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以下禁用这种感冒药 复方甘草合剂 强力枇杷露 别再给孩子吃了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如何看待含可待因感冒药复方甘草合剂、强力枇杷露等被列为儿童禁用药物的问题,以及和为什么不建议儿童喝复方药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为什么有人说小孩子不能吃成人药
  2. 12岁小孩子能吃复方氨酚烷胺片吗
  3. 复方太子参颗粒三岁小孩服用安全吗
  4. 如何看待含可待因感冒药复方甘草合剂、强力枇杷露等被列为儿童禁用药物

为什么有人说小孩子不能吃成人药

文/头条号:奶爸修炼记关注奶爸修炼记关注更多育儿文章

家庭为小儿的备用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首先必须是常用药,也即小儿日常生活中所必需的,如退热药、治疗感冒伤风药、胃肠道药、外用的碘酒、紫药水、红药水等。其次,所备用的药一般是性质比较温和的、安全的、副作用少、不良反应轻的、非剧毒药。当然各种药均不能随便服用,或用量过大。如备用的退热剂为阿斯匹林,止咳化痰的中药丸或西药小儿止咳糖浆,治疗感冒的是中药冲剂或西药中的常用消炎片,消化道用的健脾消食、收敛助消化的中西药、抗菌药中的黄连素。另外,备用药种类不宜太多,每一方面的中西药各一种即够,太多容易混淆不清,作用相近的药同时服用也可因协同作用而发生不良反应或过量。备用药是临时应用一般的轻症。如病情经23天尚未见轻,就得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最后,要对这些常备药的用法、剂量、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比较正确地使用。因此备用药不宜过多,多了难记住,就容易出错。

呼吸系疾病常备药

呼吸系统疾病在儿科占首位,虽以冬春季为多,但四季均有。对于一般感冒、气管炎完全可以在家服药,去医院还容易传染上其他病。呼吸道病多由病毒引起,不必应用抗生素。可能为细菌性者,可以备用西药中的消炎剂,如复方新诺明,病情较重可用红霉素或麦迪霉素。西药止咳化痰药有复方甘草片或复方甘草合剂,可以此为基础,加上氯化铵,或麻黄素止咳药水。中成药中可备小儿感冒冲剂、板兰根冲剂、至圣保元丹、儿童清肺丸、蛇胆陈皮末、妙灵丹等。

消化系疾病常备药

小儿一般消化道的病症常见的有食欲不振,胃口不香胃肠道及全身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西药可用各种消化酶制剂,如胃蛋白酶合剂、胰酶、多酶片等。中成药可用小儿健脾丸等。大便消化不好,无脓血,偶有呕吐,非感染性肠炎时,西药可用乳酶生、酵母片、鞣酸蛋白、儿茶等。中成药可用六一散、香桔丹、香砂平胃丸等。家病毒性肠炎,大便中无脓血,可试用香连丸等。

药物的管理

这里所指的药物管理,是为了防止服错药、服用变了质的药、孩子误服药。家里除了小孩的备用药外,有时去医院看病后还会带回来一些药,另外大人有病时也会有些药。所作以药的种类和数量是会不少的,假如管理得不好,就会出问题为了防止孩子误食,所有的药应存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包括孩子能爬上凳子或床上摸得到的地方。为了防止服错药,必须把成人用药和小儿的用药分开放,不要放在同抽屉或盒子内;外用药与内服药应分开放;呼吸道用药和消化道用药应分开放。每种药的包装上应有明确的说明,包括药名、作用、用法。特别要注意用原来某一种药的袋,临时存放了另一种药,这样最容易吃错,最好不要这样张冠李戴。即使要这样,必须将原来的药名用钢笔涂掉,或贴上白纸,然后写上新放入药的药名及用法。最后还得注意药品有无变质,特别是存放过久的备用药,尤其是药水,包括中药和西药水,夏季天热更易变质。如药水变色、发生混浊,药片变色、潮解等,就不应再给孩子服用。

小儿用药注意事项

(1)注意用量。小孩与大人的用药不同,不能简单地认为只是身高、体重、外形上的不同,而且内在各系统、各器官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发育程度也有所不同。因而在用药上也不能只认为就是用量大小不同而已。当然小儿的用量要比成人小,但有些药如按每公斤体重计算,也许较成人要大些。必须注意用量,要分清每次和每天的用量。如把每次用量当成每天用量,则药量就服少了;如将每天量当做每次量,则药量就大了。要按医生嘱咐服药。如果孩子小,要把药片分为几次服。不能想方便,懒得把药片分成几次服,而只分为1-2次服,这样的服法,不能达到药物应起的作用,而且也容易发生药物过量。就像把一天三顿饭放在一起吃,结果是一下子胃扩张得难受,后来却又会因不吃而肚子饿。

(2)成人药不能随便给孩子服用,这里不只是用药量的大小问题,主要是有些成人的药,其作用对小儿不利。如小儿止喘一般用非乃更,而不能用成人的氨茶硷、麻黄素,特别是婴幼儿。成人的止咳药中有些含有可待因类成分,对小儿也不合适。孩子各个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特别是与药物代谢有关的肝脏和肾脏,用药不合适可影响肝肾功能。小儿服药后有些不适感觉不会反映,所以易造成耳聋。

