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防疫冷知识你都了解吗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防疫冷知识500个,以及防疫冷门小知识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 有关防疫的知识
  2. 防疫小知识
  3. 校园防疫小知识
  4. 冬季防疫小知识宣传

一、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1、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绢或纸巾掩盖口鼻。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意丢弃吐痰或揩鼻涕使用过的手纸。

2、勤洗手,勤剪指甲。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正确洗手方法:一湿,用流水湿手,擦肥皂(洗手液);二搓,搓手20秒;三冲,用流水冲洗干净;四捧,捧水冲洗水龙头,关水;五擦,用干净毛巾(纸巾)擦干或烘干、凉干。

3、不要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

4、学校、宿舍或家中应经常保持室内整洁干净,及时清理垃圾及腐蚀变质物品,每天开窗通风至少3次,每次不少于10分钟。如周围有呼吸道传染病病人时,应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在开窗时,要避免穿堂风,注意保暖。5、每天晚间要认真刷牙(一般不少于3分钟),刷牙后用温生理盐水漱口,仰头含漱能充分冲洗咽部,效果更佳。

二、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

1、加强户外活动和耐寒锻炼。2、注意环境卫生。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尽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3、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

三、预防发生食物中毒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用除菌香皂、洗手液洗手。

2、不吃生刨冰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吃零食。

3、剧烈运动后不要急于吃食物喝水。

4、不喝生水,最好是喝白开水。

四、做好防护

1、尽量避免与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病人的接触。

2、流行季节在人员拥挤的场所内应戴口罩。

3、如出现发热、咳嗽、头痛、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有上述症状的病人应佩戴口罩,以防传染他人。

春季传染病防治春季不仅是市民外出“踏青”、“春游”好时节,同时仍是呼吸道传染病好发季节,因此市民在生活、学习、工作,还是外出旅游都应注意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

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1)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绢或纸巾掩盖口鼻。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意丢弃吐痰或揩鼻涕使用过的手纸。

(2)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3)不要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4)学校、办公室或居民家中应做到每天开窗至少3次,每次不少于10分钟。

如周围有呼吸道传染病病人时,应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在开窗时,要避免穿堂风,注意保暖。

(5)每天晚间要认真刷牙(一般不少于3分钟),刷牙后用温生理盐水漱口,仰头含漱能充分冲洗咽部,效果更佳。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1)加强户外活动和耐寒锻炼。

注意平衡饮食,保证充足休息。(2)注意环境卫生。

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尽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3、做好防护(1)应尽量避免与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病人的接触。

(2)流行季节在人员拥挤的场所内应戴口罩。(3)如出现发热、咳嗽、头痛、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有上述症状的病人应佩戴口罩,以防传染他人。4、接种疫苗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症状。

流感、流脑、水痘、麻疹等都可接种疫苗。(二)肠道传染病防治夏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主要是经食物、饮用水、日常生活接触等途径进行传播。

注意环境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把住“口手两关”,是夏季防病的关键。夏季肠道传染病最重要的防治措施是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病从口入”,须注意以下事项:(1)饮用水安全卫生,搞好厨房、食堂与洗手间的消毒卫生,保持室内外卫生;粪便和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2)提倡并实行分餐或使用公筷、公勺。(3)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与不洁的生冷食品、饮料等。

(三)狂犬病防治知识狂犬病又称恐水病、疯狗病等。人如果被疯动物咬伤、抓伤就会感染狂犬病毒,就有可能患狂犬病,人的狂犬病占90%以上由狗传染的,其次是猫。

狂犬病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精神症状,表现为高度恐惧、狂躁不安、恐水、怕风、怕光、怕声响等,并逐渐出现咽喉肌肉痉挛、流口水、瘫痪,呼吸和循环麻痹等症状,病死率100%。预防狂犬病最好的途径是不养犬、猫等动物;若已养犬、猫等动物,须定期给这些动物注射狂犬疫苗,尽量避免为动物所伤;如被犬、猫等动物伤后,无论轻重,均要及时进行伤口处理,到疾控中心注射人用狂犬疫苗,或按医嘱注射抗狂犬病毒血清。

