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云十六州到底是什么地方,北宋为什么一直想要收复这个地方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幽云十六州到底是什么地方,北宋为什么一直想要收复这个地方,以及为什么不建议先锋主宰者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 宇文泰为什么把权力交给宇文护,而不给自己儿子
  2. 幽云十六州到底是什么地方,北宋为什么一直想要收复这个地方
  3. 鞑靼人和蒙古人之间有什么区别
  4. 为什么食物链中越上级的生物,繁殖能力越弱

宇文泰为什么把权力交给宇文护,而不给自己儿子

宇文泰28岁,便接替老上级贺拔岳,成为了关陇集团的一把手。这事儿对隋唐的建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如果没有宇文泰,就不会有府兵制改革,那么隋文帝杨坚的父亲杨忠,就不会成为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唐高祖李渊的爷爷李虎,也不会成为西魏八柱国之一。

正是因为有宇文泰,使得关陇集团抱团取暖,多次击败东魏的权臣高欢,保住了关陇地区的一亩三分地。此后隋唐,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所以说,宇文泰在南北朝后期,绝对是一颗闪耀的明星!不过很可惜的是,宇文泰50岁那年,身体就不行了,或许是被战争给摧残的。

临终前,宇文泰做了一个决定,将手中的权力交给了侄子宇文护。可宇文泰有很多儿子,为何他没有把权力交给儿子们呢?

一、宇文泰没来得及篡位!

这是很多枭雄一生的遗憾,东晋名将桓温,其实一直就想着篡位。当初灭了蜀地的成汉以后,桓温的声威达到巅峰,他就已经有了篡位的心思了。

结果桓温一等再等,结果等来了北伐的失败。这个时候他心里后悔啊,再想篡位,可就没啥理由了。因此桓温一再写信给谢安,希望朝廷能给他加九锡。可谢安却总是以各种理由拖延,最终将桓温给活活拖死了。

宇文泰作为西魏的掌舵人,其实想要篡位也十分容易。当初北魏的孝武帝元修,从洛阳跑到长安以后,宇文泰看他不爽,就把他给宰了。随后便改立元宝炬为帝,建立了西魏。

所以说,西魏是宇文泰一手建立的。在与高欢的东魏多次交战后,宇文泰成功保住了西魏的关陇之地,功劳绝对够篡位了。

那为啥宇文泰没有走这一步呢?其实我认为主要是宇文泰觉得自己还很年轻。当时他才50岁,人家刘备接近50岁,事业上才稍微有点儿起色,你说宇文泰着急什么?

而且西魏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也不是铁板一块。这里面有宇文泰的嫡系,也有其他派系的人。诸如侯莫陈悦、贺拔胜的人,宇文泰想要篡位,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期。

结果一不小心,宇文泰就把时间给耽误下来了。身体不好了,再想篡位,反对的人可就更多了。因此宇文泰放弃了这次机会。

二、宇文泰的儿子们,年纪太小了。

宇文护,说起来是宇文泰的侄子。可是宇文泰50岁的这一年,其实宇文护已经44岁了。这两个人,其实是同一代人。

而且宇文护本人的能力很强,在军中有一定威望。宇文泰想要保证宇文家的事业能够长期发展下去,把权力交给侄子宇文护,是最靠谱的办法。

反观宇文泰的那几个儿子,其实岁数都还太小了。

宇文泰的嫡长子宇文觉,当时只有15岁了。这是一个还在上初中的年纪,你让一个初中生,在乱世之中指挥一个割据政权?你觉得这个政权还能有什么希望吗?

