与王畿对理解王守仁这四句话,发生了分歧。钱德洪认为这是教人的定本,王畿则认为这只是权宜之法,若心是无善无恶的心,那么意、知与物也皆是无善无恶的了。两人在天泉桥问王守仁,王守仁解释说,他的教法,本来有两种:"四无说"一悟本体,即是功夫,是为上根人立教,但世间上根人不易得,若轻易用此教法,恐只养成一个虚寂;"四有说"则为中根以下人立教,因这类人有习心在,故要求在意念上用为善去恶的功夫,如果都用"四有说",则上根人兼修中下,自无流弊。这次谈话,又被称为"天泉证道"。

关于“四句教”的思想,我认为自古以来,理解的便理解了,能掌握王阳明先生思想的精髓,为已所用,知行合一。不理解也就不理解了,包括片面或批评之流,只是发表自己看法罢了。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无论何时,是否理解,不可否认的是王阳明先生的思想会一直指引着我们,“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有的人死了,但还活着,伟大的人永远伟大。

《传习录》是王阳明先生的代表作,也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一部中国传统国学经典。

“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心学”发展和王阳明思想的重要著作。“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是王阳明著作中重要的思想,都是强调道德的自觉和主宰性。《传习录》也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不但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也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活泼生动、善于用典的语言术。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先生最出名的四句教,跟知行合一一样,都是需要不断去揣摩和理解的,有时不安还是未理解透,还需学习。

心学是伟大的。先生的思想虽然已过千年,但仍然光芒万丈,意境深远,时刻指引着我们自省、慎独、求知、前行。

关于王阳明的心学是否被过誉和王阳明心学不建议年轻朋友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王阳明心学4大惊人智慧 百病不侵,逆转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