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体的十大冷知识,你都知道吗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关于人体休息的冷知识的问题,以及和人身体休息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休息的方式有哪几种
  2. 谁知道人睡觉时各个部位都是什么时候开始休息
  3. 人为什么要休息
  4. 人的最佳休息时间是什么时候

休息的方式有许多种,我知道的有如下几种:一是睡觉,一睡睡几个小时,这是正式的休息,也是正常的休息,大部分人都是这样休息的。

第二种小睡,比如午休,休息的时间不长,十分钟,=十分钟,半小时不等。

三是打盹,时间很短,一两分钟,或者几分钟,也能管用。

四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其他活动也算休息。

人体一天中的各种生理波动如下:1点钟:处于深夜,大多数人已经睡了3-5小时,由入睡期--浅睡期---中等程度睡眠期--深睡期,此时进入有梦睡眠期。此时易醒/有梦,对痛特别敏感,有些疾病此时易加剧。2点钟:肝脏仍继续工作,利用这段人体安静的时间,加紧产生人体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并把一些有害物质清除体外。此时人体大部分器官工作节律均放慢或停止工作,处于休整状态。3点钟:全身休息,肌肉完全放松,此时血压低,脉搏和呼吸次数少。4点钟:血压更低,脑部的供血量最少,肌肉处于最微弱的循环状态,呼吸仍然很弱,此时人容易死亡。此时全身器官节律仍放慢,但听力很敏锐易被微小的动静所惊醒。5点钟:肾脏分泌少,人体已经历了3-4个“睡眠周期”(无梦睡眠与有梦睡眠构成睡眠周期),此时觉醒起床,很快就能进入精神饱满状态。6点钟:血压升高,心跳加快,体温上升,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开始增加,此时机体已经苏醒,想睡也睡不安稳了,此时为第一次最佳记忆时期。7点钟: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进入高潮,体温上升,血液加速流动,免疫功能加强。8点钟:机体休息完毕而进入兴奋状态,肝脏已将身体内的毒素全部排尽。大脑记忆力强,为第二次最佳记忆时期。9点钟:神经兴奋性提高,记忆仍保持最佳状态,疾病感染率降低,对痛觉最不敏感。此时心脏开足马力工作,精力旺盛。10点钟:积极性上升,热情将持续到午饭,人体处于第一次最佳状态,苦痛易消。此时为内向性格者创造力最旺盛时刻,任何工作都能胜任,此时虚度实在可惜。11点钟:心脏照样有节奏地继续工作,并与心理处于积极状态保持一致,人体不易感到疲劳,几乎感觉不到大的工作压力。12点钟:人体的全部精力都已调动起来。全身总动员,需进餐。此时对酒精仍敏感。午餐时一桌酒席后,下半天的工作会受到重大影响。13点钟:午饭后,精神困倦,白天第一阶段的兴奋期已过,此时感到有些疲劳,宜适当休息,最好午睡半到1小时。14点钟:精力消退,此时是24小时周期中的第二个低潮阶段,此时反应迟缓15点钟:身体重新改善,感觉器官此时尤其敏感,人体重新走入正轨。工作能力逐渐恢复是外向型性格者分析和创造最旺盛的时刻,可持续数小时。16点钟:血液中糖分增加,但很快又会下降,医生把这一过程称为“饭后糖尿病”。17点钟:工作效果更高,嗅觉、味觉处于最敏感时期,听觉处于一天中的第二高潮。此时开始锻炼比早晨效果好。18点钟:体力活动的体力和耐力达一天中最高峰,想多运动的愿望上升。此时痛感重新下降,运动员此时应更加努力训练,可取得好的运动和训练成绩。19点钟:血压上升,心理稳定性降到最低点,精神最不稳定,容易激动,小事可引起口角。20点钟:当天的食物、水分都已充分贮备,体重最重。反应异常迅速、敏捷、司机处于最佳状态,不易出事故。21点钟:记忆力特别好,直到临睡前为一天中最佳的记忆时间(第四次,也是最高效时)。22点钟:体温开始下降,睡意降临,免疫功能增强,血液内的白细胞增多。呼吸减慢,脉搏和心跳降低,激素分泌水平下降。体内大部分功能趋于低潮。23点钟:人体准备休息,细胞修复工作开始。0点钟:身体开始其最繁重的工作,要换已死亡的细胞,建立新的细胞,为下一天作好准备。