所以说,宇文泰把权力交给15岁的宇文觉,基本等同于将宇文家族放在了火堆上烤,没多久就会有其他大臣将宇文家赶下台,甚至诛灭全族。

宇文泰的庶长子宇文毓,当时倒是已经有23岁了。不过宇文毓这个人是个仁慈宽厚的人,压根就没有军功。你让一个毫无军功,且宽仁的人做接班人,其实等同于把江山拱手让人。

最关键的是,宇文毓是宇文泰的庶子。宇文泰的嫡子宇文觉的母亲,是北魏的冯翊公主,这身份足够尊贵。

如果宇文觉继位,那么北魏余部不会说三道四,如果让庶子宇文毓继位,那北魏余部自然会骂骂咧咧。那么问题来了,宇文泰就不担心宇文护会篡权夺位吗?

三、宇文泰建立的府兵制,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宇文护。

虽然宇文护有一定战功,但是和八柱国、十二大将军比起来,他啥也不是!仅凭这一点,就可以得知,宇文护想要篡位,难度系数太大。但是八柱国要想篡权,难度也很大。

宇文泰的府兵制改革,是有技巧的。

八柱国分别是:宇文泰、元欣、于谨、独孤信、赵贵、李虎、李弼、侯莫陈崇。

这八柱国中,宇文泰是老大,手握所有的实权。元欣是西魏宗室,基本相当于小吉祥物。所以说,只剩下六柱国掌管手下十二位大将军,每个人统领两位。

六柱国基本可以分成3派:

第一,于谨、赵贵、侯莫陈崇,都是宇文泰的铁杆粉丝。第二,独孤信和李虎,曾经是贺拔胜的人。第三,李弼,曾经是侯莫陈悦的人。

由此可见,宇文泰占据着主导地位,统领全局。而这3派人或多或少可以互相制约,达到一种政治平衡的目的。

除此以外,十二大将军的设计,也很巧妙。

于谨手下的两位大将军,分别是:豆卢宁、王雄。豆卢宁是李弼的人,王雄是宇文泰的人。赵贵手下的两位大将军,分别是:元赞、侯莫陈顺。元赞是西魏宗室成员,侯莫陈顺是侯莫陈崇的亲哥哥。侯莫陈崇手下的两位大将军,分别是:宇文贵、贺兰祥。他们俩都是宇文泰的人,贺兰祥还是宇文泰的外甥。独孤信手下的两位大将军,分别是:元廓、杨忠。元廓是西魏宗室,杨忠是独孤信的人。李虎手下的两位大将军,分别是:元育、宇文导。元育是西魏宗室,宇文导是宇文泰的侄子。李弼手下的两位大将军,分别是:达奚武、李远。达奚武是宇文泰的人,李远是侯莫陈崇的人。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六柱国,所统领的两位大将军,一般都不是柱国们自己的嫡系,而是交叉分配的。

这就是宇文泰的厉害之处。他不仅让六柱国之间,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还让十二大将军和六柱国既存在从属关系,彼此之间又有隔阂,那么大家只有公事公办的道理了!

而整个八柱国十二大将军的体系,就是限制宇文护篡权夺位的最好机制。要想搞定某个人很容易,但是要想搞定整个体系,这是个技术活。

四、宇文护还是差点儿篡位。

宇文护刚掌权的时候,就遭到了大家的一致反对。为什么呢?因为按照府兵制的角度来说,八柱国之间是平起平坐的关系,宇文泰其实也是八柱国之一,和大家的地位相当。

宇文泰功劳大,大家都听他的。可宇文泰死了,大家凭什么要听宇文护的呢?宇文泰又没有登基称帝,所以从法理上来说,六柱国不服气,是可以理解的。

因此,宇文护找到了宇文泰的铁杆粉丝于谨,在于谨的帮助下,宇文护这才坐稳了手握实权的位置。紧接着宇文护便协助自己的堂弟宇文觉登基称帝,建立了北周。

这么一来大家也就没话可说了,毕竟宇文护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宇文泰的后人。从法理上来说,这哥们是个榜样级的人物!有点儿周公的意思。

这个时候宇文护如果想要篡位,其实就等于是找死。

可宇文觉不太听话,因此他在位1个月,就被宇文护给废了,不久还被杀害了!这事儿引起了柱国们的强烈不满。

可宇文护这个时候依旧没有篡位,他将宇文泰的庶长子宇文毓扶上了皇位。这下大家又不好公开指责他了,毕竟人家还是为了宇文家,而不是自己。

但是柱国们心里就很不爽了:皇帝也是你这家伙说废就废的?你把我们这帮老家伙当空气吗?

