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五个长寿皇帝,忽必烈末尾,乾隆领先

很多朋友对于1762年,乾隆为何会与缅甸开战以当时清朝强大综合国力又为何会铩羽而归和乾隆为什么不建议开战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1762年,乾隆为何会与缅甸开战以当时清朝强大综合国力又为何会铩羽而归
  2. 古时候打仗为什么不养老虎、狮子等猛兽上场
  3. 乾隆为什么不怕沙俄开战
  4. 13次大型作战,战事横跨56年,鼎盛状态的乾隆时期为何战乱不断

1762年,乾隆为何会与缅甸开战以当时清朝强大综合国力又为何会铩羽而归

清朝与缅甸的战争,总体而言,清军表现的还可以。不仅阻止了缅甸吞并泰国,一统中南半岛,成为威胁中原王朝的力量,而且还拖垮了缅甸。只是由于连续几任清军统帅对缅军都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盲目自大。再加上缅甸的恶劣气候让清军忍受不了,这才导致清军没有达到乾隆皇帝的战略预期。

乾隆皇帝继位之前,由于清朝和缅甸东吁王朝都有一摊子烂事要处理,所以双方关系一直都还凑合,大致上维持了一种和平局面。

不过当时间来到公元1752年,随着缅甸贡榜王朝建立,缅王囊陀基频繁在中缅边境无端找茬,清朝与缅甸的和平局面便被打破了。

面对缅甸的挑衅,乾隆皇帝因为忙于调兵攻打准噶尔,不想双线开战,因而他便给云南官员授意,让他们自行妥善解决。当时连续几任云贵总督秉承上意,奉行绥靖政策,不敢擅开边衅,清朝也就这么忍了十年,云南的武备也这么荒废了十年。

公元1762年,清朝彻底平定准噶尔,终于从西北脱身,再加上当时缅甸贡榜王朝在边境咄咄逼人,激怒了乾隆,于是乾隆皇帝便在当年下旨,对缅甸开战。时任清朝云贵总督刘藻收到上谕后,不敢怠慢,迅速调集兵马对入侵的缅军进行了反击。

按照刘藻的设想,缅军都是乌合之众,只要天朝大军一到,渣渣们自然缴械投降。

但是战争的结果让刘藻丢脸丢到了家,云南绿营兵荒废了十年,战斗力简直低到了让人莫名其妙的程度。几千人追击几百缅军,除擒获五人外,别无战果。并且就这五个俘虏还不知道是不是在路上随便找来的替死鬼。

刘藻知道这个战绩拿不出手,就给乾隆谎报了战功,说自己取得大胜,缅甸撮尔小邦不敢再犯我天朝。乾隆本来也没太在意,觉得缅甸不算什么难对付的敌人,他对刘藻的奏报因而也没太在意。

然而现实再一次打了刘藻的脸。由于缅军根本没有损失,并且缅军上一次犯境,有了一些经验,所以过了几个月,当缅军再次来袭时,清军又是一毛一样,几千人追击,结果一个俘虏都没抓到。

就这样,连续“玩”了清军几次后,缅甸军也算是看穿了清军的虚弱。于是又过了几个月后,缅军搞了个大事件,派出了一支几千人的部队,直接杀到了清朝云南省腹地的思茅县(今天的普洱市)。

丢失领土这在清朝是杀头大罪,刘藻看见这事闹大,他要掉脑袋了,于是他急忙令数千绿营兵前去围剿,收复失地。然而还是老问题,清军战斗力不行,并且缺乏反游击战的经验。这导致清军与缅军交手后,陷入了猫捉老鼠的游戏。

缅军这只老鼠把清军这只猫耍得团团转,最后成功退到边境。临退回缅甸之前,还设了一个埋伏,歼灭了一百多清军。

此前清军没有损失,即便没有战功,刘藻都还能自己兜着,但现在损兵折将,这事他兜不住了。所以消息很快传到了北京,把乾隆皇帝气的要死,下旨将刘藻降职(刘藻降为湖北巡抚,后来因自责而自杀),并随即派遣陕甘总督杨应琚到云南接替刘藻。

