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独生子女已经步入中年,他们大都逃不开这两个难题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如何看待有些家长过分保护孩子的这种行为的问题,以及和父母为什么不建议护小孩子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为人父母,永远不要穷养孩子,你认为呢
  2. 父母对孩子总是苛责,孩子会得精神病吗
  3. 为什么父母生病都要找女儿管却任由儿子不过问也不管
  4. 如何看待有些家长过分保护孩子的这种行为

为人父母,永远不要穷养孩子,你认为呢

穷养富养通常分为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两个维度,两者相辅相成。

一、物质层面:适当的“穷养”

适当的物质满足同样是教育中的必须,由此也带来一定的精神满足,让孩子拥有快乐童年,但必须适度,不能孩子提什么就满足什么,否则就是娇惯溺爱,只会害了孩子。

其实,孩子的内心是纯真的,对价钱并没有概念。有时,一张废纸孩子拿去叠个小纸船,都能高兴半天,但昂贵的东西孩子未必喜欢。读懂孩子的内心,了解孩子的喜好,适当地给予满足,同时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和勤俭品质。

同时,在不同年龄段要让孩子参与不同的家务劳动,不单是培养基本的劳动能力,更培养孩子感恩的品格,而且劳动中包含各学科知识,对学习也大为有益。

(图片来源:网络)

二、精神层面:尽可能富养

物质层面经常会受条件所限,有时父母也无法左右,但精神层面父母基本能掌控全局。

孩子最需要的,就是一个宽松有爱的家庭。父母在孩子最需要的时候,给予孩子充足的陪伴与呵护,滋养孩子的心灵,带给孩子足够的心理营养,这是健康成长的基本前提。

沉迷手机、排斥学习的孩子比比皆是,大多是因为心灵上的缺失,因此把手机作为唯一的精神支柱,对学习更提不起兴趣。

总而言之,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是家庭教育的第一法则,和物质条件无关,缘于精神层面的富养。

父母对孩子总是苛责,孩子会得精神病吗

看到这个题目,首先想到了现在不少教育理念被乱用、瞎用的现象。以前的社会和现在的社会差别在于信息的传播速度,以前的孩子和现在的孩子差别在于心眼多少。

为什么这么说?以前的孩子被父母批评了,可能哭,或者忍,或者更加努力。现在的孩子稍微批评一下,就会拿老师的话顶撞父母,拿所谓的“正面管教”反驳父母。

如此,父母对孩子总是苛责,到底会不会造成孩子得精神病呢?其实,有好几种可能。

一、父母过度苛责孩子

父母对孩子苛责,看什么程度,如果只是一般的苛责,比如对孩子的要求比较高,孩子可能会有点完美主义,不一定会有精神病。但父母如果过度苛责孩子,那么这个孩子无疑是心理不健康的成长,他有可能:

1.过度自卑

由于经常被苛责,没有得到过肯定,孩子成年以后一直沉浸在成长阴影中,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做事缺乏勇气和魄力。

但,当一个人潜意识将自卑视为自己的弱点,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自卑,这时候就会显示出自负或者强势。

2.神经症(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

由于经常被苛责,孩子在内心觉得自己不配得到爱,甚至有点无价值感。童年期间也许不会有什么出格的表现,但到了青少年期,就会渐渐显露出抑郁症、强迫症或焦虑症的症状来。

研究表明,这些神经症和一个人的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不止原生家庭,学校和社会也有责任。

3.偏执型人格障碍

有调查显示,偏执型人格障碍就是在一种被长期苛责、否定、嘲笑的环境中成长的,这个环境可能是来自父母的苛责,也可能是来自学校老师发动全班同学的嘲讽。而当他受到嘲讽或苛责时,又没有人帮他疏导情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尤其同时家长控制欲很强,什么事都要替他安排的时候,这个孩子得不到证实自己的机会,慢慢的开始怀疑周围的人轻视自己,从而形成偏执型人格障碍。

二、父母过度鼓励孩子

有一部分心理学说,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很大。但其实,对孩子成长影响大的不止是原生家庭,还有学校和社会。