因此公元557年,赵贵和独孤信,便开始秘密策划,打算宰掉宇文护。结果宇文护却提前知道了这事儿,立刻将赵贵、独孤信等人逮捕,赵贵被杀,独孤信自尽。

宇文护还利用这件事,对北周朝堂中进行了一波大清洗,解决了不少反对者。当时六柱国中,赵贵、独孤信被宇文护除掉了,李虎、李弼也去世了。所以只剩下了于谨和侯莫陈崇两人了。

而这两人里,于谨又和宇文护关系亲密。所以说六柱国里只有一个侯莫陈崇,还能翻得起什么大浪呢?况且公元563年,宇文护又随便找了个借口,把侯莫陈崇给宰了,六柱国只剩下了支持宇文护的于谨了。

此时的宇文护,完全具备了篡位的实力和资本。那么他为什么没这么干呢?

总结:宇文护棋差一招,着了宇文邕的道。

宇文护打算试探一下宇文毓,便要求削减部分职权,没想到耿直的宇文毓一口就答应了。因此公元560年,宇文毓就这么被宇文护给毒杀了。

宇文毓临终前,憋着一口气,把大位传给了弟弟宇文邕,这才保住了宇文泰子孙的皇位。宇文邕可就聪明多了,不管宇文护怎么试探,他就是不肯收回任何权力。

同时宇文邕一直把宇文护当成老大来看待,任何大小事务,都要申请宇文护的看法。宇文护不让做的,坚决不做。宇文护让做的,不管什么事儿都得做。

这么一来宇文护就放松了警惕,他觉得宇文邕这小伙子太上道了!结果宇文邕见机会来了,果断将其诛杀!

实话实说,没有宇文护就没有北周。宇文护对北周的贡献,还是相当大的!而且北周国祚一共24年,宇文护1人就掌权15年,你说贡献能小吗?

参考资料:《周书》

幽云十六州到底是什么地方,北宋为什么一直想要收复这个地方

史学界不少学者都认为,缺少幽云十六州的北宋先天不足,如同一个天生的哮喘病人,被人掐住咽喉,最终难免因呼吸困难而毙命。那么幽云十六州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又为何对北宋乃至后世整个中原地区影响深远?说起来话就长了。

幽云十六州的来龙去脉:割让之痛

幽云十六州,也称燕云十六州,幽指北京,云指大同。从地理位置上看,幽云十六州主要分布在当今的京津冀及山西北部。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王朝,说白了,就是汉人阻挡北方游牧民族南侵的主要屏障。由于地势险要,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混乱的时期,即五代十国。从根本意义上说,五代十国局面的出现,实质上是唐朝一百多年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升级。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北方由契丹人建立的大辽在此期间崛起,逐渐成为中原王朝的巨大威胁。

契丹人原为胡服骑射之族,部落众多,各部落也为抢占资源冲突不断。耶律阿保机统并契丹八部后,为解决塞外物资匮乏的局面,契丹族开始南下侵扰中原地区。而此时的中原之地恰好也处在一个群雄逐鹿的时期,给了契丹人一个机会。

中源河北的地方势力常勾引契丹引以外援,而契丹人则从中谋取好处,在汉人与契丹人互相利用与被利用中,契丹族加深了与中原的接触,中原在文化和政治制度上的先进程度,让阿保机大为震惊。

阿保机于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称帝,国号契丹,国人称之为辽太祖。不得不说阿保机是个有远见的智者,在他称帝建都的同时,一边造文字、定法律,设官职,练军队,一边不断扩张地盘,将周边部族逐步吞并,还一举端掉了号称“海东盛国”的渤海国。可以说,阿保机在位期间的对内对外政策增强了国力,为契丹接管幽云十六州打下了基础。

