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为什么不开挖

佚名 不建议 2023-08-21 14:54:53 -
探秘丨乾陵61尊石人像为啥都没有头 老咸阳都不知道,秘密原来是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乾陵为什么不开挖和为什么不建议挖茂陵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乾陵为什么不开挖以及为什么不建议挖茂陵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乾陵为什么不开挖
  2. 霍去病墓会被挖掘吗
  3. 为什么没有人尝试探索秦始皇的陵墓
  4. 古代的墓长什么样子

乾陵为什么不开挖

定陵出土的丝织品不敢动,一动就成碎末了;法门寺地宫出土的文物,特别是丝绸,至今放在冰箱里冷藏不敢拿出来示人;当年挖掘在水里泡着的马王堆墓时,有一片藕片在水里漂着,很漂亮,可拿出来一见阳光就烂光了,跟鼻涕一样,只有痕迹,没有样子了;马王堆里的文物刚挖出来的时候,非常光鲜,但一天天看着它变化,却毫无办法,太无奈了……看到这些,就知道,开挖乾陵很简单,但挖出来的文物如果没有能力保护,挖出来还有什么意义?

(乾陵开挖容易,但挖出来的文物如何保存好是个难题。)

乾陵埋葬着盛唐时期的唐高宗李治和大周皇帝武则天,是我国仅有的一座两个帝王的合葬墓,也是目前所知唯一没有被盗掘过的唐代帝王陵墓,被誉为“唐陵之冠”。从其墓道被发现一直到2000年,陕西省一直想要挖开乾陵,但都没有被批准。

原因在于:其一,开挖定陵的教训,让人们认识到没有保护条件下就开挖帝王陵墓,是可悲的,等同于破坏文物;其二,周总理的“我们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后人来完成”的批示成为帝王陵不能开挖的规矩,也成为乾陵不被允许开挖的重要原因;其三,考古学界已经认识到,挖宝式的考古方式早已被国际学界唾弃,文明的成果不能当成商品,抢救式发掘并非最佳的文化遗产保护方式。

1.民工差点打开乾陵地宫,陕西曾拟定1959年7月1日打开地宫

(关中唐十八陵,保存相对完好的,要数乾陵了。)

最近去了一趟关中,看了关中唐十八陵中的两个陵墓,建陵和昭陵,都是依山而建,这是唐陵的特色。陵墓依山而建,也就是挖空了山成为墓穴,按说是很坚固的了,但唐陵的命运却很悲惨。《新五代史》中记载,有个叫温韬的节度使,将关中的唐陵挨个发掘了个遍。尤其是昭陵,墓也打开了,里面的珍宝抢掠一空,李世民的骸骨也被弄了出去,被富豪们当作文物收藏,北宋建国后宰相赵普特意花高价将李世民的骸骨购买下来,重新安葬。但这个温韬,挖遍唐陵,“惟乾陵风雨不可发”,意思是,挖的时候刮大风下大雨,没挖成。没挖成的原因,还是因为其山上的石头太坚固。

《新唐书》就说,“乾陵玄阙石门,冶金固隙”,十分坚固了。后来,又说黄巢40万大军挖了几年,也没有把乾陵打开;民国时期孙连仲的部队炸开了三层墓道石条,传说在爆破中突然出现了一条黑烟龙,卷得飞沙走石,砸死了7个士兵,孙的人马害怕了没有再挖等等。至于乾陵到底有没有挖开,或者被盗,也很难说,也有争议。

(乾陵的地宫差点被民工撬开,当然,其地宫应该不是这个样子。)

直到1958年11月27日,修建西安到兰州的西兰公路时,几个农民在梁山开山取石时,发现了雕刻整齐的石条,就报告给乾县人民委员会办公室,找到一个姓杨的干部,说不小心把武则天的陵墓炸开了。

杨干部赶紧报告给书记、县长,俩领导不相信,就让杨干部去现场考察,果然有石条。回去报告给县长书记,俩领导便上报给省里。12月4日,陕西省文管会听了汇报后,就派人去现场勘查,清理出了墓道口。这是乾陵墓道第一次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勘查清理时,当时有民工要撬开金刚墙,眼看着要打开了,被一个叫杨正兴的阻止了。这让乾陵躲过了一劫。不然,以当时的条件和环境,很可能乾陵的文物如定陵的文物一样,毁于一旦。

