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接种疫苗应注意哪些问题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疫苗究竟是什么 接种注意哪些问题的问题,以及和关于疫苗的冷知识和方法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疫苗编码查询
  2. 疫苗究竟是什么 接种注意哪些问题
  3. 领疫苗本需要什么手续和证件

疫苗编码查询

疫苗编码是可以查询的,无论任何一种疫苗都可以查询,疫苗的生产批号,日期,地址,成份,药用功效,不良反应以及药用禁忌等等都能查询。

每支疫苗的编码都不同的,编码可追踪到用在什么人身上,以及什么时候用的,出现什么问题也很容易追踪。

疫苗究竟是什么 接种注意哪些问题

卡介苗(BCG)接种程序为出生后尽快接种。

延迟原因

未能在出生后及时接种的原因多见于

①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的早产儿及新生儿疾病。

②短期或临时禁忌症,如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严重湿疹等。

补种要点

存在短期/临时禁忌症或疫情导致的延迟接种时可以待疾病或接种条件恢复后及时补种,4周岁之前的任何时间完成接种即可。

①<3月龄儿童可直接补种。

②超过3个月龄未能接种,需要先进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或卡介菌蛋白衍生物试验,阴性者,应予补种。

③≥4岁儿童不予补种。

④已接种卡介苗的儿童,即使卡痕未形成也不再予以补种。

乙肝疫苗(HepB)接种程序为0-1-6月龄,即出生后24h内、1月龄和6月龄各接种一剂次。

延迟原因

①导致未能在出生24h内及时接种乙肝疫苗的原因多见于新生儿疾病,即短期或临时禁忌症。

②在疫情期间,大部分婴儿可能会面临第2或第3剂次延迟接种的情况。

补种要点

①存在短期/临时禁忌症或疫情导致的延迟接种时可以待疾病或接种条件恢复后及时补种。

②建议在12月龄之前完成3剂次接种,其中第1与第2剂间隔应≥28d,第2与第3剂间隔应≥60d。

③对于超过12月龄未完成全程免疫程序者,需尽早补种,补齐未接种剂次。

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PV)接种程序为2-3-4月龄接种基础剂次,4岁龄接种加强剂次。从2020年开始,前两剂次将采用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IPV)来替代之前的减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OPV)。含脊灰疫苗成分的联合疫苗也可以作为替代。

延迟原因

在当前疫情形势下,婴儿可能会面临3种情况的延迟接种

①满2月龄尚未接种。

②接种了第1或2剂次,2或3剂次延迟。

③满4岁龄,第4剂次延迟。

补种要点

①接种条件恢复后,优先补种本疫苗。对于迟种、漏种儿童,补种相应剂次即可,无需重新开始全程接种。

②<4岁儿童未达到3剂(含补充免疫等),应补种完成3剂。

③≥4岁儿童未达到3剂(含补充免疫等),应补种完成4剂。

④补种时两剂次脊灰疫苗之间间隔≥28d

⑤如果儿童已按疫苗说明书接种过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单苗或含脊灰疫苗成分的联合疫苗,均可视为完成相应剂次的脊灰疫苗接种。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DTaP)接种程序为3-4-5月龄接种基础剂次,18月龄接种加强剂次。

延迟原因

在当前疫情形势下,婴儿可能会面临三种情况的延迟接种

①满3月龄尚未接种。

②接种了第1或2剂次,2或3剂次延迟。

③满18月龄,第4剂次延迟。

补种要点

①接种条件恢复后,优先补种本疫苗。因为对于尚未接种任何剂次百白破疫苗的婴儿,由于其基本无法获得母传的保护性抗体,难以预防2月龄之内的百日咳发病。如短时间内无法获得接种,建议严格居家隔离,监护人做好防护措施。

②3月龄~5岁未完成百白破规定剂次的儿童,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前三剂每剂间隔≥28d,第4剂与第3剂间隔≥6个月。

③≥6岁接种百白破和白破疫苗累计<3剂的儿童,用白破疫苗补齐3剂;第2剂与第1剂间隔1~2月,第3剂与第2剂间隔6~12个月。

A群流脑多糖疫苗(MPSV-A)接种程序为6、9月龄各接种1剂。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MPSV-AC)接种程序为3周岁、小学四年级各接种1剂。

延迟原因

在当前疫情形势下,婴儿可能会面临三种情况的延迟接种

①满6月龄尚未接种。

②接种了1剂次,第2剂次延迟。

③3岁或小学四年级剂次延迟。

补种要点

①<24月龄儿童补齐A群流脑多糖疫苗剂次,两剂次间隔≥3个月。

②≥24月龄儿童补齐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剂次,不再补种A群流脑多糖疫苗。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1剂与A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间隔≥12个月。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两剂次间隔≥3年,3年内避免重复接种。

③对于≤18月龄儿童,如已按流脑结合疫苗说明书接种了规定的剂次,可视为完成流脑疫苗基础免疫。

④加强免疫应在3岁和小学四年级各接种1剂流脑多糖疫苗。

麻腮风疫苗(MMR)接种程序为3剂次,8、18月龄和6岁龄各接种1剂。

延迟原因

在当前疫情形势下,婴儿可能会面临3种情况的延迟接

①满8月龄尚未接种首剂。

②接种了第1剂次,满18月龄剂次延迟。

③接种了前两剂次,6岁龄剂次延迟。

补种要点

①为控制低年龄麻疹病例,建议满8月龄儿童应尽早接种麻腮风疫苗。其可与其他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同时、不同部位接种,特别是免疫月龄有交叉的甲肝疫苗、百白破疫苗等。如需接种多种疫苗但无法同时完成接种时,则优先接种麻腮风疫苗;若未能与其他注射类减毒活疫苗同时接种,则需间隔≥28d。