上图为传说中的耶律阿保机

阿保机死后,其子辽太宗耶律德光继续对外扩张,不久便得了一个“大便宜”。后唐大将石敬瑭受到李氏皇族的猜忌,搞起了内讧。石敬瑭为图自保,也为夺权,主动向契丹求援,并许诺称臣割地。

在耶律德光的帮助下,石敬瑭建立了后晋,尊称辽国皇帝为“父皇帝”,而自己则成为了历史上有名的“儿皇帝”,幽云十六州也作为“承诺”割给了契丹族。这一割就是430年,直到明朝朱元璋派明将徐达、常遇春北伐才收复此地。

在失去幽云十六州的日子里,汉人一直挣扎在收复的路上,后周周世宗柴荣曾试图北伐,不幸中途染病,只好作罢。此后,失去的幽云十六州成了宋朝的心病。

失去幽云十六州的中原地区,已无险可守,从此,北方游牧民族打开了南下侵扰中原的大门,汉人的国家安全失去了重要保证。

赵匡胤的痛,后世子孙的疑难杂症北宋的心病

幽云十六州北到长城,南至河北河间,西到山西神池,东还河北遵化,位于长城之南,号称“中原锁玥”,是华北大平原的门户。幽云十六州地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秦国的万里长城也修建在这一代,长城作为历代中原王朝抵挡游牧民族南下的重要屏障,其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而位于长城以南的幽云十六州好比河堤的缺口被打开,决堤的河口随时有可能酿成大患。这是其一。

其二,在冷兵器时代,游牧民族的铁骑相比步兵为主的中原王朝军队,无疑具有重大的优势。在塞外大漠与中原地区之间,过了幽云十六州的天险,便是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北方游牧民族善骑射,使用骑兵作战,而骑兵的机动性很强,相比汉人的步兵,他们来去自如,战斗力相当强。

但是骑兵的缺陷在于,必须借助于平坦的地势才能发挥出最佳的战斗力。如果有连绵不断的群山阻隔,也就是幽云十六州的所在位置,骑兵的战斗力将大打折扣。其战略要地的作用也在于此。

因此说,没有幽云十六州的北宋先天不足。北宋始终“积弱”,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失去幽云十六州这个战略要地,对于北宋而言无异于一场噩梦。

宋太祖的痛:师未出身先死

契丹人自打得了幽云十六州之后,不管喜不喜欢汉族的生活方式,反正契丹权贵们生活在幽州的时间越来越长,游猎大漠的时间越来越短。幽云十六州农耕发达,不论是农业、手工业还是其他文化活动都比辽国本部发达。可以说,幽云十六州对契丹经济的发展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辽国很重视对该地区的发展,设幽州为南京,皇都为上京,以大国的姿态屹立于宋朝的北方。北宋建立之初,宋太祖赵匡胤就开始存钱,打算用钱把幽云十六州给买回来,准备来一场金元外交。

幽云十六州,一直是赵匡胤难以割舍的心头之痛,但在当时,契丹族的军事力量发达,尤其是骑兵,实力雄厚。为了避免两败俱伤的军事讨伐,他在宫里设置了封椿库,源源不断的往里存钱。当达到一定储备后,打算用这笔钱向契丹族赎回幽云十六州。如果辽国不同意,那么就用这笔钱招兵买马,扩充军力,再进行军事讨伐。到时辽国不但一分钱拿不到,还要归还幽云十六州。

赵匡胤这一招,可以说是先君子后小人的策略。但遗憾的是,此志未竟,太祖身先死。

后世子孙的疑难杂症

割让之初,当地的百姓和读书人还常偷越国境南逃中原。萧太后主政后,将十六州视为汉化的榜样和基础,并将幽云十六州看做是辽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辽圣宗即位后,汉人地位提高,并进入朝廷为官,老百姓也逐渐认同辽国身份。时间和政策慢慢消磨了本地汉族人的国家认同,幽云十六州的归属问题逐渐复杂化了。

