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自助旅行攻略,德国旅游必去城市及必游景点推荐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德国第四大城市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德国第四大城市以及德国10大冷知识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德国有多少俄罗斯后裔
  2. 为什么德国人会说俄语

大概有200多万人。

德国和俄罗斯都是世界性的大国,从历史角度来说,这两国在二战中结下血仇——苏德战争可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从文化角度来说,俄罗斯文化和德意志文化差别也很大;从地理角度来看,俄罗斯和德国也并不接壤。可以说这两国既无地缘相近,也无人文相亲。但是,德国却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德国国内竟然有200多万俄裔!

这个数字相当惊人,给大家看一张表,这张表是世界上俄语人口占该国人口的比例:

大家可以看到,人口数量比较多的或者比例比较大的,除了前苏联国家外,只有以色列、美国和德国三国。

美国不用解释了,这毕竟算是全球霸主,对世界各国吸引力都很强;以色列是因为苏联时代到俄罗斯建国那一阵时期有大量俄语犹太人移民过去;但德国就有些费解了,德国全国有225万人、超过2.8%的人说俄语,那这个显然就有意思了。

这些人都是谁呢?

其实,如果思维放宽一点就会理解了:德国可以说是欧洲事实上的领头羊,经济发达,而且对移民条件较为宽松。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自然会有大量的东欧地区居民被吸引到德国,而前苏联国家由于最为动荡,所以自然会有很多俄语居民移居到德国。

不过,德国的俄语人口另外有特殊的地方:这里面很多人从血统上来说是德意志人!

是的,这些人是德意志人,但是母语却是俄语,这又是啥情况?这也是由于东欧集团后期的衰败,自1987年来,近300万德意志人(多数来自前苏东集团国家)行使其回归权移居德国。

那问题就变了:在东欧的这些德意志人又是哪里来的?

这涉及一段特殊的历史了,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历史知识——俄罗斯历史上立下丰功伟绩的叶卡捷琳娜女皇是德国人,她原本是普鲁士公主,嫁到俄国的时候甚至一句俄语不会,后来罢黜其丈夫彼得三世,自己当了俄罗斯的女沙皇。

当时毕竟不是现在,民族国家还没成型,大家民族认同感也不强,对于政权的认同更重,比如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芈月,不也是帮秦国建立功业吗?虽然她自己是楚国人。

叶卡捷琳娜二世在1762年和1763年两次发诏,邀请除了犹太人之外的欧洲人移居俄罗斯,开垦土地,并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虽然第一次诏命只是得到了很少的响应,但第二次诏命由于提高了优惠条件,所以更加成功。除了开垦荒地之外,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另一个重要的考虑是在俄罗斯的臣民和东部的游牧民族之间建立一个缓冲带。当时有些国家,比如法国人和英格兰人更倾向于移民美洲而不是俄罗斯;另外的一些国家,比如哈布斯堡王朝的奥地利禁止移民,而德国(普鲁士)人不一样,由于家乡贫穷,大量的德国人迁徙到俄国。

二战前欧洲德语人口分布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不得志的普鲁士贵族选择响应自己“老乡”叶卡捷琳娜的号召,去俄罗斯开拓新事业,而且由于叶卡捷琳娜的政策,这些德裔俄罗斯人仍保留着自己祖国的语言和宗教传统。

由于这批人是生活在俄罗斯的南部,伏尔加河流域的萨拉托夫(伏尔加河下游港口)周边,所以被称为“伏尔加德意志人”。

1917年俄国革命之后,1924年苏联设立“伏尔加德意志人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直到1942年,首府是恩格斯城。苏德战争爆发后,斯大林担心伏尔加德意志人会起而呼应,于是在1941年8月28日下令撤销“伏尔加德意志人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并强迫居住在当地的德意志人迁移,同时也迁徙了包括了其他住在伏尔加区域的当地民族。他们的土地、房屋被剥夺,被迁移到中亚的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阿尔泰边疆区以及其他遥远的地区,数十年间不被允许回到当地。