为什么这么说?说一个现实的状况。今天的社会不知道受了什么影响,主张各种所谓的“正面管教”,却又运用不当,而是一味的要求家长表扬孩子,耐心和孩子讲道理,甚至在学校里也不允许老师批评孩子,说是会造成心理阴影,但是实际上,上一代直到我们这一代,有多少人很极重的心理阴影,反倒是现在的孩子稍微有一点点不如意,就出各种状况。原因在哪?在社会过度宣扬“鼓励和表扬”,否定“批评”,以至于现在不少家长对孩子是采用极端“肯定”式教育。

怎么个极端肯定法?比如说,孩子把画了副画,“好棒哦,好棒哦”;孩子拿钱买东西,“宝宝真棒,要懂得花钱”;爷爷奶奶给孩子盛了点菜,孩子不想吃,“你不要自己想盛什么就盛什么,要问他吃不吃”……这种就是极端肯定式教育,本质上和溺爱没什么区别。什么都以孩子为中心,没有教他做人的道理。”

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是自我中心的,玻璃心的,不懂得为他人设身处地的着想,甚至可能被养成一头白眼狼,甚至培养成表演型人格障碍。因为不管他做什么,大家都是夸,都是护,舍不得责备,所以他的人生观里,自己永远是对的,自己这么做永远有观众。

三、总结

因此,教育孩子,既不能过度苛责,也不能过度肯定,要拿捏得当。

俗话说,“凡事过犹不及”。有一个宝妈曾经分享过自己教育孩子的经验,“现在社会上各种所谓的理论什么的,还不如我自己总结出来的简单粗暴有效。你试着和孩子讲道理,结果孩子道理比你还多,因为同样的信息,你看得到,孩子也看得到,与其说教育孩子,倒不如说和孩子斗智斗勇。”而这位宝妈朋友教育出来的孩子确实很棒,错了就认错,你表扬她,她高兴;你批评她,她虽然不高兴,也不会过分,而且很喜欢和别人分享。很阳光。

为什么父母生病都要找女儿管却任由儿子不过问也不管

之前老公住院,小手术,我去照顾了一个星期。同病房有两位估摸60+的阿姨,均是女儿在照顾,其中一个病情较为严重(简称A),床前始终离不了人,她女儿就白天夜里都在医院守着。期间,儿子儿媳露面两次,都带有看病人常备的水果和牛奶,在病床前陪着母亲说了会儿话,待了不到一个小时就走了。接下来才是亮点,另一位阿姨(简称B)闲聊道,刚来的那是你儿子吧?A笑眯眯地说,是啊,儿子儿媳孝顺,听说我住院了,非要来看我,我都说了他们忙,不让他们来。B接话,一看这儿子就是能干的。A骄傲地说,我儿媳也能干,比儿子还强一些。我住院儿子还拿钱了的。不像我女儿,嫁了个男的,没本事。她脾气还大,我分家产的时候还埋怨没给她。她自己活该,自己男的没本事,还指望娘家的财产,我们家两套房子,我都说了,都给儿子。她还一脸不高兴。B很赞同,说,我也是,家产都给儿子了,给女儿干嘛,他们以后有男方的家产,她男方多她就多,少她就少,反正我是要留给儿子的。话音刚落,A女儿打饭回来了,A和B互相对视一眼,就打住了话题。

B的儿子,我从始至终没有看到过,但是B在言语之中也有维护之意。

这两位阿姨,年龄相仿,均是女儿在床前照顾,话里话外没有听出一丁点儿对女儿的感激,连起码的认可都没有。我想,如果这两个女儿知道母亲的想法会不会摔了盆就走,还是会心疼自己母亲,继续忍气吞声照顾毫不感激的母亲。这两个女儿年龄已是中年,我想她们肯定也已为人母,也有自己的小家庭需要照顾,可是她们没有推卸责任,尽心尽力。

这事儿其实给我很大的震撼,我是独生女,从没有想过子女成年以后还有这样的重男轻女区别对待。在我感觉,他们好像只对金钱的付出有感觉,对生活上的付出直接忽视。比如,儿子继承家业,就是继承财产,女儿就该继承男方财产。但照顾生病老人,就该女儿照顾(不拿钱)。就是说,出钱不出力,出力不出钱,两个选择。当然,有些女儿在父母住院后也拿了钱,但是老人家可能直接就忽略不计了。估计是觉得这是女婿拿的钱,是外人给的,相当于白捡的,而儿子拿钱,那就是自家人拿的,就感激不尽。

说到底,就是觉得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而儿子,那是真真儿自家人。

如何看待有些家长过分保护孩子的这种行为

谢邀!(本人从事教育工作,希望能结交一些朋友)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待,为什么家长会过分保护孩子?(只谈妈妈)

一个过度保护型母亲是怎样形成的,她有着怎样的过去呢?

