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活的最久的奸臣是谁 万万没想到是他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严嵩为什么活那么久这个问题,明朝历史冷知识严嵩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历史上真实的严嵩跟严世蕃
  2. 严嵩三大癖好
  3. 严嵩为什么活那么久
  4. 严嵩的三大深度解析

历史上真实的严嵩跟严世蕃

严嵩是嘉靖朝首辅,因为善写青词而受到嘉靖帝重用,因而在嘉靖朝权倾一时。

《明史》将严嵩列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称其“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

严嵩与其妻子的感情极好,中间没有夹杂着姬妾,二人育有二女一子,严世蕃是严嵩独子。据传严世蕃此人极为聪慧,博文通才,特别擅长引经据典,据理以论。嘉靖皇帝是一个喜好读史书经典之人,因而严世蕃很得嘉靖皇帝喜爱。

据传严嵩所写青词,实际上是严世蕃代笔,所以严嵩能在嘉靖朝受到重用,有严世蕃的功劳在。严嵩再任首辅的时候,已经年逾七十,精力已经极度下降,很多时候某些奏章都交给儿子严世蕃批注,商议出解决办法之后,再递给嘉靖帝审阅。而严世蕃所做批注,每每都能得嘉靖帝赞扬,而严世蕃也因此“权倾天下”。

严嵩柄政时,朝野上下流传着“大丞相”、“小丞相”的称呼,“大丞相”指的是严嵩,“小丞相”指的就是严世蕃。

严嵩到了后来,基本上已经将朝政奏折交给严世蕃处理了,而严世蕃凭此也获得了自己想要的权利。

《明史·奸臣传·严世蕃》:“世蕃用彭孔言,以南昌仓地有王气,取以治第,制拟王者。又结宗人典楧阴伺非常,多聚亡命。龙文又招直余党五百人,谋为世蕃外投日本,先所发遣世蕃班头牛信,亦自山海卫弃伍北走,诱致外兵,共相响应。即日令光升等疾书奏之。世蕃闻,诧曰:”死矣。“遂斩于市。籍其家,黄金可三万余两,白银二百万余两,他珍宝服玩所直又数百万。”

严嵩三大癖好

严嵩是明朝嘉靖年间的重要官员,他具有三大明显的癖好。首先,他非常喜欢权力,对权谋政治极为迷恋,努力争取并维护自己的政治地位。其次,他对聚敛财富有着极大的兴趣,经常利用自身的权力来牟取私利,甚至在财政上做出了一些不正当的行为。最后,严嵩热衷于采用严苛的法律手段来维持社会秩序,他实行了严酷的刑法,严格执行文化统制政策,使人民的生活受到了重大制约。这三大癖好都反映了严嵩对权力和物质的追求,以及对个人意志的强硬执着。

严嵩为什么活那么久

一、中药养生,延年益寿

严嵩在明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年)考中进士,初选为庶吉士,后授予编修,就在仕途春风得意的时候,严嵩得了一场大病,不得不退官回,老婆欧阳氏采集草药,为他悉心调养,严嵩身体渐渐康复。他在诗文中多次提及自己的“病情”。如:“唯须药物供身病,且爱闾阎属岁丰”,“七看梅发楚江滨,多难空馀一病身”,“阙下简书催物役,镜中癯貌愧冠绅。”但久病成良医,严嵩在赴京复官后,仍然靠中药调养身体,身体康健,精神焕发。

严嵩家住在丞相胡同,邻近老字号“鹤年堂”,该店以中药养生立店,效果显著,深受皇亲国戚、名人圣士的推崇。严嵩一定没少光顾鹤年堂,并与店主交好,得到丁鹤年传下的养生秘方,这从严嵩为鹤年堂总店正门题匾可以推测出来。

作为朝廷重臣和书法大家,鹤年堂的传人势必极力奉承、巴结严嵩。明嘉靖年间(1556年前后),鹤年堂曾相继开设了五家分号,遂有"五鹤朝天"之称,严嵩之子严世藩还为分店题匾“西鹤年堂”,当然,这位“小阁老”也讨到了“壮阳”药,不然在他的27个妻妾的轮番大战下,早就“精尽人亡”了。

二、书画养生,修身养性

严嵩除了“党同伐异”这个政治爱好,还有几个“雅好”:诗词、书法、收藏。他的大部分“业余时间”都靠这些爱好来修身养性,这对其身心大有裨益,他不纵情声色,洁身自好。出得朝堂,严嵩俨然像个“正人君子”。严嵩靠着“钤山读书”的磨炼,词对功底深厚,所撰写的青词,常常得到世宗的赞赏。除此之外,严嵩还极爱写诗,他的诗情感真挚,清新洒脱,尤工五言。严嵩传世诗文1300多篇,算是很高产的诗人了。他与老乡夏言,都被称为风流宰相,非伏猎弄獐之辈。

严嵩酷爱书法,他的书法笔力遒劲,方严雄浑,朝野闻名,时人皆以得其墨宝为荣,严嵩又爱到处题写匾文,邀名结好。据说山海关镇东楼上的“天下第一关”,老北京“六必居”,山东曲阜孔府门额“圣府”,以及“鹤年堂”,“至公堂”等都是出自“奸臣”严嵩之手,什刹海、景山公园、北海、故宫等处也都留下了书法作品。

严嵩的收藏:清明上河图

严嵩还爱好收藏,在其被削官抄没的家产中,共有绘画书法作品3600多轴册,书籍2600多册,石刻发贴墨迹358轴册,另有大量的名琴、扇柄,金器玉壶,数量之多,质量之精,堪称一个顶级国家博物馆。

