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新能源集体溃败 电动车卖不动了 这是怎么了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国产新能源集体溃败,电动车卖不动了,为什么的一些知识点,和比亚迪为什么倒闭不了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国产新能源集体溃败,电动车卖不动了,为什么
  2. 长城汽车公开举报比亚迪,到底是什么目的
  3. 比亚迪S7是不是准备停产了现在还该不该买
  4. 比亚迪正在卸下“车企”招牌吗

国产新能源集体溃败,电动车卖不动了,为什么

不是溃败,是价格上涨,性价比不高了。举个栗子,就拿某迪的那个海洋动物来说,12万的落地价格,同级别某田的陆地小飞机某度,可以说同级别,标配9万落地。这中间就差3万,拿某度0.6元/公里算,这差价能跑5万公里。

当然,对于一年行驶路程多的人来说,电车比较合适,但是我觉得大部分人一年跑不了这么多里程,而且油车也减少低电量的焦虑,节省充电时间比较省心省时。

所以就会有一些潜在客户选择便宜的油车。油车也是有缺点那就是限号。萝卜青菜各有所爱[闭嘴]

长城汽车公开举报比亚迪,到底是什么目的

长城是SUV的领军企业,旗下的哈弗系列,特别是H6路上随处可见。

比亚迪作为新能源的闺秀,在海外市场独领风骚,可谓换道领跑的典范。

两家不同领域的领军企业,本应亦师亦友亦竞争,共同推动国产汽车品牌的蓬勃发展,进一步做强做大汽车产业。

由于哈弗系列失去市场头把交椅,长城改道新能源,本是正常的战略调整。长城可以宣传自己的好,突出为用户创造更高的价值。

但是,采用举报的方式说竞争对手不好,这绝对不是大牌企业的首选。

像高压油箱与低压油箱的问题,完全可以由长城与比亚迪牵头,邀请主管部门参加,召开行业高峰论坛,大家达成共识,统一标准。

如果长城这样做,对自己是加分,对比亚迪也是加分,对中国的汽车产业发展也是加分。

而长城采用向主管部门举报的方式提出问题,很容易使人们想到长城的格局并不高。同时,更容易使人质疑:比亚迪真的会因为1000元/台的成本,而自毁品牌形象吗?

据此,长城这样做的目的无非就是:

1.造势。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品牌优势明显,长城指出比亚迪的“问题”,似乎就是显示自己比比亚迪更专业。

2.借力。长城主动抛出问题,势力会引起网络與情的高度关注,这样无形中就会进一步传播自己的品牌。

3.低毁。曝出比亚迪的“问题”,短时间内肯定会对比亚迪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任何事情都是一把“双刃剑”,当主管部门给出客观公正的结论,并且是比亚迪没有问题时,那无疑就是长城的自毁行为。

无论怎么说,像奔驰与宝马之间亦师亦友亦竞争的关系,才是长城与比亚迪应该学习的。

比亚迪S7是不是准备停产了现在还该不该买

这个问题问的好,个人见解。

比亚迪S7这车我两年前买的,当时买的时候恰逢S7出现大规模变速箱问题。当时朋友都劝我不要买比亚迪,但当时的我中了比亚迪的毒,非买不可得劲。

订车后等了半年还没有车,气的我去4S店要退订,应为家里人多,买了准备回家过年,过完年都还没有车!

当时定的是旗舰,后来给我打电话说加4000升级旗舰P,升级就升级,软内饰和一些乱七八糟细节升级,还不错。

当时的价格比他们公布的价格便宜了好几万,我怀疑是不是他们算错账了。。。。好吧,我感觉我赚了。。。。

这车开的挺好,结实,提速快,配置高,目前坏了一个电子啥东西的就是管加油门不走路的那个东西,变速箱还很稳定,雨刷换了,360度摄像头下雨的时候经常绿屏。别的没什么,毕竟不是高档车,小毛病还能接受

现在的S7是改版的,已经很成熟,有钱的换可以直接唐二代。

反正我开了两年感觉还不错,特别超车的时候~

只要比亚迪不倒闭,维护应该没啥事。过度的话可以考虑买,打算长期开也可以考虑。

比亚迪正在卸下“车企”招牌吗

比亚迪汽车有卸下“车企招牌”的可能性,但并不会很快!

对乘用车的重视程度似乎是汽车爱好者对于比亚迪有此疑惑的原因,王朝系列除了唐与宋Pro两车算是成功作品,秦Pro与宋max似乎都在走下坡路;而王朝系列又是比亚迪近十年来倾力打造的中高端品牌,是比亚迪乘用车的支撑。那么在产品力已经出现下滑的状态下,比亚迪不仅没有给王朝系列“输血”,反而把产品线的重心放到了E网车以及燃油车上,产品规划已经令人看不懂了。

在乘用车领域可以说比亚迪内部如果没有大刀阔斧的改革,仅仅依靠主品牌必然要走下坡路;而奔迪合资的腾势汽车还没有到发力的节点,想要为比亚迪带来同样的价值似乎还有等待很长时间。剩下的网传收购案又是主要针对北美市场,从这一角度分析也许比亚迪真有放弃主品牌乘用车的可能性。

汉的印证

在王朝系列高度垂直的消费市场趋于饱和之后,如果汉这台轿车不能带来颠覆性升级则真有可能出现卸下“车企招牌”的可能性。汉这台车轿车如果使用宋Pro的双擎后驱加四驱平台,中高配用三擎四驱平台,并且能使用超级磷酸铁锂加超级电容技术;外观设计让艾格团队充分发挥,相信王朝系列的整体走势会被扭转并且能再创新高。

但如果仍然是以现款秦Pro作为设计基础进行放大,混动系统使用P3架构电机以前置前驱面向消费市场,这台车90%会重演现款秦Pro的冷门。一旦汉再不能打开市场或者在推出一款487ZQB的燃油版的话,王朝系列怕是下坡路也要走到头了。

转型后

比亚迪汽车摘下“车企招牌”对于消费者而言也许是损失,但对于比亚迪来说反而是优势。因为比亚迪在汽车领域主要依靠商用车和轨道交通,大量出口的电动大巴和云轨才是支撑;而除了汽车领域以外的重心主要是面向未来的光伏储能领域,想要快速发展光伏储能需要的是大量的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虽然连续四年全球销量第一,但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也只是20%多,这一力量并不能满足比亚迪新能源的发展目标,所以转型供应商则是必走的一步棋。

与比亚迪合作的车企已经有戴勒姆奔驰、丰田、奥迪、长安、广汽、长城以及某汽等,如果这些在燃油动力汽车领域有足够高市场占有率的车企在转型新能源之后,这些车都能使用比亚迪的平台以及动力电池的话,这本就等于让比亚迪的“车”大大提升了市场占有率吗?届时大量的动力电池开始梯次利用,比亚迪新能源(光伏储能)的推广速度也会大大提升。从这一角度分析的话比亚迪真有可能走出这一步,最终不再是车企而是供应商,这样的比亚迪还能接受吗?

本文由天和Auto原创发布,欢迎转发留言讨论;内容请勿站外搬运,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挪威260.5辆电动车游行 创新世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