杨应琚跟刘藻是一个德性,他到任后,连基本情况都没摸清楚,天真的以为只要天朝大军一到,缅军自然会投降。再加上当时缅军主动撤退了,清军陆续收复了失地,云南诸多地方官员被表面的军事顺利所蒙蔽,纷纷向杨应琚建言,鼓动他继续对缅作战。于是杨应琚被热情冲昏了头脑,最后拍板,调集了一万清军发动反击。

缅军当时已经撤了,见清军杀来,就想给清军一个教训,采用迂回战术,绕到了清军主力的背后,吓得清军以为被包围了,仓皇撤退。于是缅军又乘胜杀进了云南腹地。

清军被追杀了几十里后,也照猫画虎,设了一个伏击,将追击的缅军团团包围。然而被包围的缅军硬的跟石头一样,清军想吃掉缅军,结果把牙给磕崩了。一万多清军最后反而全线崩溃,落荒而逃。

战败的消息传到昆明后,杨应琚慌了,他害怕担责任,就一面谎报前线大捷,一面跟缅军议和。缅军当时也想议和,见清军主动议和,就全盘答应了。

然而议和之后,缅军在撤退过程中,又出了幺蛾子。

由于杨应琚急于收复失地,便令清军紧跟在回撤缅军后面。缅军不知道杨应琚当时急于收复失地的迫切心理,还以为清军毁约,就前军改后队,打了清军一个措手不及,杀死清军一名游击、一名都司、一名守备,和几十名士兵。

杨应琚当时也不知道缅军在想什么,他也以为缅军毁约了,便调兵万余人,在清缅交界处的木邦土司地区与缅军对峙。然后他再次向乾隆皇帝上报,说自己取得了大捷。

这三番四次的大捷传到北京,累计杀敌已有万余人,乾隆也不是傻子,查看地图后,他发现清缅交战地方几乎都在云南内地,如果真的是如杨应琚所言,清兵屡屡获胜,怎么缅兵反倒越打越进来了?于是乾隆派人去实地调查,结果这一调查才发现,前方的捷报全都是假的。

乾隆皇帝听说后,雷霆震怒,派人将杨应琚逮捕进京赐死。又改派广东将军杨宁接任云南提督,负责追剿缅军,收复失地。

杨宁到任后,心态跟刘藻、杨应琚一样,他也是外来和尚,搞不清楚具体情况。他以为自己亲自带兵出击,缅军就会拱手而降。结果导致清军新一轮的反击,又被已经打出了心得体会的缅军击败了。

战败的消息传到北京,乾隆皇帝蒙了,自己连换了两个人都吃了瘪,他也开始反思自己要不要继续打下去。不过深思熟虑后,乾隆还是下令反击,因为他认为缅军连续取得胜利,如果不能压制,必然会后患无穷。另外从越南、南掌、泰国等藩属国传来的消息也能证明缅甸的野心极大。

并且乾隆还得知,在缅甸军中有欧洲雇佣军的影子,这是非常不好的一个讯号。

于是,乾隆调伊犁将军,自己的心腹宠臣明瑞接任云贵总督,继续主持对缅战事。另外乾隆还给明瑞调了八千四川绿营兵和三千满洲八旗兵助战。明瑞手头上的兵力高达两万五千人。

明瑞与之前的刘藻、杨应琚不同,他是真懂兵略。清军在他的指挥下,连战连捷,缅军被清军围住后,死伤高达两千多人,被缴获枪炮粮食牛马甚多。清朝也在自清缅战争爆发后,取得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捷。

不过,明瑞的运气不好,他率军反击到缅甸境内后,缅甸也结束了与泰国的战争,缅军主力北调,在阿瓦设了一个伏击圈,将包括清军统帅明瑞、总兵胡大猷、胡邦佑等人击毙。只是由于缅军不善于打歼灭战,再加上清军本来也擅长逃跑,所以清兵的主力才没被歼灭,大部分人都逃回了云南。

乾隆听闻明瑞大败、力战而死的讯息后,简直要晕了。他终于认识到了自己先前的自大傲慢是不对的,因而他开始正视缅甸这个对手,决心与缅甸认认真真的打一场。

几个月后,乾隆任命小舅子傅恒为经略,心腹阿里衮、心腹阿桂为副将军,舒赫德为参赞大臣,大臣鄂宁为云贵总督。同时乾隆还增派了满洲兵一千五百人,贵州绿营兵三千人,以加强前线清军的战力。后来乾隆心里不踏实,又加派了三千满洲兵和两千福建水师兵。加上之前的兵力,一共三万人。

