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检查出幽门螺杆菌,有的人说需要治疗,有的人说不需要,到底要不要根除,以及不建议杀幽门螺杆菌的原因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为什么幽门螺旋菌这个病传染,却没人重视呢
幽门螺杆菌感染在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常见到几乎每两个人中都可能有一个人感染,那为什么大家对幽门螺杆菌并没有引起特别的重视呢?原因在于幽门螺杆菌感染人体后,多数感染者并没有特殊不适,其次,本病可以根治,这些因素就导致了我们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重视不足。
虽然大多数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并没有特殊不适,但幽门螺杆菌感染绝对不是可以不需要治疗的疾病,幽门螺杆菌主要在胃内定植,会通过多种作用引起我们魏苗苗损伤,进而导致多种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在我们生活中,急慢性胃药、消化不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等疾病的发生、发展,过多或少都与幽门螺杆菌存在一定的关系,并且幽门螺杆菌也是公认的致癌物,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黏膜相关淋巴瘤、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其中约1%的感染者最终会发生胃癌。
我们要正确认识,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目前建议一经诊断,均应行根治治疗,但由于我国感染人数众多,要想对所有感染者进行治疗并不现实,所以,我们建议有指征的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注意建议以下人群行幽门螺杆菌根治治疗:①存在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②存在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病人;③存在慢性胃炎伴有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的症状;④存在慢性胃炎伴有胃黏膜萎缩糜烂的病人;⑤存在早期胃癌并已行内镜下切除或者是手术胃次全切的病人;⑥需要长期使用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的病人;⑦存在胃癌家族史的病人;⑧需要长期服用布洛芬等非甾体消炎药的病人;⑨存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人;⑩存在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的病人。
对于以上人群,建议积极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推荐标准四联抗幽门螺杆菌方案,应包括一种质子泵抑制剂、一种铋剂和两种抗生素,疗程两周,足疗程治疗后,有效根治率可达90%以上,由于近年来抗生素耐药率的不断增加,大家务必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相比治疗而言,幽门螺杆菌的预防更为重要,因为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且人体对幽门螺杆菌并没有长期免疫力,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即便根治治疗后,仍可能被再次感染。
希望本文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欢迎文末留言,一起探讨。
本文由全科扫地僧原创写作,转载务必注明出处。
关注@全科扫地僧,获取更多健康知识。
检查出幽门螺杆菌,有的人说需要治疗,有的人说不需要,到底要不要根除
之所以有人说感染幽门螺杆菌不需要治疗,是因为幽门螺杆菌是一个感染率很高的疾病。在我国,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大约为50%。而且,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主要经口传播,如接吻、共用餐具、便后未洗手等。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一个四口之家,可能有两个成员已感染幽门螺杆菌,或者说已经全部感染。在外就餐时,餐桌上有一半的人可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并且可通过共用餐具传染给未感染者。所以,在查出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即使你使用药物根除以后,还是可能会通过家人、恋人或朋友传染给你,这样你的治疗就徒劳无功了。
但是,有一部分患者,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是必须治疗的。那就是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的患者,尤其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的患者,幽门螺杆菌是他们致病的主要因素,如果不及时根除,可能发展为胃癌。所以,已经出现胃肠道症状的患者,在查出幽门螺杆菌之后,建议根除幽门螺杆菌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成人的抵抗力强,即使感染幽门螺杆菌以后,只要免疫力正常,少有发病者。但家有小朋友的家长们要注意了,由于小孩子的抵抗力差,感染幽门螺杆菌以后很容易出现胃十二指肠粘膜损伤。如果小孩子经常出现腹痛、食欲减退等,建议检测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如果幽门螺杆菌阳性,建议全家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并且给孩子准备一副单独的碗筷,避免再次交叉感染。
感谢阅读!
