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19年潮汕年味,家乡正月 营老爷 ,让外地游子无法忘怀

style="text-indent:2em;">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潮汕新婚彩旗怎么弄好看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潮汕地区的“拜老爷”习俗的由来是什么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如何看待潮汕地区拜老爷的习俗
  2. 潮州抬旗的由来
  3. 潮汕地区的“拜老爷”习俗的由来是什么
  4. 潮汕地区春节游标旗是一种怎样的民俗

如何看待潮汕地区拜老爷的习俗

“拜老爷”是潮汕人祭拜祖先、神明,特有的传统习俗。潮汕“拜老爷”传统直接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血缘伦理、宗族观念、祖先崇拜、伦理道德等,是重要的民间传统文化体现。

“粤俗尚贵,祠庙兴矣”,“聚族而居,族必有祠”,潮汕人历来重视祠堂、神庙的建筑,这是一种“怀抱祖德”,“慎终追远”,也是后代人“饮水思源”,“报本返始”的一种孝思表现,所以潮汕地区神庙、祠堂“老爷宫”,比比皆是。

在潮汕地区存在着成千上万的大小神庙,神庙里供奉的神明,有佛门诸神、道教诸神、帝王圣贤英烈清官等。潮汕人所奉祀的老爷,有不同等级、职守,上至县镇,下至乡村,都有各自供奉的神明。一县之长的是“城隍”,城乡间,有关公、岳王、介子推、三千岁、太子爷等,村角落的,有“地头老爷”和“三山国王”;村落间,还有“伯公”和“土地爷”,作为村中一社、一片之神……

而这潮汕的独特传统文化,“麻雀虽小,五腑俱全”,在民间,俨然有另外的一个“民间”,“老爷”就这样各保一方平安,四季风调雨顺。于是,每逢初一、十五,可见提篮担筐的妇女们,奔走于各个庙宇之间,虔诚膜拜,祈求国泰民安。

潮汕的“拜老爷”,也是潮汕女人传统美德的一个载体。在“拜老爷”的传统之中,也可以看出潮汕人注重亲戚朋友、宗族关系、尊老爱幼、团结。潮汕“姿娘”(女人)在“拜老爷”的时候,她们往往会说一句话:保号(保佑)全家大小平平安安,潮汕“姿娘”表面上拜的是“老爷”,实际上体现的是潮汕“姿娘”关心家庭、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拜老爷”,也衍生了潮剧、木偶戏、大锣鼓、英歌舞、舞狮、花灯、潮绣、金雕木漆、石雕、嵌瓷等潮汕民间文化。因为,最初的潮剧是唱给“老爷”听的,最初的潮绣是用在“老爷”的衣服、“营老爷”的彩旗上的,最初的石雕、嵌瓷、金雕木漆也是因“老爷宫”、“祠堂”应运而生。其“英歌舞”、“嵌瓷”等,也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逢年过节有喜庆的日子,潮汕人总会请英歌、潮剧、舞狮等,使节日的喜庆氛围更为隆重、热烈,这也难怪潮汕的过节更为繁华热闹。

潮州抬旗的由来

潮汕人有很多的习俗,有报平安的“拜老爷”,她们扛着大旗,成群结队的进行着仪式。潮汕人扛旗称为骑(拿,扛)标旗。骑标旗活动一搬是在潮汕地区每年正月营老爷或祭祖等传统民俗活动中文艺巡游队伍其中的一支队伍。

由俩个人或一个人扛一面长方形的旗子,旗子的两面采用潮汕独有的潮绣,旗面上一般都是绣一些美好的祝福话语和图案。寓意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祝福未来生活。

潮汕地区的“拜老爷”习俗的由来是什么

潮汕地区拜老爷,不仅仅是逢年过节,连每月的农历初一十五,甚至平时遇上了灾难困惑,潮汕人都会求助于神灵的指点迷津。

拜老爷习俗的由来

潮汕地区拜老爷,源于对神灵的敬畏及祖先的尊崇,很多人心里上依赖于神灵和祖先的保佑。通过祭拜老爷,祈求神灵和祖先的保佑,达到心里安慰和平和,古往今来,已经形成了当地的一种特色民俗文化。

这种特色民俗文化,最早起源是对土地的崇拜,是由古时的伯公祭祀发展而来。对土地崇拜导致土神的产生。土神,土地之神,古人称为“社”,潮汕人则把它叫做“土地公”或者“伯公”。

在以前的乡村,各乡各村都有祭祀伯公的传统;祀奉伯公,保留着上古上神春祈的遗俗,祈求的是一整年风调雨顺、百业兴旺、五谷丰登、大小平安。

神灵老爷体系的庞杂

渐渐地,扩展辐射到所有的神灵,民间尊奉的神灵体系比较庞杂,融入佛教、道教信仰,自然崇拜,以及祖先先贤崇拜等多方面:除了最早的土地爷,增加了主管天空气象的天公,还有主管小孩平安的公婆母、有主管农业的三山国王、有主管读书进仕的孔子爷和韩文公,还有管全面的玄天上帝等等。

为什么称神灵为“老爷”?