公元1769年二月,傅恒领命出征。

傅恒临行时,乾隆帝亲自在太和殿送行,并把自己用的甲胄赠给他,以表示对他的信任和期望。傅恒也表示自己不胜不归,绝不辜负皇帝的期望。

实事求是的说,清军这一次下了真功夫,打出了水平,从头到尾都是攻,压得兵力有优势的缅军只能守。缅甸国力弱,被清军这么逐步蚕食,即便不亡国,也会元气大伤。事实上,后来贡榜王朝就是因为这次战争而元气大伤,丧失了崛起的机遇。

但是清军能克服自己自大的问题,却克服不了缅甸的瘟疫。清军此次出征三万人,真正战死的才几千,而染病的却高达两万人。如总兵吴士胜、副将军阿里衮、水师提督叶相德先后在前线病死,就连统帅傅恒本人也染病卧床,被送回了北京。(傅恒最终也因医治无效病死)

傅恒回京后,接替他的副统帅阿桂认为再打下去已经没有意义了。于是他便在没有取得乾隆皇帝同意的情况下,自己做主,与缅军议和停战。值得一提的是,缅军的主帅也没有征得缅王的同意。

最后,阿桂与缅军主帅议和成功。长达八年之久,花费清朝九百多万两白银的清缅战争也至此结束。

总体而言,清朝没在清缅战争中吃亏,真正吃亏的是缅甸(缅甸被拖垮了,清朝体量大就是可以为所欲为)。但是清军在与拥有欧洲雇佣军和燧发火器的缅军对阵时,明明可以在战争中提升自身军事组织、训练方法以及武备,却没有抓住机遇,丧失了契机,这是非常可惜的一个结果。

古时候打仗为什么不养老虎、狮子等猛兽上场

前提是能驯化他们,驯化不了,上了战场攻击谁?即便是有那也只能存在于小说中,比如《兽血沸腾》里面就有很多类似的情节,感兴趣的可以自己搜了看[得意]

乾隆为什么不怕沙俄开战

原因如下:

1.国力强盛。当时清王朝占了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GDP总值超过了世界任何一个国家

2.皇帝雄心勃勃。清王朝确立了对全国统治,生机勃勃的满清贵族要比清末的八旗子弟强上很多

3.国际形势。当时俄国主要精力在欧洲,对远东地区暂无暇顾及

13次大型作战,战事横跨56年,鼎盛状态的乾隆时期为何战乱不断

这说明乾隆还不是个短视的皇帝。乾隆时期。受西方战争与经济的影响,白银的价格飞速增长。再加上大量的白银流入中国,整体来说。就是清朝有钱了。

当时还是有一些懂经济知识的。然后皇帝跟大臣就在想,咱有钱了干嘛啊,总得流通才是钱啊。那就减徭役吧,减税,这也是被称为康乾盛世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这才用多少。那就编书修史,建造园林。还是有钱。

国库钱还是多怎么办。那咱就打仗,都知道打仗就是打经济,就一句话有钱任性。也不拉拢分化。不费那个劲,把所有扎刺的。可能扎刺的,都一路横推过去。给后世留一片和平的江山。所以。这其实也是战争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到了嘉庆皇帝继位的时候。国库已经被败坏的差不多了。这也是乾隆选择嘉庆当皇帝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他懂经济。但还是受西方印象,嘉庆继位后,因为战争西方流入东方的白银通道被截断了。而先存的大量白银被埋藏地下,或者从别地流出中国。所以银子又不够用了。清朝从嘉庆皇帝开始控制不住的衰落。这也是没有确定货币,只以贵重物品为主导的银本位国家的悲哀。

OK,关于1762年,乾隆为何会与缅甸开战以当时清朝强大综合国力又为何会铩羽而归和乾隆为什么不建议开战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叶卡捷琳娜为俄罗斯开疆拓土时,乾隆帝在忙什么 并未游山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