自打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之后,北宋政权就确立了自己的统治纲领,即抑武崇文。所以人们提起北宋总是这样说,虽有家财万贯,但没有什么权势,总是受人欺负,尤其对外作战能力出奇的弱。它先后被契丹、西夏和金欺负,最后还沦落到两位皇帝被金人抓去,酿成“靖康之耻”。可见,北宋的积弱,不是一般的弱。

对于北宋而言,收复幽云十六州,不仅是面子问题,更是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大宋历代君王都明白,幽云十六州一日不收复,来自北方的危机则一日不能除。

宋太祖赵匡胤死后,继位的宋太宗又试图以武力收复失地,不幸在高粱河一役中中了辽人的箭,多年后疮发去世。此后的长期战争中,大宋都没能夺回此地,直到公元1004年。

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曾经有一次机会放在宋朝皇帝真宗面前,他没有去珍惜,直到失去后,后世子孙替他把肠都悔青了,时光再也追不回。由此可见,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特别是一个手握重权的人对历史的发展方向,有时几乎起着决定性作用。说白了,历史实质就是一个权力更替此消彼长的过程。

比耻辱更耻辱的事:“独孤求败”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如果有一场这样的战争:一方在天时、地利、人和三样全占的情况下,到最后却输得一败涂地。这样的仗在北宋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宋太宗,他很憋屈。另一次是宋真宗,他十分舒坦。前后都是为收复幽云十六州,前为幽州之围,后为澶渊之盟。

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匡义,也就是赵匡胤的弟弟,亲自上阵指挥幽州之战。该占的优势全占了,几乎打到辽国的大门口,但却被对方的一次快速反击,一剑封喉,转胜为败。

赵匡胤给弟弟留下了雄厚的军事家底,又有曹彬和潘美这样的军事将领辅佐,按说是有能力拿下幽州的。但是打仗最怕的就是遇上瞎指挥的帅,指的就是赵匡义,他治国还行,但论军事才能远不能赵匡胤比。更要命是,他还没有自知之名,非要亲自挂帅,结果耻辱了。

上述提到幽云十六州的归属问题复杂化,汉人入辽朝为官,当时幽州的守将正是辽国汉将大名鼎鼎的韩德让。作为幽州守将,此人面对宋军的围困,淡定指挥,将汉家兵法里的守城谋略发挥到了极致,为辽国的救援赢得了时间,对于扭转战场上的局势立下了汗马功劳。

总之,宋太宗发起的幽州之围,原本志在收复河山,最后三十万精锐之师,却在宋太宗的指挥下,全军覆没。此后,幽州成了宋人永远无法跨过的一道障碍。

时间转眼到了公元1004年,宋军虽然野战不足,但是防御能力还是有的,毕竟中原的军事科技先进,宋朝的步兵和弩箭也不是吃素的。辽国对宋朝边境时常骚扰,但也没占到什么实质性的便宜。

但是,双方连年的大小仗不断,在宋朝每年要负担大量的军费开支,在辽国攻不破宋朝的边关,抢不到汉人的东西,作为游牧民族,首先面临的就是饥饿。更何况契丹人本来就不多,由于连年征战,死的人一年比一年多,再死就没人了。

于是到了萧太后执政,她改变了对宋的策略,改强攻为迂回战术。公元1004年十月,辽国二十万大军绕道杀入宋朝腹地。这一招几乎打乱了宋朝的防线部署,辽国借着骑兵的速度,打得下就打,打不赢就绕道,绕来绕去,绕到了黄河边上,宋朝的国都汴梁告急。

