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公单位和行政单位有什么区别 参公能否转为公务员编制

style="text-indent:2em;">很多朋友对于公务员编制变为参公编制值得吗和不建议转为参公单位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公务员编制变为参公编制值得吗
  2. 事业单位参公有多难
  3. 事业单位转为参公事业单位如何
  4. 公务员去参公单位划得来不

公务员编制变为参公编制值得吗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句话永远没错。

如果你的行政职级获得提升,那么从公务员编制变为参公编制,我的答案是值,完全值。如果你的行政职级没有变动,那么首先不是值不值的问题,是你为什么要变动岗位的问题。新岗位到底给你带来了什么,如果是有价值的东西,那就值!

我多年在地市级机构编制部门工作,熟悉公务员编制和参公编制的前世今生和暧昧关系。

首先:性质有差别

公务员是机关行政编制,参公是事业编制,从身份与性质来看,两者完全不同。

公务员属于行政编制,主要从事党和国家行政事务性工作,工资收入按照《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由国家财政拨款。公务员的录用、提升、退休、辞退、辞职等是按照《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的规定执行,保险福利等也是与《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相挂钩的。

参公编制全称是参照公务员管理法管理。是指对政府委托或授权具有行政执法能力的单位和不属公务员系列的人员,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参公单位人员要具体分析,通过中央、省两级公务员(参公)考试正常考录的工作人员,严格意义上讲不是公务员,但在录用、晋升、考核、离退等方面按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参公整体上参照《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但编制上不属于公务员的行政编,属于事业编制。

其次:待遇无差别

参公的事业编和公务员都属于国家财政同一拨款,在薪酬福利上没有任何差别,当然一般来讲,参公单位往往会是一些党政机关的下属单位,规格要低点。但是对个人来说,完全无差异。比如,你在一个省级机关,无论是下属的参公事业单位还是机关处室的主要负责人,你都是县处级干部,非领导职级的设置也是完全一致。

最后:流动无障碍

这一点是最为关键的。目前以我们浙江和绝大多数的省份来说。参公和公务员编制流动没有障碍,只要有接收单位和你现在单位双方的同意,一个愿意放人一个愿意接收就可以。而事业编不经过考试是不可能调入公务员和参公单位的。所以你即使变成了参公编制,以后有机会,变回公务员编制是分分秒秒的事情。

总之,虽然参公编制是事业编制,但是绝不是普通的事业编制,他是已经无限接近公务员编制了。所以编制已经不是你考虑得失的关键了!

事业单位参公有多难

单位参公难不难和个人参公难不难是两回事。

单位参公是由省级以上机构编制部门审批的,地市级以下党委政府和组织人事、机构编制部门没有权力审批单位参公。今年3月中组部修订的新的参公管理单位审批办法已经明确,事业单位要参公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具有法律、法规授权的公共事务管理职能;二是使用事业编制,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这意味着以前由政府或部门授权、委托执法的事业单位将不能再被审批为参公管理单位,事业单位想参公以后将越来越难,参公事业单位无疑将越来越稀缺。

特别是2018年党政机构改革后,取消了一批参公性质的行政类事业单位,参公单位越来越少,随着执法类事业机构的撤并整合,这种趋势将进一步延伸,参公单位的含金量预料将进一步提高。

至于个人身份的参公,主要取决于个人进入的方式和单位领导的意见。如果个人通过公考方式进入参公事业单位,自然就会获得参公身份,享受公务员待遇。如果不是通过公务员考试,而是纯事业编想参公目前只有两种方式才能实现:

第一,单位进行机构改革转为参公性质,人员随单位改革整体转性,置换为参公身份。这种转换必须具备一个大前提,当地有足够的参公事业编可以用来置换。而实际上,在当前公务员和参公事业编整体控编、缩编的大背景下,这种大批量的身份置换几乎不可能。大多数时候都是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处理,保留原有编制性质和待遇,逐步过渡消化直至全部符合三定要求。因此,通过这种方式置换参公的可能性很小。

第二,通过调任方式转换身份。普通事业编要转换参公身份,按照公务员法规定必须走调任程序,才能进行参公或者公务员登记。而要完成调任,前提是要在事业单位取得副科级以上领导职务或者副高以上职称,并且有参公单位愿意接收,参公单位有空编,几个条件缺一不可,才有可能调入参公单位置换身份。这期间,没有足够的领导助力几乎不可能完成。因此,通过调任方式虽然可以完成身份的置换,可现实操作难度太大,真正做到的寥寥可数。之所以说参公难,说的可能就是这个。

事业单位转为参公事业单位如何

很好

事业单位改为参公可以增加福利待遇,很有好处。参公是参照公务员管理在行政级别,职务晋升等等,都可以参照公务员进行。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管理以后,虽然说干部本身的性质不变,还是事业单位性质。但是可以参照公务员的工资待遇,福利发放公务员,待遇比事业单位相对要高一些。

公务员去参公单位划得来不

公务员去参公单位划得来不?

本人在农业局工作,行政编制,公务员身份,工作较轻闲,但是单位小,上升空间不大,现在有个机会可以去市人社局,但是编制变成了参公编制,不知道何去何从,请大神指点。

这个问题其实有两个点:一个是公务员身份转为参公事业人员身份,另一个是从县区农业局调整到市人社局工作。基本上,有一个共识,凡是下级部门向上级部门调整的,无论是什么情况,无论身份、级别有什么变化,建议就一个字:去!

行政级别决定了部门的级别,而部门的级别则决定了个人的上升高度,越是往上走,机会越多,上升的空间越大,将来的发展成就就越高,这是一个铁律。别说是调整到市直机关下属事业单位,而且还参公,即使是调整到事业岗位,不参公,也毫不犹豫地去。甚至再极端一些,即使是现在还有一官半职,调整到市机关下属事业单位一般人员,同样也是选择去。去了以后,想再进进一步,恢复到以前的级别,然后提升到更高级别,实在是机会太多了。而在县区,即使是有个一官半职,竞争实在太大,说不定一辈子就这样了,即使有提升,县区的正科,基本上也就到头了。有这能力,在市区随便就处级干部了。

如果是同级别,不建议公务员去参公事业单位,因为现在事业单位正在改革,由原来只要承担行政职能,就可以审批参公,到现在规范到,只有满足新《公务员法》112条之规定,法律法规规定承担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才可以审批参公,这个条件,限制了绝大多数原来参公的事业单位。在部委级别,目前也只有五个事业单位参公,省市县乡也不会更多。

但是,如果是由县区调整到市上工作,这多半都是能力突出的人,才有这机会。到了市上以后,即使先在事业单位工作,提升的机会也会很多,还可以由事业单位提拔调整到公务员岗位。将来即使职务难晋升,靠职级并行晋升到四级调研员,也非常容易,而在县一级,除非各局的一把手,想晋升到四级调研员,基本上不可能。因而不要太在意在县区的身份、单位、级别、职务,有机会一定要抓住。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公务员编制变为参公编制值得吗和不建议转为参公单位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疫情过后,预计招聘10W 内附各行业求职对比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