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真实的德国,真的是你想象的那样吗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最真实的德国,真的是你想象的那样吗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最真实的德国,真的是你想象的那样吗以及关于德国人的冷知识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德国的饮食有什么特色
  2. 有什么关于相声的「冷知识」
  3. 化学方面有哪些冷知识
  4. 最真实的德国,真的是你想象的那样吗

德国的饮食有什么特色

德国是名副其实的“大块吃肉、大口喝酒”的国家。不过这里的肉和我们大口吃的肉不太一样,主要是指香肠。酒呢,则是指啤酒。(在外国很长时间内,葡萄酒是贵族专属的,穷人喝不起,贵族当水喝。在此背景下,啤酒应运而生)

香肠算是德国饮食文化的代表之一了。德国香肠的种类也非常的多,应该是有上百种的。香肠的主要原料也会是非常的杂。从猪肉到牛肉,包括培根肉、小牛肉,甚至还包括猪和牛的內脏、舌头等。德国香肠的分类方法也非常多,根据口感分类大致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含肉块的,吃这种香肠的时候可以吃到肉块;另外一种则是在制作时将肉切得细碎的,所以食用的时候不是很有咀嚼感。

德国的香肠吃法也是极为的多样,除了水煮、油煎或烧烤这些比较简单常见的吃法外,有些德国香肠还可以生吃。如布鲁特香肠可以直接生吃。一般来说不同地区的香肠吃法不一样,法兰克福香肠烹饪方式倾向于水煮,纽伦堡香肠则多是用烤的。

德国人非常爱喝啤酒,德国啤酒大致有1500多个品种。所以爱好啤酒的人,德国是一个不错的旅行目的地。在德国的不同地区,对于啤酒的喜爱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去德国之前先做好攻略,避免去的地方喝的啤酒不是你所喜欢的。一般来说德国北部的人喜欢饮熟啤酒,南部人则偏爱白啤酒、淡啤酒、黑啤酒等。其中白啤酒,也叫小麦啤酒,液体较浓厚,口感上不是很苦,适合平时不是怎么喝啤酒的人。比较出名的品种有巴伐利亚白啤酒、柏林白啤酒和莱比锡白啤酒等等。清啤酒,主要流行于北德地区,液体呈现出透明的浅黄色,但是苦味较重,我个人就不是很喜欢这种苦啤酒,那个滋味喝起来的确不是很好,所以不是很喜欢苦啤酒的就不要轻易尝试了。黑啤酒,一般则出自杜塞尔多夫和鲁尔区,颜色相当深,有着淡咖啡般的棕色,口感上并不是很苦,仔细品之,还稍带甜味。

Cola

有什么关于相声的「冷知识」

最大的冷知识:相声演员真正按老理儿做了摆知仪式的,不到三分之一。

相声演员必须摆知,这其实是近些年被媒体炒作出来的一个伪概念,更离谱的是很多大肆吹捧摆知仪式神圣化,是传统文化精髓的营销号,连到底什么是摆知都不知道。

摆知其实是江湖行当的规矩,不是相声行业的专属,其实评书门跟梨园行比相声更看重摆知仪式,而且对于海青腿儿的压迫也更甚。相声这种本来就撂地而且超级没有地位的行当,摆知不摆知反而没那么重要。

相声摆知仪式完整版:

给师父师娘(没有就算了)以及祖师爷东方朔磕头,有“引”(引荐师)、“保”(担保师)、“代”(代教师)。郭德纲说代笔师是其他江湖行当的规矩,相声界代师就是代为授业的师父。另外还要请“平”、“彩”、“鼓”、“挂”各门来一位师父见证(因为一些相声段子是从上述几门儿里边移植的),签拜师贴留海底,就算入门了。

如果要完全按照老理儿,上面这只是拜师宴的流程,在徒弟出师的时候,还有一场正式的“摆知宴”,不但要通知更多同行见证,而且师父会在这场宴会后,将压箱底的绝技教给徒弟,更重要的就是把江湖盘道的规矩传给你,徒弟这才能正式入行。