之所以将各路神灵统称为“老爷”,和称呼官员一样,是因为人们把神灵世俗化、人格化。明清时期,潮汕地区的每个乡村都建有神庙,而且一般建在村庄里面,实行人神同居同住。如今,绝大部分乡村依然保留着,当地俗称“老爷宫”。

拜老爷的后期发展——营老爷

后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大环境对民俗文化传承的支持,慢慢演变为集中祭拜,这就是潮汕地区流传至今、赫赫有名的“营老爷”活动,特别是农历年正、二月,当地俗称“大劳热”。

“营老爷”是拜老爷的另外一种形式,是将神灵用八抬大轿从神庙请出来,巡游村里各条大街小巷,期盼老爷护佑着每个角落和每一个人。

其实,早在南北朝的《荆楚岁时记》就有相关记载:社日,四邻并结综会社,宰牲牢,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飧其昨。

可见,潮汕地区的拜老爷、营老爷习俗,是历史悠久、由来已久的。

想了解更多各地的风俗习惯,欢迎关注“吴言心旅”,一起探秘更多的民间文化习俗。

潮汕地区春节游标旗是一种怎样的民俗

#丁酉新春#潮汕地区春节,到处可见游标旗的队伍,红红绿绿、吹吹打打、浩浩荡荡地在马路上游行,它是古代祀神、娱神活动的变种,20世纪90年代已演变成自娱的游春活动,叫“新春游艺大巡行”。潮汕标旗锣鼓队是潮汕游艺队伍中最长的一支彩标队,色彩斑斓,气派雄壮。游乐时由潮州大锣鼓在前开路,管弦乐队随后悠扬而来,乐声将四乡六里的男女老少都吸引过来。游标锣鼓队以游标旗和锣鼓队两大部分组成的盛大游行队伍,它以标旗为前导,标旗又分武标和文标,武标在前,文标次之;接着是爆竹担和彩篮担、戏屏队、锣鼓队;末尾是“箴担”。

标旗队由文武标组成,一般队伍武标8支至16支(也有不设武标的),文标48支,多则192支。武标旗构造是取一绿竹6米余为标杆,标杆要用新砍下来尚留着绿叶尾的竹竿,盈盈有生气。标杆头吊上小彩篮,里面是有一定重量的名酒、香烟以及石榴、大橘类等象征吉祥的水果和其他饰物,看谁的最丰盛,谁的手工艺品最精巧,别有一番情致。标尾还要吊着下坠的一串爆竹。标旗宽高4米,全部是绸缎作底做成的。武标是三角形的,也有人称“蜈蚣旗”(俗称牙江旗)、“五峰旗”。“五峰旗”这种旗除一面穿孔在标杆上之外,其他两边的边缘由绣着彩图、人物、装饰图案的无数棱角图组成,还有小彩带,这些舞旗由16岁到20岁的男青年扛着,他们头戴戏台上化装的武士风笠,小腿扎绑带脚着芒鞋,身着古代武侠装,挺胸前进,显得十分威武;文标是4米宽、1.2米高的长方形彩绸缎旗,边缘与武标一样有彩色绣图案彩带,上绣花鸟山水,标边镶绣着各式图案穗花,缤纷耀眼,旗中间横书着“尧天舜日”、“福海寿山”、“人寿年丰”、“六畜兴旺”、“四海升平”、“贞观之治”、“合境平安”之类的吉祥语。由16口20岁的妙龄女子扛着,她们有的穿着彩饰绸缎长衫、旗袍,戴着黑眼镜,既显得落落大方又楚楚动人。

在标旗后面是“爆竹担”和“花篮担”,一般是32斗8担。由5至8岁穿武侠装的童男童女挑担,打扮成“八仙庆寿”、“封侯拜相”、“福禄寿”等八屏戏屏。他们用一根薄且软的扁担,挑着两个小巧玲珑的花篮,踏歌而行。花篮里放着簇簇鲜花,宛如百花齐放,意味着春天即将来临。

接着是潮州大锣鼓,笙箫管弦,吹打弹奏,一片升平。有的是全村出动,自娱自乐。

行进中,若两支标旗队相遇,双方会自动停下斗锣鼓,各自使尽浑身解数,尽情吹打,看谁更受民众欢迎,以围观者多的一方为胜。斗败者主动让路,双方队伍各自继续游标。20世纪90年代游标趋向综合化,加入许多曲艺、农艺大联展。

潮汕新婚彩旗怎么弄好看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潮汕地区的“拜老爷”习俗的由来是什么、潮汕新婚彩旗怎么弄好看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为何中国神权永远压制不了王权 西方专家 这就是中国强大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