杨正兴要汇报给上级之后再做决定。他回到省城汇报后,省委一班子人大喜,如果能把乾陵打开,肯定对发展陕西大有好处。于是,陕西省当即成立了“乾陵发掘委员会”,并拟定在1959年7月1日打开乾陵地宫大门。

2.郭沫若力劝挖开乾陵,周总理回他:“十年之内不开帝王陵”

(周总理的一纸批示,让乾陵和其他帝王陵得以幸存下来。)

后来,这个委员会可能感觉到自己的决定是不是有点太仓促了,是不是要给国家文化部请示一下?他们吃不准省里有没有这个权利,就派人到北京向文化部及有关领导汇报。那时,全国还没有发觉帝陵的法律条文,文化部也弄不清楚这件事究竟该谁来管。为了慎重起见,便给周恩来总理送上了一份“乾陵发掘计划”。这个时候,周总理已经获悉定陵的发掘情况太差了,当然知道发掘乾陵的分量了。还有个情况,就是当时全国发生了大的自然灾害,他手里没多少钱,多少大事都没法办。于是总理提笔在报告上批示:“我们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后人来完成。”

(郭沫若极力主张打开乾陵,就是想看看《兰亭序》的真迹。)

当时听到要开挖乾陵时,有个人特别兴奋。这个人就是郭沫若。他盼望有生之年能亲眼目睹传说中保存在地宫中的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手迹。所以,他打算以与周总理多年的老交情以及中国社科院院长的身份说服周总理。但当他讲完开挖乾陵的好处及必要性后,周恩来总理只说了一句:“十年之内不开帝王陵。”

此后,不主动挖掘帝王陵成为一项中央政策延续至今。在当时,多少地方都准备大动干戈挖自己地盘上的帝王陵,听了这话,估计小心脏都摔得稀碎稀碎的。

当然,郭沫若的心也是稀碎的,他失落之余,写下了“待到幽宫重启日,延期翻案续新篇”。到死,他也没有“延期翻案”。

3.定陵教训:万历尸骨被烧,丝织品一动就成碎末

(定陵挖掘后,不少出土的文物没有能力保存,是一个永远的遗憾。)

周总理之所以不让挖掘乾陵,是因为挖掘定陵的教训太深刻了。

是谁最先提出挖掘帝陵这一建议的,至今不可考了。但有案可查的是,1955年10月4日,由郭沫若、沈雁冰、吴晗、邓拓、范文澜等联名起草的《关于发掘明长陵的请示报告》,可能是最早的。这份报告很快也到达了陈毅副总理和周恩来总理的案头。

这份报告让人很惊讶,因为发起人吴晗是北京市主管文化的副市长,又是著名的明史专家。当时的文化部文物局局长郑振铎、中科院考古所副所长夏鼐都很震惊,极力劝说称,当时的技术水平还难以承担这样大规模陵墓的发掘工作,出土文物在保存、复原方面的技术也不过关。但吴晗反驳说解放后人力物力有条件胜任这项巨大工程。郭沫若、吴晗还特别在中央领导人那里加强宣传攻势。最后获得了毛泽东的首肯。

(定陵出土的丝织品,用涂料防腐,涂料老化龟裂,丝织品跟着碎裂,太可惜了。)

随后,“长陵发掘委员会”成立,但阴差阳错,长陵发掘进展缓慢,便转移到了定陵。1957年5月,考古人员使用铁铲、手电筒等工具,打开了定陵地宫,取出丝绸、青花瓷等大量文物。但正如反对的人们所说的那样,出土的艳丽的丝绸很快变得类似树皮,大量文物未保存下来,万历皇帝的尸骨更是被红卫兵焚毁了。

最可气又最可笑的是,1959年9月30日早晨,当时的博物馆办公室主任指使民工说,上级要来检查,让他们把地宫清扫一下,把万历皇帝等三人的棺椁清理掉。这三个棺椁,被几十名警卫战士推进了山沟。一个星期后,考古大师夏鼐知道了,赶紧让博物馆找回来保护,但已经找不到了。被附近的村民捡走当木柴烧了。