强敌压境,北宋君臣陷入慌乱,有主和的,有主战的,最终在主战派宋代知名宰相寇准的刺激下,宋真宗御驾亲征,亲率大军,抵达澶州城下。皇帝亲征如寇准预料,极大地鼓舞了宋军的士气,眼看要将辽军包了饺子,这时,萧太后主动提出了和平谈判。

宋真宗和太祖太宗不一样,不是在马背上长大的,他是读着道德文章长大的,说白了,刀子都没动过,更别说血性了。辽国一求和,正好中了真宗的下怀,只要不打仗,什么都好说。

于是,宋辽双方签订了盟约,史称“澶渊之盟”。宋朝不仅没有要求拿回幽云十六州,而且每年还要向辽国送钱送布,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对于澶渊之盟,历来褒贬不一,有说丧权辱国的,也有说促进了宋辽和平的。但是花钱买和平,这事儿不论放在哪个朝代都不靠谱儿。多年以来,后世对这个条约的质疑声一直不断。

宋人对于唐朝的安史之乱一直铭记于心,北宋的知识分子对待对外作战此类的大事,一直本着一个观点:武人掌权,国家必乱,重文轻武,才是王道。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宋朝饱读诗书的文人墨客们,一边称入侵者为蛮夷,笑话其没文化。一边又苟且偷安,就这样苟安过北宋,糊弄过南宋,最后又苟且成了元朝。

综上所述,幽云十六州之失,一失足成千古恨,受影响的岂止一个北宋?

鞑靼人和蒙古人之间有什么区别

蒙古人和鞑靼人的居住地相近,血缘上也有联系,但在本质上还是不同的。

先说说鞑靼人。

公元5世纪,在蒙古东北部和贝加尔湖附近有游牧民族生活于此,其中就有鞑靼人。《阙特勤碑》记载“三十姓鞑靼”,是“鞑靼”一词的最早文字出处。

公元八世纪后,鞑靼人开始逐渐向蒙古高原移居。公元840年,回鹘汗国灭亡,给鞑靼人进入漠南漠北提供了机会。自此,鞑靼人和中原人成为“邻居”。公元842年,已经有汉家文献对鞑靼人有了文字记载。

到了五代十国时期,鞑靼人已经和中原形成了多元化联系,在李克用的军队中,就有数万之众的鞑靼士兵,这些人凶狠善战,为李克用立下了很多战功。

随着鞑靼人的逐渐壮大,他们成为了蒙古高原的主流群体,也成为了蒙古高原各部落的泛称(讲蒙古语的部落除外)。

辽国兴起后,鞑靼人被辽国“收编”。辽国人把他们称作阻卜或术不姑,此事在《辽史》有详细记载。辽国在鞑靼人居住地常年驻兵,并且派节度使长期统治,鞑靼人每年向辽国进攻,还要出人丁服兵役。历任节度使对鞑靼人横征暴敛,多次激起鞑靼人的叛乱。公元1012年,鞑靼人一部杀了在任节度使,随后围攻镇州,事态愈演愈烈,公元1026年,所有鞑靼人皆反。

到了金朝鼎盛时期,主要军事行动都针对宋朝。蒙古高原各部族趁机得到了快速发展。阿尔泰山地区的乃蛮部、漠南地区的汪古部、鄂嫩河克鲁伦河中上游地区的蒙古部、鄂尔浑河上游地区的克烈部、呼伦贝尔草原地区的塔塔儿部等,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充。

这些部落日后都曾归顺金朝,但也都有过叛乱。在宋朝的文献记载中,把这些部落统称为“鞑靼”。

再说说蒙古人。

秦汉时期,东胡压制匈奴的兴起,直到莫顿单于的出现,带领匈奴人奇袭了东胡,使东胡部落联盟瓦解。从此,部分东胡人成为匈奴人的奴隶。另外一部分东胡人退居乌桓山和鲜卑山,分为乌桓和鲜卑二个部族,东胡从此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三国时期,曹操讨伐乌桓,使乌桓逐渐衰落,而鲜卑在这一时期逐渐兴起。

