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读《道德经》一类的书,真的有用吗这个问题,老子不建议读哪些书籍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老子曰: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怎样理解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七章。
其译文是:不出门户,就能够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以认识日月星辰运行的自然规律。向外奔逐得越远,所知道的道理就越少。所以,有“道”的圣人不出行却能够推知事理,不窥见而能明“天道”,不妄为而可有所成。
从古至今研究《道德经》从未间断,对老子这段话的解读与理解亦众多且有异。本人学习借鉴他人之前论述或见解,理解如下:
宇宙空间世界万物虽然复杂多变,但是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有“道”的圣人认识并掌握了这个规律,既便”不出户、””不窥牖”、不远行,也能洞察事物,明“天道”并有所成。依此判断,仅限于有“道”的圣人方可为之。何谓有“道”的圣人,博学多识、极富智慧的天才哲人老子便是其一。老子为何能及,陈鼓应先生说:“他认为心灵的深处是透明的,好像一面镜子,这种本明的智慧,上面蒙着一层如灰尘般的情欲(情欲活动受到外界的诱发就会趋于频繁)。老子认为我们应透过自我修养的功夫,作内观返照,净化欲念,清除心灵的蔽障,以本明的智慧,虚静的心境,去览照外物,去了解外物和外物运行的现在律。”(《老子注释及评介》第249页)遗憾的是,从古至今又有多少人能与老子比肩,正如是“大道至简,知易行难”。放在当下,我们要下功夫饱览群书,广猎知识,不断自省自悟加强修养净化灵魂,提高认识、辩别事物的能力,领悟并运用其“天道”,在人生道路上减少失误,少走弯路,不摔跟头。
老子《道德经》长期被误解的,是哪几句有正解吗
感谢邀请。老子的《道德经》被“误解”的地方有很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正所谓“《道德经》八十一章,注者三千余家”。
只是老子驾鹤西去太久,他本人又惜字如金,没有留下对《道德经》更深入的解释,所以后人的解读即便各有各的道理,也可能未必是老子原本的意思。
今天我列举3处,算是常见的“误解”了。这些问题还留有争议,我只说一下我的个人看法,还望各位看官担待。
误解一:“老死不相往来”说的是人们的关系差到不交往的程度吗?《道德经》第八十章说:“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句话经常被后人,尤其是我们今天人所演绎。说两个人关系不好,不好到什么程度了呢,就说他们到了“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而且《礼记》中还说:“来而不往非礼也”,俩人的关系不好到了“非礼”的程度。
这其实是一个大大的误解。在《道德经》中,老子描绘的是一幅理想的生活美景,意思是相邻的国家距离很近,鸡犬的叫声都能彼此听见,人们沉浸在自己美好的生活中,不希望外界打扰,不需要强力的外力干涉他们产生交集。不像孔孟儒家,老子对于世俗实务并不多关注,对于儒家推崇的“仁义礼智信”等规范人们日常行为规范的理论,在老子的眼中被归类为德中的“下德”,而老子本人则更加推崇与“宇宙之道”、“自然之道”更精神契合的“上德”。
“不相往来”这句话是老子为数不多的谈论现实事务的言论,但也反映的是他“上德”的思想,所谓:“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他主张“无为而治”,主张最高的统治境界应该是顺应自然、顺应人民的自由意愿,而施加法律、礼教等外力手段来迫使民众违背己愿,则是最低的境界。于是,在《道德经》中老子还说:“虽有舟與无可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意思是即便有了船和车,也没必要使用;即便有了武器和盔甲,也没必要拿出来使用。
“不相往来”这句话反映的是老子憧憬统治者的统治手段能回到上古的“上德”境界,从而让人们的生活能回归自然。小国寡民,比邻而居,安居乐业,没有外力干扰,不希望有人强迫他们武装起来发动对邻国的战争,不希望他们因为无法缴纳赋税而借款放贷,不希望被迫地与别人产生“交集”。
因此,“老死不相往来”说的是人们生活幸福的结果,是一幅人们美好生活的图景,而不是说人们关系差。
误解二:老子说过“大器晚成”吗?“大器晚成”这个出自《道德经》的成语,在今天被我们很多人视为励志的座右铭。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成功需要时间、需要积淀,比起一步登天,人才更该是“大器晚成”的。然而仔细想想就会觉得奇怪,老子从来不是“励志导师”、也没劝人发愤图强,甚至走向另一极端,他劝人“上善若水”、“少私寡欲”、“知足常乐”。
那么问题就来了,“大器晚成”这个词到底该怎么解释,甚至于老子到底说过这句话没有。
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帛书给出了答案。帛书中的《道德经》原文是“大器免成”,而不是通行本中的“大器晚成”。在我看来,“大器免成”更符合老子的原意。意思是,如果到了一定的年纪,用掉了一定的时间,还没有成就的话,那么就顺其天意、顺其自然吧,不要再刻意地追求人为的结果。老子一直推崇“自然无上”的思想,任何人为的、刻意的改变自然的行为,都是在画蛇添足。正所谓“大巧若拙、大辩如讷”,事物最初的状态往往是最好的状态。而且“大器免成”跟《道德经》后文的意思也更加对仗,后文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意思都是说最好的东西是最初最朴素的东西,受外力干预最少的东西。
但如果把“大器免成”这句话理解为劝人要放弃,会不会太丧了呢?别着急,老子可不是一个“负能量”的人,他还说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塔,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就足够正能量。在我看来,“大器免成”这个词的解读,应该不能放在方法上,而放在方向上。老子不是劝人做不成就放弃,而是说当你努力了很久还没有起色的时候,说明你可能真的违背了“自然之道”,是逆势而为,这时候就不要勉强了,抓紧换一个方向努力,换一个更加顺从你的内心、顺从自然天意的方向。老子倡导的是不要钻进牛角尖里就不出来,而要灵活、随性、至柔。