(马王堆出土的文物,刚挖出来非常光鲜,但随后一天天地变化,毫无办法。)

定陵保存下来的文物,有些袍服的处理,都不尽如人意。比如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塑料加入软化剂涂在半腐的衣服上。这种涂料是不可逆反的,不久涂料老化龟裂,丝织品也随之碎裂,太可惜了。

1965年,郭沫若等人再提发掘长陵,被周恩来总理予以否决。这也是后来,乾陵要发掘时被周恩来总理否决的重要原因。

著名考古学教授宿白说,定陵出土的丝织品是一个教训。现在不敢动,一动就成碎末了,万历至今才三四百年历史,乾陵有一千多年历史了,怎敢保证万无一失?法门寺地宫出土文物,特别是丝绸,至今放在冰箱里冷藏不敢拿出来示人,不是足以说明保护条件不过关吗?

中国考古学会会长徐苹曾回忆,当年挖掘马王堆墓时,墓被水泡着,有一片藕片在水里漂着,很漂亮,可拿出来一见阳光就烂光了,跟鼻涕一样,只有痕迹,没有样子了。马王堆里的文物刚挖出来的时候,非常光鲜,但一天天看着它变化,却毫无办法,太无奈了。

4.挖宝式的考古方式早已被国际学界唾弃

(陕西一直想挖乾陵,但都没有得到批准。)

陕西方面想要挖掘乾陵的心思,自从发现乾陵墓道后,一直就没有停止过。

一位国家文物局的前领导透露,陕西方面力主开挖乾陵由来已久。早在1986年就提出过报告;1995年9月西安召开全国文物工作会议,陕西省领导又提出来,国家文物局还是不同意。2000那边老山汉墓发掘后,陕西又有人提出“抢救性发掘”秦始皇陵、乾陵的计划,都被国家文物局予以坚决的否决了。

陕西提出“抢救性发掘”的主要理由是乾陵处于地震带,可能在地震中遭遇破坏,而且它还属于喀斯特地形,地下水会毁损文物。当时北大考古学一位教授刚考察完秦陵,他认为,秦陵几千年都没有震坏,等几十年就震坏了?他勘探时发现秦陵地宫保存得相当完好,抗震性能很强,地宫也没有进水。同样,乾陵也应当如此。

(考古不是寻宝,挖宝式的考古方式早已被国际学界唾弃。)

考古学家宿白说:帝王陵有些省份为何一直主张要挖?无非是受经济利益驱动。

事实上,想要挖帝王陵的,都是把考古工作当成了广告,把文明的成果当成了商品,从上到下把它当作商品来对待。其实,考古本身只有一个价值,就是历史价值,但时下经济价值人们最愿意听,主政的也最愿意讲。

有著名的考古学家就呼吁考古界要去除浮躁,仔细想一想:我们挖帝王陵到底是为了什么,要考虑到这是全人类的文物遗产。挖宝式的考古方式早已被国际学界唾弃。

其实,发掘本身就是一种破坏,它与保护是一对矛盾。这种抢救式发掘是否就是最佳的文化遗产保护措施?这种仓促发掘究竟是真正在保护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还是在保护名义下的合法破坏?我们应该扪心问一问:我们究竟要抢救什么?我们该怎样对子孙后代进行交代?

霍去病墓会被挖掘吗

霍去病是民间百姓心目中的一代战神,可惜20多岁就英年早逝。关于这个问题,小冲特地花了两天的时间去查了关于霍去病墓的相关资料,个人觉得,不排除霍去病墓在日后被挖掘的可能,不过可能性比较小。下面是影视剧里的霍去病剧照。

如今所谓的霍去病墓,也就是现在茂陵博物馆所在地到底是不是真的西汉名将霍去病的真实墓地,学术界都存在很大的争议。下面逐段分析这个问题:

茂陵的守卫——霍去病墓

霍去病(前140-前117)是一位立下赫赫战功的西汉名将。他本是平阳公主的家奴,因才华出众,深受汉武帝赏识,并受到破格重用。他18岁因抗击匈奴有功,官至骠骑将军,封冠军侯,后任大司马。汉武帝时,霍去病曾先后六次出击匈奴,制止了匈奴贵族对边境的掠夺,解除了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立下赫赫战功。他病故时年仅24岁。