现在那些所谓的摆知宴,都是些七零八落的半成品,说白了跟表演差不多。而且就这种半吊子的摆知仪式,也是八十年代以后慢慢兴起的,到了后来郭德纲跟杨志刚师徒之争以后,为了否定杨志刚的师父身份,郭德纲才把摆知炒成现在的样子。

如果按照传统的老理儿去较真,现在相声界大部分名家都是没门户的海青,包括郭德纲自己都没有完成摆知仪式,也是个地地道道的海青。

张杰尧当年就给高闻元的椅子磕了个头,后来老高爷还是在同行劝说下,认了这个徒弟,但张杰尧跟同行决裂以后,又被各种角度刨,甚至被降成了宝字辈,所以他的门户也是个问号。

杨少华跟郭荣启就只是口盟,任何仪式都没有,而且这个口盟郭荣启还没有公开承认,跟杨志刚当年说“是也不是”一个性质。

侯宝林拜大面包朱阔泉,只是请他吃了一碗炸酱面,本来请了汤金诚绪得贵来见证,结果两位都没来。后来侯宝林给朱阔泉磕了头完事,醒木扇子都是侯宝林自己准备的,你一碗炸酱面也不值全套啊,所以这个意义上侯大师也没摆知。

建国后侯宝林这一支都是没摆知的,马季拜入侯宝林门下是组织安排,签的拜师贴也是为了社会主义艺术发展壮大,马季拜侯宝林为师,师徒相互学习共同发展,见证人是刘宝瑞郭启儒郭全宝,等于是引保代。

姜昆冯巩们拜马季更没有摆知仪式,只是摆了一场谢师宴,反而是侯宝林非常喜欢姜昆,经常到处说这是我徒孙。更有意思的是,当年四大名师中主要给马季传授的是刘宝瑞,侯大师只教了马季一段《卖布头》,还给了他几个段子文本,反正各种藏私。反而对姜昆这个徒孙,侯大师晚年在病榻上也主动给他说活,姜昆却害怕老爷子身体撑不住,各种拦着师爷。

说白了,摆知仪式不过是被炒作起来的一种伪传统,大肆吹捧它的人,目的也不是复兴传统,而是为了给自己立人设,顺便利用一些封建糟粕剥削和打压徒弟罢了。

师父跟徒弟之间重要的是相互尊重和传道受业,而不是人身束缚与道德追杀,商业炒作出来的仪式只是利益工具,资本包装的相声也只是娱乐玩物,不是传统文化的真相。

化学方面有哪些冷知识

10.银器生锈后去锈的方法?

银是非常不活泼的金属,很耐腐蚀,但容易跟硫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化银导致变黑。人体汗液中含有很多硫,跟银饰接触,就会发生作用。而且,如果人处在一些受到污染的环境里,空气中酸性气体、硫化氢、一氧化氮等化合物较多的时候,也会导致银饰变黑。再者,银饰变色也可能是成分严重不足所致。就算排除上述情况,正常情况下,银饰佩戴半年左右表面就会氧化,颜色变得暗淡、失去光泽。要去除这个氧化层,方法有很多。

最真实的德国,真的是你想象的那样吗

在德国生个孩子奖励50万,出租是奔驰车,人们每天工作5小时,每年有150天的假期,他们很少加班。

因为工作关系曾经到德国汉堡工作过一段时间,去之前听说德国是欧洲最发达的国家,去了以后却感觉“好山好水好无聊”,感觉那里像个“高配大农村”,人们都在村里过着惬意的生活。不是我矫情,不信你来看一看。

德国的生活像农村

1.建筑陈旧

来到德国最大的感觉就是城市老旧,他们的建筑物普遍不高,很少看到几十层楼高的摩天大楼。

我曾经和德国的同事探讨过这个问题,他觉得他们没有建造高楼大厦的需求。因为他们的土地资源和人口数量之间的供需关系,远远没有我国那么紧张,现有的房屋已经可以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了,没必要再去创造更多空间。

另一方面,他们似乎也不太喜欢住在高楼大厦里,一些比较富裕的德国人基本都住在郊区的私人别墅里,可以享受大自然的宁静。相反,收入一般的家庭才会住在城市。即便是城市的白领也都向往着有朝一日可以为自己和家人修建一间乡村别墅,而不是让他们住进拥挤的高楼大厦里。