当然,他们的德国文化也早被磨灭了,苏联数十年来规定在公共场合不能说德语,这造成许多伏尔加德意志人已只能说少量的,甚至完全不会说德语。这些德裔都是夹着尾巴做人,甚至觉得自己和俄国人没区别了。

苏联解体后,重归统一的德国欢迎海外侨民回归,德国的法令允许那些被证实为难民,以及能证明是德意志人后裔或源自德意志民族的人取得公民资格,大批德国裔居民回归德意志,尽管很多人已经不会说德语。直到90年代的后期,德国政府提高了来自俄国的德裔人取得德国居留权的难度,尤其是对于那些不会说伏尔加德语方言的人,这股移民潮才减退。

德国和俄罗斯都是世界性的大国,从历史角度来说,这两国在二战中结下血仇——苏德战争可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从文化角度来说,俄罗斯文化和德意志文化差别也很大;从地理角度来看,俄罗斯和德国也并不接壤。可以说这两国既无地缘相近,也无人文相亲。但是,德国却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德国国内竟然有200多万俄裔!

这个数字相当惊人,给大家看一张表,这张表是世界上俄语人口占该国人口的比例:

德国可以说是欧洲事实上的领头羊,经济发达,而且对移民条件较为宽松。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自然会有大量的东欧地区居民被吸引到德国,而前苏联国家由于最为动荡,所以自然会有很多俄语居民移居到德国。

不过,德国的俄语人口另外有特殊的地方:这里面很多人从血统上来说是德意志人!

是的,这些人是德意志人,但是母语却是俄语,这又是啥情况?这也是由于东欧集团后期的衰败,自1987年来,近300万德意志人(多数来自前苏东集团国家)行使其回归权移居德国。

那问题就变了:在东欧的这些德意志人又是哪里来的?

这涉及一段特殊的历史了,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历史知识——俄罗斯历史上立下丰功伟绩的叶卡捷琳娜女皇是德国人,她原本是普鲁士公主,嫁到俄国的时候甚至一句俄语不会,后来罢黜其丈夫彼得三世,自己当了俄罗斯的女沙皇。

叶卡捷琳娜二世在1762年和1763年两次发诏,邀请除了犹太人之外的欧洲人移居俄罗斯,开垦土地,并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虽然第一次诏命只是得到了很少的响应,但第二次诏命由于提高了优惠条件,所以更加成功。除了开垦荒地之外,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另一个重要的考虑是在俄罗斯的臣民和东部的游牧民族之间建立一个缓冲带。当时有些国家,比如法国人和英格兰人更倾向于移民美洲而不是俄罗斯;另外的一些国家,比如哈布斯堡王朝的奥地利禁止移民,而德国(普鲁士)人不一样,由于家乡贫穷,大量的德国人迁徙到俄国。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不得志的普鲁士贵族选择响应自己“老乡”叶卡捷琳娜的号召,去俄罗斯开拓新事业,而且由于叶卡捷琳娜的政策,这些德裔俄罗斯人仍保留着自己祖国的语言和宗教传统。

由于这批人是生活在俄罗斯的南部,伏尔加河流域的萨拉托夫(伏尔加河下游港口)周边,所以被称为“伏尔加德意志人”。

1917年俄国革命之后,1924年苏联设立“伏尔加德意志人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直到1942年,首府是恩格斯城。苏德战争爆发后,斯大林担心伏尔加德意志人会起而呼应,于是在1941年8月28日下令撤销“伏尔加德意志人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并强迫居住在当地的德意志人迁移,同时也迁徙了包括了其他住在伏尔加区域的当地民族。他们的土地、房屋被剥夺,被迁移到中亚的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阿尔泰边疆区以及其他遥远的地区,数十年间不被允许回到当地。

苏联解体后,重归统一的德国欢迎海外侨民回归,德国的法令允许那些被证实为难民,以及能证明是德意志人后裔或源自德意志民族的人取得公民资格,大批德国裔居民回归德意志,尽管很多人已经不会说德语。直到90年代的后期,德国政府提高了来自俄国的德裔人取得德国居留权的难度,尤其是对于那些不会说伏尔加德语方言的人,这股移民潮才减退。

关于德国第四大城市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了解德国的 北上广深 ,看看差距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