严嵩曾与心学大师王阳明交游,对其学问极力推崇,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致良知”对严嵩有一定影响,所以严嵩能够以“诗词书画”练心,达到身心交益。

三、美酒养生,强身健体

严嵩虽然狡诈贪婪,但却只有欧阳氏一个妻子,终身未娶妾室,不好女色,感情专一。这也是他身体能够康健的重要原因。

严嵩不好色,但“好一口”酒

严嵩虽然不贪色,但是却好一口酒,这也是他的养生之道。因为在休官的十年里,严嵩就是一边“喝药”,一边“喝酒”,或喝“药酒”。在他的《钤山集》诗文中,有大量关于“喝酒”的描写,有自斟独酌,有好友对饮,有外出沽酒,有微醺赏花,有酒酣兴尽,也有思绪绵延。。。且让我们来看看严嵩怎样喝酒的?

不饮杯中物,其如山色何?

短歌成独醉,聊得坐消忧。

劳君致美酒,篷里自衔觞。

东郭筑堂好,中丞载酒来。

问奇那有酒,春棹易相将。

挥金会邻曲,举酒话升平。

记当年携手,陪夜醉、爱春游。

贫居市近能呼酒,懒性人逢不整冠。

山阁昼闲宜对酒,病身秋尽始登台。

平沙觅句看云立,极浦回舟载酒过。

莺花对酒三春暮,风雅闻音百代余。

。。。。

朱厚總(明朝嘉靖皇帝)

从严嵩的这些诗文中,我们也同样看到他很少豪饮烂醉,喝的只是“养生酒”。关于严嵩爱喝酒,还有一则故事:据传严嵩的干儿子赵文华为讨好皇帝,进献百花仙酒,并说严阁老就是靠喝这个酒长寿的,世宗信以为真,品尝后感觉不错,就想与严嵩探讨养生之道,严嵩怕弄巧成拙,只得宛转奏曰:“臣生平不近药饵,犬马之寿诚不知何以然”。

严嵩不得不说谎,因为他清楚,世宗的身体早就被掏空了,靠这个是补不起来的,说谎免了欺君之罪。

严嵩之子严世蕃

与那些在政治斗争中“英年早逝”的政敌比起来,活到87岁的的严嵩,算是福寿绵长的了。且不论严嵩的为官为人之道,他的养身之道,值得我们借鉴。

严嵩的三大深度解析

严嵩是嘉靖的权臣,也是明代最有名的奸臣。垄断朝政20年,呼风唤雨,欺压忠良。但严嵩又是一个缺乏治国理政能力的内阁首辅,遇事能推则推。这样一个人如何能在明朝政坛统治那么长时间呢?

严嵩有一项能力是很出众的,就是对人心的解读。嘉靖沉迷于炼丹,把朝中大事交给当时的首辅夏言。而炼丹要和神仙沟通,需要写青词,基本都是夏言代劳。夏言经常不按时交稿,弄得嘉靖很不愉快。严嵩写作能力不及夏言,但是为皇帝服务的热忱深得嘉靖赞赏,加上儿子严世蕃的协助慢慢把青词这块业务拿到手。

一次嘉靖亲手做了几顶香叶冠(道士的帽子),分赐几位大臣,夏言老不戴,嘉靖问为什么不带,夏言说:我是朝廷重臣带个道士帽子成何体统。嘉靖气的脸都是白的。而严嵩不但带着,而且用一层薄纱把帽子罩起来,表示爱惜。深得嘉靖赞赏。实际嘉靖借香叶冠推销他的道教价值观,希望大臣不要反对皇帝信道和沉迷于炼丹。而夏言缺解读不出来。夏言刚正,有治国理政能力,但夏言却没有为皇帝服务的意识,他认为自己心怀苍生,执政动机是高尚的,经常和嘉靖闹得不愉快。严嵩考虑问题出发点和夏言不同,封建社会天下都是皇帝的,百姓过的好是皇帝的恩赐,不能有民生和民权的意识,要一心一意为皇帝服务。严嵩的理解应该更正确些。

香叶冠事件,严嵩看到嘉靖收到的伤害,就以夏言经常怠慢皇帝为由参夏言的本使得嘉靖心怀仇恨。

严嵩和儿子贪污,被夏言抓住把柄,准备告御状,严嵩困惑没有办法。严世蕃出的注意就是一个字哭。父子两个,一起跪在夏言床前痛哭流涕,最后感动夏言,放了他们一马。而严世蕃正是看到了夏言吃软不吃硬的特点,可谓判断精准。夏言这次仁慈为自己埋下杀身之祸。

郭銑想收复河套地区,给嘉靖奏折。嘉靖看的热血沸腾,准备放马大干一番。郭銑的奏折也深得夏言赞许,夏言在内阁征求意见,严嵩不表态。实际嘉靖是个不作为的皇帝,嘉靖的目标是维持,而不是征战,因为他要炼丹不能受打扰,虽然热血沸腾了3分钟,但冷静下来,对郭銑的奏折还是不同意的。但夏言却看不透皇帝的心思,上朝的时候又提出收复河套的事情。严嵩说话了,打仗是要费钱粮的,钱粮从哪里来?打仗有风险,失败了怎么处理?于是嘉靖把夏言训斥了一顿,至此夏言才看清严嵩的为人。最后严嵩联手锦衣卫干倒了夏言,夏言身首异处。

关于严嵩为什么活那么久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严嵩 四十年岁月蹉跎,我终于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