西晋时期,鲜卑分成多个部族,包括:慕容部、段部、拓跋部、柔然部、乞伏部等。

南北朝时期,柔然部先后和拓跋部和突厥系民族交战,最终战败分裂。一部分逃往辽河上游,成为契丹人的宗源之一。另一部分逃到外兴安岭以南地区,成为蒙兀室韦的宗源之一。按照《旧唐书》的记载,“蒙兀”与“蒙古”是同名异译。也就是说蒙古人是鲜卑人的后裔。

蒙古分为多个分支,其中在漠北的诸多部落中,出现了一个黄金家族。

成吉思汗让这些复杂的部族变得简单。

成吉思汗建立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强大帝国。从此,这些诸多部族都成为了“蒙古人”,原来个部族的名称都变成了姓氏。而汉家百姓还是习惯统称他们为“鞑靼”,所以,从成吉思汗之后,“鞑靼”一词变成了汉人对蒙古人的俗称。

由于汉家文化和草原文化的差异,从“鞑靼”一词中逐渐发展出来两个贬义词:鞑虏、鞑子。

文章作者:冲仔学历史

为什么食物链中越上级的生物,繁殖能力越弱

动物种群数量,并不需要通过基因控制,通过饥饿来控制就行,食物链顶级的生物并非繁殖能力弱,只是养不活过多的幼崽。即便是以群体合作来捕猎的动物,纯粹依靠自己的体能来捕杀动物的数量也是相当有限的。即便食草的动物,它们的数量也受到天气变化,雨水多寡的强烈影响。

并不存在任何神秘的力量控制着动物的数量,无论食草还是食肉,控制它们数量的主要因素都是一样的——食物的数量和来源,繁殖能力本身并不在其中,在食物管够的情况下,只需要极低的生育率加稍微长一点的寿命,同时存活的后代数量最终都会突破天际。当然,这并不是说生物对何时生育完全没有任何控制的随机生育,那当然不是。比如,食草动物生幼崽的时期,往往是食物来源丰盛的时期,因为季节循环的规律如此明显,这当然能被演化所利用。而食草动物生育的高峰期,也同样是食肉动物生育的高峰期,因为现在所有动物都有大量食物可吃了。

相比起其它动物,人类数量在最近一万年内迅速增长。这当然不是因为人类的繁殖率发生了什么突变,仅仅是因为人类已经度过了只能依靠自然提供食物的时代了,我们通过主动的改造自然环境,来栽培放牧养殖我们的食物。

据现代研究证据,在农业发明之前,全世界的总人口从未超过1500万人,而狩猎采集生活时期的总人口大约不会超过100万人,这是通过一些简单的限制条件就能做出的计算,当人群超过这个上限,就必然因为抢夺食物发生剧烈冲突,导致人口数量快速下降。

如果没有足够的食物,不仅仅会没有足够多的人,也导致没有什么真正的闲暇时光,那么我们引以为傲的人类文明和文化都难以诞生,我们和野兽之间的区别也就微乎其微了。所以,农业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来源的解决方法,更是让人类最终成为万物灵长的关键性技术。我们爬上食物链顶峰,不是靠尖牙利爪,我们只是推平了山丘填满了湖泊,将大地切割成各种规则的几何形状,然后栽培上我们能吃的食物,许多物种于是就此走上灭绝的道路。

壮丽的梯田,人类制造的自然景观。

下图是2017年五月四日,世界粮农组织发布的谷物产量\利用量\库存量的示意图。今年预计谷物方面的产量就有26亿吨之多,而世界人均粮食消耗大约为一年330公斤,一吨粮食可以养活大约三个人,26亿吨谷物能养活大约78亿人,而现在全世界总人口为73~75亿人之间。

幽云十六州到底是什么地方,北宋为什么一直想要收复这个地方和为什么不建议先锋主宰者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幽云十六州到底是什么地方,北宋为什么一直想要收复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