(3)给孩子服药不宜使用时间太久,非一般家庭备用药,最好由医生来决定是否应用,该用多大量,用多久。

(4)在用药方法上,原则上可以用口服解决的问题不用肌肉注射,能用肌肉注射解决问题的,不要用静脉给药。注射用药产生的副作用或不良反应重,产生意外的可能性大。事实上并非打针所起的效果就一定比口服来得快、来得好。

(5)注意服药方法。为了减轻对胃的刺激,有些药物要在饭后服用,但对于婴幼儿来讲,常因不愿服药强喂引起呕吐,饭后服药有时不合适。有些药物在酸性强的情况下吸收好,而有些则吸收差,如钙剂在酸性条件下吸收好,但如与牛奶一起服,易结成凝块,粘在奶瓶上,影响吸收。小儿的药用量小,最好用水冲稀后直接喂,不要放在奶瓶中,有些药物与牛奶混合可起化学变化,而且,难以把所有的药量保证全部喂入,影响疗效。

按医嘱服药

服药是为了治病,最理想的结果是用药后能起到更快更好的效果,同时不产生或很少产生不良反应。从药物的作用强度及范围来讲,有的对心、肝、肾、神经、血管的影响大,作用及副作用均厉害,有些为剧毒药。尽管有些常用药性质比较平和,稍微多服一些不致有多大危险性,那也不能随便服用。为了保持体内有足够的药浓度,而药物在血中持续的有效浓度时间长短不一样,每天服用的次数也不同。对于有些病用某些药有一定的时期要求,这就叫疗程,可以是7-10天,甚至半年、一年以上。有些用药的时间,不只是根据临床表现的消失,而是要通过某些实验室指标达到正常,才能停药。有些治疗用药量由小开始,逐渐加量,而有些则要开始用量大,有效后逐渐减量。有时治疗一个疗程后,休息一定时间,再进行第二个疗程。这些用药的要求,是通过客观的观察而得出来的经验,所以一定要按医生的嘱咐按时间、按次数、按用量服药。

不要滥用抗生素

抗生素也即过去所称的抗菌素,主要是对细菌有杀灭和抑制作用。抗生素并非对每种细菌均能起杀灭或抑制效果。某种抗生素只能对某类细菌有治疗作用,叫窄谐抗生素;有的抗生素可对多种细菌有治疗作用,称广谱抗生素。广谱抗生素似乎比窄谱抗生素理想,可以对多种细菌起作用,但长期、经常使用可以把人体内一些正常的、对人体有好处的细菌消灭了,可继发严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霉菌感染。所以即使是细菌感染,对于抗生素的应用也有选择性和时间性。抗生素对绝大多数病毒起不到杀灭或抑制作用,因此病毒引起的疾病,无须采用抗生素治疗。有不少小儿的常见病均是由病毒引起,如上呼吸道感染及气管炎中,约80%由病毒引起;秋冬季的腹泻,多由病毒感染所致;麻疹、水痘风疹、流行性腮腺炎、小儿麻痹等均是病毒性传染病,不该用抗生素,目前在这类情况时滥用抗生素较普遍。有的家长认为有发热的病均是感染引起,就得应用消炎药或抗生素。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有不少过敏反应性疾病、结缔组织病、脱水、失血、溶血、肿瘤时可以有发热。有时高热,甚至长期高热。还有的家长、甚至某些医生,当偶尔检查小儿周围血象药时白细胞总数略高,就认为有细菌感染,较长时间采用抗生素以降低白细胞。但白细胞乃稍高,且小儿各方面均无异常病态表现。当然在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可以增高,但白细胞增高并不能肯定就存在细菌感染。通过全面检查,无细菌感染病灶存在,就不必为此无方向地滥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除了有上述种种原因外,还存在着一些模幅观念:一是对滥用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后果认识不足,只是认为浪费些药,起不到好效果,也不会起不好影响、即无益无害。其实抗生素对全身各系统均可产生不良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耳聋、肝功能异常、肾功能衰竭、溶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另一种模糊观念认为即使抗生素起不到治疗作用,也可以起到预防细菌感染的效果。到目前为止,一般认为用抗生素能起到预防细菌感染的情况是在风湿热时,定期应用青霉素,控制链球菌感染,预防风湿热复发;或某些外科手术后短期使用抗生素,预防手术后感染。其他情况时抗生素起不到预防作用,只是人们心理上的一种安慰作用而已。