2.生活无聊

感觉德国的生活有点沉闷,尤其是到了晚上,街上行人稀少,商店也会早早的关门停业,德国人似乎不热衷于“夜生活”,在德国你根本无法享受夜晚在大排档喝酒、撸串的快感,这样的生活实在让人感觉有点无聊。

3.德国生活很不方便

首先,德国的移动支付很不普遍。在国内习惯了不带现金,“扫一扫”方便快捷,在德国却行不通了,出门必须带现金,而且最好带一些零钱,因为许多地方会用到。

其次,德国的网络也很差。

起初去德国我发现大家都在地铁上忙着看书,本着“入乡随俗”的理念,我觉得自己有必要意思一下,所以每天也会带一本书,在地铁上“被迫营业”,不过后来经过我反复思索我终于明白一个道理,德国人喜欢看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地铁上的网络太差,在地铁上刷剧、发微信都非常卡,每次盯着前面大叔的后脑勺觉得尴尬又无聊,所以看书打发时间,就成了不错的选择。

虽然德国的生活有些无聊,不过德国人却过得很惬意,因为他们有许多令人羡慕的地方。

工作时间短

据统计德国人平均每天工作5小时左右,这和我们国内有些企业推行的“996”工作制相比,简直不要太幸福。

他们也很不喜欢加班,觉得加班是工作效率太低的表现。他们不喜欢把工作和生活混为一谈,所以最好不要在下班时和德国人谈论工作。

假期多

德国人的假期非常多,除去全年104天周末休假之外,根据德国《联邦休假法》规定,每人每年还享有至少24个工作日的带薪休假,注意这24天的休假不包括双休日和节假日。

如果加上法定节假日,如新年、五一劳动节、统一日和圣诞节、复活节、升天节、降灵节等,假日总和超过150天。也就是说他们一年中大约有一半的时间都在休息,但经济发展却依然遥遥领先。

工资高

德国人的工资真的非常高,平均工资可以达到3000-4000欧元。据不完全统计,德国大约有30%的就业者收入高于3700欧元,50%收入位于2100~3700欧元。

德国最低工资标准是8.84欧元/小时(2017年数据),约合1532欧元/月。也就是说在德国只要有一份工作,每月最低收入可以达到12000元人民币!

不过德国的税非常高,即便被扣除了高额的税,他们的税后平均工资也可达到2000-2500欧元,大约是16000-20000人民币。

福利待遇好

德国是世界公认的高福利国家,其社会福利覆盖面非常广,实现了“从摇篮到坟墓”式的保障。

1.教育、医疗免费

德国有免费的公立教育,不仅义务教育免费,从2013年起大学也全免学费。德国的医保全民覆盖,公立医院就医基本免费。

2.儿童金

在德国,从出生开始,每个孩子都可以领取大约200欧的儿童金,直到18岁,对于年满18岁,想要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孩子,可以领取到25周岁。而对于年满18岁,不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孩子,最多可以领取到21周岁,使他们在找工作时不必为生活费发愁。

每个家庭的孩子们领取的儿童金数额有严格规定,生得许多,这个家庭得到的儿童金越多。

具体标准为:第一个孩子188欧元,第二个孩子188欧元,第三个孩子190欧,第四个孩子215欧。这是妥妥的带着口粮来的天使们。

3.父母金

父母金是为荣升宝爸宝妈的夫妻准备的。目的是使新增宝宝的家庭保持基本的收支平衡,减轻因宝宝到来造成的经济压力。

父母的收入越高,领取的父母金越多,因为父母金的发放数额为申请人在新生儿出生前12个月内净收入的65%至67%。申请者可领取大约14个月的父母金。

产前工资在1240欧以上,父母金百分比为产前工资的65%;产前工资在1220欧以上,父母金百分比为产前工资的66%;产前工资在1000-1200欧,父母金百分比为产前工资的67%;产前工资低于1000欧,父母金比例差额调整,最高可达到100%。