为了表彰其功绩,霍去病死后得以陪葬汉武帝刘彻。其墓建于汉武帝刘彻的墓地茂陵的东部1公里处,为一座仿祁连山形状的土冢,仿祁连山是为了表明霍去病在抗击匈奴时光复了祁连山。

墓前陈列着大型圆雕石刻,是汉武帝为了表彰霍去病的战功而立的墓饰。计有马踏匈奴、卧马、跃马、石人、人抱熊、伏虎、卧牛、卧象、怪兽、吞羊、野猪、蛙、蟾、鱼等十六件。这些石刻距今已有两千多年,是我国目前为止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大型石雕作品,具有很高的美术史地位。下面图里是最经典的马踏匈奴石雕及其他。

霍去病墓,是目前茂陵几个陪葬墓里保存最好的,它的幸运得益于国家的保护。

历经沧桑,幸运的被国家保护

因为汉朝实行厚葬的习俗,汉武帝的茂陵里都是金银珠宝,是盗墓贼觊觎的目标,先是汉赤眉军挖掘茂陵,再是董卓派吕布盗掘茂陵,之后黄巢起义几乎挖光了长安附近的皇陵,既然连茂陵都被挖空了,旁边的小小的霍去病陪葬陵自然不能幸免,也只留下了地上的石刻。

霍去病墓附近的这些石刻原有总数已不可考,明嘉靖年间因地震有的倒置,有的被淹埋。1949年以前原置于墓前的有9件,1957年新发现7件。1956年在霍去病墓前,当地政府设置茂陵文物保管所,把露天石雕移置在墓前新建的两廊内,后来成为现在的茂陵博物馆。1961年,霍去病墓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此之后,霍去病墓犹如获得了黄马褂,再也不怕别人来破坏了,也幸运地在此后在之后横扫一切的风暴中,避免遭殃。

所以,幸亏有了国家的保护,我们今天才有机会看到这些2000多年前的石像生。也正因为这样,挖掘霍去病墓除非官方主张,不然几乎不会发生。

天嫉英才,扑朔迷离的死因

如今的霍去病墓早已没有了昔日的沧桑感,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江南园林的仿古建筑,已经是当地非常著名的热门旅游景区了。大家可以看前后两个对比图:

上面是1914年一位法国人拍的的,下面是现在拍的。

只要是参加旅行团,必定会听到导游讲的这样一个霍去病之死的故事:话说,霍去病叱咤风云,所向披靡,令匈奴人谈霍色变,恨他恨得咬牙切齿。一个叫中行说的汉奸给匈奴人出主意,把病死的牛、羊尸体扔进水源,结果使得霍去病喝了被污染的水后,不幸染上瘟疫而死,时年24岁。也因为这个说法,民间人都说,历朝历代的盗墓贼都不敢盗霍去病墓,因为怕染上瘟疫。这是民间关于霍去病墓的一个古老的传说。下面是年画里的霍去病,他是民间老百姓喜欢的一个形象。

这个说法的可信度并不高,因为小冲觉得,如果真的是染上瘟疫,汉武帝不太可能允许他入陪葬墓。在与霍去病同时代的司马迁的《史记》中详细记载了霍去病死后的葬礼,从送葬队伍的出身来历到衣着打扮,再到墓地的形状,甚至连谥号的意义都做了解释,却只字未提这位战神英年早逝的原因,为何司马迁偏偏把这么重要的细节漏掉了呢?当时朝廷官方的说法是病死,但善用春秋笔法的司马迁却没有写,这说明,他并不太认可朝廷的说法。至于真相如何,也许有待未来的揭晓。

霍去病墓的真假争议

霍去病墓的封土所在的小山丘,在当地叫做“石岭子”,旁边原来有个“石岭庙”。1776年,即清朝乾隆年间,兴平知县顾声雷在山南侧立一石碑,将其定为“霍去病墓”,20世纪初,日本学者首先“发现”霍墓石刻,其后,国内外学者均以此为据撰写了几百篇有关霍墓石刻的论文,这些研究都承认顾知县所认为的石岭子为霍去病墓。