误解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的原话真的是这样吗?古人写书是没有标点符号断句的,《道德经》也不例外,因而学者之间出现过很多断句之争。白岩松就说过他读《道德经》中的“道可道,非常道”就读成“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道理有可能是,也可能不是,这是正常的”,也有他的道理。
在这里,我要说一个从古至今争论了很久、声势很好大的断句之争,与其说是“误解”,不如更客观一点说是“争论”。
这句话我们后人更多地读作“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它的断法出自三国时期经学家王弼编著的、也是后世最多流传的《道德经》版本。在这里,“法”是一个动词,意思是“效法、仿照”。
然而后世以唐代李约的《道德真经新注》为代表的、也是我个人比较赞同的一派,认为这句应该读作“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李约为了承接此句上句“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的意思,把此句中的“人”改为“王”。李约认为,如果原句按照“王法地,地法天”来断句,那域中就不是“四大”而是“五大”了,与上文矛盾,因此不能这么断。
在我看来“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断法是讲的通的,而且更符合老子的思想。这里的“法”,应该做“以…为法则”讲,而“地地”、“天天”、“道道”,应该类似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讲法,意思是地之所以为地的道理法则、天之所以为天的道理法则。人中的君王只有以地、天、道、自然为处世法则,他治下的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一种并列关系。人和地、天、道一起,并立于域中组成四大,最后殊途同归归于自然,这更符合老子天地万物对立而统一的世界观,万事万物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
而如果断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则成了类似“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递进关系,虽然有连珠的音韵之美,但意思截然不同,天地万物就只存在上对下的制约,而不存在下对上的影响,双向的联系变成单向,组成的体系则僵硬和无机。
结语关于《道德经》不同的解读还有很多,见仁见智,很多在学界都还没有定论,因此很难说有正解。今天在这里列出3条,观点都是我一家之言,权且作为抛砖引玉,期待评论中你更高明的见解。我是馆君,感谢你的阅读~读《道德经》一类的书,真的有用吗
读不懂《道德经》一类书的人,会认为这类书就是一堆废纸。能学懂《道德经》一类书的人,一定会认为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古代先贤们畄给我们人类的认识宇宙大自然,认识世界认识规律,打开人类智慧心灵钥匙的伟大的经典!
如何负面评价老子以及《道德经》
如果要评价老子以及《道德经》,首先我们要对老子和《道德经》要有一定的理解和认知。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老子本人,在史书记载,老子是公元前571年。确有其人,不是神话,也不是传说,这个是有史书记载依据。
司马迁在史书记载中提到老子,他曾这样说“老子二百余岁,不知所踪”。那这句话呢,就证明了老子是真有其人,我们再从司马迁这个人身上来解读老子真实的准确性。
司马迁,他是大概生于公元前145年。西汉史学家,接其父之职任太史令。
太史令就是史官,在春秋战国时期,那个时候的史官都是父亲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那么我们再看老子和司马迁相差四百多年也就是几代人。那么司马迁他这个记录也就是隔了几代人,从他爷爷的爷爷,或是他爷爷的爸爸记录下来的。再加上司马迁本人做事的严谨,所以老子确定是真有其人,并非传说。
但所有的史书记载都没有记录过老子的死亡信息,所以司马迁史书记录“老子二百余岁不知所踪”,证明老子的二百余岁,这个真实性是非常非常高的。
老子有着满腹学问和智慧,当时被委以守藏室之官,主管国家存储的竹简,后来又负责记录朝廷朝政的议论。当时等级森严,朝臣们只能无依无靠地席地而坐,但老子却被特封“柱下史”,就是可以依柱而坐记录政事。由于老子学识渊博,令人钦佩,所以各国的君主朝臣都曾称为他为“古先生”。
后来老子料知将要干戈四起,再也看不下去这种尔虞我诈的争斗。于是便辞去官职,骑了头青牛西出函谷关,当时记载说是老子想去昆仑山隐居修行。在经过函谷关时,当时函谷关的关令尹喜知道老子将隐去。关尹深知老子的才学智慧,想将老子的博学流传下来,便肯请老子著书。于是老子在函谷关写下了世界文明的五千言,这也是老子一生唯一的著作,就是现在的《道德经》内容。虽只有短短的五千余言,但内容文风优雅,意义博大,理念精深。里面涵盖了军事、政治、治国、育民、治家、修身、养性。这五千余字可以说是东方文化的代表,也是人类文明的核心。与世界上留存的伟大经典相比,相对较难解读一点。
比如西方的《圣经》,儒家的《论语》、佛家的《金刚经》包括大藏经三万六千卷,这些经典著作都不是耶稣、孔子、释迦牟尼本人所著。唯独老子的《道德经》是老子本人所著。相对其它经典来讲比较难理解一点。全球都在研读。能理解并运用者其人生必定有所不同。
综上所描述,足以可见老子本人以及其著作《道德经》的伟大。如此智慧的圣人和如此伟大的经典,后人只可学习,怎可评判!更何谈负面之评判!
若真要谈一点负面,那我认为就是这部伟大的经典需要多花点时间解读而已。
?
关于本次读《道德经》一类的书,真的有用吗和老子不建议读哪些书籍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