②注射免疫球蛋白者应间隔≥3个月接种麻腮风,接种后2周内避免使用免疫球蛋白。

③在当前NCP流行期间,如未能按照免疫程序及时获得接种,建议12月龄之前任何时间完成1剂接种。第2剂补种应与前剂次疫苗间隔≥28d补种,若已>14岁,不再补种;第3剂补种应与前剂次间隔≥1年补种,若已>14岁,不再补种。

乙脑减毒活疫苗(JE-L)接种程序为两剂,1周岁(少数地区为8月龄)、2周岁各接种1剂。乙型脑炎主要是由蚊虫叮咬传播的,三带喙库蚊是本病的最主要传播媒介。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冬季,气温不高,蚊虫尚未密集出现,受感染的可能性较低。

延迟原因

在当前疫情形势下,婴儿可能会面临两种情况的延迟接种

①满1周岁尚未接种。

②接种了第1剂次,2岁龄剂次延迟。

补种要点

①青海、新疆和西藏地区无免疫史的居民迁居其他省份或在乙脑流行季节前往其他省份旅行时,建议接种1剂乙脑减毒活疫苗。

②≤14岁适龄儿童,未接种乙脑疫苗者,如果使用乙脑减毒疫苗进行补种,应补齐2剂,接种间隔≥12个月。

③注射免疫球蛋白者应间隔≥3个月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

④在当前疫情形势下,如未能按照免疫程序及时获得接种,建议于24月龄之前任何时间完成一剂次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

甲肝灭活疫苗(HepA-I)接种程序为两剂次,即18和24月龄各接种1剂。

延迟原因

在当前疫情形势下,婴儿可能会面临两种情况的延迟接种

①满18月龄尚未接种。

②接种了1剂次,24月龄剂次延迟。

由于甲肝的传播途径主要为粪口传播,目前居家隔离的情况下感染风险较低。

补种要点

①≤14岁适龄儿童未接种甲肝疫苗者,应补齐2剂,接种间隔≥6个月。

②如已接种过1剂甲肝灭活疫苗,但确无条件接种第2剂甲肝灭活疫苗时,可接种1剂甲肝减毒活疫苗完成补种。

③在当前疫情形势下,如未能按照免疫程序及时获得接种,建议于24月龄之前任何时间完成1剂甲肝疫苗接种。

不建议延迟接种的疫苗

1.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和卡介苗需要在出生后尽快接种,尤其是母亲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应在开展助产服务的产科接种单位及时接种,并进行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3月龄以下儿童的卡介苗无接种禁忌症者及时接种。

2.狂犬病及破伤风暴露后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建议按照预防接种程序及时、全程接种。

优先安排补种的疫苗

1.接种条件恢复后,优先安排可能超过免疫程序时间的儿童。

2.优先安排含麻疹成分疫苗(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等)、乙肝疫苗(尤其是母亲表面抗原阳性的儿童)、脊髓灰质炎疫苗和百白破疫苗等的接种。

3.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如出生时未及时接种,如符合同时接种其他免疫规划疫苗条件的,建议同时接种多种免疫规划疫苗。

近期确需接种疫苗时的建议

1.各单位经评估具备接种条件的,应合理安排开诊时间,做好接种计划和预约,错峰接种,避免人员聚集。按规定严格做好接种场所消毒,定时开窗通风,严格落实独立区域和专门通道。

2.监护人带儿童接种疫苗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合理安排出行到达时间,尽可能减少现场等待时间;减少陪同人员,尽量不要乘坐人员密集的公共交通工具,减少与人群密切接触;无法或拒绝佩戴口罩的婴儿,尽量远离人群,使用后的口罩不应随意丢弃,应放入接种门诊指定的医疗废弃物袋中。

疫苗延迟接种期间的注意事项

1.对于首剂次乙肝、卡介苗、百白破等尚未接种的小月龄婴儿,如家庭环境中有可疑患病风险的,应予以隔离,减少婴儿罹患疫苗可控疾病的风险。

2.做好健康防病宣教工作:监护人及儿童均应保持良好的卫生和健康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勤洗手,鼓励儿童采用七步洗手法,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后以及饭前便后需彻底清洁双手,洗手前尽量不接触口、鼻、眼。儿童玩具需要定期消毒,如56℃加热30分钟、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和紫外线等。

3.要每日做好儿童和所有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主动测量体温。如家人有不适症状,应主动隔离观察,防止与婴幼儿交叉感染。

_

需要强调的是,尽管多数短期延迟接种可能不会对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产生明显影响,但是这并不代表疫苗可以无限期推后,而是应该在接种条件恢复后及时补种,一方面提高个体儿童在当前月龄下的疾病抵抗能力,另一方面提高疫苗的群体接种覆盖率,有助于减少全人群疫苗可控疾病的发病风险。3.监护人和儿童在公共场所不要随意触摸,接种后在医院人员稀少的清洁区域留观30分钟,但不要远离接种门诊以便于留观。

领疫苗本需要什么手续和证件

领取疫苗需要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如居民身份证等,并进行本人的实名登记。此外,还需要提供健康码或健康证明等相关凭证,以便核实个人身体状况和接种资格。

在接种现场,可能需要填写健康问卷,并接受体温测量等常规检查。此外,一些地区可能要求提供填写的相关申请表格、接种预约信息等。最后,要遵循当地卫生部门规定的指引,履行相应程序和要求,以确保疫苗接种的顺利进行。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北京两城区已启动大规模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居民可预约接种 北京疾控解答8大热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