2009年,著名学者贺西林著文对此质疑,提出此山丘可能不是霍去病墓,而是一座祭祀用的仙山。其中一个证据就是,石岭子的位置在几个陪葬墓的中间,如果真为霍去病墓的话,其他五座陪葬墓则应对其具有“拱卫”作用。但用地位更高的卫青墓来拱卫霍去病墓,等于长辈位卑于晚辈,这明显不符合常理。下面是地图里的五个陪葬墓的位置,中间的为霍去病墓:

另外一个证据就是,根据当地村民的说法,石岭子上的小庙历史非常久,为什么古人偏偏在霍去病的坟墓之上建庙宇呢,这明显不符合中国人之习俗,建庙的前提是基于当地民众认为石岭子是“山”,而非墓葬,这也说明石岭子可能并非原先的霍去病墓,也可能其他几个陪葬墓才是。那么,如果这里是一个普通的山的话,根本就不具备挖掘的意义,会不会是古代的盗墓贼知道这个内情,所以也就不打这里的主义了。

ps:与霍去病墓现在修建得郁郁葱葱、亭台楼阁、热热闹闹相比,不远处的茂陵就破败荒凉冷清的多,下面是茂陵的现状图,其背后原因值得深思:总结一下:在汉武帝刘彻的茂陵周围,有大概400多个陪葬坑,之前看过一则新闻,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考古工作者清理了其中两个陪葬坑,发现了80具成年马的尸骨,这说明,针对茂陵陪葬坑的考古工作一直在有序的进行中,至于今后会不会开挖其中规模较大的霍去病墓呢,可能要看相关文物部门的决定了。目前来看,这里已经是一个热门景区,也具有重要的文化艺术史意义,人们都对神秘的东西感兴趣,一旦挖开了真相大白,万一真如上面那个专家质疑的,那里就是个土山,真的墓在他处,那这个景点也就失去了吸引力,负面作用不可估量,我很难想象会有人做出挖掘霍去病墓的举动。

爱书一族,谈古说今,欢迎您关注@小冲说书

为什么没有人尝试探索秦始皇的陵墓

秦始皇陵为什么不能挖?关于秦始皇陵发现近40年却一直都没有开挖的真正原因,是世人都感到好奇的,下面小编带你看。

秦始皇陵南依层层叠嶂、山林葱郁的骊山,北临逶迤曲转、似银蛇横卧在渭水之滨。1974年1月29日,在秦始皇陵坟丘东侧1.5公里处,当地农民打井无意中挖出一个陶制武士头。后经国家有关组织的挖掘,终于发现了使全世界都为之震惊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现代考古证明,秦始皇陵地宫完整的保存在封土堆下,几千年来未被盗掘。

陵室严密的防盗系统人们常说:秦始皇陵的地宫中有防盗机关。要问有哪些防盗机关,则往往说不清楚。相传秦始皇陵地宫的周边填了一层很厚的沙子,形成沙海。这沙海就是秦陵地宫的第一道防线,使盗墓者无法透过挖洞进入墓室。

秦始皇把他生前的荣华富贵全部带入地下。秦始皇陵地下宫殿是陵墓建筑的核心部分,位于封土堆之下。《史记》记载:“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异怪徙藏满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机关暗道,水银大河墓室内的要道机关装着带有利箭的弓弩,盗墓的人一靠近就会被射死。墓室里还注满水银,象征江河湖海;墓顶镶着夜明珠,象征日月星辰;墓里用鱼油燃灯,以求长明不灭。

风水传说传说只要入陵墓的,人必死。秦代“依山环水”的造陵观念对后代建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汉帝陵如高祖长陵、文帝霸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等就是仿效秦始皇陵“依山环水”的风水思想选择的。以后历代陵墓基本上继承了这个建陵思想。

古代的墓长什么样子

你好。我是一名历史爱好者。很开心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每个朝代对于丧葬的习俗都不一样,而且更重要的是。汉族和少数民族文化在不断的融合,所以也会体现出墓葬的不同。南方和北方的墓葬也有不同,这就是地方的差别。

乾陵为什么不开挖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为什么不建议挖茂陵、乾陵为什么不开挖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乾陵武则天墓为什么不能挖 为什么无人敢盗 太诡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