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为什么英国航母不使用斜角甲板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英国为什么不建议停飞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为什么英国航母不使用斜角甲板
斜角甲板也是英国率先发明的,二战时期的航母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战机在起飞的时候后甲板满满当当的全是战机,天上的战机这时候是无法降落的;而飞机在回收的时候,前甲板则作为停机坪使用,战机又无法起飞。
尤其是在战机回收过程中,天上的战机没油了只能快速回收,而航母甲板前方停满回收战机,根本无法起飞新的战机进行巡逻警戒,这时候如果敌人的飞机乘着这个空挡空袭,航母除了防空炮以外就没有任何反击的能力,为此英国和美国还曾将想出过在机库侧面各开辟一条弹射起飞的跑道出来,专门用于回收战机过程中起飞警戒飞机,这样的方式倒是缓解了航母自卫的问题,但弊端就是清理机库非常麻烦,另外侧面起飞就像走钢丝异常危险,二战后美英先后都放弃了这样的方式!
英国率先在航母的开发了斜角甲板理念,让航母起飞跑道与降落跑道错开,并利用两个跑道外的其他空隙位置位置停机坪,这样一下子解决了舰载机同时起飞、同时降落、同时补给的难题,当然最后将航母斜角甲板发扬广大的是美国人,美国人将斜角甲板开发到了极致,目前基本是这种甲板形态的极限化了!
英国最新的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为何不采用斜角甲板呢?斜角甲板主要是为了解决航母同时起飞、降落问题的,而英国航母伊丽莎白女王级采用的是F35B舰载机,是短距起降/垂直降落的方式,甚至也可以采用垂直起降方式,这样的方式不需要斜角甲板就能解决舰载机同时起降的问题,F35B在前甲板起飞的同时,后甲板的回收垂直降落的F35B完全没有任何问题,既然直通甲板都能解决的问题,完全没有必要采用斜角甲板了!
斜角甲板更适合与弹射起飞+拦阻索降落,或者滑跃起飞+拦阻索降落,因此现役的美国尼米兹、福特级,中国的001、002都是采用斜角甲板的形势,但是能够垂直降落的航母则完全不用考虑,比如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级、美国的两栖攻击舰黄蜂级、美国级,还有日本的出云级等等!
188小留学生迎接来后,为什么我们的一些饭店酒馆又要停业了
据悉,第一批接小留学生的包机4月2号从英国起飞,3号到达山东。
个人感觉这和酒店酒馆停不停业没多大联系。留英国留学生约22万多,小留学生1.5万左右。就算小留学生都接回来,也完全有太多地方容留和隔离,也是在隔离期满了回自己家。酒店和酒馆目前也并没完全开放,说停业也无非是怕回来的留学生再次造成疫情传播,我觉得这个是没必要担心的。国家会安排好,是有些人多虑了。
德国全面轰炸英国,为什么坚决不轰炸伦敦
德国全面轰炸英国,为什么坚决不轰炸伦敦?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规模最大的一场空战,大不列颠空战的胜负不仅影响了英德两国之间的战争进程,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然而,在整个大不列颠空战期间,德军即便将轰炸范围覆盖英国全境,也依然坚持着不轰炸伦敦这一原则,虽然这一现象看似令人疑惑,但其背后却有着诸多现实因素。
德军出于军人素养不愿轰炸平民提起二战时的德国,想必大多数人脑海中浮现的便是以闪电战闻名的钢铁洪流。之所以有着这种印象,就是因为当时的德国掌握着世界上最尖端的装备,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同时还拥有强大的生产力。
然而,当我们将德军的成功归咎于其精良的装备时,却往往忽略了德国军人本身高质量的军事素养。自普鲁士时期,德国社会就普遍流行着骑士精神——吾之荣耀即忠诚。几乎每一个进入军队的德国人都会被这种思想洗脑,保证了忠诚的同时也得到了有效培养。
再加上德国重视军事教育,这使得当时的德国军队几乎是世界上最有素养的军队。在骑士精神当中,荣耀与怜悯是重要课题。如果攻击平民,不但会使自己丧失荣耀,也是失去了对弱者的怜悯的表现,这在德国军队内部并不被提倡。