幽门螺旋杆菌很严重吗必须靠药物杀死吗
人类的胃部能够分泌高强度的胃酸,因此,一般的细菌微生物进入胃部以后,要么被胃酸杀死,要么随着消化道的蠕动被排出体外,到目前为止,幽门螺旋杆菌是我们发现的唯一能够寄生在胃部的细菌。那么如果通过检查发现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是不是很严重的问题呢?又如何应对呢?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方面的问题。
幽门螺旋杆菌是什么?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的棒状杆菌,它的菌体具有螺旋状结构,还有有助运动的鞭毛,常常寄生在人体的幽门部位,因此常被称作幽门螺旋杆菌,也有人简称做幽门螺杆菌,大家不要为了是五个字还是六个字来纠结,更不要自以为是的去纠正别人。
这个细菌之所以能够寄居于人体的胃部,与它的独特结构和性质有关,幽门螺旋杆菌的菌体细胞中含有尿素酶,在胃酸的作用下,会在菌体周围形成一层“氨云”,从而能够达到保护菌体的作用,在鞭毛的作用下,幽门螺旋杆菌能够通过胃液层,靠近胃黏膜,此时,它的菌体又可以分泌一种黏附素,使得菌体能够粘附在胃黏膜上,而不会随着胃部的蠕动而被排空,正是因为它这些独特的结构和特性,导致了这个细菌在胃部的存活和感染。
幽门螺旋杆菌具有致病性,但并非一定会致病在上世纪90年代,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被确认为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等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幽门螺旋杆菌之所以对感染的胃黏膜有一定的损伤作用,是因为,一方面它的菌体分泌的尿素酶与胃酸形成的氨对胃黏膜有一定的刺激性,而幽门螺旋杆菌自身也会分泌一定的毒素,有着破坏胃黏膜的作用,因此,对于检查出胃部溃疡、MALT淋巴瘤等问题的患者,往往也会进一步的检查幽门螺旋杆菌是否感染的问题。
虽然很多的胃部疾患的发生与幽门螺旋杆菌息息相关,但并非所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都一定会产生胃部的疾病问题。实际上大概只有六分之一左右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会患上消化道溃疡等方面的疾病问题,还有很多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并不会引起胃部疾病,这与身体素质、家族遗传因素、所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分型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关系。
因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否是个大问题,还是要看您是否患了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而导致的胃部疾患,或者有相关的消化道疾病风险,如果没有任何症状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大可不必过分担心,反而是长期紧张的情绪会同样影响胃肠道健康。
幽门螺旋杆菌一定要做抗感染根治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虽然是导致胃部疾患的罪魁祸首之一,但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真的不一定非要做根除治疗。通常情况下,如果有以下几种情况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我们会推荐做根除治疗——
1.消化道溃疡
2.胃部MALT淋巴瘤
3.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
4.慢性糜烂性胃炎
5.早期胃肿瘤已经行胃镜下切除术患者
6.胃癌家族史
7.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拉唑类药物)
8.计划长期服用非甾抗炎药物,如阿司匹林
9.其他一些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的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胃增生性息肉、淋巴细胞性胃炎等等。
虽然在各指南中,还有最后一条,就是“根据患者意愿”,但在这里,不推荐没有任何症状和适应症的朋友去做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治疗。
幽门螺旋杆菌的根治,只能通过服药吗?从目前的临床研究数据来看,根治幽门螺旋杆菌,最靠谱的办法还是合理的用药。比如目前最新的各个指南推荐的4联疗法,通过按疗程服用2种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如雷贝拉唑)+铋剂(如枸橼酸铋钾),通常根据幽门螺旋杆菌地区耐药性情况,患者自身用药历史等,合理的选择抗生素和其他药物,都会有较好的根治效果。
但即使根除治疗成功,也不可大意,因为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是可以反复发生的,因此,对于根治成功的朋友,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家人朋友间的交叉感染,同时注意规律饮食,健康饮食,多养胃护胃,同时也注意健脾,提高身体素质,综合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水平,是避免幽门螺旋杆菌再次感染的重要方面。
为什么幽门螺杆菌感染不容易得到根除
幽门螺旋杆菌是临床上一种非常难缠的细菌,即使服用很多抗生素消灭了,但是还是有可能复发,所以临床上有很多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治疗失败的,这是什么原因呢?一起来看看。
1.没有严格规范的服药
很多热依从性差是根除失败的一个常见原因,医生规定的按时按量的服药,有的患者隔三差五忘记吃药,再者让饭前服用的非要饭后服用,有的人总是自作聪明,感觉自己比医生懂得多。所以导致根除失败,多次根除失败就会导致根除的成功率大大下降。
2.生活环境导致再次感染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途径主要是人与人之间传播,而卫生条件差、人群密集、居住拥挤、水源的来源是非自来水等因素都是再次感染的危险因素。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后需要在治疗结束4周后复查,所以在等待复查的期间由于环境因素导致再次感染,所以就根除失败了。
3.吸烟、饮酒的影响
吸烟会减少胃粘液的分泌,从而导致抗菌药物到达胃黏膜的有效量减少;还会刺激胃胃酸分泌,降低酸敏感抗生素的疗效,如阿莫西林、克林霉素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饮酒者根除了比不饮酒的更低。
4.口腔内的幽门螺旋杆菌
胃病患者的牙菌斑中能成功分离培养出幽门螺旋杆菌(HP),口腔可能是另一个HP的居留地,是HP根除失败的或复发的重要因素,也可能是HP传播的重要途径。对于多次根除失败的患者,同时需要进行口腔清洁,以提高HP的根除率。
5.其他因素:性别、年龄差异、胃液酸碱度(PH值)影响等都会影响HP根除率。
总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禁烟酒、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定期复查,以便于一次性根除。
以上就是我解答的全部内容了,如果你还有不明白的,可以通过下方留言或私信向我咨询,我会及时回复,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那么就给点个赞或关注吧。
关注小郑大夫,了解更多胃肠疾病防治知识及健康科普知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作为健康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和诊疗依据,具体诊疗措施还请咨询经治医师意见。
关于检查出幽门螺杆菌,有的人说需要治疗,有的人说不需要,到底要不要根除,不建议杀幽门螺杆菌的原因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