此外,德国的企业对宝爸宝妈也很照顾,父母和公司协商一致后,可以减少工作时间,或者在家办公。

据统计,在德国生一个孩子前前后后可以得到50万人民币的奖励,不得不说德国在鼓励生育方面是下了血本了。

4.失业保险

在德国所有雇员都要缴纳失业保险失业保险保费为税前工资的2.8%,公司和员工各负担一半。

失业金额度,通常为在职薪水的60%,如果投保人至少有一个孩子,那么额度提升到67%。

5.社会救济金

在德国没有能力自养的居民,可以领取社会救济金。

自2009年7月1日起,社会救济金申领者可领取359欧元,其配偶可领取323欧元,如有子女,未满6周岁的儿童可领取215欧元,已满6岁未满13岁的儿童可领取251欧元,14岁以上未满25岁并和父母住的儿童可领取287欧。

这笔社会救济金足以支付最基本的生活费用,保证衣、食、住、行不受影响。

德国的其他方面

1.德国的出租车很“豪横”,居然是奔驰系列的,听说奔驰公司将车卖给出租公司时可以打八六折。

这些车多数是价值50万左右的奔驰E级,每当看到这样的豪车,车顶居然配有“TAXI”的标志,我都瞬间有一种违和感,坐豪车车费肯定不便宜,起步价差不多在22元左右,平均每五公里需要花费13.80欧元,约合人民币108元。

2.德国的公路没有收费站,自然也没有过路费。但是德国是世界上燃油税最高的国家之一,达到260%。2006年开始12吨以上的货车要缴纳高速公路通行费。

3.德国的汽车真的很便宜,同款车型价格大概是国内车价的1/3左右,一般的大众汽车只需要几千欧元,高档点的大概几万欧元。

4.德国娱乐场所也不如国内多,周末时他们喜欢骑着单车去附近的森林或公园野餐。

5.在德国外出最好不要喝太多水,因为德国绝大部分公共场所的卫生间都是要收费的,国内的火车站、汽车站、商场、加油站的卫生间基本是免费对外开放,在德国去这些地方上厕所一般收费0.5欧元,折合人民币4元左右,咖啡馆、饭馆的卫生间也只对顾客开放。

6.德国的地铁站是开放的,随便进出,也没有检票口,想乘坐地铁,直接买票就行了,虽然不检票,但是德国人很少逃票,因为地铁上偶尔有查票的,德国对于逃票的惩罚力度是很大的,一经发现,就会从重处罚,而且还会记入征信系统,对于以后贷款产生影响。

7.德国人真的不算时尚,男士穿清一色的西装、夹克,女士大多爱穿长衫和色彩淡雅的长裙,没什么变化,他们也不觉得厌烦。

8.德国人和其他欧洲国家的人一样不喜欢“星期五”和“13”,觉得这样的日子不吉利。

9.在德国餐厅的水也不是免费的,价钱和啤酒差不多。去餐厅就餐服务生也不会为你领路,你要自己找位置,就餐完毕你把餐具在盘子上摆成3点钟或是4点钟的样子,服务生就知道你已经吃饱了。

他们在收盘子时一般会问一下你就餐的感受,如果你觉得他服务不错,你可以给他一些小费,数目大约是你消费额的5-10%。

8.德国人很注重食品的安全性,食品可追溯性高,超市的鸡蛋都有“身份证”,每个鸡蛋上都印有一串编号,可查出鸡蛋产地,甚至可以知道是哪个饲养场、哪个鸡笼,母鸡饲养状况如何。

9.在德国你要学会垃圾分类,不同颜色的垃圾桶代表不同类别的垃圾,垃圾分类的规定非常细致,想要记清楚估计得花一些时间。

10.德国的古堡充满欧洲风情,慕尼黑的王宫,华丽程度堪比巴黎的凡尔赛宫。

结束语

德国是一个非常发达的国家,但并不是一个有意思的国家,去了那里你可以感受欧洲风情,但也要忍受那里的无聊生活。

以上只是我自己的感悟,没有风花雪月,没有波澜壮阔,有好有坏,很多想说的,没有说完,如果你有其他感受,咱们可以一起交流。

最真实的德国,真的是你想象的那样吗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关于德国人的冷知识、最真实的德国,真的是你想象的那样吗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成功,真没你想象的那样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