保持良好的生物节律

其实,每一个人在午饭后都会有一点困乏感,这种睡意的产生是人体正常生物节律的表现,适当午休可补偿夜间睡眠不足,能使人的大脑和身体各个系统都得到放松和休息。

国外一项研究发现,人的睡眠周期是由大脑控制的。午睡就是自然睡眠周期的一部分,是人类自我保护的方式之一。人体除夜晚外,白天也需要睡眠。在上午9时、中午1时和下午5时,有3个睡眠需求高峰,尤其是中午1时高峰较明显。很多人一到中午,很自然地就会有困乏感。

所以,午休是保持良好生物节律的要求,有助于保持大脑清醒。不少人,尤其是体力与脑力劳动者都会体会到,午睡后工作效率会大大提高。有资料表明,在一些有午睡习惯的国家和地区,其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要比没有午睡习惯的国家低得多。

午休有什么好处——

给“健康充电”的有效方式

午休虽不是主要睡眠,且时间短暂,但它对健康所产生的效应却很大。所以,有人把午休比喻为最佳的“健康充电”方式,是有一定道理的。那么,午休有哪些好处呢?

1、消除疲劳、养脑健脑。经过一上午的工作与训练,官兵们的大脑处于疲劳状态,午休可使人的大脑及身体各个系统都得到放松与休息,使人精力充沛、反应敏捷,并有助于改善脑部供血系统,增强机体防护功能。

2、补充睡眠、消暑解热。由于夏天日长夜短、暑热袭人,早上鸟鸣蝉噪,夜间蚊叮蝇爬,都会影响官兵的睡眠质量,这就更需要通过午休来补充夜间睡眠的不足。同时,由于中午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此时若能午睡,放松休息一下,还会降低中暑的发病率。

3、缓解紧张、平衡心理。研究表明,午休是缓解紧张的有效办法,它能有效地帮助人们保持心理平稳,延缓人体分泌导致细胞衰老的氧化物质。

4、控制血压、有利消化。午休过程中,机体新陈代谢减慢,体温下降,呼吸趋慢,脉搏减速,心肌耗氧量减少,心脏消耗和动脉压力减小,这些对于控制血压具有良好的效果,有利于心脏的健康。同时,午后小睡还有帮助食物消化的功能。

如何午休益健康——

科学方式伴你做个“好梦”

虽然午休能够有效调节人体生物钟,但也要掌握科学的方式,方能达到休“身”养“神”的目的。午休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午休时间不宜过长。生理学研究表明,人体睡眠分浅睡眠与深睡眠两个阶段。通常情况下,人们在入睡80-100分钟后,便逐渐由浅睡眠转入深睡眠。这时如果突然醒来,由于中较深的抑制过程不能马上解除,关闭的毛细血管网也不能立即开放,势必造成大脑出现供血不足,导致功能出现暂时性紊乱。可见,午休时间不是越长越好,最佳的时间应在半小时到1小时之间,这样既能有效消除疲劳,又不至于睡得过沉而不易醒来。

二是饭后不宜立即午睡。因为午饭后胃内充满尚未消化的食物,此时立即卧倒会使人产生饱胀感。正确的做法是吃过午饭后,先做些轻微的活动,如散步等,然后再午睡,这样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同时,一般来说,午睡要顺其自然,需要才睡,不必强迫自己午睡,更不能为了午睡而服用安眠药,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

三是采取平卧侧卧姿势。理想的午睡姿势应该是平卧或侧卧,可保证大脑供血,有利于大脑功能的恢复。但不宜或坐着打盹,这样易引起脑部供血不足,造成头晕乏力、视觉模糊、耳鸣不适等,时间长了还可引发脊柱变形、腰肌劳损等病症。俯卧需歪头侧颈,胸部受压,腰椎前凸增加,易产生多方面的不适

人的最佳休息时间是是晚上十点到早上七点。在这段时间段不仅能休息好身体,而且对大脑休息也很重要,提高免疫力,因此我们要注意休息。

关于人体休息的冷知识和人身体休息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冷知识 你不知道的人体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