合理使用退热剂

退烧药是小儿的常用药,有些家长对退烧药所起的作用和使用的指征不太了解,认为只要有发热就用退烧药,认为只要一用退烧药体温就该正常。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其实退烧药只能起到暂时降温作用,而且不能使体温完全降至正常,有时仅能使高热有所降低而已。从时间上来讲,也只能降温几个小时,药物作用的时间一过,体温还是会再次升高的。认为用退烧药后体温下降后又上升,就是退烧药不起作用,这是对退烧药的功效认识不清。一般只是在高热39℃以上时,才临时服用退烧药,把退烧药和其他药物一样看待,不管体温有多高,每3-4小时就服用一次,这样用法是不对的。还有些家长迷信退烧针,认为比口服退烧药好。注射退烧药后,出现退热的作用可能比口服时要快些,但其持续作用的时间要比口服退烧药要短,其他方面没有什么差别。当人体有感染时,发热是一种正常现象,发热反映了身体的反应性,发热时体内的抵病能力增高,是机体与病菌斗争的一种表现。有些抵抗力差的婴幼儿,在有严重感染时,不仅没有发热,甚至体温低于正常,这是不良现象。体温过高,可对心脏及脑子产生不良影响,必须使高热下降,但没有必要用退烧药使体温压至正常。这种体温下降只是一种假象,病变仍在进行着,且机体的反应性也降低了。对于高热不易降低,退烧药的作用效果较差时,应与物理降温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减少了退烧药的使用,而且效果会更好些。

注意药物反应

任何一种药物,在使用过程中会有一些反应,包括治疗作用的反应和副作用反应。副作用反应有些是正常现象,与药用量大、用药时间长有关;但有些是过敏反应,与用量大小无关。有些正常反应如不加注意,发展下去就可以引起严重后果,当然这就不能说是“正常”了。所以,对于任何药物,不仅要能判定其疗效反应,而且也应知道其副作用的表现在多方面,每种药物也有所不同。

12岁小孩子能吃复方氨酚烷胺片吗

12岁以上的儿童服用药物就可以用成人的剂量,当然是可以吃复方氨酚烷胺片的,如果有适应症就可以用,本品的主要作用在临床上缓解感冒出现的打喷嚏流鼻涕,嗓子疼,发烧,头痛,肢体肌肉疼痛等一些症状,应该按规定剂量服用,发烧超过38.5,应该配合退热药。

复方太子参颗粒三岁小孩服用安全吗

理论上是可以的,其药物的说明书没有明确的禁忌,复方太子参颗粒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厌食偏食,腹胀腹痛,头晕乏力,四肢酸软及各种久病体弱、体虚盗汗、气阴两虚之病症。特别适用于小儿厌食症、消化不良和缺铁性贫血。

如何看待含可待因感冒药复方甘草合剂、强力枇杷露等被列为儿童禁用药物

谢谢悟空问答的邀请。

禁的好!

今年包括双黄连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柴胡注射液、及近日的含可待因的感冒药等诸多药物陆续被国家药监局点名,要求修改说明书,而修改的内容大多都在增加用药禁忌、增加不良反应,尤其是孕妇及儿童用药方面。一方面可以看出,我国对儿童及孕妇用药的监管力度在增加,对儿童及孕妇的安全关注度增加,这是绝对的好事。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过去对儿童用药,妊娠妇女用药这一块的管理不是太好。还有很多的提升空间。

早在几个月之前的问答中我就提到了可待因的问题。可待因、吗啡、异丙嗪主要是利用其对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用于止咳。但是这几类药物具有成瘾性,不良反应颇多。在16年国家药监局(CFDA)发文要求药企修改含有可待因药品的说明书:「12岁以下儿童禁用」「对于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12~18岁儿童和青少年不宜使用本品)。在今年的9月6号国家药监局再一次提高的要求,18岁以下禁止使用含有可待因的感冒药。

除了明确标注了可待因成分的药品外,还有一些标注了罂粟壳、复方樟脑酊等成分的药品,也含有可待因、吗啡的类似成分。

异丙嗪属于西药成分,但是它却经常被混在中药止咳药物中来使用,最常见的有:伤风止咳糖浆,复方桔梗枇杷糖浆

uptodate(循证医学app)认为这些止咳药物,并没有明确的益处,不建议使用。宝宝咳嗽重在祛痰,如果咳嗽没有影响到孩子睡眠和饮食,不予止咳治疗。可以通过摄入温热的食物,6月以下多喝奶,6月以上多饮水,一岁以上,可以摄入2到5毫升的蜂蜜缓解咳嗽。

我国的儿科,包括现代医疗技术,起步都比较晚,在观念上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医疗体系与管理还是存在着很多漏洞。而且有不少的医疗专业人士,唯利是图,药物滥用很多。大约两三天前我还看到湖南某三甲医院给病毒性腹泻的孩子开利巴韦林注射。儿科的用药很乱,中成药注射液更是应用得非常多,像这些药,在儿童临床应用研究中数据比较少,很多药说明书都写着不良反应不详、孕妇及儿童用药不行,像这样的药要减少使用。照今年的这种趋势,国家药监局、卫生部门肯定会出台强硬的措施来陆续限制中成药注射液在儿童的引用。希望我国的医疗环境,变得更好,孩子们是祖国的花朵,希望我们大家一起来保护他们的健康成长。

我是儿科医生孔凯,擅长儿科各种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儿童喂养、儿童生长发育等问题,谢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家长交流群已经建立,具体入群方式在我的微头条。

OK,关于如何看待含可待因感冒药复方甘草合剂、强力枇杷露等被列为儿童禁用药物和为什么不建议儿童喝复方药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9月药监局禁用儿童药出炉 畅销药品强力枇杷露 复方甘草合剂等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