一、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1、养成佩戴口罩的习惯

上课下课途中、教室、体育馆、宿舍、食堂等人员聚集较多或人流量较大的场所都应该佩戴口罩。在教室上课时,不交头接耳,不串座走动,与同学之间说话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2、养成勤洗手的习惯

在流动的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按正确方法洗手。

3、注意呼吸道礼仪

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或手肘遮掩口鼻,之后要彻底清洗双手。用过的纸巾要放入有盖的垃圾桶内。

二、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

爱护公共环境卫生,尤其是教室、宿舍、食堂、体育馆、图书馆等场所,确保每天做好学习和生活场所的通风换气,室内空气流通,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垃圾日产日清,共同营造干净、整洁的学习生活环境。

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规律作息,不熬夜,不要太过劳累,劳逸结合,适当的运动,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不让病毒有可乘之机。

四、日常清洁及预防性消毒

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应避免过度消毒,受到污染时随时进行清洁消毒。消毒方法如下:

1、表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擦拭,作用30min,再用清水擦净。

2、地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用拖布湿式拖拭,作用30min,再用清水洗净。

五、维持健康心理

身为一名学生,做好防控疫情的第一步,就是要正确看待疫情,既要保持头脑冷静,正确判断是非,还要学会保护自身安全,注意实时信息,不添乱,不侥幸,不传谣。因为如果我们过度惊慌和恐惧,身体就会失去平衡,不仅是情绪的不稳定,身体免疫力也会下降,这样就会让病毒有机可乘。我们应该趁着这个机会,好好学习,给自己增值。

1、戴口罩

出门必须戴口罩,尽量选择防护功能较强的医用口罩或者KN95口罩,戴口罩之前要洗手。分清楚口罩的内面和外面,金属条的位置靠近鼻梁的部位,将口罩上下完全的展开全部遮住口鼻,确保口罩密闭性。摘口罩之前需认真洗手,不要触碰口罩的外面以免沾染细菌。

2、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饭前便后、外出回家、接触公共用品、与他人接触……都要洗手,最好使用有消毒功能的洗手液或肥皂进行冲洗。

3、食物需注意

水果蔬菜食用前请认真清洗,海产品要深度加工,选购冷链产品时要去正规超市或市场购买,购买时要戴好口罩及一次性手套,烹调时要煮熟煮透,避免出现冷链传播。

4、经常通风,保持家居卫生

室内要经常通风,每隔一段时间要家居环境进行清洁消毒,垃圾要及时清理,戴上一次性手套把垃圾袋绑紧及时清理出去,保持干净卫生的家居环境。

5、减少外出,避免接触境外或高风险地区人员

目前我国新冠疫情病例主要来源于境外输入,非必要情况下,我们要避免跨境旅行、避免接触境外人员,国内要注意避免与疫情高风险地区人员的接触。

6、乘坐公共交通做好防护

在日常出行中,要尽量选择步行、骑车或私家车出行,避免或减少乘坐公共交通。如必须乘坐地铁、公交、火车、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要全程佩戴口罩,做好自身的防护。妥善保存票据等乘坐信息,以便追溯查询。

7、鼓励就地过年,不去人员密集场所

新年将近,要减少春节期间的人员流动,鼓励就地过年,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控制聚餐人数规模。

8、出现发热等情况要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了发热、咳嗽等情况,要带好口罩、一次性手套等防护用品前往最近的医院就医,不要乘坐公共交通。

9、接种疫苗

接种新冠疫苗能够获得较好的防护,目前我国疫苗为全民免费接种,除卫健委不建议接种疫苗的部分人员,可以逐步接种疫苗获得防护。

10、不信谣不传谣,保持良好心态

面对新冠疫情,我们要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不信谣不传谣,避免不必要的恐慌。要配合防疫人员的工作,理解抗疫措施,遇到困难要通过正常途径寻求帮助,做抗击疫情的“践行者”。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防疫科普 防疫小知识,赶快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