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移月满品诗书 风雅奇趣享中秋线上答题活动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中秋节趣味冷知识,以及中秋节 冷知识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中秋节小常识一年级
  2. 幼儿中秋节小知识
  3. 中秋节的九个冷知识
  4. 中秋节节日小知识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

幼儿中秋节的小知识: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1、中秋节昵称多,10多个马甲任意换

中秋节的命名是根据咱们传统的农历来定的,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所以中秋也称“仲秋”。

因为在农历八月十五,因此又被称为“八月节”、“八月半”。

这天的圆月是主角,所以这天还被称为“月夕”、“秋节”、“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团圆节”等等。

2、中秋的起源

作为传统的农业国家,到了八月收成的季节,农民为了庆祝丰收,就选定中秋这天作为节日。

而上升到官方层面,最重要的就是帝王的祭祀活动。古人春天祈雨,秋天庆收,皇家也选定中秋作为祭祀的日子,普天同庆。

最有意思的说法,指中秋还与考试有着微妙的关系。八月举行的大考,人们往往把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

所以到了中秋,又多了一个庆贺的理由。

3、古代中秋也放假

中秋假期的传统可不是现在才有,早在唐朝,官方就规定,中秋放假三天。

南宋时,中秋仍有一天假。元代时期虽然节假日被大幅删减,但中秋假期仍一直保留。

后续断断续续仍保留有中秋假期,尤其到了清朝乾隆时期,又出现了全国放假三天的情况。

不知道那时的人们在这个小长假期间,是否也会出去旅个游,看看大好河山。

4、月饼极简史,或与贵妃有缘

中秋都要吃的月饼,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

当时,带货达人张骞出使西域,从国外带回来芝麻(当时叫“胡麻”)。当地人用胡桃仁为馅,做出一种圆形饼,就叫胡饼。

到了唐朝,传说某年中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秀恩爱、撒狗粮。

杨贵妃拿起一块胡饼,对唐玄宗说:“你看这个饼,它又大又圆,是不是像极了今晚的月亮。”

从此,胡饼就改叫月饼了。

据唐代《洛中见闻》记载,唐僖宗中秋节时令人送月饼赏赐进士。

宋时已有荷叶、金花、芙蓉等品种的月饼。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在民间也逐渐流传开来。

5、吃月饼也有讲究

按照传统习俗,吃月饼时,要将象征圆月的月饼按人切块,每人一份。

毕竟这是一个团团圆圆的日子,即使有没有回家来的亲人,也要把属于他的那一份月饼保管好。

等到他们回来时品尝,才算圆满。

6、吃月饼配热不配冷

月饼富含脂肪,吃的同时最好不要搭配冷饮,否则会引起腹泻。

传统来说,吃月饼时,最好是泡一壶热茶,边吃边饮,止渴去腻的同时,还有助于消化。

而且,月饼虽好,也不要多吃,更不要空腹时食用,容易诱发胃肠不适。

7、除了月饼,好吃的还很多

古时在江南,中秋吃南瓜比较盛行,这个时候的南瓜不但个头最大,而且味道醇厚香甜。

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应季上市的鸭子,肥而不腻,味美可口。(果然从来就没有一只鸭子可以活着走出南京……)

中秋节也是石榴成熟的时候,在古代也是祭月的供品之一,石榴形似玛瑙,晶莹剔透,意味着长寿、团圆和吉祥。

中秋之际正是桂花飘香的时候,桂花糕、桂花酒是许多人家都会享用的美食,再夹上一只大闸蟹,夫复何求。

潮州地区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俗,清乾隆《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

芋头的“芋”字与潮州话的“胡”字谐音,至今广东人剥芋皮时仍称为“剥鬼皮”,中秋吃芋头还有辟邪消灾的寓意。

8、传统中秋习俗,你知道多少呢?

江苏包括上海,民间中秋有烧斗香的习俗。

有的香斗四周会糊有纱绢,画上月宫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

山东民间就有中秋节祭土谷神的传统习俗,当地人都称之为“青苗社”。

有的地方在中秋节除了祭月外,还有上坟祭祖的习俗,一家人都要整整齐齐的,祈求祖先保佑。

广东、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有舞火龙,据说可以趋吉避凶,风调雨顺。

9、唐朝时赏月是一项贵族活动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王朝,文化人也多,整日吟诗作对。

在他们的带领下,赏月变成了一种时尚和潮流,有事没事对着月亮吟几句,绝对风靡万千少女。

后来,参与的人越来越多,赏月、饮酒、吟诗作对便传开来了。

但是显然,这些“活动”只是上层人士和文人的爱好,普通百姓拜祭完月亮,吃点水果和月饼,就可以洗洗睡了。

知识一

中秋节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在重要程度上,仅次于春节,中秋节在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日,因此,称之为八月十五,因恰逢仲秋时分,故又称“仲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等。

知识二

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着“月”进行的。

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等,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其实,这是一种月亮崇拜的体现,人们对着月亮表达心愿,希望生活更加美好。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看完中秋节的冷知识,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