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如何评价希捷关闭苏州工厂这意味着什么,苏州不建议去的公司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苏州智邦劳务派遣有限公司靠谱吗
靠谱。
苏州智邦劳务派遣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劳务派遣经营,企业管理苏州最好的劳务派遣公司;以服务外包的形式从事企业生产线管理。企业管理咨询,电子设备生产加工;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电子产品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江苏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2435255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5000万以上和1000-5000万规模的企业中,共909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
倍思特食品苏州有限公司靠谱吗
该公司主要从事食品生产,是一家规模很大的公司,在山东有两个生产基地,主要是加工肉类鱼类的半成品加工。公司员工的待遇也很好,给员工缴纳五险一金,逢年过节都有慰问品发放。这家公真的不错。
苏州鑫博禾人力资源有限公司靠谱吗
不靠谱,本人亲身经历,当时去的是苏州何山路368号,说是公司直招,面试直接通过,然后收取相对高昂的体检费用,最后结果不得而知。
这家公司主要让人诧异的地方:体检还不是正规医院的体检,是他们自己的体检中心,估计劳动部门都不承认的;工作多年,进工厂体检费用需要自己出的头一回;面试基本直接通过;还冒充是其他公司的人事部门;建议你别去,正规的劳务公司,只收取劳务介绍费,车旅费,其他都没有的。
如何评价希捷关闭苏州工厂这意味着什么
成立于1979年的希捷科技,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硬盘、磁盘和读写磁头制造商,它在中国有苏州和无锡两家工厂,产能总量能占到其全球出货量的70%以上。关闭苏州的加工厂,对其产能影响巨大。虽然希捷称,工厂将搬迁到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地,不过仍然挡不住媒体和业人人士对它业务规模缩减程度的担心。
要知道,从2015年开始,希捷到现在已经在全球进行了不下5次的大规模的人员调整和裁员计划。2015年1月,希捷科技宣布全球裁员2950人,当天同时被下课的还有其CEO和COO;同一年的9月,希捷又在全球裁员1050人,占员工总数的2%;到了2016年6月,再次裁员3%,约1600人;7月,又裁员6500人,占总员工数的14%;今年1月,国内苏州工厂的2000人被裁。
一方面确实有国内人工成本上涨,税费等问题的原因需要进行全球业务布局调整;更主要的原因是希捷最大的业务个人电脑硬盘需求的断崖式下跌。个人电脑的市场需求下降是客观原因,主观原因在于希捷科技在这两年的硬盘革命中,没有快速跟上行业转型方向,其机械硬盘(HDD)技术,被性能更佳的闪存和固态硬盘(SSD)取代了行业地位,已经隐隐有被淘汰的趋势。
虽然SSD硬盘价格比同容量HDD硬盘贵,但是从体验来说,SSD性能是HDD的好几倍,处理小文件的能力甚至提升上百倍。在笔记本电脑整体下滑的情况下,厂商们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在尽力提升用户体验,处理速度更快的SSD受到欢迎是必然趋势。
从数据上,我们大概就能够看出整个行业的态势——读取速度更快的SSD硬盘正在逐步抢占HHD硬盘的市场。2011至2015年,SSD固态硬盘出货量从1460万片增长至1.02亿片,增长接近700%;HHD机械硬盘的出货量从6.215亿片降至了4.689亿片,狂跌了24%。
而且在整个2016年,闪存和SSD的价格在2015年下降了75%的情况下持续下调,更多的数据中心开始用闪存和SSD作为存储介质。去年第一季度SSD全球出货量达3077.7万块,同比猛增32.7%。这其中,消费级SSD出货量高达2700万块,占整个市场的88%。而希捷的HDD出货量继续大幅度下滑,第一季度跌幅超过20%,三季度出货硬盘3890万块,已远不如2015年同期的4720万块。
而这场存储革命还在不断的继续,固态硬盘从SLC到MLC再到现在TLC,每次变革都会推动SSD市场向前迈进一大步,去年FPGA芯片的采用在不断提高SSD的性能,加上Intel在去年发布了新的Optane硬盘技术,这种新的存储技术,将可能使得硬盘读写速度比现有的闪存速度还快1000倍。为希捷打下大片江山的机械硬盘技术无法摆脱性能瓶颈,在市场上被完全取代只是时间问题。
而要命的是,希捷目前还没有其他优势技术可以帮助其业务扳回颓势。并且在闪存技术和SSD固态硬盘技术上,希捷也没有在这些领域进行及时的布局,没有优势的战略资源可以抵挡冲击。其最大的竞争对手西部数据虽然也遭受了固态硬盘的冲击,但是它在2015年就以150亿美元收购了全区最大的闪存芯片制造商之一SanDisk,在固态硬盘上有了自己的布局。而希捷虽然在2014年以收购获得了全套的存储解决方案,转型存储技术服务商,但是却关停了自己的希捷600系列SSD生产线,失去了属于自己的闪存生产线,在硬件竞争上自己断了自己的优势。
如果在硬盘存储技术上没有突破性的创新,行业巨头希捷的未来可能会继任昔日巨头诺基亚和柯达的命运——成于优势业务,困于优势业务,败于优势业务。简单来说,就是在长时间占据市场优势的情况下,逐渐失去了创新的激情和追逐产业新方向的魄力。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