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日本僧智藏古诗鉴赏答案

励志文章 冷知识 2023-08-24 09:44:07 -
高二适 行书刘禹锡赠日本僧智藏诗 2

其实赠日本僧智藏古诗鉴赏答案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日本诗冷知识,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赠日本僧智藏古诗鉴赏答案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1. 赠日本僧智藏古诗鉴赏答案
  2. 乃木希典汉诗赏析
  3. 关于日本灭亡的诗
  4. 日本那个战犯作过一首樱花诗

赠日本僧智藏古诗鉴赏答案

《赠日本僧智藏》

浮杯万里过沧溟,遍礼名山适性灵。

深夜降龙潭水黑,新秋放鹤野田青。

身无彼我那怀土,心会真如不读经。

为问中华学道者,几人雄猛得宁馨。

鉴赏

这是刘禹锡赠日本僧智藏的诗。日本学问僧智藏,大约在大历五年(770年)至建中初(780年)来唐学习佛法,与刘禹锡交往甚密。刘禹锡不但“善诗”,而且颇有才能和卓识,参与政治,涉足王叔文集团,被“引入禁中,与之图议,言无不从”,钻研禅学,与僧人交情甚厚,蜀僧广宣曾“与刘禹锡最善”。这首诗写智藏和尚到唐朝的活动和禅学的高超造诣。

首联两句,点出智藏来中国道远途艰,展示僧人万里渡海,以及到中国后遍游山川寻找性灵的历程。传说一和尚常乘木杯渡水,因名杯度。诗人以“浮杯”来描写智藏远涉重洋的艰辛来访。“性灵”即灵性、聪慧的本性。名山大川,清静幽深,正是陶冶性情,修身练性所在。流连于神界、人间、物质、精神之间,在对自然的直觉观照中使“我”和“自然”融为一体、混沌一片,适应性灵,参悟禅义。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森林水鸟,佛即我心,我心即佛。诗人将“浮杯”与“性灵”置入“万里沧溟”、“遍礼名山”的既汹涌壮阔又灵秀缥缈的境界中,给智藏这位高人的访唐和参禅凭添了几分超凡脱俗的氛围。

三、四两句“深夜降龙潭水黑,新秋放鹤野田青”是对智藏的形象描绘和心理刻画。降龙即降伏神龙而入钵中,《高僧传·涉公传》载“僧涉能以密咒咒下神龙”。鹤在古人心目中被认为是仙禽,曾有放鹤田野的传说。透过“深夜降龙”、“放鹤野田”等具体场景的描写,刻画出高僧智藏精深的佛法和神逸的心态。而“潭水黑”、“野田青”这两笔具象逼真的描写,更把读者带入画面,使读者有亲临其境之感,似亲见神龙随着大师的咒语潜入深潭,跟随着被释放的仙鹤,摆脱了束缚,冲进初秋的田野,“顿了本心清净”,在潜虬幽姿、飞鸿远音、园柳鸣禽中体验澹泊无为、遁世远隐的玄思,从云日辉映、空水澄鲜中体验陶冶性情、颐养天年的乐趣,给人一种虚明澄静的喜悦。

“身无彼我那怀土,心会真如不读经”,使前面的人物形象进一步深化,挖掘出智藏雄厚法力和佛学造诣的根源,展示出更深一层的内涵。“身无彼我”即无我相、无人相,忘怀彼我。物我本无区别,区别只在于人的观念——“本心”之中。只要“物我两忘”,彼岸、此岸、故土、大唐这些空间概念就全被打破、不存在了,故土与他乡已没有区别,自然也就不会再去怀恋故土。“真如”即真实如常不变的至理。人的“本心”就是“真如”,只要顿悟本心,就可以打破“事法界”的障碍、“理法界”的束缚,立时成佛。人们诵经,不也就是为了成佛吗?既然已心会真如,成了佛,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再去读经了。

从另一层意思讲,佛教认为一切文字、语言都不代表,也不可能表述真正的佛法。读经对人的解脱不见得有什么用,应以直觉观照、沉思默想来参禅、顿悟。诗人在此称颂智藏已达到了物我两忘、本心清静的高深境界,自然引出最后一联。

尾联“为问中华学道者,几人雄猛得宁馨”中的“宁馨”即如此。诗人感叹智藏忘我勤奋,有几人能如此法力高深,同时也是对中国学道者的鞭策。智藏“学得中州语”,而且超过唐代一般学者,青出于蓝。不枉他“浮杯万里”,历经惊涛骇浪,“遍礼名山”,踏过艰难崎岖的坎坷!

刘禹锡的诗,《唐音癸签》称“以意为主”,这“意”不是浮在文字表面,而是溶化在形象之中。“浮杯”、“沧溟”、“潭水”、“野田”,这些看似平凡的景物,既是写智藏,又凝结着诗人的情思,也有诗人的直觉观照在其中。“降龙”、“身无彼我”、“真如”、“经”,这些故事概念,不仅写智藏,也透出诗人对人生、对世界的参悟。同时写来自然、澄澈,体会多少,感觉多少,全在一个“悟”字。

乃木希典汉诗赏析

乃木将军的诗词,书法。关于日本汉诗的韵律和平仄,以下面乃木希典的一组汉诗为例,在汉文和日文中,同一个汉字的读音并不相同,因此他们全是依靠记忆汉字的发音和语调来完成创作的。乃木有几首诗颇有唐风,奉天城外三更雪,百万精兵过大河,整个清代也没见过这样的句子。山东蓬莱市博物馆收藏的本籍吴佩孚抄录的乃木希典的《尔灵山》诗。

攻陷旅顺后,乃木率第三军转战至辽北的法库县。深秋,望着日俄战争的硝烟正在散去,这个56岁的独目将军已经没有了“一将功成”的豪情,有的只是对“万骨枯”的喟叹:

皇师百万征强虏,野战功成尸做山。

愧我何颜看父老,凯歌今日几人还。

这是以汉诗称著于日本朝野的乃木希典的最后一首汉诗了。

关于日本灭亡的诗

日落淮南长空远,

本命四途末路长。

必归西山光挥尽,

定留残月照云天。

灭尽孤烟无眠夜,

亡者化身日月星。

日本在1894年发动了甲午战争,1931年发动了9·18事变,1937年发动了7·7卢沟桥事变。三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使中国蒙受了极大的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15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10000多亿美元,伤亡6500万人以上,欠下华夏名族的累累血债。然而,皇天无私阿兮。历史是神造的,不是活见鬼,日本亡国只在眼前。

日本那个战犯作过一首樱花诗

1、东条英机:樱花瓣啊,悄悄而哀愁地落下来了。

2、广田弘毅:人如春日樱花,纷纷坠地。复借秋日朝露,涤尽心灵。——摘自央视纪录片:《丧钟为谁而鸣?》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初一至初三古诗词赏析题大全 附答案 ,初中生必背 建议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