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报名 收藏讲座 如何看懂中国画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东晋谁促进纸张的普及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东晋谁促进纸张的普及以及晋代冷知识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东晋谁促进纸张的普及
  2. 端午知识趣味竞赛题目
  3. 晋书天文志全文

东晋谁促进纸张的普及

东晋元兴三年(404),恒玄下令废简用纸,使纸的应用日益推广和普及。

西晋至南北朝是我国造纸业的成长时期。其特点是:造纸业有了较大的发展规模,纸张取代了简牍,成为社会上主要的书写材料。

晋代的文化事业较为发达,读书、抄书、藏书之风日盛。据记载:晋初(公元289年)有官书二万九千九百四十五卷;宋元嘉八年(公元431年)有书六万四千五百八十二卷;梁元帝时(公元552至555年)在江陵有书七万余卷……。至于私人藏书也渐渐地增多。晋代的郭泰私人藏书五千卷。张华(公元232至300年)搬一次家,就车载书籍三千乘(辆)。梁武帝(公元502至549年)时“四境之内,家有文史”。(张秀民:《中国印刷术的发展及其影响》)。这都是造纸业发达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的结果。

因为只有在价廉、适用的纸张能获得充分供应的情况下,才能普及、提高人们的文化知识。当然,这跟造纸工匠的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

纸张的大量生产与应用,使竹简、木牍、缣帛逐渐缩小“世袭之地”。由于纸的运笔效果比竹木好得多,书法开始流行起来,王羲之(公元321至378年)和王献之(公元344至488年)都是东晋时代著名的书法家。相传王羲之做永嘉的太守时,常临池学书,池水尽盤。后来,北宋的画家米芾(公元1051至1107年)曾写了“墨池”两个大字,立于池侧,作为纪念。他们写字所用的纸,虽然叫做“布纸”,其实是用废麻布所造,也就是麻纸。王羲之有一次送给谢安(晋代大官)麻纸九万张,可见那时已能大量生产质量较好的纸张。

纸张普遍应用后,抄书之风流行。保护纸张的问题也提出来了。

纸张除了要受水、火、老鼠等灾害之外,还会遭受“书虫”(又名蠹鱼,即毛衣鱼)的蛀蚀。人们为了与虫害作斗争,发明了保护纸张和书卷的各种办法。

葛洪(公元281至341年)用黄蘗汁浸染麻纸,在此基础上,又发展成把纸进行“入潢”处理的方法。西晋陆云(公元262至303年),给他哥哥陆机(公元261至301年)写信,要陆机把写文章用的纸进行“入潢”处理,以便保存。所谓入潢,就是将麻纸放到黄蘗汁中浸一下,立刻取出晾干,这样就得到“黄麻纸”(即黄色的麻纸)。黄蘗中含有生物碱,主要是小蘗碱(黄连素)可防虫蛀。

此外,所谓雄黄治书法也出现了,这种方法就是把雄黄或雌黄磨成极细的粉末,和以胶料做成“墨锭”那个样子。用的时候把它放在石板上研磨成黄汁,用来涂去黄麻纸上写错的字,另行重写。

黄麻纸能防虫,又有改写错字的辅助方法,从而提高了纸的实用性。东晋末(公元397至418年)安帝的太尉(相当于丞相的官职)桓玄下令说:“古者无纸故用简,今诸用简者,宜以黄纸代之”。至此士大夫阶级作书和官府的公文都改为用纸了。

端午知识趣味竞赛题目

当然可以,这里有一些端午节知识趣味竞赛题目供您参考:

1.端午节是农历几月初几?

2.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哪位爱国人士?

3.屈原是我国春秋时期哪国人?

4.在中国端午节吃粽子最广泛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其次,吃粽子还表示什么?

5.踏青的习俗不仅仅是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也是某节日的习俗。这个节日是哪个?

晋书天文志全文

晋书天文志有完整的全文。晋书天文志是《晋书》的一个分册,记录了晋代的天文学研究和天象变化情况,是中国古代天文学方面的重要文献之一。该书被分为上、中、下三篇,共计57篇,全文齐备,保存完好,现在可以在博物馆、图书馆以及一些网络资源中查阅到。《晋书》是我国古代正史之一,该书对于了解晋朝的历史、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古玩杂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