相比之下,日本和意大利的军队逊色不少,前者丧心病狂已经失去理智,后者软弱无能没有战斗力,这也是德国军队当时敢于发动战争的内在因素。
此外,现代战争当中,早已出现了《日内瓦公约》等一系列志在保护普通平民的条款,虽然违反了它们之后也并不会付出实际代价,但此时的德国还并不想与全世界对立,在名声上一直想保持个好形象。
德国在战略部署上心存侥幸占领法国之后,德军的声望达到顶点,向世界展露了其强大的战斗力。然而,希特勒并未沉醉在这种外界的声威之中,参加过一战的他深刻知道德国第一次战败的原因就是两线作战,最后导致资源、兵力全被耗尽,不得不投降。
因此,在侵略战争开始前,他就主张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以防止来自苏联的进攻。同时,英国与欧洲大陆之间隔着英吉利海峡,其作为世界霸主长达近百年,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实力十分强盛,再加上德军发动的是侵略战争,必然不可能获得来自国际的援助。
多种因素结合之下,使得德军想要在短时间内完全侵占英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侵略的步伐不能停歇,希勒特急需从对英国的战争中脱身以集结力量向东进发。因此,当时的德国更多想的是让英国承受巨大的损失之后,不得不对其投降,从而获得整个欧洲战场的胜利。
大不列颠空战中的不轰炸伦敦便是他们的一大筹码。德军志在消灭英国空军的有生力量,连番发起对他们指挥中心、兵工厂以及机场等重要军事据点的轰炸。只要不轰炸伦敦伤及平民,双方就始终存在着谈和的空间,德国也就能完成自己在欧洲的战略部署。
另外,军事据点作为一个国家的重中之重,是必须要进行防守的,而英国空军则在德军长时间、高密度的进攻下快速减员,当时的道丁上将甚至发出了“我要活着的飞行员,而不是死去的英雄”的不准轻易出击的命令。
相反,如果轰炸伦敦造成平民伤亡,英国空军会得到喘息的机会不说,甚至还会引起国际力量的反感,而凭借英美两国之间的关系,美国也很可能参战,这是德国不愿看到的。
到了战争后期,丘吉尔甚至恨不得把伦敦送到德军面前来让他们轰炸,而希特勒则坚持避免轰炸伦敦,可以说是呈现出了一个较为诡异的局面。
德军在短时间内无法彻底消灭英国空军英国皇家空军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独立空军,这使其整个军队内部在长时间发展中有着一套严密的人才培养制度和丰富的作战经验,足以在与德军的对抗中不落下风。此外,英国还是历史上第一个将雷达技术运用到作战之中的国家,在科学技术上棋高一着。
英军建立了完备的雷达预警系统,无论德军从在何时何地进攻,英军都可以判断出他们的来袭方向及路线,从而做出有效的应对。这种情况之下,英国战斗机起飞只是为了战斗,而不需要进行巡逻,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
在军事装备上,英军也有着显著的优势。德国的轰炸机大多都是轻、中型轰炸机,虽然它们载弹量大,但却无法进行远程航行,而能够进行护航任务的战斗机更甚至只有一种能够与英军抗衡。这就使得大部分德军在空袭完成后,只能一个劲儿地往回跑,并没有多大的反击能力,否则便是机毁人亡。
值得一提的是,国际力量在这次战争中也对英国伸出了援手。同属英联邦的加拿大、新西兰、南非等国都派出了空勤人员,即便是许多已经被纳粹占领了的欧洲国家也参与进了保卫英国之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无非也就是如此了。
以上种种因素结合之下,使德国并不能在短时间内消灭英国,只能以不轰炸伦敦为条件,来希冀做到战术上的媾和。换而言之,如果可以直接消灭英国,哪里还需要不轰炸伦敦呢?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大不列颠空战中英军的胜利极大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抗战斗志,也使德国在欧洲的战略部署上前功尽弃。而纳粹德国在意识到不能快速占领英国之后,只能着手发动对苏联的进攻,但却很快陷入两线作战的胶着局面当中,并最终导致了自身的灭亡。
马岛之战,为什么有人说北约不出兵助英国呢
恰恰相反,北约为英国提供了除直接出兵外的几乎一切援助,尤其是美国。法国也提供了某些帮助。