她可能经历过:

1.孩子得来不易,经历了千辛万苦才生下这个孩子,来之不易,必将处处精细;一碗粥,一碟菜,都是精心制作,生怕有一点闪失。

2.孩子从小体弱多病,养育艰难,必将事事谨慎;嘘寒问暖,就连穿衣打扮都处处上心,料理妥当。

3.愧疚感的补偿,即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经历过因照顾的疏忽带来的严重后果,比如造成孩子被烫伤等身体上的重大创伤,这对照顾者也是一个创伤经历,未能好好修复,内心形成愧疚,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对孩子的需要过度警觉型的照顾行为某种程度上是创伤事件的后遗症反应;

4.母亲自身成长经历影响下形成的个性特征中,习惯担当照顾者角色,在照顾者角色中满足自身潜在的价值感需要;不光生活上延续着无微不至的照顾,泛化到连精神上也开始代替保护做一些事情,落了作业送过去,不去学校了帮忙撒谎请假……,避免他受批评,避免受挫折。

5.一种无意识补偿动力的驱使,即母亲自身过去的成长中未得到很好的照顾,通过对孩子的照顾获取补偿性的满足,以致过度,但是并未觉察。

6.其它以上任何未提及的可能性…

一个过度保护型母亲的个体行为方式,可能由一个或多个因素作用着。来到一个家庭中,通常有着一个配合她这种行为方式的丈夫和孩子,多年默契,共筑并不断彼此强化着这种互动,维持着这种平衡。

就这样,日积月累,从生活物质,到精神世界,处处都在为孩子做一点什么;孩子,也习惯了接受母亲做一些什么。天长日久,母亲离不开对孩子的照顾,孩子离不开对母亲的依赖,直到孩子的身体和自我意识发展,表现出反抗,这种平衡局面开始被打破。正所谓不破不立。

破局,不仅意味着孩子的新成长阶段到来,更是一个家庭的成长机遇的到来。这是一个痛苦和挣扎的过程,就如破茧成蝶,进入新生阶段,从来都要经历分娩般的阵痛,甚至痛不欲生。就如日本分析心理学家河合隼雄说的,对孩子来说,长大其实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然而,对于母亲,对于家庭,何尝不是

现在,母亲的痛苦是无人能体会的。面前这个曾经贴心乖巧的孩子,自己呕心沥血的付出对象,如今对自己总是横眉冷对,怒目相向,心痛,不是万箭穿心可以形容,失望,也不是坠入深渊能够描述,愤怒,更不是火山喷发能代以象征的。

从面对孩子的反应惊愕万分难以接受,愤怒否认到伤心欲绝,再到逐渐接受,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应对策略,这个过程可能很长也可能很短,因着家庭每个成员行为方式的弹性不同而不同,也因着家庭本身对规则的调整能力和弹性而不同。通常越是坚守着过去的方式不肯放手,各自执着于证明“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的”的信念个体,在这个过程中越是痛苦不堪。

痛苦的到来,糟糕的变化,不是一种挫败,而是一面镜子,一个回应信息,痛苦在告诉我们:“有些东西需要改变了!”,“这是一个成长的机遇!”当母亲愿意这样思考和看待这一切的发生,痛苦的过程可能就会缩短,前进的进程可能就会加快了。

当然,未来,母亲需要从过度保护到逐步退场。

那么过度保护会带来什么后果?

过度保护的危害,让孩子有一种错觉:自己身后永远有一双手

对每个人来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何况是孩子?“酸甜苦辣都是营养,生活百味都要体验。”如果把磨难和体验全部省略了,一切都替孩子包办,看上去是顺利了,是舒适了,结果却使他软弱而闭塞,胆怯而无能。

甚至有人曾经直言不讳地说:“我一直以为我长大了,其实没有。我本可以长大的机会都被父母夺走了。”

如何看待有些家长过分保护孩子的这种行为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父母为什么不建议护小孩子、如何看待有些家长过分保护孩子的这种行为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家长这几种行为看似小事,其实会伤害孩子一生,别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