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的后减震还可以调节软硬你知道吗 一个螺丝就可随手调好

大家好,汽车出厂后减震软硬可以调吗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新车不建议调避震么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汽车出厂后减震软硬可以调吗和新车不建议调避震么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有些车型,车主都在反映减震偏硬,那厂家为什么不把减震弹簧换掉
  2. 电动车避震加高的危害
  3. 汽车出厂后减震软硬可以调吗
  4. 汽车磨合期对避震的要求

有些车型,车主都在反映减震偏硬,那厂家为什么不把减震弹簧换掉

这个问题有深度,我来解答一波。

首先,汽车是要面向数以亿计的消费者的,所以每辆车的减震的调校一定是要照顾到大多数人,并且每个人对于减震的感受都是主观的,可能一个人感觉硬,另外一个人感觉软,这都没错,这些也都是主观感受,主机厂最终的调校一定是最理想的,与车子最匹配的。

其次,有的车型确实很多人反映减震偏硬,厂家为什么不把减震弹簧换掉?

这里就要说到汽车的减震系统了,关乎汽车减震软硬的主要有两个硬件,减震筒和减震弹簧。

汽车减震弹簧并没有什么特殊,就是稍微大一点的弹簧,当汽车经过坑洼路面时,起到缓冲和减小震动的作用。但是问题又来了,单单只有弹簧的话,弹簧并不能把冲击力消化完,这个冲击力还会让弹簧像一艘大船一样上下左右地来回晃动,如果刹一次车,汽车摇头晃脑半天才停止。那么怎么抑制这个冲击力呢?

对了,这里就需要用到减震筒了,也叫减震器。简单来讲,减震筒就是一个控制减震弹簧的部件,它控制住弹簧不让它上下左右地晃动,老老实实呆在固定的区间干活。所以减震筒和弹簧缺一不可,两者相互配合,组成了汽车的减震系统。当快速过坑时,弹簧收缩,这个时候减震器会控制住弹簧的收缩速度,要不然车子一下子就托底了,就要跟地面“亲吻”了;过去坑洼路段后,弹簧伸展开,这个时候减震器还会让弹簧不要展开地太快,慢慢地回弹,要不就会像玩蹦床一样,车子会蹦起来的。

说到这里大家明白了吧,如果感觉减震偏硬的话,单纯换一根弹簧是没有用的,减震器才是关键,而且换的减震器要与车重和底盘相关数据相匹配。

第三,减震硬,操控就一定好吗?

这个问题很多人也有疑惑,貌似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就是减震硬的话肯定牺牲了一部分舒适性,操控就很好。其实这个说法有点偏颇了,因为之前的马车根本没有减震系统,硬的不能再硬了,操控好吗?一点都不好,辗轧到石头马车就飞了。

一般来说,减震越硬的车,支撑性能最好,但轮胎与地面的贴合度不高,轮胎抓地力就不好,不能贴地飞行了,这也就没什么操控性了。

应该准确地说,操控好的车子减震的反应速度快,最理想,不论弹簧是收缩还是伸展,都会让车子保持贴地的状态,这样操控才好。弹簧回弹的速度和时机调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这些都要在一根小小的避震筒里实现,所以那句话说的好,一套好的避震抵一套房。

66号车评观点,希望可以帮到你,也欢迎大家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电动车避震加高的危害

电动车避震改装加高的危害,就是改变了原车的设计思路,并且对原车的安全性具有一定的改变,所以对车辆行驶的安全,对驾驶员的保护是不利的。

汽车出厂后减震软硬可以调吗

目前汽车的减震器都是不能调软硬的。除非自己找一个装上可以调软硬的避震器。根据减震器好坏情况来确定是否需要更换。有以下几点:一,使汽车在道路条件较差的路面上行驶10km后停车,用手摸减震器外壳,如果不够热,说明减震器内部无阻力,减震器不工作。此时,可加入适当的润滑油,再进行试验,若外壳发热,则为减震器内部缺油,应加足油;否则,说明减震器失效。二,用力按下保险杠,然后松开,如果汽车有2~3次跳跃,则说明减震器工作良好。三,当汽车缓慢行驶而紧急制动时,若汽车振动比较剧烈,说明减震器有问题。四,拆下减震器将其直立,并把下端连接环夹于台钳上,用力拉压减振杆数次,此时应有稳定的阻力,往上拉(复原)的阻力应大于向下压时的阻力,如阻力不稳定或无阻力,可能是减震器内部缺油或阀门零件损坏,应进行修复或更换零件。

汽车磨合期对避震的要求

新车磨合期间,不要跑山路,不要跑长途.尽晕选择平坦路面驾驶

汽车对减震器的要求有:在悬架的压缩行程中,减振器应具有较小的阻尼力,以充分利用弹性元件的缓冲作用,减小路面对车身的冲击;在悬架的伸张行程中,减震器应产生较大阻尼力,迅速衰减震动;当车轮与车身间相对速度过大时,减震器应能自动加大溢流孔过流面积,以限制阻尼力的过分增长,避免减震器上出现过大的冲击载荷。减震器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为车辆加速时减轻车架与车身的震动,以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减震器作为汽车使用过程中易损的配件之一,其工作好坏直接影响汽车行驶的平稳性和其他机件的寿命。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小七与赛科龙RC3在一起的日子 初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