在马岛战争中,北约组织中的带头大哥美国在政治上(表面上)保持了中立,时任美国国务卿黑格在双方大打出手前对两国进行了密集的斡旋,希望两国能和平解决此事。美国在政治上保持表面上的中立是因为自19世纪的“门罗宣言”以来,一直将美洲视为自己的后花园,把自己也当成整个西半球的代言人,以美洲的保护着自居。而英国是自己的大表哥、美国全球战略最重要的盟友,因此两边都不得罪。
而英、阿两根一旦大打出手,手心手背虽说都是肉,但是立马就有了高下之别。美国为当时军事实力江河日下的英国提供了除直接出兵外的一切援助,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紧急向英国提供先进武器,尤其以AIM-9L“响尾蛇”近距格斗导弹。
马岛战争中挂载AIM-9L的海鹞战机。AIM-9L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仅距红外格斗弹,先进的红外引导头可以实现全向攻击。美国向英国紧急提供了100枚该型导弹。这使得英军以两艘轻型航母、近40余架鹞/海鹞的脆弱海上航空兵力有效的掌握了马岛海域的制空权。飞行性能并不优越的鹞/海鹞利用先进的AIM-9L导弹在空战中取得了21:0的战绩,为英军远征马岛立下了不世之功。
2、在后勤、情报方面给予英国大力支持。
马岛战争对英国方面最大的考验就是英国本土与马岛之间遥远的距离,这个距离在8000公里以上。英国劳师远征,最重要的就是后勤和情报,而这两方面都获得了美国不遗余力的支持。
上图是大西洋上的阿松森岛,位于英国本土和马岛之间,是英国进行马岛战争最重要的中转基地。该基地原本主要由美国使用,在战争期间美国方面为英国的物资转运、后勤不急提供了大力支持,仅燃油一项,美国就提供了数百万加仑。
在战争期间,美国还动用了侦查卫星、远程侦察机等手段为英军提供了大量阿根廷军队部署方面的情报,为英国发起的圣卡洛斯湾登陆提供了第一手的情报。
3、美国甚至考虑在英国的“无敌”、“卓越”号两艘航母被阿根廷几沉后向英国方面提供一艘两栖攻击舰,使得英国可以继续掌握战区制空权。英国的两艘航母是英国特遣舰队的核心,阿根廷方面自然也是心知肚明,利用手里的“超级军旗”攻击机和“飞鱼”反舰导弹一直伺机攻击英国航母,有一次都差点得手,只是“大西洋运输者”号当了替死鬼。一旦这两艘航母中的一艘被阿根廷搞掉,英国的马岛战争就很难打下去。为了以防万一,英国和美国协商一旦出现特殊情况,美国将向英国提供一艘两栖攻击舰。
美国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排水量近4万吨,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操作海鹞战机的能力,可以与英国的作战体系实现无缝衔接。美国方面甚至会直接由美国官兵操纵该舰投入战争,但是驾驶海鹞出站的将是英国飞行员。一旦这样的情况发生,可就算是美国直接派兵参战了。当然,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英军很好的保护住了自己的两艘航母,这样的借兵也就没有真正发生。但是,通过此事可知,美国当时对英国的援助是不遗余力的。
除了北约带头大哥美国的援助,北约另一个重要成员国法国也给了英国很大的帮助,这种帮助体现在两个方面:
1、法国在战争爆发后停止了向阿根廷方面交付“飞鱼反舰”导弹。
在整个马岛战争期间,阿根廷方面最强大的武器就是挂载“飞鱼”反舰导弹的“超级军旗”攻击机,这都是法国产品。在战争期间,超级军旗使用飞鱼导弹击沉了英国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和“北大西洋运输者”号运输舰。要知道,阿根廷方面手里总共只有5枚飞鱼,原本订购了14枚,但是法国在战争爆发后以种种理由拒不交货,这算是帮了英国人一个大忙。试想,如果英勇的阿根廷人手里多一些飞鱼......
2、法国提供了幻影3/5与英国的鹞/海鹞进行模拟交战,使得英国飞行员对幻影3/5的性能特点心知肚明,在后来的空战中知己知彼。
马岛战争中,阿根廷空军最先进的战斗机就是法国的幻影3系列战机(包括以色列生产的版本),这些战机都是最高时速2马赫的优秀战斗机,性能不俗。但是英国方面在空战中取得了全胜的战绩,除了上文提到的AIM-9L导弹之外,英军飞行员对该型战机的熟悉也是其中之一。
关于为什么英国航母不使用斜角甲板,英国为什么不建议停飞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